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086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docx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   )

  A.研究范围不同

  B.研究方法不同

  C.时代背景不同

  D.研究立场不同

  2.龙勃罗梭认为,影响天生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心理因素

  C.行为习惯因素

  D.隔代遗传的生理因素

  3.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

  A.贝卡利亚

  B.托皮纳尔

  C.加罗法洛

  D.龙勃罗梭

  4.西方犯罪学家坦嫩鲍姆提出了著名的(   )

  A.文化冲突论

  B.标签论

  C.遏制论

  D.挫折攻击理论

  5.一般认为,犯罪社会学派的创立者是(   )

  A.萨瑟兰

  B.菲利

  C.塔尔德

  D.默顿

  6.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   )

  A.侧重研究社会动态

  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C.侧重研究社会结构

  D.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7.犯罪学将对特定犯罪人、被害人的特征或者某一特定案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定性分析,据此推论其所代表的同类犯罪行为或犯罪现象的调查方法称为(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8.在犯罪研究方法中,整群抽样一般更适用于(   )

  A.总体较小而又对总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形

  B.总体较小而又对总体情况较了解的情形

  C.总体较大而又对总体情况不了解的情形

  D.总体较大而又对总体情况较了解的情形

  9.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   )

  A.犯罪率

  B.犯罪现象

  C.犯罪行为

  D.犯罪明数

  10.犯罪发展中危害最大、起作用最快的犯罪规律是(   )

  A.犯罪的辐射律

  B.犯罪的消长律

  C.犯罪的起伏律

  D.犯罪的得逞律

  11.边沁学说的核心是(   )

  A.“幸福计算”理论

  B.性善论

  C.社会解组论

  D.刑罚个别化理论

  12.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居于主导地位的犯罪学理论流派是(   )

  A.犯罪人类学流派

  B.犯罪生物学流派

  C.犯罪社会学流派

  D.犯罪心理学流派

  13.1956~1965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

  A.犯罪数量剧增

  B.发案率高

  C.中老年人犯罪逐渐增多

  D.******犯罪减少

  14.一个国家内的犯罪区域分布取决于(   )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犯罪人的因素

  D.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

  15.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决定犯罪现象产生和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是(   )

  A.犯罪的社会历史根源

  B.犯罪的具体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的相关因素

  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   )

  A.脑组织损伤说

  B.社会分化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模仿论

  17.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   )

  A.无关系

  B.呈正相关关系

  C.有一定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18.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介被称为(   )

  A.犯罪条件

  B.犯罪空间

  C.犯罪工具

  D.犯罪情境

  19.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员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男性犯罪的成因

  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20.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

  A.犯罪机会

  B.犯罪原因

  C.犯罪条件

  D.犯罪动机

  21.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性被害人和(   )

  A.既然性被害人

  B.间接性被害人

  C.复合性被害人

  D.状态性被害人

  22.被害人的受容性是指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出一种(   )

  A.巧妙应对状态的特性

  B.挑衅状态的特性

  C.顺应状态的特性

  D.反抗状态的特性

  23.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   )

  A.指数修匀法

  B.时序预测法

  C.特尔菲法

  D.对比类推法

  24.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是(   )

  A.零容忍

  B.适度容忍

  C.强容忍

  D.饱和容忍

  25.集体经验判断法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意见交换、意见测验、意见汇总和(   )

  A.相关推断

  B.犯罪意向推断

  C.对比类推

  D.比例推断

  26.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   )

  A.堵塞性预防

  B.控制性预防

  C.保护性预防

  D.惩戒性预防

  27.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的核心理论是(   )

  A.刑罚个别化理论

  B.社会防卫论

  C.刑罚替代性措施说

  D.社会政策论

  28.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中,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   )

  A.首要环节

  B.积极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重要措施

  29.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是(   )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

  D.系统实施

  30.预防重新犯罪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   )

  A.第一个层面

  B.第二个层面

  C.第三个层面

  D.第四个层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黑格尔

  B.菲利

  C.塔尔德

  D.胡顿

  E.李斯特

  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

  A.统计法

  B.心理分析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文献法

  33.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角色转换的类型有(   )

