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039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docx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论文

——城市污泥制砖技术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老师

所在院系: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号:

**********

所在专业:

环境科学

所在班级:

13级环境科学班

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26日

 

城市污泥制砖技术文献综述

***

摘要:

污泥主要包括给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污泥的化学成分组成与粘土类似,可以作为制砖原料。

可以利用干化污泥、污泥焚烧灰或湿污泥配合其他原料制作砖。

关键词:

城市污泥;砖;资源化

Abstract:

Sludgeincludeswaterworks,sewageplantsandindustrialsludge.Thechemicalcompositionofsludgeissimilarasday's.Soit’spossibletoutilizesludgeasbrickmaterials.Usethedrysludge,sludgeincinerationashorwetsludgeproducedbrickswithothermaterials.

Keywords:

sludge;brickmaking;recyclingreclamation

污泥水分高,体积庞大,不易处理,且成分复杂,含有苯、氯酚等大量有机物质,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盐类以及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物质【1】,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据预测,2020年我国污水排放量约为5.36×1010t/a。

污泥量通常占污水量的0.3%~0.5%,约占污水处理量的l%~2%,如果属于深度处理,污泥量会增加0.5~1倍。

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污泥数量的增加。

虽然目前我国污水处理量和处理率只有4.5%,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干污泥约为3.0×105t/a,每年还以大约10%的速度增长。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必须及时处理处置,才能保证各个单位污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消除二次污染,保护环境。

【2】关于污泥处置和利用:

a.投海处置方法已被弃用;b.填埋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c.焚烧所占比重增加;d.农田、园林利用仍在发展中;e.建材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在已经发展建材利用中,干化焚烧利用热能投资大、成本高、烟气治理难度大,难以实际推广应用,高温可能产生二噁英等巨毒物质.污泥使用时烘干能耗非常高,有机物挥发容易造成对大气的二次污染.污泥掺入比例不能超过10%,否则对水泥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且需对水泥生产工艺参数进行调整.污泥中CaO等无机成份含量较高,将影响陶粒的高温烧胀性及陶粒的性能,造成烧成陶粒外壳开裂,降低筒压强度且难降低陶粒的表观密度,吸水率也过大,污泥焚烧灰渣烧结能耗高,投资大.【3】而污泥制砖原料充足。

污泥作为制砖的原料,在高温焙烧时,等于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在烧砖中,污泥含有一定发热量的有机物质补充了砖在高温焙烧所需的热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2.5kg含水率35%的污泥相当于1kg标准煤)【4】。

所以,利用污泥代替黏土制砖,充分利用了污泥中的无机物(粘土),补充了当前水泥生产与制砖生产紧缺的泥源;同时充分利用了污泥中有机物(具有热值)作为辅助燃料,减低了建材产品生产的煤耗量;由于焚烧温度高达1200℃、污泥中病原体被彻底毁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如二噁英)被彻底分解,又无残留灰渣,彻底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建材生产厂提供了再生资源,降低建材产品的单位成本;根据市场经济运作,污水厂还从中得到了应有的实惠【5】。

1.污泥制砖的基本条件

根据TaniaBasegio和BerndWiebusch对生活污泥和粘土的化学成分的比较(其结果见表1、2),污泥灰中的SiO2含量远低于粘土中的含量,污泥灰中Fe2O3与P2O5的含量比粘土中高10%左右,重金属含量比粘土中要明显的多,其他的含量基本接近,因而生活污泥燃烧后的产物与粘土的组成基本接近,用粘土制砖时加一定量的干生活污泥一般是可行的。

因干生活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一定的燃烧热值,其燃烧热值在10000J/g左右,用于制砖,可节约能源。

【6】由于排水管污泥中的有机物约为26.1%,因此在烧制砖的过程中,其本身会产生热量,而热量在纯粘土制砖中则不会产生。

通过氧弹法测定,该发热量为21762.3kJ/kg。

按我国制定的每kg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123092kJ/kg,则约每kg排水管污泥的发热量相当于0.176kg标准煤的发热量。

即使用1kg排水管污泥制砖时,可节约0.176kg标准煤。

【8】研究表明,污泥掺量5%、烧结时间6h、烧结温度1000℃时,烧制的污泥粘土砖抗压强度最大;烧成质量减少分数随着烧结时间、烧结温度、污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烧成密度随着烧结时间、烧成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少[15]

【7】

2.污泥制砖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干污泥直接制砖;另一种是用污泥焚烧灰渣制砖。

WENG等研究表明,将高达20%(质量分数,下同)的污泥添加到砖中,在960~1000℃中进行强度测试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砖的金属浸出水平很低;当加入的污泥为10%、含水率为24%、880~960℃时,烧制出来的砖质量最好。

【10】第三种方法是将脱水污泥与配料(粉煤灰、页岩等)混合制砖。

【11】

2.1干污泥制砖

干化污泥制砖是将污泥干化(烘干或在室外自然晾干),经过磨细处理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如粘土),加压成型,焙烧后制成污泥砖。

