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278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 学时.docx

中药药理学程教学大纲48学时

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用)

 

一、一般情况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彭成主编。

本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课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2学时。

理论课分总论和各论。

总论部分分为绪论、中药药性、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等章,主要介绍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中药配伍、中药作用的基本特点、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中药药动学及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并按代表药、常用配伍、代表方进行介绍。

代表药介绍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常用配伍介绍了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代表方介绍了与功效相关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及代表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代表药、中药配伍、代表方主要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不良反应等。

课堂教学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划分。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理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中药药性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四气(性)的现代认识,熟悉五味理论的现代认识,了解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四气

第二节中药五味

第三节中药归经理论

第四节中药升降浮沉

第三章中药配伍

【目的要求】

熟悉中药配伍关系研究,了解药队、饮片、组分、成分配伍。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配伍概述

第二节中药配伍研究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

【目的要求】

掌握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了解其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效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效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

第四节中药药效学研究方法。

第五章中药药动学

【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的体内过程、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药动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药动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中药药动学研究展望

第六章中药毒理学

【目的要求】

熟悉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药毒理学概述。

第二节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中药毒理学研究方法。

各论

第七章解表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解表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表证的认识。

2.掌握麻黄、柴胡、葛根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桂枝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桑叶、菊花的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解表方药的概念、表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麻黄2.桂枝3.柴胡4.葛根

第二节常用配伍

麻黄与桂枝

第三节代表方

麻黄汤

第八章清热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清热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里热证的认识。

2.掌握黄连、金银花、知母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黄芩、板蓝根、青蒿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连翘、栀子、鱼腥草、苦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清热方药的概念、里热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黄连2.黄芩3.金银花4.板蓝根5.栀子6.鱼腥草7.青蒿

8.知母9.苦参

第二节常用配伍

石膏与知母

第三节代表方

白虎汤

第九章泻下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泻下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里实证的认识。

2.掌握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芒硝的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泻下方药的概念、里实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大黄2.芒硝

第二节常用配伍

大黄与芒硝

第三节代表方

大承气汤

第十章祛风湿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祛风湿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痹证的认识。

2.掌握秦艽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独活、五加皮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祛风湿方药的概念、痹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秦艽2.独活3.雷公藤4.五加皮

第二节常用配伍

川乌与白芍

第三节代表方

独活寄生汤

第十一章芳香化湿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芳香化湿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湿阻中焦证的认识。

2.熟悉广藿香、厚朴的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苍术的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芳香化湿方药的概念、湿阻中焦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广藿香2.厚朴3.苍术

第二节常用配伍

苍术与黄柏

第三节代表方

藿香正气散

第十二章利水渗湿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利水渗湿方药的概念,熟悉其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水湿内停证的认识。

2.掌握茯苓的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泽泻、茵陈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金钱草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利水渗湿方药的概念、水湿内停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茯苓2.泽泻3.茵陈4.金钱草

第二节常用配伍

茯苓与白术

第三节代表方

茵陈蒿汤

第十三章温里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温里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里寒证的认识。

2.掌握附子的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毒性成分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干姜、肉桂的主要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温里方药的概念、里寒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附子2.干姜3.肉桂

第二节常用配伍

附子与干姜

第三节代表方

四逆汤

第十四章理气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理气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气滞证的认识。

2.掌握枳实(枳壳)的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陈皮(青皮)、香附的主要药理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及机制,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木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理气方药的概念、气滞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枳实(枳壳)2.陈皮(青皮)3.木香4.香附

第二节常用配伍

木香与黄连

第三节代表方

木香顺气丸

第十五章消食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消食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食积证的认识。

2.熟悉山楂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莱菔子的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消食方药的概念、食积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山楂2.莱菔子

第二节代表方

保和丸

第十六章止血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止血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出血证的认识。

2.掌握三七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了解白及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止血方药的概念、出血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三七2.白及

第二节常用配伍

三七与黄芪

第三节代表方

云南白药

第十七章活血化瘀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活血化瘀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血瘀证的认识。

