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729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9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docx

金融结构理论案例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

案例正文

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比较分析

摘要:

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是金融结构的两大基本范式,分别以德国和美国为典型代表。

从金融功能的研究视角,这两种金融结构在公司治理、企业融资、风险分担、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各有利弊,难以做出孰优孰劣的判断。

通过具体比较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差异,可以加深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直观认识。

本案例分别简述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历史演进,详细列示两国金融中介的结构数据,在此基础上比较德美两国金融结构在公司治理、企业融资、风险分担、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金融发展理论看,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这两种结构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关键看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

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金融功能;金融发展

0引言

金融结构,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包含了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额在各种金融工具中的分布、以及金融机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占比例来表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额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经济单位中的分布以及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地位等。

按照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的表述,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了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是金融结构的两大基本范式。

本案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德国和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直观认识。

1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1.1德国金融结构历史演进

德国的银行按照从事的业务种类,分为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

由于德国实行混业经营政策,故全能银行除可以从事典型的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业务等外,还可以经营有价证券、客户理财以及保险等业务。

1.1.1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综合银行制度

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很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贸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断向外扩张,相对其他国家,德国的经济一蹶不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金融业的发展非常缓慢。

进入19世纪后,还出现了主要经营区域性业务的地方银行。

就金融行业来看,德国第一个外汇交易所在法兰克福成立,而银行业与产业资本逐渐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银行逐渐支配了证券市场,实现了银行交易所化。

在19世纪初,德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都是家族式的私人银行。

在工业化初期,德国既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又缺乏必需的证券交易机制来为工业化融通资金,因此,德国必须依赖强大的银行体系来为工业化筹措资金。

这一时期德国的银行存、贷业务和企业的创业业务是银行的主要两大业务。

19世纪中叶是合作银行和储蓄银行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到了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抵押银行,股份制银行也经历了快速发展进程。

在此后几十年,德国银行业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银行业在经历了一个过热的成立阶段后,1873年进入一个盘整阶段。

德国银行也开始进入联合与集中的过程。

进入20世纪后,德国工业的迅速集中引起了银行业的急剧集中。

德国银行业的集中主要通过合并和参与两种途径来实现。

最后形成少数大银行不仅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而且还支配了大部分的银行资本,垄断了全国绝大部分银行业务。

1.1.2二战后德国金融体系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经济水平大大下滑,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剧增,整个金融体系百废待兴,各个行业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金融制度演进大幅度倒退,马克狂贬、信用体系接近崩溃。

1957年颁布《联邦银行法》后,州级中央银行和原西柏林中央银行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联邦银行,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州两级的中央银行体系,进而使币值稳定成为德国金融制度演进中的一大特色。

银行和企业都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双方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

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金融制度演进步人“自主”阶段,同时政府进一步完善其经济政策体系。

全能金融是德国自1983年以来,在以全能银行为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兴起和正在形成的一种新金融体制,它是德国全能银行业与保险业在产品功能与机构服务方面的交叉融合。

两德统一后,为了使原有东部的银行体制能是应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联邦银行对东部银行进行了改组,打破了东部银行在业务商的严格的分工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能银行制度”(即混业经营制度)。

1.1.3现代的德国金融制度

时至今日,德国金融制度仍然是一种以全能银行体系为主导的制度。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德国中小银行纷纷合并,大银行日益国际化以增强自身实力。

德国金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混业经营制度。

1.2德国金融中介结构数据

1.2.1德国的金融中介机构数量

1995年-2009年这段时期,德国银行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到2009年仍然1700多家,与其他金融中介相比,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如图1所示。

图1德国金融中介数量(资料来源:

OECD)

1.2.2德国银行数量及其资产数量

按照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德国银行分为私营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

私营商业银行的数量很少,只占银行数量的10%左右,但其资产数量最多;合作银行拥有的独立机构数目最多,2009年有1000多家,但其资产数量很少,只占银行资产数量的10%左右;储蓄银行的数量和资产规模介于私营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之间。

三种不同类型的银行的数量及资产情况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德国银行数量(资料来源:

OECD)

图3德国银行资产数量(百万欧元)(资料来源:

OECD)

1.2.3德国主要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

2004年-2009年这段时期,德国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130%以上,远远超过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图4所示。

图4德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

2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

2.1美国金融结构历史演进

美国作为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金融体系。

美国金融体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自然构造和人为构造相互交替、相互适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金融体系作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的调节器,在美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系统每年直接创造的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美国金融机构根据传统的业务分工,可划分为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其中银行性金融机构包括联邦储备银行系统、商业银行和政府专业信贷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首要任务是为美国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宏观调控,同时承担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及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

