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72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名解】

1、卫生政策(名解):

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

其目的是研究社会如何以合理的方法,在能承担的成本下(一定资源条

件下)达到高质量和高数量的满意服务所需的各种方法。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

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

疗互助共济制度。

3、卫生计划:

是指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卫生资源为基础而

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包括卫生项目计划、卫生机构计划和卫生发展计划。

4、区域卫生规划:

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

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

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

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

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区域规划周期一般为5年)

5、生殖健康:

即人们有能力并能调节他们的生育,妇女能安全妊娠并分娩,妊娠得到母婴

存活和健康的结局,夫妇有和谐的性生活而不必担心非意愿妊娠和染上疾病。

6、卫生监测:

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各种卫生问题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分析、解释后

及时反馈和利用卫生信息的过程。

7、妇幼卫生监测:

妇幼卫生监测属于公共卫生监测的一部分,是针对妇幼卫生主要内容开

展的意向重点疾病监测。

8、社区:

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

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9、社区卫生服务:

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

基础环节,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

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

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

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

卫生服务。

10、健康管理:

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

康咨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11、医政管理:

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

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12、医院感染:

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

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3、医疗安全:

患者在医院医疗过程中,不发生因医务人员医疗失误或过失而造成的心理、

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同时避免因发生事故和医源性医疗

纠纷而造成医疗机构及当事人承受风险。

14、医疗纠纷:

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

医方发生的争执。

15、医疗事故: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6、突发事件:

指突然发生的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危害的紧

急事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洪涝灾害、地震、火灾、生产安全事故、

动植物疫情、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突发事件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等。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

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

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事件。

【问答】

1、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P1)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2、卫生事业的特点(P2)

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3、观察法的优点和局限性(P48)

(1)观察法的优点:

①直接性

②情境性

③及时性

④纵贯性

⑤普适性

(2)观察法的局限性:

①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②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

③受观察范围的限制

④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

4、访谈的优点及缺点(P50)

(1)访谈的优点:

①具有灵活性

②成功率较高

③可观察非语言行为

④控制性较强,即在访谈时,访谈者可以适当的控制访谈的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⑤适用面广

⑥可得到自发性答案,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

⑦可获得深层次的信息

(2)访谈的缺点:

①使用上的限制较大。

在样本较大或者访谈对象居住较远的情况下,访谈需要的时间、人

力、物力、经费较多。

②访谈的样本较小,即不能进行大面积的调查,而只能调查一些典型事例或样本。

③无法控制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影响,如调查者的性别、外貌、着装、动作、语气、语调等

对调查对象的影响。

④容易产生偏差。

由于笔误和时间紧迫,调查者可能把事实错记或漏记,也可能出现带有主

观意向的提问等。

⑤结果的统计分析较为困难,因为访谈的措辞和问题不容易标准化,而且情景的变化也较大。

5、SWOT分析法(P61)

(1)概念: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SWOT分析就是要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2)SWOT分析法的步骤:

(要略详细,见书P61)

<1>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本组织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威胁因素(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主动因素)。

<2>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优势

劣势

机会

SO战略(增长性战略)

WO战略(扭转型战略)

威胁

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WT战略(防御性战略)

<3>制定行动计划:

①SO对策:

即优势-机会对策,是一种发挥单位内部优势而利用本单位外部机会的战略。

②WO对策:

即弱点-机会对策,是以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为目标的战略。

③ST对策:

即优势-威胁对策,是利用企业的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④WT对策:

即弱点-威胁政策,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

战略。

6、公共政策的特征(P64)

①政治性

②目标性

③价值选择性

④强制性

⑤普遍性

⑥相对稳定性

7、公共政策的功能(P65)

①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

直接引导、间接引导。

从作用结果来

看,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还包括正向引导功能和负向引导功能。

②调控功能:

政策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调控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

③分配功能

8、卫生政策的主体与客体(P67选择,具体看书)

(1)卫生政策主体

是指卫生政策运行过程的决策者、参议者与参与者的总称,三者共同构成政策活动的组织结构,形成政策运行的主体系统。

①立法机关:

在西方指国会、议会一类的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及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有关卫生法律均需要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

实施,地方性卫生法规由地方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

②行政机关:

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机关(即地方政府)。

宪法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最高国家行政执行机关,而地方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务院享有立法权、提案权、监督权、人事权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所授

予的其他方面的职权。

③政党: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政策主体的一种核心力量。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在政策的

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中起着主导作用。

④利益集团:

