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104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

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

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 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 提问:

(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

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

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

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

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

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

(二)——创编舞蹈动作。

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记:

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2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

2、即兴表演《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的不同情绪和时代特征;体会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的不同节拍和节奏感觉。

2、了解奥运会的知识,会歌和汉城奥运会。

3、随着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四季歌》即兴表演舞蹈,掌握不同节拍的舞蹈节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准备:

录音机、CD片(有关奥运会的一些场景、前苏联卫国战争、青海“花儿”的文字、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通过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背唱《青春舞曲》引入新课,我们继续“青春”的主题。

2、提问:

表现青春的歌曲和乐曲还有哪些?

3、这捷克我们听这样几首歌曲和乐曲:

(1)听《手拉手》。

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你知道它演唱的时间、地点、唱和以及它的基本情绪吗?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打开乐谱,分析歌曲的曲调(旋律线、音域)、节奏特点(弱起、切分、附点、休止符等)以及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再欣赏1-2遍《手拉手》,按4/4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加深对歌曲音乐意境的体验。

(2)听《共青团员之歌》。

情学生们讨论这首歌曲的名称、国明、音乐风格、情绪和历史背景。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强拍和弱拍起在不同段落所造成的不同音乐特点,曲调节奏与歌词的关系,大跳音程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调式与音乐风格等。

再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进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3)听《十六岁的太阳》(如有条件可同时播放《十六岁的花季》的片断)。

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等。

欣赏《十六岁的太阳》,跟着音响打拍子,可以自编多声部节奏(立体节奏和使用不同打击乐)。

(4)听两首乐曲:

管弦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和手风琴曲《四季歌》。

讨论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音乐风格、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乐句如何划分等。

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跟着乐曲打拍子。

4、歌曲和乐曲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依次播放《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

讨论“青春”的含义,上升到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高度。

选择填表1

 

 

曲名

速度:

A中速稍慢

B中速稍快

C进行曲速度

节拍:

A2/4

B4/4

C3/4

力度:

A强

B弱

C渐强

D渐弱

 

 

 

 

 

 

 

 

 

 

 

 

 

 

 

 

 

 

 

 

 

选择填表2

曲名及其段落

情绪:

A欢乐B悲伤C雄壮D抒情E庄严F柔美G愤怒H其他

意境:

A宽广辽阔B整装待发C梦幻憧憬D流畅优美E活泼热情F其他

 

 

 

 

 

 

 

 

 

 

 

 

 

 

 

5、即兴表演舞蹈。

跟着《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的旋律即兴做出舞蹈动作,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觉。

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课后记:

选择填表部分,多数学生填写准确。

作业:

用竖笛视奏《青春舞曲》。

 

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小鸟》,欣赏《动物狂欢节》。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表现歌曲。

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伴奏以培养其创造能力。

重点与难点:

1、歌曲:

《小鸟,小鸟》

重点:

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注意解决六度音程大跳的音准和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

2、欣赏:

《白鸟朝凤》《动物狂欢节》二胡曲《空山鸟语》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

使学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

教学准备:

钢琴、三角铁、碰铃、木鱼、竖笛。

录音机、磁带、CD机、光盘。

教学过程:

1、听录音。

你能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以明确欣赏的目的,提高欣赏效果。

2、采用听唱法或时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八分休止符、六度大跳、6/8拍的强弱规律及其韵律。

(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重点体验有无休止附的异同),以利于学生理解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情绪时所起的作用。

4、教师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5、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可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多样,在不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应以激励法去评价学生的作品,不要随意否定学生。

6、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前奏的作用及常用的编配方法。

7、欣赏《动物狂欢节》片断,提问:

你能想象出每段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吗?

请你结合教材种的图片对号入座。

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的认识。

(可以选听“公鸡与母鸡”的片断,提问:

你能根据此段音乐编一个故事吗?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全班演奏《青春舞曲》。

小结:

积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后记:

在学吹竖笛方面要多鼓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小鸟,小鸟》、学习二声部,欣赏乐曲《蝴蝶》《白鸟朝凤》《蜻蜓点水》,歌曲《CanYouFeeltheLoveTonight》。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演唱《小鸟,小鸟》的合唱部分,达到和谐统一。

2、体验与感受:

观看《动物狂欢节》片段,

(1)狮子,模唱主旋律;

(2)天鹅,随音乐舞蹈,模仿天鹅动作。

欣赏(《白鸟朝凤》)《空山鸟语》,感受(唢呐)二胡的音色特点及丰富的表现力。

重点遇难点:

1、歌曲:

《小鸟,小鸟》

重点:

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表现歌曲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

注意二部合唱的音准、声部的和谐、统一。

2、欣赏:

(《白鸟朝凤》)《空山鸟语》《动物狂欢节》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绪及乐器音色的听辨。

使学生听辨在一种乐器上表现的动物形象和通过多种乐器表现的动物形象的异同。

3、欣赏:

《蝴蝶》《蜻蜓点水》

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一些表现手法。

4、欣赏:

《CanYouFeeltheLoveTonight》

引导学生感受现代音乐的音响效果。

教学准备:

钢琴、三角铁、碰铃、木鱼、竖笛。

录音机、磁带、CD机、光盘。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声部,要求音高准确,情绪把握正确,演唱时能达到盛情并茂。

2、学习二部合唱部分。

(可先分声部学习,待两声部都能唱准确后再进行合唱,注意声部和谐、统一。

3、全体同学完整地表现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欣赏《动物狂欢节》片断,

(1)小鸟,欣赏(《白鸟朝凤》)《空山鸟语》,感受(唢呐)二胡的音色特点及丰富的表现力。

(2)狮子,模唱主旋律;(3)天鹅,随音乐舞蹈,模仿天鹅动作。

5、欣赏《蜻蜓点水》,在欣赏过程中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意境。

(可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景象创作一幅画或听音乐讲故事。

6、欣赏《CanYouFeeltheLoveTonight》,先请同学讲述动画片《狮子王》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体验故事中的不同的动物性格,为课后创编英语音乐剧作准备。

小结:

课后记:

歌曲二声部的效果不理想,今后还应加强训练。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一)意图:

   这一单元与其年级下册中的“华夏古韵”相呼应,是为学生了解民族乐器及器乐音乐而设立的。

在“音乐故事”栏目中,结合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介绍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笛子独奏《姑苏行》配以清淡隽秀的水粉画《水乡》,极具艺术魅力;二胡独奏《光明行》展示了二胡的音色和果敢刚毅的音乐性格;《十六版》《行街》《小放驴》《-十番锣鼓》等是我国各具代表性的器乐合奏形式。

本单元的特色还在于集中认识代表民族打击乐器,并据此安排了学打锣鼓经,模仿戏曲人物出场的手眼身法步等。

在音乐知识方面介绍了八音、弦索、江南丝竹、打击乐器、锣鼓经等。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讲故事、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