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613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docx

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基本原则。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自主学习学案: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起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

由、农民于1978年底,1979年初率先实行这项改革。

2.特点:

在坚持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

3.作用:

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原因(背景):

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⑵农村经济朝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农村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2.意义:

⑴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

⑶有利地促进了和整个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改革:

1.第一阶段:

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

主要内容:

进行以扩大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和探索。

2.第二阶段:

1984年10月至1993年。

中心环节:

把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

主要内容:

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

3.第三阶段:

1993年至今。

主要内容: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课时训练: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掀起。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2、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C.广东、安徽  D.广东、四川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自从分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化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大跃进”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关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进行B.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新收获是()

A农民生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B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C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8、是什么促使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南方谈话”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对外开放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的改革B.私有企业改

C.大中型企业改革D.小型企业改革

10、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进行的试点和探索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政企分开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经营责任制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始于()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12、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终极目标)是建立()                  

A.现代企业制度   B.国营经济C.民营经济   D.经营责任制

13、大概什么时候,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A1983年B20世纪90年代C1984年D2000年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第9课对外开放逐渐扩大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学案:

一、对外开放的开始(开端)——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意义: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建设。

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

世界经济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

年4月。

3.成果:

经过几年努力,浦东已建成为一座、、的新城区,

初步建立起国际、、中心的基本框架。

4.意义:

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

2.时间:

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课时训练:

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党中央、国务院( )

A、在深圳、珠海、汕头搞经济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开放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2、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上海B.珠海C.深圳D.厦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国资金B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C扩大出口D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

()

A.广东和广西B.广东和福建C.海南D.广东和上海

5、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6、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

A.实现经济全球化B.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吸引外资D.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从而带动长三角经济的腾飞

7、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A.深圳的开放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广州的开发开放D.北京的发展

8、中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2001年加入WTOB.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80年建立深圳特区D.1979年中美建交

9、下列活动属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的是()

A.加入世贸组织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美建交

10、对我国加入WTO的认识全面正确的是()

A.给我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B.开始了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竞争

C.有利于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D.既带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

11.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

“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开放兼容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请列举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唐代高僧。

 

 

(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分)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迈出了现代对外开放的矫健步伐;请写出这五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第10课民主法制建设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自主学习学案:

一、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确立: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建设”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终于找到并已经开始步入实现国家的康庄大道。

二、《刑法》和《民法通则》的颁布:

1.《刑法》:

⑴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同时还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⑵年3月,全国人大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作了重大修订。

2.《民法通则》:

⑴目的:

适应建立的要求。

⑵通过时间:

年4月通过。

⑶实施时间:

年1月起实施。

⑷意义:

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村民自治:

1.法律依据:

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的《》。

2.核心内容:

、、、。

3.意义:

⑴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⑵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课时训练:

1、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A“一国两制”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改革开放”D“邓小平理论”

2、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3、我国民法系统终于有了体系性的总体构架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施行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4、为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基层,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民族区域自治

C.村民民主自治D.发展乡镇企业

5、我国农村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6、村民民主自治的核心内容是()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列举5点)

 期中模拟测试卷(1—3单元)

时间:

45分钟总分: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正式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在拉萨组织策划了企图分裂祖国的严重暴力打砸抢烧事件;西藏是哪一年正式纳入新中国中央政府统辖的?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9年

3、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

我是美国历史上

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

A.整顿经济秩序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D.“大跃进”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右边是一张国庆游行时拍下的照片,根据照片信息和所学过知识判断这次国庆游行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949年B.1959年

C.1969年D.1979年

 

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党中央领导集体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C、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9、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0、“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词“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和“南海边写下诗篇”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A.设置经济特区与“南方谈话”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与“南方谈话”

C.设置经济特区与开放沿海城市

D.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1、“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这里的“旗帜”是()

A.五星红旗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

12、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农民收入的近1/3、工业增加值的1/2、出口创汇的近2/5都来自乡镇企业,而且这些都是国家财政很少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的。

200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2816万人。

这说明()

A.乡镇企业是农民的伟大创造

B.乡镇企业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C.乡镇企业已经达到了泛滥程度,政府要加强调控

D.乡镇企业的产值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13、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法律不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

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中共十四大D.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15、下列党的方针政策中,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是()

①土地改革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国企改革⑥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二、连线题。

(5分)

“铁人”邓小平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黄继光

“两弹元勋”王进喜

最可爱的人邓稼先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焦裕禄

三、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9分)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到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三大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__________运动。

使农业生产。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内容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农村经济面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阅读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8分)

 

经济特区示意图(图一)

 

 

 

 

 

 

 

 

 

上海浦东(图二)

请回答:

(1)图一是我国1980年首批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依据图三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

(4分)

 

 

 

(2)图二集中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那么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2分)

 

 

 

 

 

(3)在我国对外开放史上,哪一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分)

 

 

 

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漫长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回答下列党的总路线(基本路线)有关问题。

(共8分)

(1)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胜利过渡,1953年党中央制订了过渡时期(1953—1956)的总路线;该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通常被概括为什么?

(2分)

 

 

 

 

(2)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存在什么明显的弊端?

(2分)

 

 

 

 

 

 

(3)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的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请你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内容。

(4分)

 

 

 

参考答案 

第7课历史转折与邓小平理论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自主学习学案: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主持党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提出“”的错误方针。

2.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的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时间:

年12月。

4.地点:

在召开。

5.主要内容:

⑴思想上:

否定“”的方针,重新确立了、的指导思想。

⑵政治上:

果断地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和的战略决策。

⑶组织上:

形成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原则。

6.历史意义: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⑵伟大的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十二大:

⑴时间:

年9月。

⑵主要内容:

①确定了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②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

⑶意义:

从此,“”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十二大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2.十三大:

⑴时间:

年10月

⑵主要内容:

①系统阐明了关于的理论,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了概括:

领导和团结,以为中心,坚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

③确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三、南方谈话: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提出疑问对产生动摇。

2.时间:

年初。

3.含义:

邓小平视察武昌、、和等南方城市,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

4.意义:

科学地总结了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

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

1.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旗帜)。

2.确立: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并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

课时训练:

1、邓小平说:

“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错误分针在党的思想界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还没得到平反。

C.老一辈革命家还没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兴起。

2、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意义重大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4、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实事求是B.科教兴国C.四项基本原则D.改革开放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7、下列描述中,最符合右图人物的是()

A.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B.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

C.他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劳动者

D.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党的哪一次会议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