美国商业银行实行双轨注册制度,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有权分别接受银行注册登记,因此美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民银行和州立银行两大体系。

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众多,由于美国金融体制曾经实行的单一银行制度,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呈现地方化、分散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美国有两万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联合社、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养老基金、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共同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

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种类繁多,但可大致分为存款类机构、保险和养老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三大类。

其中以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为代表的存款类机构是吸收储蓄的主要渠道,以人寿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为代表的保险和养老机构是政府福利计划的重要金融机构,以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为代表的投资性金融机构是投资者进行多样化投资的重要渠道。

美国金融市场发达,投资品种齐全,投资性金融机构以其高收益的产品优势,资产规模迅速增大,成为美国金融高度发展和金融深化的标志。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性金融机构的资产缩水,投资者缺乏信心,市场低迷,投资性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仍居于优势地位,也进一步验证了美国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

2.1美国金融制度初创阶段

美国作为新兴的移民国家,其金融制度的创立晚于西欧各国,直到1782年美国才建立了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

在美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金融业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从州银行一统天下到州银行和国民银行共存发展,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国金融制度初创阶段的完成。

2.2美国金融体系构架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经济大规模的发展与繁荣,美国银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商业银行数量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美国经济表面繁荣的背后,金融投机尤其是证券投机交易十分活跃,而美国政府实行的放任自由的社会经济政策更加纵容了投机情绪的高涨,在市场非理性繁荣的背景下,一场金融危机正在孕育之中。

1929年10月23日,纽约股市崩盘,股灾爆发不到3个月,股市总市值便蒸发了40%,大量银行破产倒闭,产品积压、工业萎缩,社会大规模失业,货币信用制度和经济秩序濒于崩溃,美国由此进入旷日持久的大萧条时期。

美国银行业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到1933年美国商业银行总数跌至14207家,一半以上的银行在这次大萧条中倒闭,美国银行业的发展遭受重创。

大萧条时期给美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众多灾难性和悲剧性的后果,深刻的现实教训也使美国政府和民众意识到放任自由的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存在缺陷,美国金融体系存在强烈的制度变迁的动机,金融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上任,面对满目疮痍的经济形势,罗斯福总统以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为指引,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复苏的新经济政策,在金融体系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构美国金融制度的新政措施,通过政府的顶层结构设计以维持金融发展的安全和稳定,从而完成了美国金融体系从简单粗放到缜密集约的制度变迁。

美国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之后,相继出台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和投资公司法等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不仅确定了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结构,还确立了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基础。

2.3美国金融制度自由化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日趋严密的金融监管在维持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严格的金融制度限制了金融机构发展和扩张的步伐,分业经营和缺乏弹性的法律规定导致传统银行盈利空间大幅压缩,大量银行资金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脱媒”趋势日益强化。

金融机构对效率和利润的追求超过了安全性目标,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客户,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滞胀”问题,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现象使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饱受非议,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观点开始占据主流。

货币主义认为对自由竞争市场进行过度的人为干预,将导致经济运行的低效率,政府干预市场运行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

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给美国经济金融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美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弱,银行业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美国通过一系列金融立法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清除银行业并购障碍,鼓励金融业开展有序的市场竞争。

2.4美国金融制度整合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金融全面自由化改革以来,美国金融市场进入了放松监管的时期,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十分迅速,美国金融总资产不断提高,金融相关比率在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0.73。

然而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逐渐与实体经济脱离,高杠杆的经营模式在为投资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隐藏了金融风险的隐患,并最终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

2008年9月,美国投行业务的领头羊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标志着有着百年历史的华尔街投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悄然消失。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对美国金融结构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政府当局重新反思金融自由化的弊端。

2.2美国金融中介结构数据

2.2.1美国金融中介公司的类型

表1为美国金融中介机构类型及资产负债来源的详细列示。

2.2.2美国的金融中介机构数量

美国的金融中介机构以银行为主,但是银行的数量正呈现下降趋势。

1980年-2009年这段时期,美国货币机构数量变化如图5所示。

图5美国货币机构数量(资料来源:

OECD)

2.2.3美国主要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

美国主要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变化如图6和图7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1980年-1999年这段时期,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逐渐萎缩,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占GDP的比重已经逐渐超过了银行,并且差距越来越大,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从图7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这段时期,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数量明显高于商业银行,共同基金、养老金等金融资产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商业银行,市场主导的特征十分明显。

图6美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

图7美国金融中介资产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

3德国和美国金融结构比较

从金融功能的研究视角,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在公司治理、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各有利弊。

