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2.docx
《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2.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2
天津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学科作业
学科:
系统分析
学科教师:
杜子平教授
作业题目:
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
学生:
武兴华
学号:
10925002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导师:
朱磊教授
专业:
轻工产业技术经济管理
从系统分析理论角度看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
武兴华
产业变更也即产业的选择和升级,作为逆向经济发展迅速的代表,中国在金砖四国中的经济优势日益明显,尤其是逆境胜出经济的突出,奠定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前序。
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现状来看,以天津市2010年度新登记企业为例,全年共登记经济主体48942户,新型经济(太阳能、新能源、新材料、新汽车、新电子、环保经济、新医学、新技术吸引等)主体4811户,占9.83%,同比2009年度增加5.41%,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中国经济向“广义资源统”、“共享经济”迅速转变。
本文尝试在此基础上咨以系统分析理论和观点,对国家层面的产业变更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产业的选择和升级,作为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产业的选择和升级问题之所以被提出,归根到底在于不平衡增长现象的普遍存在,罗斯托指出,“近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发展就是一系列的连续着的不平衡”,对产业结构不平衡增长这一普遍现象的认识和总结,为产业选择和升级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既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总是意味着某些部门的鹤立鸡群,那么后发国家和地区应该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动选择进入或升级某些产业,以缩短完全依赖产业结构自发演变的漫长过程,从而加速产业结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
在近代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个“主导产业部门体系”,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过直接(自身的增长)或间接(后向、前向、侧向联系)效应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的概念后,许多学者(主要是后发国家的)进一步将主导产业的特征深化和细化,并提出了产业关联效果、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等基准,使得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升级具备了现实操作性,根据这些基准选择出的主导产业在基准值的排序中都属于最理想的那一类,因此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又被称为理想标准产业选择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产业经济学被介绍到我国,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尝试运用主导产业理论指导全国、地区和省市的产业选择和升级,例如,塞风(1982)提出规划工业部门结构需要考虑需求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杨治(1985)认为还应该增加防止过度密集和丰富劳动内容基准;严素静(1989)、许长新(1992)、陈晓东和王淮学(1996)、胡淑宝(2006)等根据上述基准,使用聚类分析法(燕继荣2000)、主成分分析法(赵成根2003)、最优脱层法(白彦2009)等量化方法来确定主导产业。
产业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不同产业的进入成本和预期收益的过程,进入成本主要是考量作为选择主体的一国或地区,需要付出多大成本来获得发展该产业的各项要素特别是核心要素,预期收益则是选择发展某个产业可能获得的经济或社会收益,具体以何种指标来考量预期收益水平取决于选择主体的目标,现有的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偏向于考察不同可选产业的预期收益,产业关联效果、收入弹性、生产率上升等选择基准都反映了这一偏好,而对于不同可选产业的进入成本,则往往忽略或语焉不详。
当一国或地区选择发展某一产业时,其面临的进入成本由发展该产业所必须投入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决定,随着全球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这些要素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通过全球采购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得,例如,我国的钢铁和石化产业便是从全球采购铁矿石和原油等基础原料,而能够获得相应的技术以及获得这些技术的成本,则日益成为影响进入成本的最关键因素,技术因素对产业选择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的突破具有源头作用,例如,没有网络信息技术和生物基因技术的突破,就不会有相应的产品出现,网络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根本不可能形成,能否掌握相应的技术,是能否选择这些高新技术加以发展的最重要变数,相对于这些技术,获取其他所需的生产要素要容易得多。
2)发展某个产业所需的技术常常是由若干不同技术构成的技术链,既包括基础技术也包括大规模生产、装配等商业化技术,仅仅是源头基础技术的突破,未必就能形成可供商业化的产品,例如太阳能技术早已突破,但由于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始终未能出现,直到目前油价大幅上升后才有大规模商业化运用的前景,技术链的完整,是产业形成的必备条件。
3)一国或地区在技术链各环节面临的技术壁垒很不相同,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壁垒较低的环节其附加价值也较低,附加价值高的环节往往面临很高的技术壁垒,这种矛盾往往导致产业选择的两难境地。
针对现有产业选择理论的不足,笔者糅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提出了“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系统分析框架,该框架的基本思路有以下三点。
一国或地区产业选择和升级的行为逻辑必须符合企业的行为逻辑尽管产业选择的主体是一国或地区政府,但产业选择的实际落实者仍是企业,而企业的产业选择必须服从追求现有约束下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收益最大化的目标约束下,企业的产业选择行为存在一般的逻辑,政府的产业选择逻辑必须以企业的逻辑为基础,否则产业选择的结果缺乏微观基础,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对企业的产业选择行为逻辑的分析,可以得到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大目标时进行产业选择必须考察的各种变量,这些变量可以归结为产业特征、技术特征、价值特征和竞争力四个方面,为了保证政府产业选择的结果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考察的各种变量也应该是政府在进行产业选择时需要考察的变量。
