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9738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docx

学年度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背诵全诗。

学情分析

《雨巷》是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二课。

学习《雨巷》,体会典型意象所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实现多方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⒈通过朗读与鉴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整体基调;

⒉分析意象,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了解其象征意义,提高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很多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

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诗意、美感

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

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

【讲授】走进诗人戴望舒

一、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戴梦鸥、江恩、艾昂甫,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诚挚。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活动】品悟雨巷

一、走近雨巷、整体感知:

⑴让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把握基调。

可让一两个同学尝试朗诵。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直觉先做一个感性评价。

⑵小组朗读,选代表范读《雨巷》。

师提示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确定情感基调②确立语速③确定诗句的停顿④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3)读的同时思考:

雨巷里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

诗人在雨巷里,邂逅了一位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但是很快这个姑娘又走了。

二、彷徨雨巷、品味意境

1、小组讨论:

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

依据是什么?

 2、小组研究:

诗歌不仅要读,还要品和悟。

品悟诗歌要从意象入手。

承接上面的朗读,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⑴找出本诗的意象,并从诗中找出描述意象特点的词语,概括这些意象的共同点。

⑵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

而不用“玫瑰姑娘”、“牡丹花姑娘”?

⑶小组展示:

作者笔下的丁香姑娘象征什么?

(结合背景)

三、温故知新、品味音乐美

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再读诗歌,在把握诗歌意境美的基础上领略诗歌的音乐美,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四、结语

 同学们,“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

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练习】走出雨巷,练习

【课内阅读】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8~9题。

【测试】雨巷测试

【基础测试】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撑(zhǎng)着彷(páng)徨

凄(qī)清巷(xiàng)

B.彳亍(chì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荡漾(yàng)

青荇(xìng)长篙(gāo)

D.斑斓(lán)沉淀(dìng)

似(sì)的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4、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5.诗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

6.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特征。

【拓展练习】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8.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迢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

“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

是“我”听到牧羊女的诉说而引发了自己的梦。

B.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判断“我的梦”也是“有关恋情的”。

正是因情入梦,以梦抒情。

C.“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

“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D.全诗四节,形成了一个对应式结构,许多信息就是从对应、对比中传达出来,显得简捷而又有蕴藉。

【作业】作业布置

请大家搜集整理古代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如竹、松、荷、月、流水,乌鸦、寒蝉、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