2.掌握丹参、川芎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延胡索、益母草仁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莪术、水蛭、银杏叶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活血化瘀方药的概念、血瘀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丹参2.川芎3.延胡索4.益母草5.莪术6.水蛭7.银杏叶

第二节常用配伍

丹参与三七

第三节代表方

血府逐瘀汤

第十八章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痰证的认识。

2.了解半夏、川贝母、桔梗、苦杏仁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的概念,痰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半夏2.川贝母3.桔梗4.苦杏仁

第二节常用配伍

附子与贝母

第三节代表方

二陈汤

第十九章安神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安神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失眠证的认识。

2.了解酸枣仁、远志的主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安神方药的概念、失眠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酸枣仁2.远志

第二节常用配伍

酸枣仁与知母

第三节代表方

酸枣仁汤

第二十章平肝息风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平肝息风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认识。

2.熟悉天麻、钩藤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牛黄、地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平肝息风方药的概念,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的认识,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天麻2.钩藤3.牛黄4.地龙

第二节常用配伍

天麻与钩藤

第三节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

第二十一章开窍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开窍方药的概念,熟悉其主要药理作用;了解窍闭证的认识。

2.熟悉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冰片、石菖蒲、苏合香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开窍方药的概念及其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麝香2.冰片3.石菖蒲4.苏合香

第二节代表方

安宫牛黄丸

第二十二章补虚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补虚方药的概念,掌握其主要药理作用;熟悉虚证的认识。

2.掌握人参、黄芪、甘草、淫羊藿、当归的主要药理作用,熟悉其临床应用;熟悉党参、熟地黄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冬虫夏草、何首乌、枸杞子的主要药理作用。

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补虚方药的概念及其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人参2.党参3.黄芪4.甘草5.淫羊藿6.冬虫夏草

7.当归8.何首乌9.熟地黄10.枸杞子

第二节常用配伍

当归与熟地

第三节代表方

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

第二十三章收涩方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收涩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了解滑脱证的认识。

2.熟悉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其临床应用;了解山茱萸的主要药理作用;了解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收涩方药的概念、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节代表药

1.五味子2.山茱萸

第二节常用配伍

人参与五味子

第三节代表方

四神丸

第二十四章攻毒杀虫止痒方药

【目的要求】

了解攻毒杀虫止痒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攻毒杀虫止痒方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一节代表药

1.雄黄2.蛇床子3.川楝子

【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演示性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麻黄的发汗作用

[实验目的]

学习用定性的方法观察辛温解表药对汗液分泌的影响。

[实验原理]

利用碘与淀粉遇汗液产生紫色反应的机制,观察和测定汗液的变化。

[实验方法]

取体重相近的大鼠2只,随机分为2组,即空白对照组、麻黄组。

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麻黄水煎液。

给药前、给药后分别置大鼠于固定器内固定,暴露左下肢。

给药半小时后先将大鼠的足跖部用干棉签轻轻拭干原有和挣扎所致的汗液。

然后分别于每鼠足跖部皮肤涂上和田—高垣氏试剂A液。

待充分干燥后,再薄薄涂上B液,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深紫色着色点(即汗点)出现的时间和数量。

待汗点出现后,观察0、30、45、60min时大鼠肉垫上兰紫色数目。

大黄等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

[实验原理]

利用依文思兰作为指示剂,观察依文思兰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份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容积性泻药)。

大黄蒽苷在大肠内水解成苷元,兴奋M受体,引起肠蠕动增强,引起泻下(刺激性泻药)。

[实验方法]

1.取禁食12h的小鼠10只,分为三组,每组5只。

(1)NS组:

0.2ml/10gNS;

(2)芒硝组:

0.2ml/10g;(3)大黄组:

0.2ml/10g。

ig.30min后,再ig.0.5%依文思兰0.1ml/10g。

15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取下上端至胃、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平铺于桌上。

2.测量

(1)小肠全肠(幽门----回盲部)

(2)依文思兰在肠内推进距离(幽门----依文思兰前沿)。

桔梗的祛痰作用

[实验目的]

