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434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完整升级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

   2.指导学生借助“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处理资料并展示、交流。

   3.教师整理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1.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通过分析《海燕》这篇文章,请想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

生:

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

师:

由于一战中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俄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

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生: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骑在俄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

师:

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是哪两个政权呢?

生:

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当时是主要政权。

师: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只是一个过渡现象,不可能长期维持。

到底由谁来掌权?

是让资产阶级掌权,还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这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焦点,是关系到把革命进行到底,还是半途而废的严肃问题。

在两个政权并存的情况下,十月革命开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师:

听说我们同学们中有许多军事迷,你们听说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吗?

生:

(课件展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著名的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巡洋舰,该舰造于1900年,舰长124米,宽16.8米。

“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

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

   师:

介绍得很详细,大家知道这艘罗马神话里为人类呼唤“黎明”和“曙光”的军舰,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吗?

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师: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一起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播放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纪录片片断,内容涉及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经过等概况)

师:

大家试着把纪录片中的内容编成绘声绘色的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

(自由准备。

查阅课本和参考资料,组织小组交流)

师:

(选择1~2位同学讲述)

生1: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

D?

D斯莫尔尼宫。

形势万分危急。

当天晚上,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

“情况已经万分紧急。

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

……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

”列宁在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生2: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全体官兵按照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

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向全国广播。

尔后,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按照信号,向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师:

(出示课件: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家讲得非常生动,好像把同学们带回了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再次向这艘英雄的军舰致敬,向为俄国革命做出贡献的先辈们致敬!

师:

十月革命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生:

建立了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生: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师: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崭新的苏维埃俄国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二、“退一步,进两步”

师:

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师:

大家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吗?

生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性政策。

生2:

后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出台了。

师:

你们的意思是不是新经济政策要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生:

应该是吧!

师:

既然这样,如果苏俄刚刚建立就实行新经济政策,那不是更好吗?

生: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生1:

我了解的情况是:

长期对内对外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正像列宁描绘的那样:

“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

”物资短缺的现实,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

生2:

是迫于战争和经济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苏维埃政权起了巨大作用。

师:

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列宁推出的新经济政策的呢?

生:

(学生讨论)   

生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合国情,长期实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生2:

所以列宁说:

“我们现在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   

师: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新经济政策允许社会主义的苏俄有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形式,就连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

   

生1:

我想,这大概就和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相像吧。

   

生2:

只要适合当时的国情,符合人们的需要就可以肯定。

   

生3:

学习了新经济政策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列宁这位革命导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他敢为天下先,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把革命理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佳片回顾   

(播放电影《列宁在1918》片断)

师:

大家讨论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经过学习对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影片中的列宁吧,希望给大家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探究作业   

1.了解列宁生平。

   

2.整理或编写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或小剧本。

第2课苏联的崛起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苏联在20世纪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走上现代化之路。

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3、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弊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资料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培养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苏联的建设成就,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2、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

难点: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苏俄社会主义政权成立后先后采取了哪些政策?

其意义如何?

2、导入:

苏联成立后,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我们将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

请阅读本课!

二、苏联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各族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纷纷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共和国。

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各族人民的团结进一步加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各共和国联合起来组成苏联。

2、成立时间及最初加盟国

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三、理想与成就

1、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总路线及两个五年计划

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1925年12月苏共(布)“十四大”制定了工业化的总路线。

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起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斯达汉诺夫运动”

师:

斯达汉诺夫是顿巴斯煤矿的采矿工,1935年,他以冲天的劳动热情在6个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内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创造了风镐采煤的世界记录,表现出苏联工人高昂的建设精神。

随后,全国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

四、斯大林模式

1、学生看书,了解斯大林模式

2、师总结:

(1)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

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3)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特点

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里,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结构,民主和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3、讨论:

我们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师总结: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之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的误区。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此外,我们还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及其模式。

【布置作业】

1、思考:

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2、我们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板书设计】

时间:

1922

苏苏联的成立原则:

自原、平等

最初加盟国:

联1926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理想与成就第二个五年计划:

完成的意义:

崛标志:

起斯大林模式评价:

【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较强,讲解时可以联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对比。

同时,为方便学生理解,可结合事例加以讲解,要理论和实例向结合,使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理论。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并指导学生将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化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

   

指导学生设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

   

通过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认识到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难点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在强权主义下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二部分介绍了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强盗般的公约?

D?

D《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其结果如何?

对世界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结果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成为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长,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此导入新课。

一、《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   

让学生看书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操纵会议的国家等基本史实。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巴黎和会的四巨头”,并请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四巨头(劳合•乔治、奥兰多、克里孟梭和威尔逊)。

   请五位学生分别代表美国(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意大利(奥兰多)、日本,重现巴黎和约上争吵的局面,展现各国参加会议的目的,并请其他学生从中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表扬式的点评。

然后指出: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

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订。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掌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教师对《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述。

   第一,领土问题。

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为不设防的非军事区;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德国保留东普鲁士,但泽为国际联盟管理下的“自由市”;西里西亚部分领土划归捷克斯洛伐克。

总之,德国丧失了约18的领土。

   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根据国联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三,关于军事问题。

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第四,关于赔款问题。

由于战胜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矛盾,所以和约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但赔偿总额及各战胜国应得的赔款数额的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以前予以确定。

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

   教师讲述完后,引导学生讨论:

(1)《凡尔赛和约》为什么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2)《凡尔赛和约》怎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惩治,遭到德国代表的强烈反对,但在英法等国的强权和武力威胁下,德国被迫签字。

和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地图,并闪烁新独立的国家,让学生从这两幅图中比较出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四大帝国被摧毁以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独立的国家。

   战胜国除了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外,还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它们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的条约。

二、《九国公约》

   1.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以下问题:

   

(1)美国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

   

(2)华盛顿会议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有哪些?

   (3)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

结果怎么样?

对此,你有何看法?

   (4)华盛顿会议上,谁获利最多?

谁受的限制最厉害?

谁受的伤害最重?

   (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哪些条约?

(学生根据自己找出查的资料)

   (6)《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实质是什么?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蕴藏着哪些矛盾?

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2.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去看书、分析,并在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看谁答的最多、最准确。

学生抢答完毕之后,教师进行概述: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为了限制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的膨胀,在美国的发起之下,于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的意见很少引起重视,中国则被列强看成是交易的对象。

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

由于中国代表的坚决斗争以及中国人民反帝的压力,中日之间就山东问题签订了条约: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这时得到了纠正。

   华盛顿会议还签订了与中国有关的《九国公约》。

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

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上签订的诸条约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但它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该体系不但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所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列出《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简表。

   作业--思考题

   1.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评价?

   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有关中国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你有何看法?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课程标准〗

知道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了解1929?

D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评价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和理解《美国的悲剧》,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搜集、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1929?

D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及“新政”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焦点访谈”栏目方式,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新闻资料,进行新闻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通过模拟“炉边谈话”,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但它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让学生体验罗斯福这位轮椅上的巨人,在面临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改革精神,挽救了美国经济的伟人风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

D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难点样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1929?

D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资料。

2.指导学生借助“焦点访谈”和“炉边谈话”形式处理资料并展示。

3.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课本内容。

2.学生参与教学,通过“焦点访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