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83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docx

高三物理复习15B简谐波及图像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

【本讲主要内容】

简谐波及图像

波的形成:

传播;图像;能量多解性及对称性问题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波的形成

1.定义: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条件:

⑴波源:

振动的物体(质点)。

⑵介质:

连续介质模型

①质点之间有力的联系:

把介质看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质点。

②受迫振动理论:

以波度为超点,各质点通过质点间的力的作用,而做受迫振动。

二.传播

1.传播什么:

通过驱动力做功传播能量;以振动形式为载体传播信息;质点本身并不随波逐流。

理论:

受迫振动理论:

2.波的分类

横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典型的横波有绳波、水波等。

纵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在同一直线上;典型的纵波有声波、弹簧波等。

3.描述

(1)频率(f):

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由波源来决定,与介质无关;

就是传播方向上每个质点做受迫振动的频率。

(2)波速(v):

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振动形式向外传播的速度;

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

波速由介质来决定,(一般来讲,介质的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在真空中则不能传播。

)与波源无关,相同性质的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3)波长

定义: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相邻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意义:

振动的形式在一个周期内传播出去的距离,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

分类表达:

横波:

相邻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纵波:

相邻两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

三.图像(横波)

1.定义: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某一时刻各质点离开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末端的连线。

横轴:

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2.规律:

即形状为波浪线(正、余弦线)。

3.意义:

①描述在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即在横轴上找到它们的平衡位置所对应的纵坐标,既能表达大小,也能表示方向。

②表达振动的强弱,即振幅:

同时也标志着能量的多少。

③表达波长:

体现周期性、重复性、对称性。

④借助波的传播方向能够比较各质点在该时刻的速度方向、大小及变化。

⑤能够比较各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及变化。

4.波动图像和振动图像的对比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对象

一个质点

沿着波动的传播方向上的所有质点

横坐标

表示质点振动的时间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坐标

位移

位移

意义

表示一个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表示同一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置及其状态

横轴上一个阶段的意义

周期

波长

图线的形状

波浪线(正、余弦线)

波浪线(正、余弦线)

图线的变化

随着时间延续,而以前的图像形状保持不变

随时间波形匀速平移

5.图像

【解题方法指导】

请看下面几种情况:

1.借助于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如图:

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由于波动图像表达的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各质点的运动方向,但我们可以按着波的传播波形平移的理论,把“波浪线”分成“迎风坡”(如A−C)和“背风坡”(如O−A、C−D),这样再借助波动的传播方向就可以判断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了。

但这里也有特殊情况,在波峰(谷)的各点,该时刻其速度为零,只能判断它们将要向

“回”振动了。

如图中的A点和C点。

如图:

“迎风坡”向上振,

“背风坡”向下振.

2.判断波源的起振方向:

我们面对的图像一般来讲都是波的传播过程的一部分,是一段波形,这时波源已经振动了很长时间,已无法直接判断其开始振动的方向。

但是以受迫振动理论,我们知道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每一个质点都重复着波源的振动情况,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找到波形的前沿,这一质点的振动就代表波源的起振方向。

如下面两个情况:

依据波的传播波形平移的理论,可判断上述两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分别为向上和向下。

3.借助波的传播方向做出∆t=t时间以后的图像。

(1)如∆t为1/4T的整数倍,则用“特殊点描点法”

两种运动的比较:

波的传播:

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为匀速。

质点的振动:

非匀变速运动。

二者的对应:

质点如从特殊点(中心位置或最大位移)出发,则每过1/4T周期就运动一个振幅,波则传播出去1/4λ。

具体做法:

①找到特殊点如图中的O、A、B、C、D各点。

②借助上题结论,并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各点的振动方向。

(如图所示)。

③根据上述两种运动的比较和题目中得出的时间是

的倍数,按照振动的往复性和周期就可以找到这些特殊点的终点。

④将这些点的终点用“波浪线”连接,即找到了∆t以后的图像,如图中所示

⑤再将波形向前延伸

的距离。

(2)平移法:

上述情况亦可使用平移法。

具体做法:

将波形沿着传播方向平移

的距离,将前面依波形走势补齐即可。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任意时间差。

4.传播方向双解性

例:

如图所示

从实线到虚线波经历∆t,求波速v(设∆t

讨论:

求波速:

λ:

从图像中可以读出

T:

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按照特殊点描点法,再考虑到∆t

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同理则有

5.周期的多样性

例:

如图所示,一道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从实线波到虚线波历经∆t时间,求波速。

讨论:

求波速v

λ:

从图像中读出

T: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判断各特殊点的振动方向,从实线到虚线经历了几个周期又

T的时间,则有

6.波长的多解性

例: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S的两质点,其振动方向总是相反,求波长。

讨论:

根据波的传播规律可判断,振动方向总是相反的两点间距离几个波长又半个波长。

则有:

7.波长和周期的多解性导致波速的复杂性。

例:

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S的两点a和b;某一刻a点位于波峰,b点位于波谷。

∆t以后,a点和b点都在中心位置且a点向上振动,b点向下振动,求波长λ,周期T,波速v。

讨论:

根据上面题型由波长的多解性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曾占有过重要地位,上述多解性都曾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但随着高考的发展,这部分内容逐渐降低了要求,一般在考卷中只出一道选择题,而且还与简谐振动结合起来,分数占6分。

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前面的内容,得这6分不难。

【典型例题分析】

例1.(2004·江苏卷)如图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②图的振动图像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图①

图②

解析:

波长λ=v·T=0.8m,SQ-SP=1.4m=

即S点比P点振动提前

若以Q点开始振动时刻作为零时刻,则甲图应为Q点的振动图像,丁图为P点的振动图像,故A、D正确。

答案:

A、D

例2.(2004·上海卷)A、B两波相向而行,在某时刻的波形与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v,图中标尺每格长度为L,在图中画出又经过t=7L/v时的波形。

解析:

经过

,两列波正好波峰与波谷叠加。

答案:

例3.(2004·全国理综卷一)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左下图是t=Ls时的波图,右下图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

(2)可能是图

(1)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

A.x=0处质点B.x=1m处质点

C.x=2m处质点D.x=3m处质点

解析:

当t=1s时,由图

(2)可知,质点在t=1s时在平衡位置,正要沿y轴负方向运动,由图

(1)波动图线向左传播判断O点在平衡位置,正沿y轴反方向运动,所以选项A。

答案:

A

【综合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像相同

B.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2.关于机械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的介质由波源向远处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

B.波源的频率增大时,波速将增大

C.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特性决定,与波源的频率无关

D.波长由介质和振源共同决定

3.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关于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a、b、c、d、e的运动情况,下述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运动的速度将减小

B.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将向下运动

C.e比d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经过半周期b将移到d现在的位置

4.一个周期为0.1s的波源在甲介质中形成一列长为10m的波,当此波传播到乙介质中时,波速变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甲介质中波速为100m/sB.在甲介质中波的频率为10Hz

C.在乙介质中波长为10mD.在乙介质中波的频率为20Hz

5.下图中,是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已知波速v=2.4m/s,横坐标为x=0.9m的质点,从t=0到t=1s,通过的路程为()

A.2.56mB.2.4mC.0.16mD.0.02m

6.a、b是水平绳上的两点,相距42cm,一列简谐波沿着绳从a向b传播,每当a点经过平衡位置并且向上运动时,b点正好到达上方最大位移处,则此波的波长可能是()。

A.168cmB.84cmC.56cmD.24cm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

7.石块落入湖面,激起水波使浮在湖面上的小木片在6s里振动了3次。

当小木片刚开始第6次振动时跟木片相距10cm的树叶恰好开始振动。

由此可知,水波的波长为________m,波速的大小为________m/s。

8.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1=10cm和x2=110c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虚线所示,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________s,这列简谐波的波长为________cm。