本节具体比较德国和美国金融结构在司治理、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差异。

3.1公司治理差异

德国和美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营目标和治理结构。

(1)美国公司治理的经营目标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德国公司治理的经营目标更加多元化。

德国公司治理机制以美国相比有很大差异,美国公司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德国公司,比如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不仅仅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其他利益,特别是雇员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现实还是依据法律条款,股东价值都不是德国商业文化的唯一成分。

(2)德国公司治理结构和美国公司存在的差异十分显著,德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模式,而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还包括市场控制。

德国公司治理模式为内部控制。

德国股份公司法将公司治理分为三个部分:

股东大会、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董事会)。

从法律条款来看,管理委员会在履行其职责时不仅要考虑股东利益,同时也要虑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与上述双重追求目标密切相关的是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两会制,即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

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任命和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

但监事会并不仅仅代表股东利益。

对于股份公司,法律要求公司内部要有共同决定机制,在这一机制下监事会由两部分权利平等的成员组成:

一部分是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股东利益的成员;另一部分是雇员代表,其中三分之二是公司雇员,另三分之一是工会代表。

这样的结构决定了管理委员会不仅仅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特点。

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大多数情况下银行拥有绝大多数投票权。

原因之一是德国银行持有大量企业股票;原因之二是代理投票权。

因此,由股东大会选举出的监事会成员很难完全代表所有投资者的利益,那些没有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仅仅希望通过股价上升和分红获利的小股权投资者的利益将被忽略。

美国公司治理机制一般包括内部控制和市场控制。

市场控制也叫公司控制权公开市场,这一市场允许有能力的管理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大量的资源,无效的管理者被那些更能胜任工作的人所取代。

在德国至今几乎没有公司控制权公开市场作为约束管理者的手段,但这并不表示德国完全没有控制市场,这一市场通过代理人竞争的方式内部化了。

虽然小股东在行使投票权方面处于劣势,但这一机制运作仍然良好。

德国上市公司股票的回报与其它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此外,如果将德国公司治理机制纳入整个金融体制来看,这一机制不但能满足需求,而且也是平衡和有效的。

3.2企业融资差异

德国和美国的企业融资差异在内外融资结构方面差异较小,其差异主要体现企业外源融资的结构。

(1)表2列示的是1970年-2000年德国和美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

通过比较内源融资占整个融资的比例,可以发现:

德国和美国企业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

(2)表3列示的是1970年-2000年德国和美国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比较。

数据显示,德国银行贷款占外源融资的比例远比美国高,但证券市场融资却远远落后于美国。

例如,1970年-2000年期间,德国长期银行存款占外源融资的比例都在70%以上,而美国长期银行存款占外源融资的比例仅在20%左右。

3.3风险分担差异

分散风险是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功能,不同的金融结构在风险分担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般认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通过资产的多样化分散风险,但是可选择的金融工具比较少的金融市场未必就不能有效分散风险。

美国以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可以通过资产多样化有效分散横向风险,但它却对整体宏观冲击产生的系统风险束手无策;德国以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可以通过跨期平滑有效分担系统风险。

德国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大量财富的金融系统可以帮助家庭远离那些由市场定价的资产价值的波动,美国的家庭也可以持有银行存款以实现跨期平滑,但来自金融市场的竞争可能导致脱媒现象,而这种脱媒现象能够造成平滑机制的消散。

正因为德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所以德国金融体制作为银行主导型的典范能很好地实现跨期平滑,规避宏观冲击的风险。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代际平滑,另一种是资产积累。

代际平滑指风险能被分散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代人身上;而资产积累正是德国银行跨期风险平滑的主要方式。

德国银行或保险公司可以在有利时增加储备,而在不利时减少储备。

3.4信息处理差异

德国与美国的金融结构的信息处理差异主要体现在市场信息的披露方面。

美国的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从而有助于资源有效配置;而德国银企相互持股,互派董事,在长期的合作中拥有详细的企业信息,银行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信息成本优势,它可以代替中小投资者监管他们所投资的企业,监管成本可以最小。

在美国,金融市场发达,有大量上市公司,并要求广泛披露信息,这意味着有关公司经济的大量信息被公布出来。

除了这些公开可用信息之外,许多分析师为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其它中介机构工作,收集个人信息。

许多此类信息反映在股票价格上,是证券市场高效率的配置资源。

在德国,上市公司相对较少,会计信息披露较少,追踪股票的分析师人数少,只有私人信息被吸收到价格中,因此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但银行业也具有信息优势,银行对企业往来密切,掌握了一定的客户信息,银行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监督成本,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金融市场可能造成短期倾向,不利于管理者进行长期决策。