学习酚红从呼吸道排泌的实验方法,观察桔梗对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

小鼠腹腔注射酚红后,后者可以部分地从气管分泌排出。

桔梗能增强呼吸道的分泌功能,使粘膜排泌的酚红量增加。

酚红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用碳酸氢钠溶液将呼吸道内排泌的酚红洗出后,用比色法测其排泌量,从而定量地反映药物的祛痰效力。

[实验方法]

实验前小白鼠禁食8~12h,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远志组。

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桔梗水煎液15g/kg,容量均为0.15ml/10g。

30min后各小鼠腹腔注射酚红溶液0.5m1。

再经30min后,脱颈椎处死,仰位固定。

颈部拉直,解剖分离出气管。

在气管下穿一丝线以备固定气管插管用。

气管插管(用头部磨平的9号针头代替)从甲状软骨处插入气管内约0.3cm,用备好的丝线结扎固定。

用1ml注射器吸取5%NaHCO3溶液0.5ml,推注入气管内。

反复连续推抽3次,灌洗呼吸道。

最后用注射器将灌洗液抽出注入试管中。

按上述方法重复2次,合并3次的洗液约1.2m1,2000rpm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用酶标仪于波长546nm处测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酚红含量(μg/m1),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秦艽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实验目的】

学习测定腹腔液染料通透量的实验方法,观察药物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

[实验原理]

采用低浓度醋酸作致炎因子,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通过静脉注入染料伊文思兰,测定腹腔液染料的通透量,可代表炎性渗出的多少。

秦艽、氢化可的松可减少腹腔液染料的通透量,降低OD值。

[实验方法]

取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和秦艽组。

给3组动物分别皮下注射以下药物:

生理盐水、氢化可的松100mg/kg、秦艽提取液20g/kg,容量均为0.2ml/10g。

给药后1h,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并立即腹腔注射0.6%醋酸0.2ml/只。

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剪开腹腔,用5m1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数次,收集洗涤液,离心(2000rpm)5min,在酶标仪590nm处测定吸收度(OD值)。

三、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数

授课方式

备注

1

第1章

绪论

1

面授

2

第2章

中药药性

3

面授

3

第3章

中药配伍

1

面授

4

第4章

中药药效学

2

面授

5

第5章

中药药动学

1

面授

6

第6章

中药毒理学

1

面授

7

第7章

解表方药

5

面授+实验

8

第8章

清热方药

2

面授

9

第9章

泻下方药

5

面授+实验

10

第10章

祛风湿方药

4

面授+实验

11

第11章

芳香化湿方药

0

自学

12

第12章

利水渗湿方药

2

面授

13

第13章

温里方药

2

面授

14

第14章

理气方药

2

面授

15

第15章

消食方药

0

自学

16

第16章

止血方药

2

面授

17

第17章

活血化瘀方药

3

面授

18

第18章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4

面授+实验

19

第19章

安神方药

1

面授

20

第20章

平肝息风方药

1

面授

21

第21章

开窍方药

1

面授

22

第22章

补虚方药

4

面授

23

第23章

收涩方药

1

面授

24

第24章

攻毒杀虫止痒方药

0

自学

合计

/

/

48

/

/

 

使用说明

1.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也供学生预习和复习使用,以明确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内容。

大纲内安排的顺序在教学中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实验课内容,可根据具体设备条件可自行选择或调整。

2.课外阅读: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中药药理学进展》、《药理学》等书籍;同时可参考: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药理学学报》等杂志。

四、考核评价

【考核方法】

以试卷、实验形式进行考核。

【成绩构成】

70%试卷成绩+15%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彭成主编:

中药药理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教学参考书:

陈奇主编: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第3版。

陆茵主编:

中药药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吴清和主编:

中药药理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第二版)。

3.数字化教学资源:

应用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NKI),维普中文,中医药在线,CBM,CBA,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新东方,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电子图书(方正数字图书馆,中国药典,超星医学数字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电子图书系统)等。

六、说明

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也供学生预习和复习使用,以明确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内容。

大纲内安排的顺序在教学中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实验课内容,可根据具体设备条件可自行选择或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