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435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docx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

烛之武退秦师

班级姓名

1.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氾(fàn)南佚(yì)之狐秦伯说(yuè)夜缒(zhuì)而出

B.戍(shù)边烛(fàn)之武朝(zhāo)济而夕设版共(gòng)其乏困

C.若不阙(jué)秦杞(qǐ)人忧天夫(fú)晋,何厌之有失其所与(yǔ)

D.逢(páng)孙亡郑以陪(péi)邻越国以鄙(bǐ)远吾其还(huán)也

2.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无能为也已④秦伯说⑤是寡人之过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⑧何厌之有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⑩且贰于楚也

A.②④⑤⑧⑩B.③⑤⑦⑨⑩C.①③⑤⑦⑨D.①③④⑥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对下列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两个“既”字相同,两个“若”字不同B.两个“既”字不同,两个“若”字也不同

C.两个“既”字不同,两个“若”字相同D.两个“既”字相同,两个“若”字也相同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B.晋军/函陵C.君/知其难也D.又欲/肆其西封

6.从烛之武“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到“夜缒而出,见秦伯”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7.烛之武的机智善辩主要体现在哪里?

8.从课文结构看,第1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起怎样的作用?

9.烛之武见秦伯后,主要从哪些方面讲了秦不该围郑的理由?

10.如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话,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文言阅读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夜:

在夜间B.敢以烦执事敢:

敬词,此处也可译为“冒昧地”

C.夫晋,何厌之有厌:

讨厌D.与郑人盟盟:

建立同盟

1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晋国)不阙秦,将焉取之B.(晋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晋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烛之武)见秦伯

13.烛之武不去劝说晋侯,而去劝说秦伯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远晋国近,故用远交近攻的策略B.秦国强大,如被说服,晋国就无能为力了

C.晋文公侵略野心大,还是秦穆公宽宏大量D.主要矛盾在晋、郑之间,而不在秦、郑之间

14.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见秦君,拯救于危难之中的义勇精神。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说明不灭郑对秦国有利。

C.“朝济而夕设版焉”,是说晋文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教学设计>设计好了防御工事。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说明秦、晋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乙〗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

郑持叔瞻告晋。

晋曰:

“必得郑君而甘心焉。

”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

“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秦伯说,罢兵。

晋亦罢兵。

(摘自《史记·晋世家》)

15.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亡:

逃亡

B.郑持叔瞻告晋持:

C.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令:

暗中

D.亡郑厚晋使……厚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文中的秦穆公即课文中的秦伯,晋文公即晋侯。

B.“城濮时郑助楚”跟课文中“且贰于楚也”是指同一件事。

C.从上文和课文中可以看出。

晋秦联合围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仇,报仇的对象不仅仅是当时曾劝郑国杀死重耳的叔瞻,还有不能礼遇重耳的郑伯。

D.同样的史实,《左传》中叙述较为详细,而《史记》中比较简单,这是各自编书的目的、体例、范围等有关。

17.试从课文中按要求摘录与下述句意相同的句子。

①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

(陈述句一)

②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反问与判断句各一)

③(秦伯说,)罢兵。

(一字)

④(晋)亦罢兵。

(三字)

18.翻译“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

〖丙〗

刘赞传

刘赞,魏州人也。

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

“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剧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

”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

明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

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

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囚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

赞泣曰:

“祸将至矣!

”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

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

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

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

“元帅判官刘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

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

”硃弘昭曰:

“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

”道等难之。

而冯赟亦争不可,赞等乃免死。

于是论高辇死,而刘赞等十七人皆长流。

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

“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

”已而赞长流岚州。

清泰二年,诏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

(摘自《新五代史》)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食:

给……吃

B.权豪不可干以私干:

冒犯、冲撞

C.虽操笔勉强虽:

虽然

D.唐大臣议王属宫当坐者坐:

论罪、定罪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则勤学问以干禄楚人伐宋以救郑

B.敢以烦执事。

不敢决其事

C.皆以正直为王所恶以其无礼于晋

D.乃拜赞秘书监乃间令使谓秦穆公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刘赞品行高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一组是()。

①守宫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②赞泣曰:

“祸将至矣!

”③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④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⑤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

A.①③⑤B.⑤②③C.③④⑤D.⑤④①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赞的父亲刘玭虽然只是个县令,却懂得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相应的俸禄,刘赞做官以后奉公守法的高尚品质与刘玭从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B.秦王府中的官员,都是一些阴险狡猾的人,秦王与他们臭味相投,却疏远正直的刘赞,刘赞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

C.秦王败死之后,虽然有很多人为刘赞求情,但是根据国家的法律,刘赞还是被流放了。

D.当时朝廷中虽然有秦王君臣这样祸害国家人,但也有很多直言敢谏的大臣,冯道、硃弘昭、冯赟都站出来为刘赞说话。

【试题答案】

1.B。

“共”应念阴平。

“朝”跟“夕”对举,念zhāo是对的。

A项“说”通悦。

C项“阙”作名词念què,作动词念jué;“与”是多音字,表亲附之意时念上声,表参与时,念去声,通语气助词“欤”则念阳平。

D项“逢”,因古人营养差,口腔和声带功能不如今人发达,轻唇音féng发不出,只能发重唇音páng之类(所以很多保留古音人名、地名的读音均是这种现象)。

“还”作动词表归去时,念huán,作副词,表仍然、更加,或表程度上还过得去时,念hái。

不过在文言文中一般都念huán,有时通“旋”,念xuán,如还风(旋风),还踵。

2.D。

“共”通“供”,“已”通“矣”,“说”通“悦”,“知”通“智”,“厌”通“餍”。

3.C。

A项“夫人”,即那个人,今指有一定地位者的妻子;B项“行李”指使者;D项“东道主”是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已演变为负责主办某事的人。