  A.防卫过当型

  B.报复型

  C.认同型

  D.双重角色型

  E.暴力循环型

  34.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   )

  A.间断性

  B.连续性

  C.不规则性

  D.律动性

  E.向度性

  35.犯罪预测的原理主要有(   )

  A.系统性原理

  B.非连续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类推性原理

  E.非控性原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广义犯罪学

  37.犯罪动机

  38.等距抽样

  39.犯罪被害现象

  40.特殊预防

  41.自由意志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现象的社会性。

  43.简述犯罪起伏率表明的问题。

  44.简述龙勃罗梭犯罪对策学说的主要内容。

  45.简述“三抓三促”防控工作的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述犯罪学的三大研究对象在犯罪学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47.试论述重性精神病人的一般特点及重性精神病与犯罪的关系。

全国2011年自学考试法律文书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死刑临场监督笔录尾部签名的工作人员属于()

  A.人民法院

  B.司法厅(局)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局

  2.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在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为查明案情和核实证据,依法向了解情况的人进行调查、询问时所作的文字记载,被称之为()

  A.调查笔录

  B.询问笔录

  C.讯问笔录

  D.审问笔录

  3.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名义写出的阐述有关法律事实,进行法律评价和风险估计,敦促对方履行义务,警示对方将面临的法律后果的文书是()

  A.法律意见书

  B.律师见证书

  C.律师声明书

  D.律师函

  4.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委托的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当庭对公诉机关或自诉人指控被告人所犯的罪行,就事实上和法律上的依据提出辩护人的

  ()

  A.意见

  B.意见和理由

  C.理由

  D.意见或理由

  5.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结果应书写为()

  A.责令被告

  B.被告

  C.判令被告

  D.判决被告

  6.法律文书用以说明案情的事实材料最根本的要求是()

  A.系统全面

  B.简明扼要

  C.清楚具体

  D.客观真实

  7.要求复议意见书正文部分的重点内容是()

  A.提出复议的法律依据

  B.案由

  C.要求复议的理由

  D.提出复议的具体要求

  8.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正文,应当写明三项内容,即案由、撤销案件的原因和()

  A.法律依据

  B.相关证据

  C.事实情节

  D.具体日期

  9.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不准离婚的案件,判决结果应当写为()

  A.驳回原告XXX的离婚诉讼请求

  B.不允许原告XXX与被告XXX离婚

  C.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D.不同意原告XXX与被告XXX离婚

  10.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正文在引用法律条文时()

  A.先引用程序法,后引用实体法

  B.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C.只引用程序法

  D.只引用实体法

  11.针对监狱送达的提请假释建议书,有权对罪犯做出假释审核裁定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

  12.诉讼请求是原告要求达到的诉讼根本目的,必须()

  A.正确有据

  B.准确精要

  C.简洁有力

  D.明确具体

  13.公安机关制作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应当依法送达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机关是()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同级人民法院

  C.上级公安机关

  D.上级人民检察院

  14.在一审行政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是()

  A.公民

  B.国家行政机关

  C.法人

  D.其他组织

  15.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属于()

  A.诉讼文书

  B.司法文书

  C.规范性法律文书

  D.非规范性法律文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6.发回重审的裁定主要应写明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l7.公证书证明的内容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18.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分为哪几项内容?

  19.提请假释建议书的正文,根据法律规定,事实结论有哪两种情况?

  20.被通缉的对象应当包括哪些?

  三、写作主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1.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中的要求,拟写第一审刑事判决书。

  2007年4月28日晚,××省××县城隍庙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基本案情如下:

  当日下午5时许,犯罪嫌疑人张×东喊来同村张×琼(另案处理)、张×雷(另案处理)说,咱们三人一起去城隍庙玩一趟,弄俩钱花花,钱到手后我不会亏待你们。

随即三人骑上自行车直奔城隍庙。

见天色还早,张×东便请张×琼、张×雷吃了便饭。

晚10时许,张×东便以“有老乡来找”为由将在××舞厅打工的外省姑娘宋×婷骗至一偏僻处,恐吓道:

“小妹,给老哥点钱花”,宋×婷回答说,“工资刚寄回家,现在手中没钱”。

张×东说:

“没钱老子弄死你”,见宋×婷仍未拿出钱来,随即将宋×婷按倒在地,双手掐住其脖子,命令张×琼、张×雷用砖头砸宋×婷的头部,见张×琼、张×雷有点害怕,张×东恶狠狠地训斥道:

“不敢下手我就弄死你们两个”,张×琼、张×雷随即捡起路边石头砸向宋×婷头部,张×东见宋×婷仍在动弹,便搬起路边一块大石头猛砸宋×婷头部,致使宋×婷鲜血喷出,当场死亡。

张×东从宋×婷裤子口袋中掏走诺基亚手机一部,人民币95元后逃跑。

  犯罪嫌疑人张×东于次日上午10时许被××县公安局在×废弃窑洞中抓获归案,并于同日被刑事拘留;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同年5月9日张×东被逮捕,现羁押在××看守所。

  ××县公安局在侦查中,制作了现场勘查笔录,进行了法医鉴定,起获了作案用的石头并收缴了诺基亚手机等赃物。

在审理中张×东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认罪态度较好。

  ××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张×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并使用暴力等手段实施抢劫致被害人死亡,其犯罪性质极为恶劣,手段极其残忍,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

以×检刑诉[2007]××号起诉书,于2007年6月15日对张×东提起公诉。

张×东认为,被害人之死是三个人所为,自己不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并且认罪态度较好,法院应当从轻处罚。

在诉讼中,张×东的辩护人丁×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认为张x东的辩解有理,建议法院对张×东从轻、减轻处罚。

  2007年7月2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由审判长刘×根、审判员朱×来、廖×英依法组成合议庭,由段×山担任书记员,公开开庭审理了张×东抢劫一案。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窦×勤出庭支持公诉,有关的诉讼参与人均到庭参加诉讼。

××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东抢劫他人财物并以暴力手段致人死亡,依法应当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五)项之规定,判处张×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7年7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签发了刑事判决书。

  张×东,男,20岁,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住××省××县××村。

  张×琼,男,12岁,汉族,小学文化,住××省××县××村。

  张×雷,男,12岁,汉族,小学文化,住××省××县××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

  

(二)......;

  (三)......;

  (四)......;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

  (七)......;

  (八)......。

  四、写作辅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2.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中的要求,拟写一份民事起诉状。

  经人介绍,王×明与郑×华于1990年×月×日登记结婚,由于双方均无儿女,夫妻感情尚好,靠王×明的退休金生活没有困难。

但随着年龄增长,王×明的身体大不如前,2005年春天,患了脑中风,经住院医治虽能基本自理,但对妻子的依赖越来越多,其妻也越来越不耐烦,经常发生口角,王×明有时要求调剂一下生活,也经常遭到其妻的拒绝,心中感到十分不快。

2008年2月×日,王×明趁妻子回娘家之际,带着有关证件打出租车到××市××公证处作了遗赠公证,其主要内容是自己死后将坐落在××市××区幸福里2号楼2门301属于自己占有份额住房部分赠给侄子王小六。

2008年5月×日,王×明又因脑中风复发住进医院,其妻郑×华从未到医院探视照料,其侄王小六则昼夜护理,直至王×明2008年8月×日去世。

  王×明的丧事办完后,作为受遗赠人,王小六曾多次找到婶婶郑×华,要求按遗赠书占有其叔叔王×明的遗产,即其叔叔生前所有、与其婶婶共同居住的座落在××市××区幸福里2号楼2门301住房的一半,但遭到拒绝。

其婶婶拒绝的理由是:

  

(1)王小六并非夫妻二人亲生,无权继承;

  

(2)王×明生前办公证一事未与自己商量,自己不承认;

  (3)自己无工作,还打算出租一间靠租金维持生活。

  由于协商未果,王小六于2008年9月向法院递交了诉状。

  王小六,男,1968年2月1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省××县××村农民。

  郑×华,女,1940年6月4日生,汉族,初中文化,居民,住××市××区幸福里2号楼2门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三款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