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044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docx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践行持续发展理念创建特色品牌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2011年9月——2014年8月)

学校在顺利完成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常州市武进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联系本校实际,制定第三轮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建于2004年6月,是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

占地73684.7㎡,建筑面积56311㎡,现有初中教学班36个,学生2030名,教职工123人,专任教师105名。

办学条件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和省合格学校的标准。

2006年学校高标准通过了“江苏省示范初中”的评估。

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了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规范了办学行为。

近六年内,学校积极实施了两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均完成了既定目标,被评为“武进区第二轮主动发展示范学校”,申报的两个项目均被评为武进区第二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成果一等奖。

学校秉承前黄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充分利用优良的育人环境、完备的设备设施,依靠一流的师资队伍、精致的学校管理、出色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优势

(一)敬业爱生,教师素质好。

学校拥有一批素质高、师德好、业务精的优秀教师。

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100%,本科学历比例达98.1%,研究生学历2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33名,比例达31.43%;进入“五级梯队”的教师有27人,比例达25.7%。

学校坚持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四项工程”,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新教师从重点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中招录,近三年引进的新教师达32人,他们基本素质好,成长迅速。

一批优秀教师在市、区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

(二)衔接高中,教育质量优。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执行课程计划,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学科发展均衡,理科更为见长,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适应能力强。

前四届毕业生已完成高中学业,其中被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录取近百人,学校以教育的高质量和学生的持续发展优势,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依托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创新研究》对初高中衔接教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实践探索,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持续发展的优势。

办学七年来,达到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含省前中国际部)录取分数线的毕业生共有2084名。

学校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各种学科兴趣辅导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省、市、区组织的体育、艺术、科技等竞赛中成果丰硕。

(三)设施一流,校园环境美。

学校建筑错落有致,富有美感;校园绿树成荫,花坛锦簇;百年银杏树和“希望”主题雕塑交相辉映;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处处彰显学校丰厚底蕴,人人赞美这里是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已建成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演播系统、广播系统、网络听课系统,安保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馆达省级标准;食堂通过省A级信誉度验收。

优美的环境和一流的设施,为教育教学和师生发展提供保证。

(四)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实。

学校依法治校。

各部门工作职责分明、分工合作、管理到位,秩序井然。

坚持教学过程管理,执行校本教研制度,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实施学生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行年级部管理,降低管理重心,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精致化、人性化。

(五)事业心强,领导威信高。

我校现任校级领导3人,均为中学高级职称,平均年龄48岁;校领导办学思想端正,依法治校意识强,有较高的理论、决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作风踏实。

中层干部11人,其中有区级骨干教师以上荣誉称号的5人,获区级以上先进荣誉称号的有8人,平均年龄为42岁,均采用竞聘上岗机制。

行政班子成员具有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良好的师德、丰富的经验、较强的能力,群众基础好,有事业心、责任心,赢得了教职工的信赖。

(六)艺术科技,特色基础好。

学校创建人文艺术教育特色已经历了三年的实践,去年开始又开始了科技创新特色教育的探索。

学校以书画艺术和器乐艺术作为人文艺术特色教育内容。

通过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让有艺术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在初中阶段继续得到最好的培养和发展,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校还专门吸纳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特招进校,单独组班,以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特长培养。

目前,学校共设人文艺术特色班6个,科技特色班3个,开展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初步成果,为创建富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挑战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名教师是名校的实力象征。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专任教师中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占30.5%,他们观念新、有激情、思维活、能创新,为学校增添活力,但是他们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学校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快他们的专业成长。

虽然学校高级教师比例已达31.4%,但从建设国内知名品牌学校的角度来看,优质教师群体在区内的学科领衔人物数量有待增加,学校需推动教师在高位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学科名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加“五级梯队”各级教师总量,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学科领衔教师。

(二)教育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改革实验还刚刚起步,一批教师虽然在教学评优和基本功竞赛中充分显示了扎实的功底,但离让日常课都实现精品化、高效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育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不必要的简单重复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依靠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激励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这种状态,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学校精致管理有待进一步推进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提出的具体要求,学校在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坚持办学理念,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实施依法管理、自主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方面尚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亟待在现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与办学理念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依托学校创办七年来营造的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进一步深化对前黄中学优秀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继承和弘扬,构建学校发展的主流文化并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趋向,提高团队的职业化素养,加快内涵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第二部分理念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