是最重要的非官方主体之一,它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⑤公民:

公民或选民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

体。

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选举、来信来访,以及经过有

关部门批准的游行示威等。

(2)卫生政策客体P68

是卫生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或者说,卫生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制定政策。

不同政策研究者的政策客体有较大的区别。

较为普遍的政策客体的划分方法是从事和人的角度将政策客体划分为社会问题和目标人群。

①社会问题

②目标人群

9、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用人单位缴费水平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

左右确定,个人缴费水平为本人工资的2%。

10、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P77)

①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本人工资的2%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另一部分是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具体划入方法由统筹地区在考虑疾病支

出风险的基础上确定。

②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小额)医疗费用,归个人使用,可以结转和继承。

统筹基金主要

支付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筹调剂使用。

③统筹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费用

由统筹基金按一定的比例支付,在一个年度内支付的最高限额,一般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

均工资的4被左右。

④超过封顶线以上的费用,通过实行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

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什么不同?

(P79)

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在筹资机制上明确政府的责任。

②其次,在保障机制上明确保障重点是“大病”。

③在管理体制上明确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有别于传统合作医疗的“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等较低层次的统筹管理制度。

12、中国卫生组织体系可包括为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及其他卫生组织。

13、什么叫第三方组织:

其他卫生组织

14、沟通的基本要素:

①发信者②接受者③信息④渠道⑤反馈⑥噪声⑦环境

15、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意义是什么(P184)

(1)疾病控制管理关乎国计民生,可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居乐业

(2)可以保护好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

(3)可以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4)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各行各业

(5)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疾病控制管理工作,于国于民,意义重大

16、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P199)

(1)发展国家政策和规划,增强发展和实施的能力:

研究和开发相关政策;加强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2)健康促进与三级预防:

是人群认识慢性病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提高大众认

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行为;注重一级预防的开展

(3)慢性病防治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结合:

逐渐实现慢性病控制管理工作规范化、日常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并把防治工作的成

效纳入绩效评价和考核

(4)慢性病社区防治监测:

监测的目的在于服务在于干预,干预的实施及其效果是慢性病

防治的最终目的

(5)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

①社区健康促进②干预场所的确定③社区干预评价

(6)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性病的真正治疗在于预防,预防的重点在于推行健康的生活

方式

17、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P207)

(1)优生优育服务:

提供婚前医学咨询和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卫生咨询服务;产前

诊断,预防降低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监测、筛查、终止妊

娠工作,降低人口出生缺陷。

(2)妇女保健:

普及新法接生;围产期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防治;“五期”劳动卫生保护指导;进行孕产妇死亡监测、预防、干预。

(3)儿童保健:

对散居儿童进行儿童系统管理;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开展保健工作;

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干预、筛查、监测、防治;指导母乳喂养和科学育儿;

出生及5周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评估;儿童计划免疫及儿童传染病管理。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育龄男女选择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

方法;妇女生殖健康技术服务和指导。

(5)妇幼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传播以上各项保健知识,提高妇幼卫生保健的认知水平,

使大众对生殖健康有科学认识及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6)生殖健康服务:

包括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内容,主要涉及生育调节、母婴健康、

生殖道疾病防治、健康性生活、性传播疾病防治等。

18、妇幼监测的管理(P219)

(1)属于公共卫生监测的一部分,也是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

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网为“三网合一”,指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中国出生缺陷检测、中

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3)妇幼卫生检测单位及监测对象:

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监测出生缺陷监测

监测单位市、县市、县医院

监测对象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围产儿

19、构成社区的要素(P223)

(1)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

主体是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

(2)一定范围的地域条件、空间:

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交通、经济等

(3)一定的社区设施:

提供社区存在的物质基础,如住房、服务机构、交通、通信等

(4)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认同意识和生活方式:

每个社区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

(5)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机构:

社区有一定的生产、生活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

(6)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

社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活动

20、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P225)

(1)健康人群:

重在健康保护和健康教育

(2)高危人群:

维护健康、加强疾病预防,加强早期健康干预与有针对性的周期性疾病筛

工作

(3)重点保健人群:

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社区得到系统保健的人群,如儿童、妇女、老人、

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人群

(4)患者:

常见病患者,需要家庭照顾、护理院照顾、院前急救或临终关怀的患者,及其

他一些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等

21、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P228)

(1)综合性:

①体现“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②体现三级预防的服务

③关心最为常见的就诊原因

(2)连续性:

从时间、地域、医患关系、服务内容以及提供服务的形式等不同方面表现社

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

(3)可及性:

①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优势(P230)

②社区卫生可及性服务的障碍(P231)

(4)协调性:

协调卫生服务需求与供应的各个方面,为健康人群和患者提供连续、综合的

卫生服务

(5)可供性:

卫生系统能够提供资源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程度,包括网络、人才和

经济补偿机制

(6)责任性:

由个人、家庭、专业人员和各级政府分担责任。

从个人做起,倡导自我保健

22、健康管理的步骤(P242)

(1)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2)健康状况评估和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3)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

即干预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

23、医政管理的对象(P253)

(1)医疗机构:

从事疾病诊断和治疗活动的所有各级各类医疗及其相关机构

(2)从业人员:

执业医师、执业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

(3)医疗活动:

医疗技术活动、医疗环境秩序、标准、规章制度、医疗广告

(4)医疗设备:

纳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

(5)医疗技术: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许可范围,特殊技术的引用许可

(6)医疗市场:

全行业管理医疗市场环境及条件,利用医疗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等

24、医疗机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P255)

(1)公平性原则

(2)整体效益原则(3)可及性原则

(4)分级原则(5)公有制主导原则(6)中西医并重原则

25、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P262)

(1)强调患者受益:

患者满意不等于患者受益

(2)重视前瞻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

(3)关注实际效果:

病种分类和结合成本的质量控制

(4)技术力量整合与群众参与:

强调集体精神与协作,人人参与

(5)运用内力和借助外力共同促进:

院内建立质控体系,外部接受社会监督和同行评审

26、医院感染的控制(P265)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建立医院三级监控网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①管理制度②监测制度③消毒质控指标

(3)医院布局、设施:

建筑布局合理,各项设施应有利于消毒隔离

(4)人员控制:

主要是控制感染源和易感人群,特别是易感患者

(5)合理使用抗生素: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6)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和家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主动自我防护

27、医疗事故的预防(P272)

(1)自觉依法执业:

医务人员在自己的有关医疗活动中应当掌握相关规定,并遵守规定,

以确保医疗行为的合法

(2)加强教育和监管: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是医疗法制

建设基础工程。

医疗机构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建立科学的

监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3)做好投诉受理和咨询工作:

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并及时受理是医疗机构接受监

督的有效方法。

要求各科室协同接待齐抓共管,保证医疗

质量和服务质量工作的层层监控,使患者能满意

(4)制定预案、完善制度:

应急预案应包括防范医疗事故预案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预案

措施应有报告制度、各司其职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

(5)医疗事故预防重在坚持依法治院,依法行医,严格自律,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28、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P275)

(1)增进健康:

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增进健康。

保护环境、合理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心

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及行为习惯,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预防疾病:

才去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各种疾病,在科学制定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预防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

(3)临床治疗:

对临床疾病、外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疾病的发展与恶化,争取痊愈,

促进健康。

(4)康复服务:

对已经造成健康损害,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伴有长期甚至终生的功能缺陷

的,要给予康复服务。

29、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P276)

(1)社会公平原则:

核心是实现卫生服务提供和卫生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性。

(2)群众参与原则:

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共同承担责任。

(3)预防为主原则:

以预防为主,从“上游”开始控制疾病。

(4)部门协同原则:

有赖于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和协作关系,建立和保持部门之间的通力合

作,有赖于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5)成本效果原则:

要以最少的成本产生最大健康效果来分配卫生资源。

30、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P277)

(1)社会性:

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是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健康

水平。

(2)群众性:

需要个人、家庭的参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提高自我保健与家庭保健的能力。

(3)艰巨性:

世界卫生同时面临着三次卫生革命,革命任务任重而道远,显示出初级卫生

保健工作的艰巨性。

(4)长期性:

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必须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是永恒的目标。

31、公共卫生职责的内容(P305)

(1)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保护环境免受破坏

(3)预防意外伤害

(4)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5)对灾难作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6)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P306)

(1)必然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2)偶然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很难作出准确的预告和及时识别

(3)公共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甚至在一起工作或生活

的整个群体。

(4)灾难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方面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引起死亡,另一方面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长期得不到科学的认识,难以有效控制,影响深远。

(5)跨领域性:

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一个社会问题,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

性很强,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兼顾。

(6)国际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的国际互动性。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体系(P309)

(1)指挥体系

(2)监测与预警体系

(3)救控体系

(4)信息发布提醒

(5)检测、预防、监督体系

(6)物资保障体系

(7)法律保障体系

(8)评估体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