缺点是在高温焙烧时,有机物转化为气体,致使污泥砖表面不平整,容易产生裂缝。

随着污泥掺量升高,污泥砖性能下降明显。

当污泥掺量高于30%时,抗压强度已不能达到砖的性能标准。

在砖的焙烧过程中,还会有有害气体放出造成空气污染。

浙江大学开发出“城市污泥可制节能砖的技术”,能够节省10%~15%粘土资源。

国外Tay等人指出制砖时各个环节控制在最佳参数,干化污泥掺入量可达40%。

掺入30%的干化污泥或湿污泥制砖,不会影响砖的性能。

【12】

用干污泥直接制砖时,应该在成分上做适当调整,使其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

首先对污泥进行除臭处理,然后加水使其含水率达到90%以上,再用化学方式(按水不溶和弱酸不溶)对其进行去除重金属的过程,同时进行破胶处理(防止污泥胶结,影响后程脱水),助滤及颗粒分离,最后进行重力式真空分离,产生制砖原料用于生产建筑砖。

该技术的生产工艺如下:

国外报道,S.Valls等将含水率为15%的污泥粉(经200℃烘干处理,主要微生物已杀死)替代部分水泥拌制成混凝土,当污泥掺量分别为0%,2.5%,5.0%,和10%时,混凝土的2d8抗压强度分别为24MaP、15Mpa、9.SMpa和5.5Mpa,且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明显降低。

【9】

2.2污泥焚烧灰渣制砖

污泥焚烧为减量化效果最显著的处置方式,与其它各种污泥处理工艺相比具

有较大优势,焚烧后的剩余物质是很稳定的灰质。

根据TaniaBasegio和BerndWeibusch对生活污泥和粘土的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见表1.9),污泥灰中的SiO2含量远低于粘土中的含量,污泥灰中Fe2O3与P2O5的含量比粘土中高10%左右,重金属含量比粘土中要明显的多,其它含量基本接近。

因此,可在污泥焚烧灰中加入适量的粘土与硅砂,可使其成分达到制砖粘土成分标准。

污泥中含有机质或油类物质较多,易对砖块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可以将焚烧灰掺粘土制砖,其工艺流程见图1.4。

利用污泥焚烧灰制砖,污泥灰的掺量可高

达50%,砖的综合性能好。

日本在该方面的研究较早,应用也较广泛,所生产的污泥焚烧灰制砖不加任何添加剂,砖块在恶劣环境下也没有金属渗出[46],广泛用于公共设施。

英国斯坦福德大学的研究使砖块制造者认识到在原料中加一定比例的污泥焚烧灰有可能代替砂子来造砖。

德国对于污水污泥的建材利用才刚刚起步,没有任何长期工业上的实践,正借鉴日本的经验,并与日本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不同焚烧灰对砖块性质的影响在主要参数上有了结论。

【7】

2.3利用湿污泥制砖

湿污泥一般含有约80-90%的水分,污泥焚烧和污泥干燥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限制了污泥制砖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近年来部分研究者试验将湿污泥直接制转。

Junzhou等利用城市污泥混合點土后烧制室内地板砖,使用污泥中含有水分满足砖述制作过程中的用水需求,节省了水资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掺杂量可以达到在。

下烧结后可以达到标准,重金属实验结果达到美国联邦法规标准,为城市污泥能量节约、环境友好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13】

给水厂湿污泥在不含或已经去除体积较大固体杂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与其他原料(如粘土)合,加压成型,焙烧后制成污泥砖。

湿污泥通过配一定体积比的其他原料,可以直接制砖。

湿污泥制砖不仅利用了污泥中原有的水分,而且不需要对污泥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节约能源。

其掺入量按体积比一般在40%以上。

但是湿污泥含水率较高,所以污泥掺入量不会太高。

当污泥体积掺入量达到50%以上时,砖坯烘干后容易开裂。

任伯帜等人利用含水率为60%~80%的给水污泥,在体积比掺入量为30%~45%时加入粘土和粉煤灰制成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污泥砖。

【12】

3.改变污泥性质的途径

将黄土、熟石灰、粉煤灰等原料加人到污泥中进行改性,可以改变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使之适用于建材要求。

石灰加人到污泥中:

一是利用其碱性成分产生的高pH值(>l2)及热量杀灭污泥中的微生物;二是利用其成分与污泥进行的离子变换反应、结晶硬化作用等改善污泥理化性质。

通过添加不同百分量的石灰所测得的pH值变化(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当熟石灰添加量达到10%以上时,pH值可以达到12以上,熟石灰的适合添加量在10%一15%之间。

另外在实验中,我们对添加了石灰、黄土、粉煤灰等不同原料的污泥改性物进行测试,各不同配比所得的改性污泥样品抗压强度如表4所示含水量高是污泥回收的一个主要难题。

在污泥中加人石灰、粉煤灰和黄土等材料,可以减少污泥的含水量。

还可以使污泥制品的强度提高,达到10k0Pa以上。

符合建筑材料的要求。

但过多的粉煤灰(超过200%)反而会引起一些消极的效果,如可塑性差等。

可以看出,利用黄土、粉煤灰等材料对污泥进行改性用于建筑材料,有比较广阔的前景和实用性。

【16】

4.改变砖的性质的方法

a.加入高硅材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烧结体强度,硅是产生玻璃体成陶组分的主要成分,添加硅质能促进SiO2晶体网状结构形成,但添加量过高将导致耐火度增加、熔融液相含量减少、抗压强度降低.