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宗旨,优化教育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以培养高尚的品德、远大的志向、健康的身心、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为重点,确立学生学业进步的优势,拓展学生持续发展的潜能。

校训:

诚。

弘扬“团结、勤奋、求真、向上”的校风,精诚合作,艰苦奋斗,永远争创一流,竭诚服务社会。

坚持“严谨、踏实、热情、负责”的教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用爱心和责任心,真诚服务学生。

倡导“勤学、好问、善思、乐创”的学风,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创新,赤诚报效祖国。

目标:

贯彻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并进的策略,培养会学习、善合作、有特长、能创造的优秀学生。

二、学校发展总目标

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继承“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努力把学校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品牌学校。

三、具体目标

(一)教师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视野宽广、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特色的教师队伍。

在三年内专任教师的大学本科学历比例基本保持在98%。

形成学科配套、职称层次合理、专业素养较高的教职工队伍。

力争在三年内有3-5名老师获得研究生学历。

职称从初级晋升为中级职务的人数不低于20名,进入五级梯队的教师人数比例力争30%,增加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数量,培养一定数量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并能引领本校学科组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

三年内重点研究3个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3个,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论文50篇以上。

(二)学生发展目标

1、道德素养方面:

忠于祖国、遵纪守法、知礼谦让、以诚待人、助人为乐、感恩图报。

无违法犯罪现象。

2、意志品质方面:

志存高远、乐观向上、坚韧刻苦、勇于创新、善于合作、敢于竞争。

3、学业基础方面:

知识面宽广、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方法高效、思维方式科学、学科发展均衡、理科优势明显。

4、人文素养方面:

写好硬笔书法、形体举止高雅、懂得现代礼仪、演讲谈吐自如、具有宽广视野、追求美好生活。

硬笔书法达标率95%以上,优秀率60%以上;礼仪参训率100%,合格率90%以上。

5、身体素质方面:

掌握卫生常识、能够生活自理、养成健身习惯、身体健康协调。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5%,优秀率30%以上;近视新发病控制小于3%。

6、技艺特长方面:

学会一种乐器、喜爱一项运动、增强操作技能、善于艺术欣赏。

(三)课程建设目标

1、以形成持续发展的优势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创建均衡发展、理科见长的特色为导向,重新整合国家课程,主动与高中课程相衔接,数学与科学学科以学习方法指导、思维方式拓展为重点,以确立理科优势为目的;语言与人文学科以阅读思辩、表达交流为重点,以夯实学业基础为目的;技艺与体育学科以操作鉴赏、形体礼仪为重点,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构建初高中教学有效衔接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2、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开发列入课程计划的书法、绘画、器乐、形体、行为规范类校本课程5门,编印教材5册。

成立人文艺术特长发展特色班,为人文艺术类课程开发和实施构件研究平台。

3、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的,开发针对特长学生的校本课程。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发兴趣特长类课程项目9个;以学科兴趣小组为载体,开发拓展性、提高性课程项目11个。

(四)教学改革目标

1、以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建立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使日常课达到高效、精品要求的比例显着提高。

2、以实现轻负担、高效率为目的,进一步改革课外学习,建立与初高中衔接教学相适应的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分阶段、分层次作业体系。

3、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和确立理科见长优势为目的,从多个层面进行教学实施,展开实践探索,构建有效的实施和评价方案。

4、以促进学生特长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社团活动、兴趣特长、学科兴趣小组等类别的活动课程项目,建立目标内容体系,展开课内课外协调联动的教学实施探索,构建有效的实施和评价方案。

在大力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同时,形成教学水平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带动基本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常规教学质量指标分别达到:

学生合格毕业率100%、优秀率80%以上,毕业生中考达省前中(含国际部)录取分数线的比例85%以上。

(五)学校管理目标

1、组织建设:

继续推行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实施分年级管理,降低管理重心。

建设形成设置合理、职责明确学校组织机构。

2、机制建设:

以实施精致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为目标,以党支部实施监督、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为保障,建立学校管理网络。

建设决策科学、民主管理、务实高效的学校运作机制。

3、制度建设:

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完成教职工管理和评价制度体系,实施教职工聘用制。

(六)文化建设目标

继承和弘扬前黄中学优秀的学校文化传统,着力打造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形成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统一的和谐氛围。