4.D。

两个“既”意为“已经”,两个“若”字都表假设,意为如果。

5.B。

“军”作动词用,前后都应停顿。

6.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

7.①胸怀全局,看出秦国的出兵,一是跟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烛之武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以退为进。

②分化敌人。

他奉命说秦君,详细分析秦国攻打郑国的弊端,使秦君幡然省悟。

8.伏笔,为下文秦晋联军的瓦解作铺垫。

两军驻扎地点相去甚远,缺乏统一指挥,烛之武一番说辞,秦晋联军即分崩离析。

9.①反面:

亡郑无益于秦。

②正面:

舍郑以为东道主,可供秦使者乏困。

③侧面:

晋国强大起来,会成为秦国的隐患。

10.如果晋文公听了子犯的话,进攻秦军,结果可能有多种。

或者打垮秦军,乘胜追击,攻城略地,“扬眉吐气”,或者秦军反戈一击,晋国也出师击晋,晋师败绩,割地求和,或者一场乱仗中秦晋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倒是郑国解除了危险。

11.C。

“厌”通“餍”,满足。

12.B。

“越国以鄙远”,这话是烛之武跟秦伯说的,对象是指“秦国”。

13.D。

整个危机是晋侯纠集秦伯挑起的。

14.C。

据课本注释可知,“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是晋惠公。

15.B。

应为拿着(叔瞻的头),因为叔瞻为了国家安宁已经“自杀”。

16.C。

主要是借叔瞻报复郑国。

17.①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还。

④亦去之。

18.您为什么不解除对郑国的围困,使得郑国以后能够成为秦国使节去东方道路上的接待者?

19.B。

干,求取。

20.B。

因,于是,就;凭借,依靠。

A项,都是表示目的。

C项,因为。

D项,于是,就。

21.A。

②有远见④遵守礼法。

有②④就错。

22.D项。

硃弘昭主张要处死刘赞。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B.夫晋,何厌之有?

(讨厌)

C.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

C.许之(答应)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4.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1)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

③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假如)

(2)说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教)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

(3)辞

①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②停数日,辞去(告别)

③不辞劳苦(推托)

(4)鄙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偏僻)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5)微

①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②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6)之

①辍耕之垄上(到,往)②子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亦去之

7.下面两组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部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1)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A.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B.越国以鄙(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

10.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

②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

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11.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13.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A.怀才不遇,牢骚满腹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巧舌如簧,挑拨离间E.不卑不亢,善于激将F.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14.用原文填空:

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其说辞大体可分三个层次,二、三层次中又可各分两小层意义:

第一小层:

不卑不亢,引出话题:

第二小层:

分析情势,说明利害:

a.亡郑,对晋有利:

b.存郑,对秦有利:

第三小层:

回顾历史,预见未来:

a.过去,晋国曾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b.将来,晋国必贪得无厌,进犯秦国:

【试题答案】

一.

1.B2.B3.C4.

(1)③

(2)②(3)①(4)②(5)④(6)④5.C6.D7.

(1)A

(2)D

二.

8.B9.A10.D11.B12.D13.BCE

14.第一小层: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第二小层: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第三小层: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b.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

 

(-)阅读课文,完成1~8题

1.文中的晋侯是_________,秦伯是_________,郑怕是_________。

烛之武是_________的臣子,_________是_________的臣子。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3.与“行李之往来”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是()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行为偏僻性乖张,张管世人诽谤。

4.下列加粗的“之”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君将哀而生之乎。

5.“何厌之有?

”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古之人莫余欺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A.②⑤    B.①②④C.①④    D.②③⑤

6.回答并翻译(不抄原句)

①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

翻译:

②烛之武不愿去退秦师的借口是什么?

翻译:

7.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话,从论述层次上看,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君之薄也。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B.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C.秦晋围郑,……敢以烦知事。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唯君图之。

D.秦晋围郑,……君亦无所害。

|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

8.根据课文意思,对晋、秦、郑三国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晋在西,秦在东,郑在晋、秦之间。

B.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晋之间。

C.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郑之间。

D.郑在西,秦在东,晋在郑、秦之间。

参考答案

1.晋文公,秦穆公,郑文公,郑文公,子犯,晋文公

2.D(A.共—供 B.画—划 C.说—悦)

3.D(行李:

使者。

可怜:

可爱。

更衣:

去厕所。

交通:

互相连通。

古今词义不同)

4.A.(助词,其他三项为代词)

5.C.(以“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6.①因为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没有礼节,并且心向楚国。

②我年轻力壮的时候,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无能为力了啊!

7.C 8.C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题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B.②④C.③⑤  D.②⑤

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B.以其无礼于晋

吾祖死于是扶苏以数谏故

C.许之D.吾其还也

高可二黍许吾视其辙乱

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

鄙①越国以鄙远()

②食肉者鄙()

③蜀之鄙有二僧()

亡①郑既知亡矣()

②广故数言欲亡()

③亡羊补牢()

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

①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泛指军队。

②老师。

③效法,学习。

A.师()必退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齐师()伐我D.良师()益友

(2)辞:

①言辞。

②告诉,致辞。

③推辞、推托。

④告别,离别。

A.辞()曰:

“臣之壮也……”B.旦辞()爷娘去

C.义正辞()严D.义不容辞()

下面8、9两题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分别是: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9.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A.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0.烛之武怎样巧妙地离间秦、晋的关系?

(用段中的句子回答)

答:

二、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