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067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docx

配套K12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5单元除法教案

  

  单元主题

  除法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应用迁移、模拟的方法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教材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路程、时间与速度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探索与发现

  中括号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溶入活动当中亲自体验参与

  让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

  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自己出题

  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小组学习方法,让优生能够帮助比他困难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

  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他们上课是的精力时候集中,随时提醒他们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感兴趣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同时在课堂中设立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对于新课的知识及时采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对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识及时巩固

  加深理解,练习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尽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

  课时的划分

  课时

  

  买文具

  

  课时进度

  课时课型特点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试商时商的定位

  教学准备

  课本例图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引入

  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2.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算法。

  讨论交流算法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算法

  交流讨论算法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图,并寻找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生:

80÷20

  生1:

我是用逐步相减的方法:

80-20=60,60-20=40。

  生2:

用乘法计算:

20×2=4020×3=60,20×4=80。

  生3:

用除法竖式计算:

  0÷20=4

  0厂80

  0

  ——

  0

  师:

关于除法计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

  师:

从这节课起,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除法计算的内容,本单元,我们将要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

  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师:

怎样列出算式呢?

  师:

你能独立算出结果吗?

那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师:

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和大家说一说

  师:

同学们都不错想出了那么多的解决办法,用竖式计算时,“4”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师:

通过交流,同学们都认识了:

140是14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14÷2=7所以140÷20=7,因此商“7”应与个位对齐

  师: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那一位上面,除的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和除数是一位的除法

  培养观察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理解能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会总结

  作业设计课本60页中“试一试

  板书设计买文具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练习

  课型特点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试商和商的定位,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试商的方法与商的定位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练习

  学生参与到练习中

  .口算

  0÷10=54÷4=

  0÷60=80÷40=

  ÷3=90÷10=

  0×40=

  抽一些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在括号能最大能填几?

  0×<87

  0×<150

  0×<432

  0×<85

  笔算

  0÷30400÷50

  30÷80162÷20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商是怎样定位的,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1页“练一练“中1、2、3、4题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加强对已学巩固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学术语表达这些关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路程、速度与时间二、探索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拓展认识三、应用关系,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生1:

小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生2:

小华和小明,谁走得快?

  学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0÷2=60

  10÷3=70

  因为70>60,所以大客车跑的快。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在组织全班交流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根据书上回答问题

  师:

小华家距离学校是560米,小明家距离学校是360米,小华说:

“我从家里走到学校用8分钟,小明说我从家里走到学校用6分钟学校

  560米360米

  小华家小明家

  师:

根据这个情境谁能说一说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你从家到学校步行的时间大约是几分钟?

  理解速度概念

  师:

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解决上面的问题,并组织交流。

  师:

谁能说一说我们班上哪个同学步行速度最快?

哪个同学跑步跑的最快?

  师:

根据书上的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

哪辆车跑的快些?

怎么知道哪辆车跑的快些?

  教师指出:

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大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也就是大客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师:

根据上面的例题,你认为怎样用式子表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师:

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师:

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师:

同学们先自学书上62叶“看一看“你能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从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哪辆车跑的快些?

与哪些数学信息有关,探索

  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作业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中的1-3题

  板书设计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

  练习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加深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能熟练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复习引入

  .复习

  .引入

  二、指导练习

  生: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师:

上节课学到了什么?

  师:

我们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个关系就容易推想出其它两个。

  师:

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昨天所学的内容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4页“练一练“第1-第5题

  第1题

  先提醒学生注意题中资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教学情境图并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填数,在组织交流

  第4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这道题可以理解为已知两个因子的积和一个因子,求另一个因子,所以都用除法计算。

  第5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

  参观苗圃

  课型特点教学目标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尚,并能正确计算。

  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

  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复习引入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自主探索算法

  探索估算的方法。

  自主探索笔算的方法讨论交流笔算的方法

  解决问题

  .出示问题引出算式2.自主探索估算方法

  讨论交流笔算的方法

  交流验算方法归纳算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回答学生答:

154÷22=生:

①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②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③因为140÷20=7,所以大约7盆左右;

  。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学生回答生:

120÷18独立估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

  生:

①因为18×5=90,所以比5个图案要多

  ②因为18×6=108,所以可能是6个;

  因为120÷20=6,所以可能是6个;

  。

  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独立验算,在组织交流用竖式计算

  ÷20=

  50÷40=

  20÷60=

  师:

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回答: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0×<96

  0×<260

  0×<184

  0×<195

  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参观苗圃”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师: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应该怎样列式?

  师:

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先估算,在笔算师:

你会估计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师:

刚才,大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方法还挺多的,你会用竖式计算154÷22的得数吗?

