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书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748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风书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风书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风书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风书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风书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风书信.docx

《家风书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风书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风书信.docx

家风书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家风书信

  篇一:

致家长一封信(家风)

  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家庭是孩子的终身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认为,优秀的家长应该为孩子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而良好的家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财富。

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就会耳濡目染,通过良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各位家长,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基于此,学校开展了“我的家风-我的家”主题教育活动,请您结合自身教育孩子的经历,谈一谈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您的家风。

在此,学校对您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学

  20XX年――月――日

  1

  篇二:

家风作文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

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

  “家风是什么?

你家有什么家风?

”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

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

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

家风书信)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

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

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

  一个强国。

梅姓主要源自子姓、姒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商朝末年的梅伯为得姓始祖。

  梅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45位。

20XX年,中国大陆姓氏排名第136位,人口约105万,以安徽、云南、浙江、江西、江苏、河南等地较多,六省梅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梅姓人口的74%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太丁之弟梅伯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武王灭商后,封梅伯后裔于梅邑(今安徽怀宁梅城),号为忠侯。

其后世子孙遂以祖先封地为姓氏,称梅氏,史称梅氏正宗。

[2]

  2、源于姒姓,春秋是越王勾践之后封于梅里,以封邑名称为氏,后散居沅湘。

  3、源于改姓而来,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①源于百越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百越王梅安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荆楚南蛮民族中的梅氏,汉朝时居于南阳郡宛县一带(今河南南阳),因境内有梅溪河,称梅氏,后大部分融入汉族,少部分流入安南(今越南)。

[3]

  ②源于古越族,出自唐初安南蛮渠梅叔鸾,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梅叔鸾家族是古越族的后裔黎族,因枚埠地区有梅山(今越南河静石河),故为梅氏。

[4]

  ③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

  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

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

“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

”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

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

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意思是:

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

“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

  心读书。

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

“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

”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

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

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

  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

  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意思是:

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

“子孙若如我,留

  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

“莫学芙

  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

  了一副对联: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篇三:

关于家风的作文素材

  关于家风的作文素材

  有关家风的文章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

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

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

“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

”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

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

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意思是:

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则增其过。

”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

“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

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事实论据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

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

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

“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

“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遭******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

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

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名人名言

  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

吕公著

  2.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梁书?

周舍徐勉传》

  3.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元?

无名氏《渔樵记》

  4.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陶行知《怎样选书》

  5.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6.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古今图书集成?

家范典》

  7.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古今图书集成?

家范典》

  8.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宋?

林逋《省心录》

  9.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宋?

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10.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11.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2.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鲁迅《随感录三十三》

  13.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中国谚语

  14.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中国谚语

  15.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中国谚语

  作文素材之家风家教

  一.名臣曾国藩的家教【素材展示】

  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这跟他严厉的家教是密切相关的。

曾国藩家书提到:

“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曾国藩三个儿子,五个女儿。

二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

小儿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

孙辈曾广钧是曾家第二个进士,23岁中进士入翰林,是翰林院最年轻的一位。

孙女,曾广珊是著名诗人,她儿子就是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

直系第四、五代一共一百四十多位都非常优秀,大部分在学术、科技、文化上很有成就。

俗话说“富不过三”,但曾氏后裔历经100余年而不衰,与其严谨的家教紧密相连。

儒家把“齐家”放在“平天下”前,就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

  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获得成功。

  曾国藩认为:

“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即使在戎马倥偬、甚至生死未卜之际也不忘写信回家,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体现了他“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儒雅一面,十分难得。

曾家门风以“八本”、“三致祥”为里,以“耕读”、“勤俭”、“和睦”、“敦厚”为表,构筑了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坚固堤防,也为今人提供了堪为典范的家教蓝本。

“八本”是: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是:

“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曾国藩终生履行家规,从不懈怠。

  【素材点睛】

  如果说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个人成就让人仰慕的话,那么更让人叹服的是他的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一个令人探究的问题是曾国藩严格的家庭教育。

曾国藩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一套“明理修德、勤俭习劳”的家教理论和方法,对子孙温言细语,不厌其烦,言传身教,最终让曾家后辈人才层出不穷。

  【多维解读】1.家规家训不可或缺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生活较为宽裕,父亲以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教育子女,有着严格的家规家训。

而作为长子的曾国藩,深受父辈的爱抚重视,早早地接受了封建伦理教育。

他学习刻苦,孜孜不倦,“日以读为业”,最终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

曾国藩虽为高位权贵,但对自己及子女的要求从未降低,他以家庭为本位,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的后裔人才辈出,长盛不衰。

他对子女的教育被世人称誉,他系统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为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源。

  2.要留下真正的遗产

  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遗产”成了我们不可绕开的一个话题,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遗产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在这方面曾国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榜样,他用自己的“明理修德、勤俭习劳”的淳朴家教观给我们一个最响亮的回答,他给子孙留下了真正的“遗产”。

  【适用文题】

  家教家训、遗产、榜样、传承、教育等。

  二.家训造就学界“豪门”

  【素材展示】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是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

有研究者曾探寻过“三钱”的成才奥秘,除了大学教育、爱国热情、科学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钱氏家族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l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

杭州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刚认为,钱氏家族的兴旺不衰,与被钱家人当成家规的《钱氏家训》有着密切关系。

  《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镠的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包括“孝于家”、“忠于国”、“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读经传则根底深,看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等。

  在一些回忆材料中,钱伟长曾表示家训对其影响颇深。

他说:

“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素材点睛】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是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德才兼备的“三钱”,其实,这只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三位钱家名人,据不完全统计,当代钱氏家族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l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

钱氏家族为什么如此兴盛?

