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155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docx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

第1课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练习

第2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都是()

A.深埋于地下的原物B.化石

C.经过加工的仿制品D.冷冻的真人

2.“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粗糙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们是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

……”这首诗歌是对人类最早祖先的歌颂。

这里的“你们”指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A.已经会人工取火B.种植粟

C.过着群居生活D.会制造陶器

5.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6.能够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A.神话传说B.视听资料

C.文字记载D.考古发掘

7.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

B.用骨针缝制衣服

C.使用天然火烧食物

D.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8.周口店自宋代以来就出现“龙骨”,不断当药材出售,此地因此被称为龙骨山,“龙骨”实际就是古生物和古人类的化石。

这里的“古人类化石”可能是()

①元谋人的②北京人的

③山顶洞人的④马坝人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巨大灾难面前,我们认识到了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的祖先北京人,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

A.他们喜欢过群居生活

B.依靠单个力量无法生存

C.群居更有利于后代的繁衍

D.群体的力量更有利于发展农业

10.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猿和人类的区别,下列的考古物件中,能证明“北京人”作为“人”的特征的考古物件是()

①大量石器、石片

②头盖骨化石

③牙齿化石

④烧骨化石⑤成层、成堆的灰烬

A.①④⑤B.①②④

C.②③⑤D.③④⑤

11.黔东南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

“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人

12.韩非子描述远古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懂得用火

C.住在山洞里D.过群居生活

13.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15.《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道: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16.据考古发现,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下列器物中的()

17.北京人用砍斫器来砍伐树木、敲砸动物骨头,用刮削器来剥去树皮、修整木棒,用尖状器来剔肉、钻孔,用石锥来抠挖骨髓。

推测出这些生活细节的主要证据是在北京人遗址()

A.出土了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B.发现了数处很厚的灰烬堆

C.发掘出大量的打制石器

D.发现许多烧过的兽骨、树籽

18.下列对原始人类一天生活的描述中,符合北京人特征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19.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单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

2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

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1.好莱坞英雄史诗大片《史前一万年》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惊心动魄。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北京西南周口店B.浙江余姚河姆渡

C.陕西西安半坡村D.云南元谋县

2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对元谋人遗址的考古研究,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C.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23.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24.假如你班同学决定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遗址的省份去考察中国祖先,应该选择哪条线路()

A.广东——北京——周口店

B.广东——杭州——余姚河姆渡

C.广东——云南——元谋

D.广东——西安——半坡

25.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陕西半坡

C.山东大汶口

D.北京周口店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旧人教版)

(1)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从春夏秋冬四季中选择一天,合理想象并描述出北京人从早到晚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参考答案

1-5BABCB6-10DCCBA

11-15BDABA16-20ACDBD

21-25DACCD

26.

(1)由于北京人战胜自然的能力较弱,他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群居生活)。

(2)证明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解答本题要注意季节规律,想象一定要符合季节特征,同时还要符合北京人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思路一:

可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去想象。

思路二:

可按一天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去想象。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刚告别小学生活,踏入初中课堂第一次专门地接触历史这门学科,几乎没有历史学科的理论基础,但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所以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

降低授课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提高趣味性,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类起源的认识过程;

(2)、学生了解元谋人、北京人遗址相关史实,通过遗址了解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3)、通过北京人遗址考古成就,学生感悟北京人遗址的地位价值。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考古学者通过化石研究人类遗址的方法,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2)、用观察法、归纳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

(3)、初步了解考古知识,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发现和特征。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依据考古成果进行合理推合理想象,理解和掌握北京人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活动与意图

活动1

学生讲《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故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活动2

结合看书、观看幻灯片图片资料,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活动3

探究:

火对北京人有什么作用?

北京人是怎么获得火的?

---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活动4

比较北京人与古猿及现代人体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活动5

小结本课,完成知识表格。

---反馈课堂效果,落实知识目标。

活动6检测练习---训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是你们升入中学后的第一堂历史课,在开始今天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生命起源的追问》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这是古人和现代人都一直在追问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生:

观赏视频,了解生命世界的奇迹

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兴趣,引出早期人类的起源这一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师:

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们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思考探究,因此留下了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同学们知道这个神话是什么吗?

师:

对,我们可能早就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哪位同学愿给大家讲讲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呢?

师:

这是中国人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同样,西方人也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

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上帝造人的故事?

师:

从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师:

随着科技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研究,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生命进化的观点,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证实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即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给学生播放一段生命进化的创意视频《生命的进化》。

师:

那么考古学者又是通过什么来探究人类的起源规律及他们的生活情况的呢?

师: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化石的概念(图片展示)

师:

在我国,考古学者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早期人类生活的遗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请同学们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在这些人类遗址中,以元谋人和北京人最为典型,为此,这节课,我们根据考古学者对中国境内的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成就,一起来探究中国早期人类元谋人和北京。

生:

女娲造人。

 

生:

学生介绍神话故事(如果说的好则予以鼓励,如果说的不完整,教师适当补充)。

生:

上帝造人。

 

生:

讲解上帝造人的故事(教师可适当提示、补充)

生:

都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

生:

根据老师引导说出进化论并观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

 

生:

研究人类遗址中的化石。

生:

看书介绍资料找到化石的概念

生:

观察教师展示图片,感受我国众多的人类遗址及其分布。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图能力。

 

(二)、中国早期人类:

1.元谋人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从这几方面认识一下元谋人遗址:

出土地点、生活年代、出土物品、生活特点(多媒体展示)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那么,通过这些出土化石,你能说说元谋人在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1)元谋人遗址出土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了什么?