园艺师要用120盆花来布置广场,每个图案要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

还剩几盆花?

  师:

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师:

要求“可以组成几个图案?

还剩几盆花?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师:

谁能估算120÷18的得数?

师:

你会用竖式计算

  0÷18的得数吗?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典型错误,应及时纠正并给予个别指导师:

怎样知道刚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你会验算吗?

  师:

你们对比问题与问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怎样算?

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比4小的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当除数的个位是5或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当做整十数。

  通过练习加强对已学巩固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激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

  交流验算方法

  准确试商提高计算速度

  作业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6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参观苗圃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

  练习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复习引入二、指导练习

  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回答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提问

  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

  计算

  0÷42

  6÷58

  ÷2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填数的方法。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交流

  第4题

  想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第5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一辆车行驶的快一些。

估计后请学生自己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能准确迅速的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秋游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复习引入

  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讨论乘车方案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全班演练,集体订正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灾组织全班交流

  生:

A。

都坐小客车

  B.都坐大客车

  c.既有大客车,又有小客车

  生:

272÷34=生:

184÷46

  先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独立探索算法

  复习。

  在下面○里填上“>”或“<”。

  ×4○12043×6○260

  ×5○24553×6○310

  ×7○21039×6○220

  引入

  师: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师: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师:

你认为怎样安排乘车?

师: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样列式?

  师:

先用估算的方法估算一下需要几辆小客车?

  师:

然后在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272÷34的商引出问题

  师:

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样列式?

  估算

  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自主探索算法

  讨论交流算法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作业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9“试一试”

  板书设计秋游)

  课后教学反思课时进度

  课时

  练习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课题二.指导练习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全班订正

  师:

本节课我们用练习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0页的“练一练”中1-4题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组织交流,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交流

  第4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

  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

  课后教学反思

  。

  

  课时进度

  课时

  练习六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

  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引入课题二、指导练习三、全课小结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

本节课我们用练习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中的第1-8题

  第1题

  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填在方框里,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核对

  .第2题

  估一估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集体订正。

  .第3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再根据要求寻找相关算式。

  .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插图,指名说一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信息,先估一估,再通过计算验证积极的估计。

  .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

  组织全班核对

  .第6题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提醒学生看清各题的运算符号,然后估计各题得数,指名口述估计过程与方法。

  .第7题

  本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资料,自己提出问题本尝试进行解决

  .第8题

  在练习本题之前,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实践活动,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朗读一篇材料,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计算,了解一下自己的速度,接着让学生完成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想提的问题是什么?

  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独立完成练习独立解决问提并能进行检验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练习

  课后教学反思

  xb1.

  

  

  课时进度

  课时

  国家体育场

  课型特点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会用生活周围的具体资料,相象地描述大数,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课题二指导活动

  三.介绍“你知道吗?

  先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如何描述,再组织全班交流

  自己验算然后集体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估计方法,再组织全班交流观察书中“国家体育场”指名读一读,情境中的一段话。

然后教师指出20万㎡、10万人都是亿以内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活动进一步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小组活动1:

体会万的实际意义

  学会描述1万㎡,20万㎡的面积有多大

  正确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数据。

  师:

同学们说一说教室面积大小、课桌面积大小,以及学校操场跑道长短等。

  组织讨论学生如何描述1万㎡、20万㎡

  验证

  让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自己的描述,或纠正描述数据的偏差

  学会描述1万人、10万人

  确定参照物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学生人数,并把学生说的数据进行核实。

  组织学生讨

  如何描述1万人、10万

  验证

  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自己的描述,或纠正自己的描述数据的偏差

  .交流

  针对你们小组还有什么方法形象的描述10万人和20万人,这两个数?

  .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还常常遇到亿为单位的数

  指名读一读情境图中的三句话,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亿为单位表示数。

  小组活动2:

体会亿的实际意义

  .先组织讨论问题

  不间断地从1数到1亿,大

  约需要多少时间?

2.问题:

  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以下问题。

  估计语文课本中某一页的字数。

根据你们小组的估计1万字占多少页?

1亿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估计自己的步长,你的1亿步大约有多长?

  估计1亿粒大米的质量,在全班交流你们的组的方法

  小组活动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方法上。

  进一步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掌握估计万、亿的方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国家体育场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课时探索与发现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一些探索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新课二、探索规律

  探索商不变的规律1.计算

  .引导观察,找出规律3.全班交流,总结规律4.质疑,深化认识应用规律,进行计算

  全课小结

  独立计算。

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从上往下看被除数扩大了10倍,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

  从下往上看被乘数缩小了10倍,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不变

  。

  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那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0,而0÷0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0也是没有意义的

  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