产业选择和升级的重点在于产业内部的选择和升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选择主体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在某个特定时期可供主体选择和升级的主导产业或前瞻性产业不会太多,因此结合理想标准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不难得出现阶段可选择的目标产业。
但即使选择了目标产业,一国或地区仍然面临现实中如何选择具体的切入点来发展该产业的问题,因为产业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任何一国或地区都不可能在某一特定产业所有环节和产品上都具备进入条件或竞争优势,全球纵向分工深入发展造成产业内部环节的跨国或地区分布也证明了此点,在此种背景下,一国或地区的产业选择要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就必须进一步深入到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细分领域,本文研究的产业选择和升级是假定目标产业已经给定,重点在于产业内部不同环节和细分领域的选择和升级。
产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基本经济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三链”来描述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存在复杂的依存和竞争关系,理论界通常把产业内部多个环节和产品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状态称为链,本文所研究的产业内各个环节和细分领域的选择和升级问题实质上是产业链中的选择和升级问题。
现实世界中,产业链普遍存在,如汽车产业链、信息产业链、生物产业链,大多数最终产品在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之间,都要经历原料品、中间品和成品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通常由彼此独立的企业经营并采取不同技术、获取不同的附加价值。
本文研究产业选择和升级重点在于产业内部的选择和升级,因此上述推导而出的产业选择时必须考虑产业特征、技术特征、价值特征和竞争力四个方面,必须深入到产业内部的每个环节和细分领域,如果视产业内部的基本结构为“链”状,则产业特征、技术特征和价值特征可以通过拓展为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来描述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和细分领域的基本经济技术特征。
1)产业链一般而言包含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所有环节,每个环节表现为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不同产品形式或服务,由生产同质产品或服务的独立企业群构成,每个环节可能只有一种产品或服务,也可能是多种产品或服务,如果只有一种产品,则该环节即是一个细分领域;如果有多种产品,则该环节包含多个细分领域,总之,产业链由存在上下游关系(处于不同环节)或平行关系(处于同一环节)的多个细分领域构成,对于产业链中的每个细分领域,都需要分析其需求状况、要素投入结构、市场结构三个方面的特征。
2)技术链的分析,反映了产业链上每个可供选择的细分领域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而可以得知一国或地区在某个产业内部各个环节或产品上面临的技术壁垒,一国或地区克服技术壁垒可能采取不同选择,不同选择的成本也不相同,成本相对最小的那个才是一国或地区克服技术壁垒的实际成本。
3)价值链是指产业创造的总体附加价值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和环节内不同细分领域的分布状况,总体价值的分散分布随着产业链内部的产品流动形成一条从原料到中间品再到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链,从现实观察,大多数产业链的价值纵向分布状况是非均衡的。
4)竞争力主要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产业内部各个环节和不同细分领域与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比较而言的相对竞争力水平,绝对竞争力并不能指导一国或地区的产业选择决策,因为,一国或地区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可能相对于在位或潜在竞争者仍然是劣势,而绝对竞争水平不高的细分领域对象可能相对于在位或潜在竞争者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更为重要的是,考察一国或地区在所有候选对象上的相对竞争力水平,相对竞争力水平越高,则优先选择发展的可能性越大。
通过“三链一力”分析,一国或地区可以了解自身在某个产业内部每个环节和细分领域面临的不同进入成本和预期收益,利用一定的量化方法,可以得到比较结果并作出最终的产业选择。
技术链有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
①各种技术本身可能存在承接关系,即一种技术的获得和使用必须以另一种技术的获得和使用为前提,因此相关技术之间形成了一种链接关系;②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的链接关系,因此物化于上下游产品中的各种技术依据产品的链接关系形成了一种技术链,技术链的这两种描述方式实际上揭示了技术链的特性,
现实中,第1种技术链往往表现为星状结构,即一种基础技术处于中心节点,其应用领域可以向多个领域拓展,并形成多个分支节点,每个分支节点又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纳米技术可以拓展到新型建材及涂料、电子信息、生态环保、新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这些领域中纳米技术又延伸到更多的细分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包括纳米电子元器件、纳米信息通信器件、纳米微型电机系统、纳米微传感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某种核心技术在以星状向多个领域拓展时,往往意味着与拓展领域内原有技术的融合,例如,纳米技术运用于人造骨骼,需要原有的计算机CAD辅助设计技术,另外,许多核心技术在拓展领域上也可能出现重合现象,如芯片就是新材料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融合的结果。
第2种技术链实质上是对应于产业链而言的,即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乃至每个环节上的不同产品都要运用到不同技术,更一般地,某种产品的生产往往是多种技术(技术束)组合的结果,物化与不同产品中的技术(束)依据产品的上下游关系链接成链,另外,考虑到技术本身的承接关系,技术束中某种技术的使用可能又必须以某些上游技术的使用为前提,如此一来,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链的结构形态极其复杂,考虑一个简化的例子,假设某种半导体设备的产业链仅仅包括原料(硅晶片)→芯片→半导体设备三个环节,其中,假设硅晶片的生产只需要晶片制造技术;假设芯片生产只需要晶片加工技术和晶片装配技术,这两项技术又以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为前提;假设半导体设备生产需要半导体生产技术和半导体装配技术,而这两项技术又以半导体设计技术为前提。