4结论及启示

通过具体比较德国和美国的金融结构差异,加深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直观认识。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之初,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动员储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能够更好地完成使储蓄资源能够被充分、有效地运用到那些前景不甚明确的投资项目中。

单纯争论孰优孰劣并没有多少意义,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来做出最优的选择,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所选金融结构的优点和长处,避免其不足之处,才是最值得政策研究者和制定者思考的问题。

(案例正文字数:

7642)

 

案例正文附件

附件1:

德国全能金融

全能金融是德国自1983年以来,在以全能银行为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兴起和正在形成的一种新金融体制,它是德国全能银行业与保险业在产品功能与机构服务方面的交叉融合。

在大多数文献中德国全能银行与全能金融被混为一谈。

国内尚为数极少的研究德国全能银行的文献声称全能银行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1)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2)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3)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公司股东。

而现在最常用的定义是第二种,至少在以全能银行制度著称的德国,这样的论断没有依据。

全能银行制指的是一种银行体制,它允许银行在同一法人主体下既经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又经营投资银行业务。

据德国《银行法》定义,信贷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和金融企业的概念都不包含保险企业。

正确的定义应该是:

德国的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非金融公司股东,因此“全能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的说法纯属谬误。

全能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是德国金融制度正在发生的一个质变,而不是原有全能银行的简单延伸。

全能金融不仅仅只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混合经营,而是融银行、证券和保险于一体的、完全意义上的金融混业。

从具体融和方式来看分为全能银行控股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控股全能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方式和战略同盟方式。

比如德意志银行通过控股保险公司组建全能银行为主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安联保险集团控股德累斯顿银行属于前一种方式(但如果金融控股公司的主体是保险公司的话,则必须成立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即母公司没有自己专门的金融业务领域,而是把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作为唯一的事业);而德国商业银行属于与保险公司结成战略同盟的方式。

附件2:

当前美国金融业发展新趋势

70年代和80年代的金融结构变迁对于许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其调整的灵活性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许多发展战略不能及时调整的银行陷入了经营困境,这相应导致银行业的重组。

像许多行业一样,商业银行需要在不断竞争的环境下、不断变化的金融结构中确定发展战略,进而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必须在发展战略上进行转变:

选择专业化道路或者选择全能银行化道路。

(一)零售业务银行

美国金融业中以零售业务为重点的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以推销为导向的信息处理业务,强化技术创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扩大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推销理念。

此外,还需要面对来自共同基金和其它行业公司例如美国运通、AT&T等的竞争。

在80年代末,并没有多少美国银行真正拥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

这些银行普遍规模较小、资本金不足,因此无法加强其零售业务的品种开发和推销。

因此,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以控制成本为出发点的银行合并和跨地区的银行合并。

为了有效地降低成本,银行业开始对于费用体系进行重组。

例如对自动柜员机服务进行收费、业务重点向大客户倾斜以及鼓励客户使用电子银行服务等。

(二)批发和投资银行

以批发业务为重点的银行必须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必须积极参与证券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其资本市场能力,与此同时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吸引客户。

这些银行必须与国际性的投资银行相抗衡。

美国一些银行,例如J.P摩根已经开始将批发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集中在一起,将主要业务重点放在业务的证券化方面。

1995年1季度时,J.P摩根在美国境内市场上的发行承销业务超过了所罗门兄弟公司。

这是商业银行第一次在投资银行业务中超过投资银行。

(三)全能银行

一些美国银行希望能够通过全能银行业务取得规模经济信用,向所有的银行客户出售不同的金融产品。

但是这就意味着这些银行必须和所有的专业性银行开展竞争。

根据美国的有关法律,银行不能提供保险服务,并且不能拥有非银行公司5%以上的股票,但是从美国银行有限的资本金和较弱的资产负债情况看,欧洲式的全能银行制度在美国似乎并不能行得通。

(四)美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

1.资产的证券化。

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中资产的证券化就开始出现。

证券化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得银行业以及保险业趋之若鹜。

除了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发展以及大量的以抵押品为基础的债券的发行以外,证券市场正在吸纳更多的其它资产,例如汽车以及信用卡应收款项为基础的证券。

1991年私有部门所发证券中几乎一半有某种类型的资产作为基础,其价值超过了2900亿美元,和当年国际债券市场的筹资量几乎持平。

各类银行贷款也被证券化,因此,估计此类证券的价值总和超过了一万亿美元。

资产的证券化要求放在该篮子的资产必须足够大,以便保证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