(2)元谋人出土了粗糙的石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

师:

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但遗憾的是,这个遗址并没有发掘出元谋人头盖骨,而国际上确认早期人类存在的重要依据就是头盖骨,北京人遗址正是因为发现了完整的人类头盖骨才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北京人及其遗址。

2.北京人

师:

大家先阅读教材,然后依照探究元谋人的学习方法,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出土地点、生活年代、出土物品、生活特征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从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古物和化石看,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世界遗址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人类遗址,成为世界重点保护遗址。

尤其是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尤为弥足珍贵,它引起世界考古界对北京人遗址的好奇与关注。

遗憾的是,在抗战时期,这批珍贵的化石却神秘失踪,成为世界谜团。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关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与失踪的视频: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盖骨消失之谜”视频)

师:

北京人头盖骨是北京人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但现在却神秘失踪,同学们如果对此感兴趣,以后大学可以报考历史学或考古学,如果能最终找到它们,那将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

师:

根据对北京人生活特征的了解和北京人头骨复原图,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几个小问题:

【合作探究1】 北京人是如何获得火的?

火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功用?

【合作探究2】 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提示:

额头、眉骨、颧骨、吻部、下颌)

师:

虽然北京人还保留猿人的某些特征,但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发现了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生:

阅读教材,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生:

说明了元谋人会使用火、吃熟食。

会使用工具说明元谋人已经是人了。

 

生: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能根据探究元谋人遗址的方法迅速了解北京人。

 

生:

观看(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盖骨消失之谜”视频),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生: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

在老师的介绍下感悟北京人及北京人遗址发现的价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学生能根据元谋人考古成就了解元谋人的生活特征。

 

为学习北京人遗址过渡

 

培养学生运用已有方法探索相似知识的变通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知识目标。

 

揭示北京人头盖骨发现的重大价值

激发学生对考古学者的崇敬之情及爱国情怀,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落实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思维和观察图片的能力。

 

让学生在老师的介绍下对我国北京人遗址的价值充满自豪之情,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对我国境内的元谋人、北京人的遗址及其生活状况作了一点了解,下面同学们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情况,对元谋人、北京人做一个对比,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早期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对火的使用

生活组织

生:

根据教材及笔记及时完成表格,可以抢答形式快速完成。

落实知识目标,反馈教学效果。

(三)、练习检测。

下面是一位同学想像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他眉骨平整,鼻子高挺,非常秀气,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

他一个人住在位于河边的小木屋里,天一亮,他就拿着自己磨制的石头镰刀出去采集食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日头已到正午,毛毛急忙赶回家做饭,他采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点燃了柴草,一会儿,一锅香喷喷的饭就做好了。

生:

认真阅读,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错误并指出改正。

(1)北京人眉骨隆起,鼻子扁平。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不可能一人单独行动。

(3)北京人住在洞穴中(4)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没有磨制石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人类的起源

1、女娲造人说

2、上帝造人说

3、达尔文进化论---古猿进化

二、中国早期人类

1、元谋人---中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打制石器、用火、群居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第一课,在学习上多少有一些不适应;本课的学习内容距离今天的学生生活实际非常遥远,学生难以建构。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调整教学策略,所以上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历史图片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测,对学生的表现也给予及时肯定,收效很好。

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同学们直观地感觉这段历史,进而了解这段历史。

课堂练习反馈效果不错,学生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不足的是由于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师生之间缺乏了解,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教学活动,探究活动过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祖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

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

本课只是讲了两个典型: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

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人从哪里来呢?

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

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

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历史。

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传说,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呢?

哪个同学来说一说。

生试说。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是传说,一个是中国的,一个是西方的(ppt展示图片)但这些都只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生:

类人猿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两个典型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

他们的演进过程,勾画出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描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早期艰难的生活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

(二)自主先学,梳理知识: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和基本生活状况。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拨: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

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学生看书,脱离课本回答。

2.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发现的意义?

展示: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展示:

二、北京人

展示: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

从此,“北京人”名扬世界了。

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

1.北京人发现的地点:

距今时间:

生回答。

2.北京人又长什么样子呢?

请看头像模型。

展示:

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

问题:

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回答。

总结:

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3.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

他们又怎样生活呢?

展示:

《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

问题: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

生回答:

石块、木棒、火把。

问题: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生回答:

群居生活。

问题:

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

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一起。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

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问题: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议一议:

1.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

 

2.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教师点拨】想象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4.北京人发现有什么意义?

(指导学生看书第5页最后一自然短,归纳)

展示:

这一发现对研究…….;为人类…….。

生看书回答。

展示: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特征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

原始人群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知道使用火,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打制石器、学会用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