从图2可以看出,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链,其某个环节或产品可能需要一种技术,也可能需要多种技术(技术束),如果需要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是平行关系,也可能是前后承接关系。
从研究产业选择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研究的是第二种技术链,即对应于产业链的技术链,而第一种技术链所反映的技术自身的前后承接关系,则有助于我们了解对应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乃至环节内的各种产品所需的技术(束),以及技术束内部各种技术的关系(平行或链接)。
技术链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极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某种产品只与一种技术(束)对应,一般而言标准化产品往往是这种情况;②某种产品对应于多种技术(束),例如,农产品生产既可以采用劳动密集技术也可以采用资本密集技术;③某种技术(束)并不对应于具体产品,例如某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的技术,其对应的具体产品还未出现。
这种复杂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加大了技术链分析的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技术链时,不仅要考察某个产品需要那些技术(束),还要考察某个产品是否存在几种可替代的技术(束),如果某种技术(束)尚未应用于具体产品,则需要考察产业化该产品还需要哪些技术,这些技术与现有技术(束)是平行关系还是链接关系。
产业链、技术链和价值链呈现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借鉴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笔者认为三链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作用关系。
技术链决定产业链和价值链从单一环节看,该环节的技术束状况,决定了该环节的产品种类、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进而决定了该环节的价值回报;从整体上看,技术链的完备是产业链形成必要条件,而各环节总体上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或知识密集的不同技术特征,决定了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和价值分布。
价值链对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影响如果价值分布在产业链极不均衡,则回报率高的环节会吸引较多的企业进入,进而改变该环节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而竞争行为的变化可能引发该环节技术束的变化,例如高回报和激烈竞争会加速技术的升级换代。
产业链对技术链的影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特征、对该环节的技术变化可能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例如能源成本大幅提高将会鼓励节能和替代能源的技术研发和运用,产业链某个环节的竞争状况也可能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技术状况,例如半导体设备商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会向发展中国家外包芯片生产并提供生产技术,整车制造商会提供零配件供应商精益生产、柔性生产、物流等技术。
研究技术链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对应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的技术特征,以考察一国或地区在各个环节或产品上面临的技术壁垒,克服技术壁垒所需的成本是进入成本的最重要构成因素,为实现这一目的,对技术链的分析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哪些技术(束)前述分析表明某种产品的产业化往往是多个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因此,一日或地区即使掌握了某种技术,也不一定意味着技术壁垒的消除,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在尖端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差距不大,甚至处于同一水平,但在产业化上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当然,某一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还与资金、市场、体制等原因有关,但技术链的特点指出了可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某种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还需要其他技术的共同作用。
运用于某种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不同技术的生命周期差异可能很大:
某些技术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一旦掌握这些技术,即可以认为克服了技术壁垒;某些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很短,例如芯片设计的周期只有三到六个月,因此即使一国或地区设计出某种芯片,如果不能形成持续更新能力,很快也会落伍,对于生命周期较短的技术,一国或地区对该类型技术的进入壁垒的克服,必须以掌握技术持续更新能力为前提。
一国或地区是否掌握这些技术对应于发展某种产品所需的技术(束),一国或地区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掌握了这些技术,如果已经掌握,则技术壁垒不存在,当然,对于生命周期较长的技术,只要掌握该技术即认为克服了进入壁垒;对于生命周期较短的技术,一国或地区不仅要掌握当前使用的技术,还要有适应技术生命周期的持续更新能力,才能认为完全克服了进入壁垒,一般而言,掌握程度有两个层次:
①完全未掌握,一国或地区则要考虑所需技术种类以及每种技术的掌握成本,即克服技术壁垒需要多高的成本;②部分掌握,则一国或地区要分析还需要获得哪些技术才能克服技术壁垒,所需的技术可能与本地掌握的技术是平行关系也可能是上下游关系。
一国或地区克服技术壁垒的方式一般有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外部引进等方式,采用不同方式的成本可能很不相同,对于后发国家或地区而言,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许多领域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技术的不确定性也较大,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则可以避免研发投入和规避研发风险,因此,只要引进和消化这些技术的成本小于自主研发的成本,则应采取外部引进方式克服进入壁垒。
有时候,外部引进的成本也可能高于自主研发的成本,或者技术以know—how的形式存在,或者外部也没有可供引进的技术(某些前沿产业如干细胞产业的技术尚未成熟),这几种情况下,只能采取自主研发。
总之,一国或地区克服技术壁垒可能采取不同选择,不同选择的成本也不相同,成本相对最小的那个才是一国或地区克服技术壁垒的实际成本。
经管学院武兴华
201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