这无不是严格的《钱氏家训》熏陶

  的结果。

  【多维解读】

  1.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大量的、细小的量积累,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质的飞跃,俗话说“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在中国科技界赫赫有名,然而有研究者曾探寻过“三钱”的成才奥秘,除了大学教育、爱国热情、科学探索精神等因素外,“三钱”同出于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钱氏家族。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钱氏家族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l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

杭州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刚认为,钱氏家族的兴旺不衰,与被钱家人当成家规的《钱氏家训》有着密切关系。

钱家子孙正是在《钱氏家训》的影响下,一步步走到“名满天下”。

  2.教育更需“潜移默化”

  教育要发挥其巨大作用,更需“潜移默化”的影响。

著名的我国科技名宿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正是在《钱氏家训》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步步走向成功的。

【适用文题】

  家教、影响、积累、接受教育等。

  三.苦心孤诣教子的《傅雷家书》

  【素材展示】

  《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这本书1983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素材点睛】

  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的《傅雷家书》从1983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在这部书里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跟子女交流。

他给天下父母带来深刻的思考:

爱在任何地方无可替代;和子女也需要交流;溺爱不是真爱。

  【多维解读】

  1.爱是教育的最好“催化剂”

  傅雷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爱是促使子女教育、让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好最好“催化剂”。

作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家”而在子女面前高高在上,相反,他在教育的问题上投入了全部的爱,用心和子女交流探讨。

  2.真正爱需要严格

  真正的爱需要严格要求。

《傅雷家书》从1983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是因为这种严格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这和当今那些对子女的溺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适用文题】

  爱、交流、平等、严格等。

  四.日本的“寒冷教育”

  【素材展示】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

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

“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日本把“吃苦教育”确定为学生品德、意志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通过设臵困难和障碍,让孩子通过考验,学会生存:

大冷天清晨外出锻炼、买菜;野外露营或长途负重行走;登山探险、攀爬比赛等;还举办“寒冷教育”“森林学校”“田间学校”“荒岛学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独立生存教育。

  【素材点睛】

  日本偏居在我国东部海上一隅,典型的岛国,空间极其狭小,可你别小瞧了这个岛国。

日本早在70年代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第二经济大国。

在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到整个80年代,日本同美、德一起是带领西方经济前进的“火车头”。

1973年到1986年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8%,比美、德等西方主要国家分别高出1至2倍。

80年代以后,日本金融实力迅猛增长,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资本供应国。

1985年底,日本对外净资产高达1298亿美元,上升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后其对外净资产不断扩大,1994年底增至6889亿美元,1995年底又增加15.2%,连续5年居世界之首。

这一切无不得益于教育,日本为了保持经济的不断活力,特别重视对人才的教育。

日本在对后代的教育中注重实效,突出学生的品德,尤其是意志力的锤炼,“寒冷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典例。

  【多维解读】1.发挥教育的作用

  日本是著名的岛国,在教育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大冷天清晨外出锻炼、买菜;野外露营或长途负重行走;登山探险、攀爬比赛等;还举办“寒冷教育”“森林学校”“田间学校”“荒岛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独立生存教育。

也难怪,弹丸之地的大和民族能屹立不倒,甚至屡生事端。

  2.吃苦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个人会不会感恩,首先受环境因素影响;其次是认知因素。

俗话说:

知恩图报,“知恩”是感恩报德的前提,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尤其是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帮助,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再则,要有亲身体验。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物质条件容易满足,他们已习惯于心安理得地去享受甚至不知满足,习惯于索取而不是感恩,更不是付出。

日本的这种“吃苦”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感恩,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适用文题】

  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吃点苦、发挥教育的作用、面对吃苦等。

  五.盖茨不留子女遗产

  【素材展示】

  美国《福布斯》网站20XX年9月19日发布全美富豪排行榜,盖茨连续19年领跑,以净资产660亿美元蝉联美国首富。

盖茨夫妇先前多次提到,打算去世后留给3个子女数百万美元遗产,把其余资产捐给慈善机构。

后来,他们连这数百万美元的遗产也无意留下。

“我们决定不给孩子们留财产!

”盖茨说,留遗产“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社会”。

  【素材点睛】

  20XX年比尔〃盖茨再次以760亿美元的资产领跑全球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但盖茨在遗产问题上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最“牛”的解答:

盖茨夫妇先前多次提到,打算去世后留给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