1、以培养学生良好素养和意志品质为目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2、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技艺特长为目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以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主人翁意识为目的,打造教师团队精神。

4、以校训“诚”为核心,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部分策略与措施

一、实施四项工程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一)形象工程

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采取党政工联动、全方位实施的办法,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继续开展学典型、赶先进的样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活动,认真组织一年一度“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认真制定教师师德达标目标和考核制度,认真组织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教师互评和教师自评等活动,实施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制度。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弘扬高尚情操。

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增强行政的决策能力。

不断提高党员的模范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切实提高全校教工的法制观念、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努力使每位教师成为学生敬仰、家长赞扬的好老师。

(二)青蓝工程

通过师徒结对,强化培养青年教师。

学校将继续做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工作,同时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研究生课程或报考研究生。

支持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旨在提高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各类培训活动,更新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力争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竞赛中脱颖而出,并有一定数量的区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

继续建立好“教师成长档案”,制定好教师个人《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积极实施《青年教师考核奖励制度》,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实现由合格教师→校级教坛新秀、校级教学能手→区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校级骨干教师→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顺利成长。

继续实施校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时刻关注新教师成长情况,促进他们又好又快地发展。

继续开展多层次的课堂教学能力展示评优活动,在活动中展示才能,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继续给青年教师压重担,努力实现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不断充实学校师资后备力量。

(三)名师工程

促进高位发展。

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

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教师学习制度和年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培养研究型教师。

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建立完善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和各层次例会和专题研讨制度,搭建学校的学习平台,建立系统的学习组织,大力加强校本培训。

继续做好备课组、教研组的考核工作,促进学科教师团队各成员的整体提高。

依托全校所有学科全体教师参与的学校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创新研究》按计划的实施,引导、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个人专着或参与编写出版书籍,形成各自的专业特长,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发挥《学术性津贴制度》的引领作用,促进一批骨干教师高位发展。

(四)乐业工程

营造和谐氛围,支部、行政和工会联动,大力解决教职工住房和其它生活难题,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安居乐业,鼓励以校为家,为学生、学校和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开展人文德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综合素质,发展个性特长,夯实人生基础”为目标,推进“人文德育”。

通过三年不懈努力,创建常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一)启动科研课题,开展德育科研。

继续探索团队工作一体化的模式,依托本校作为全国少先队科研基地这一平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化和现代化。

(二)进行主题教育,构建德育体系。

三个年级分别以“适应”“人格”“成长”为支点,进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每年至少聘请一位社会知名人士、优秀毕业生或专家来校作励志讲座和德育讲座。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让学生终身难忘的德育活动。

(三)加强常规管理,规范行为习惯。

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坚持开展常规管理月活动,通过“标准教室”、“星级宿舍”、“校园之星”等活动的评比,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通过养成教育和公德教育,培养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拓宽德育渠道,建立德育网络。

依托学生社团,强化实践活动,利用社区资源,加强家校联通。

发挥学校网络优势,建立德育网站。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五)加强队伍建设,创新评价机制。

重点开展“入心工程”,“助学工程”,“智慧工程”,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年龄分布合理,学习型、智慧型的班主任队伍。

创新德育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自我申报、分级考评、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发展性评价系统。

三、依托科研引路打造高效精品课堂

(一)科研更注重实效。

加强课题申报立项管理,优化课题结构,明确主攻方向,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名校提供智力支持。

推进注重实效的教科研工作,关注日常教学,降低研究的重心。

聘请专家担任顾问指导研究。

做到教学“五认真”,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寻找一个突破口进行研究并确定规范,让课堂教学充盈智慧。

(二)实施校主干课题。

依托全员参与的江苏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创新研究》按计划的实施,从以下三个层次实施重建后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1)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全面展开围绕各类新建、重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中的常规部分的教学实施。

(2)以巩固学生理科见长的优势为目的,在全校数学和科学学科教学中,以有利于理科发展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重点,展开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常规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教学实施探索。

(3)以八、九年级连续组建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实验班为平台,以学有余力的学生为对象,以开拓持续发展潜力为目的,展开初高中衔接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中实验性较强部分的教学实施探索。

在确定教学实施和评价方案的过程,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地引导教师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和低效、粗放的课堂教学陋习,追求高效课堂教学。