b.加入高铝材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烧结体强度,铝能够和干污泥中的磷反应生成类似石英结构的AlPO4,提高烧结体强度,但添加量过高将导致烧结体抗压强度降低.

c.加入钠质能增加烧结体的熔融液相,显著降低烧结体的吸水率,但烧结体因为变脆导致抗压强度降低.

d.加入钙质添加剂导致耐火度增加、液相含量减少,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升高,对烧结不利.【17】

5.我国污泥制砖的有关研究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用城市排水管污泥预处理后与粘土混合烧制成砖,试验砖块的抗折和抗压强度达到了国标50号砖的要求,表明用排水管污泥制砖具有可行性,而且由于污泥中含有一部分有机物,烧制过程会产生热量,因此还能够节省一部分烧砖的能源。

南京制革厂采用制革脱水污泥(含水率60%一70%),煤渣、石粉、粉煤灰、水泥等参照制砖厂“水泥、炉渣空心砌块”生产工艺进行批量试验。

从批量试验结果来看,制革污泥在常温下用水泥做结合剂成型。

砌块的浸出液中含铬量是很低的,可视同无二次污染。

砌块的物理性能检测虽不合格,但检测结果离标准值较为接近。

只需经过适当的前处理,降低污泥中的油脂、有机物等含量,并提高砌块中的水泥比例,制革污泥是可以通过制砌块而得到综合利用的.【18】

6.城市污泥制砖的优缺点

城市污泥制砖的主要优点是处置污泥量大、可部分替代外加煤,降低污泥处置成本。

用污泥焚烧灰制砖主要是对城市污泥处理产物——污泥焚烧灰的再处置,使污泥得到较完全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处置污泥容量大。

但用污泥灰制砖过程无法利用污泥的潜在热量,造成能源浪费。

用干污泥制砖相对于污泥焚烧灰制砖成本要低,只需将污泥干燥粉碎即可直接混入制砖原料进行生产。

制砖过程中污泥在焙烧阶段实现焚烧处理,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形成稳定金属氧化物,从根本上防止污泥焚烧灰二次污染,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污泥的目的。

由于污泥热值接近10MJ/kg,干污泥制砖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潜在热值,节约制砖成本。

【19】

7.有关结论

(1)污泥页岩砖中污泥掺量在10%(质量)左右时其强度与普通页岩砖相近,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建材标准。

随砖坯中污泥含量增加,成品砖强度性能有所降低,孔隙率有所提高。

(2)污泥中有机物在焙烧过程中燃烧,释放热量、形成气孔,降低了制砖的燃料成本、提高了砖隔热保温性能,使污泥得到合理的资源化处置利用。

(3)污泥燃烧后灰份被固封于砖体中,污泥中的重金属与硅酸盐在高温阶段形成固溶体,消除了重金属溶出对环境的危害。

(4)烧结砖采用普通隧道窑连续干燥、焙烧,整个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可以在高温焙烧阶段完全氧化分解,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20】

参考文献:

【1】唐小辉;赵力;污泥处置国内外进展.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6月

【2】徐明德;李琼;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及利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7-18

【3】徐万福;谢学报;陈泉源;黄璐.染料废水混凝污泥资源化新途径—污泥免烧地砖制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9月

【4】李湘洲;污泥制砖及其发展前景;砖瓦世界2012.10

【5】张培玉;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与资源化;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12

【6】陈胜霞;张亚梅;城市生活污泥在制砖工业中的应用;砖瓦;2004年第2期

【7】李淑展;污水厂脱水污泥制陶质地砖及填埋场防渗衬层材料研究;2007.5

【8】张方梅;陈绍伟;用排水管污泥混合堆肥或做建筑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卫生工程;1998年6月第6卷第2期

【9】黄晓庆;黄少斌;杨顺汉;污泥的特性与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2006.01

【10】潘碌亭;王键;束玉宝;吴蕾;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2008.04

【11】贾新宁;城镇污水污泥的建材资源化利用;砖瓦;2012年第1期

【12】赵友恒,于衍真,李玄;利用污泥制砖的应用研究与现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03

【13】张瑜;污泥制砖过程的重金属固化与废气控制研究;2014.5

【14】谢敏;高丹;刘小波;李芳;黄聪;利用给水厂污泥制备透水砖的实验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5月

【15】顾爱军;王历兵;城市污泥制砖的试验研究;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16】赵伟;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制砖技术研究;2005.03.30

【17】王兴润;金宜英;聂永丰;王琪;污泥烧结轻骨料调质影响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8.06

【18】汪靓;朱南文;张善发;陈华;污泥建材利用现状众喻碌探讨;给水排水;2005.03

【19】赵伟;张林生;王军;页岩砖生产过程中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的试验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04

【20】程雪莉;熊家;城市给水厂污泥建材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砖瓦2014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