9.如下图,在研究空气柱共鸣的试验中,测得空气柱的最短长度为21cm,则该声波的波长为________m,若已知音叉的振动周期是2.5×10-3s,则在空气中的波速为________m/s。

10.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位于此直线上相距2.0m的A、B点均已开始振动,某时刻开始计时,A、B的振动图像如左下图和右下图所示,已知这列波长大于1.0m,则这列波的波长为________,波速为________。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A、B是波中的两点,某时刻,A正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另一点B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y方形振动,如图,已知A、B的横坐标分别为xA=0,xB=70m并且波长λ符合不等式20m<λ<80m,求波长。

12.如下图,甲为某一列简谐波t=t0时刻的图像,乙是这列波上P点从某一时刻起的振动图像,试讨论:

(1)波的传播方向;

(2)画出经2.3s后波的图像,P质点的位移和P质点运动的路程。

13.如图,首先是一列减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

3T

⑴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⑵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⑶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速方向如何?

14.一列横波上有相距4m的A、B两点,波的传播方向是由A向B,波长大于2m。

如下两图所示的是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求这列波可能的波速。

【综合测试答案】

1.A、D

提示:

质点的振动状态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而不是质点本身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C、D

提示:

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特性决定,与波源频率无关,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知,波长是由v、f决定的,即是由介质和波源决定的。

3.B

提示: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a向下运动,速度增大;e比d迟回到平衡位置;b不随波迁移到d,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

4.A、B

提示:

在甲介质中波速

,波从甲介质传播到乙介质波的频率不变,波长、波速发生变化。

5.C

提示:

由图像可知:

λ=1.2m,由于

,得

,从t=0到t=1s的1s内质点完成两次全振动,则通过的路程为:

s=2×4×A=2×4×2cm=0.16m。

6.C、D

提示:

根据题意:

所以波长

当n=0时,λ=56cm;n=1时,λ=24cm

7.2,1

提示:

水波使浮在湖面上的小木片在6s里振动了3次,则

而小木片刚开始第6次振动,即小木片在完成5次全振动的时间里,波恰传到10m外的树叶,有

,再由

,得λ=v·T=1×2m=2m。

8.

提示:

由图可知:

T=4s,x1比x2早振动

9.0.84,336

提示:

共鸣时,应有

10.4m或

提示:

从振动图像上知T=1.0s,且知道t=0时,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故A、B间距离应是

由题意知λ>1m,故λ=4m或

m。

对应的速度

11.解析:

因为波速沿x正方向,B向-y方向振动,画出A、B间波形的可能图,如右图,由此可将A、B平衡位置之间距离∆x=xB-xA=70m表示成如下形式:

当n=0时,λ1=39m;n=1时,λ2=40m;n=2时,λ3=25.5m;n=3时,λ4=18.7m由于

所以n取1、2得出波长的可能值为

12.解析:

(1)根据振动图像可以判断P质点在t=t0时刻在平衡位置且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由此可确定波沿x轴正向传播。

由t=t0时该波的图像可知,λ=2.0m,根据v=λf,波传播的频率与波源振动频率相同,而波源振动的频率与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相同,由P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

,所以v=2.0×2.5m/s=5.0m/s。

(2)由于T=0.4s,所以2.3s=

T,波形重复5次再沿x轴推进

个波长,经过2.3s后的波的图像如下图,P质点的位移为10cm,路程s=4A×5+3A=23A=2.3m.

13.解析:

由图知λ=8m,所以3T

(1)当波向右传播时,波传播距离s=3λ+3m=3×8m+3m=27m,

(2)当波向左传播时,波传播距离

(3)

,所以波向左传播。

14.解析:

由振动图像知,波的周期为0.4s,若B的振动落后于A的振动为

周期,则

此时

;若B的振动落后于A的振动为

周期,则

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