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10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docx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第一篇在全面推动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质量发展成就

第二章“十三五”时期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三章“十三五”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十三五”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进“山东标准”建设

第五章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

第六章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

第七章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

第三篇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提升“山东质量”水平

第八章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第九章推动服务质量提升

第十章推动工程质量提升

第十一章积极推动质量工作社会共治

第四篇打造品牌发展模式,推进“山东品牌”建设

第十二章发挥企业品牌建设主体作用

第十三章优化品牌创建环境

第十四章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第五篇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全省质量发展

第十五章夯实计量技术基础

第十六章夯实标准化技术基础

第十七章夯实认证认可技术基础

第十八章夯实检验检测技术基础

第六篇努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第十九章推进质量创新发展

第二十章强化质量法制建设

第二十一章提升质量人才素质

第二十二章加强质量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三章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山东省《“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为指导编制。

《规划》全面总结我省“十二五”时期质量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入分析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面阐述“十三五”时期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是未来五年我省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在全面推动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质量时代”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省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按照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带动的质量发展路径,全面推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品、服务、工程三大质量提升,着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努力打造质量品牌竞争新优势,在全面推动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质量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质量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全力服务全省经济建设,质量事业取得了新的长足发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省拥有中国质量奖1项,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1项;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40家、获奖个人21名;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6个;山东名牌产品1685个。

“十二五”末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33%,位居全国前列。

建成国家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46家,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92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一。

全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果菜基地近2226万亩,“三品一标”产品6169个,较2010年底相比,增加了100%。

36个县(市、区)获得“中国经济林之乡”称号,14个县(市、区)被评为“山东省名优特经济林之乡”。

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品牌价值和效益全面提高,品牌总体影响力显著提升,共创建山东省服务名牌565个。

积极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先后评选和命名表彰了1044个诚信旅游示范单位。

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符合率居全国第一,创建鲁班奖38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102项,创优总量居全国前列。

全省现有1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济南市)、8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183个A级住宅性能认定项目、47个国家康居示范小区,40个项目获“广厦奖”,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1个、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1个,创建启动被动式超低能耗试点示范项目21个、面积30万平方米。

(二)质量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质量发展、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关于用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认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纳入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

质量发展社会共治制度逐步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不断落实,全社会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质量监督管理扎实有效。

“十二五”期间,质量监督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工业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累计合格率为90.2%,比“十一五”提高5.3%;省级监督抽查累计合格率为88.6%,比“十一五”提高7.6%。

基本完成省、市、县、乡四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任务,食品质量抽查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维护国门安全,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把关,累计查处不合格进口产品208批,全部按规定进行退运或销毁等处理。

积极创新农药监管模式,普遍推行农药经营告知公示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

对核桃、苹果、葡萄等11类产品开展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合格率为96%。

质监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产品质量问题区域整治、“双打”专项活动、质检利剑行动等五大战役,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2万人次,查处案件41317起,涉案货值15.21亿元。

工商系统查处消费侵权案件21896件,案值9260万元,罚没金额17414万元;受理消费者诉求214.8万件。

深入开展住宅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治理覆盖率达到85%,群众满意度超过94%。

强化建设工程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责任终身制,推行了“两书一牌”制度,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成效明显。

(四)质量技术基础不断加强。

全面加强计量技术能力建设。

全省共建成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328项,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3497项,成立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14家,年完成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630万台件。

全面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山东标准”建设。

全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4项、国家标准2940项、行业标准2071项、地方标准2283项。

建设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34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84个、工业领域标准化示范项目24个;承担国际和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秘书处51个、设立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9个。

大力推动认证认可发展。

全省共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91张、强制性产品认证22388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6734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064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855张、节能产品认证5723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069张、HACCP认证720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239张、绿色食品认证3348张、有机产品认证746张。

检验检测产业发展迅速。

我省现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1980家,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基本覆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相关行业领域。

从业人员5.7万余人,检验检测机构面积1010.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24.1万台套,设备原值84.2亿元。

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2293.6万份,营业收入78.7亿元。

全省建成国家质检中心44家,省级质检中心114家,综合技术实力跻身全国一流水平。

第二章“十三五”时期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体上,有基础有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围绕质量、技术、品牌、标准、创新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环境友好、节能减排重要性日益突出。

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在世界范围内,以质量为核心、品牌为导向、创新为驱动的综合竞争正不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省经济体量大,要素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技术基础取得长足发展,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明显改善,质量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为全省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同时,我省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质量氛围还不够浓厚,质量信用体系仍不够健全,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理念仍需进一步加强;企业面向标准、品牌及创新的竞争新模式急需引导完善,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质量技术基础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做好“十三五”时期的质量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把质量提升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章“十三五”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全省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落实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一个定位,三个提升”要求为引领,高举质量发展大旗,全面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开创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推动经济社会迈向“质量时代”。

实现“十三五”时期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将“三个转变”重要论述作为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

必须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质量发展全过程。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质量发展,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创新驱动,改革当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必须将着力改善质量的供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撑提质增效升级,满足社会和广大群众对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必须坚持构建“放、管、服”三位一体的质量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服务理念和市场意识,不断破除旧观念,形成新动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必须以建设“质量强省”为核心,按照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带动的质量发展路径,全面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努力把质量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第四章“十三五”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省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产品质量目标:

到2020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7%,产品质量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培育50个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制造业知名品牌、500个制造业知名品牌,2000个山东名牌产品。

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000个,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食品抽检监测整体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2.服务质量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服务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