(三)构建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课、学科自习课的节数,课堂上留有更多的“空白”让学生思考、探索、讨论、合作,课堂教学管理从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逐步构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四)编制教学案体系。

为构建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均衡发展、理科见长的教学特色,学校已启动“教学案”系统设计与编制工程,并计划经过三个周期(三学年)的教学实施逐步完善,形成本校的教学案体系,作为调整重组后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精品课上网交流。

采用多种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继续实施阶段性质量评估制度。

系统实施教师公开课录像制度,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一节代表自己教学水平的优质课的录像并上网发布交流,经过三年的努力,提高每位教师打造高效、创新、精品课堂的能力,快速增强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四、完善信息网络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优势,组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完成学校信息网络结构,通过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的有机结合,形成全校区的网络覆盖。

建设集门禁、考勤、借书、阅览、就餐、洗浴、上机、上网等于一体的“一卡通”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一卡在手,走遍全校”。

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完成视频点播系统,及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之间便捷开展教学观摩评估和教师课堂教学自评,完成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实现共享。

在此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精致化,提高教育和管理工作效率。

五、丰富活动形式营造和谐学校文化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体现课改理念的初级中学课程体系。

组建以本学科任课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学科课程小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在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主题系列活动中,让师生接受文化熏陶,为师生建造和谐的精神家园。

设立流动和永久两种类型的科技制作成果展厅和学生书画作品展厅各一个。

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校行政、工会和教工团支部组织开展邀请老教师、老领导来校讲座,开展支部活动、专题研讨、青年教师联谊、假期旅游休养等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并认同前黄中学优良文化传统,在研讨中内化学校的教育理念。

建立和完善教师团队和教师个人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亲如一家、团结和谐的教师集体,营造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目标一致、奋发向上的氛围。

建设自己的教师团队,打造自己的团队精神,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

在实施学校环境绿化规划中,突出文化内涵,在活动场地、楼宇空间、标识系统等根据校训“诚”,创设激励、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构建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一)实施依法管理

对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对学校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的二十条具体要求以及中小学校园管理等十项基本制度所提出的要求,构建有利于校长科学决策、合理设置机构、规范民主管理、明确职责任务、实施精致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的现代学校制度。

(二)实施自主管理

进一步加强分年级管理管理的力度,降低管理重心。

党支部作监督保障,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形成有序的校级和中层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为纵向,年级管理小组、各班级任课教师组为横向的管理网络,使各管理职级机构职责明确,运行高效。

(三)实施目标管理

制定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分解到人。

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计划,开展以学生自护、自救、防灾、抗灾、逃生为主题的教育训练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保证餐饮卫生。

全员参与,发挥后勤工作的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和保障作用。

开源节流,确定目标,建立并实施奖惩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四)实施项目管理

按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各具体目标及其实施措施,细分成具体项目,设置项目管理和实施小组,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提高规划的实施质量和实施效率。

第四部分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工作,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学校建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其他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及教师代表若干人担任组员。

二、加强宣传发动建立认同机制

规划由校长办公会议、行政会议讨论、制定,由教代会讨论通过,然后对教职工进行宣传并公示。

学校把规划作为教师必读文件,然后在各部门进行分解。

通过有效的工作,获得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的认同。

三、加强教育科研重视项目引领

建立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育论文交流表彰会,表彰激励优秀教师,优秀论文结集成册,编印出版,提供交流借鉴。

学校省级主干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创新研究》的按计划实施将为规划的实施提供丰富的项目内容,课题研究各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引领规划中多项具体目标的达成,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科研保障。

四、加强开源节流创造物质条件

后勤工作坚持“开源节流、服务学生”的理念,有效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及时为学校管理、教育活动配置各项设备设施,并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目标的达成,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确保教职工福利待遇每年有所提升。

五、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考核评价

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完成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体系。

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等人事制度,继续实施和完善“多劳多得、责重多得、绩优多得”的“结构工资制”、“教师学术性津贴”、“青年教师考核奖励”等激励制度,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使各项管理、教育活动有章可循,为规划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制度的保障。

六、更新管理模式重视过程管理

引入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规划实施全过程的操作、监控和评价方案。

建立“校长负责,部门尽职,师生努力,家长参与”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各层面的民主评议机制。

每学年组织一次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