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9699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docx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总9页)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行为分析法

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behavioralanalysis,ABA)在1987年由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

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Lovaas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较大的孤独症儿童,ABA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刺激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

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discretetrialtherapy,DTT)。

典型DTT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①任务分析与分解;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

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

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④辅助:

根据儿童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程度,逐渐减少提示或帮助;⑤停顿(interval):

在2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要有短暂的休息。

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

治疗强调为每周40小时。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特点     ABA的特点是:

①方法结构化;②教学系统化;③操作目标化;④非专业人员可以操作;⑤实践性。

学习ABA不能只通过我们掌握有关理论原则,理论学习虽是不可缺少的,但学习者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经历。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ABA的原则和技巧,才能真正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技巧。

二、任务分析法(目标行为分解)     把要培养的行为分成若干个子行为,然后用正强化一步步培养建立的过程称为任务分析法,也叫工作分析法。

就是说把学习的最终目标行为分解成一连串的小步骤动作行为,让儿童循序逐个学习每个小步骤的行为,最终完成目标行为的学习。

具体由塑造法和连锁法来实施的。

   目标行为指训练时所期望出现的行为及达到的标准。

   例如:

(1)小明能独自行走十步远的距离。

   

(2)小明在帮助下,能用筷子吃完二两面条。

   (3)小明在1个月的训练期内,每日撞头次数由10次降为3次。

三、任务分解技术教学法   DTT五要素包括:

指令,辅助,反应,结果,停顿。

   DTT回合公式如下:

(一)指令   1.概念 指令是让孩子作出反应的刺激,即为实现目标行为提出的要求。

   指令可以分为:

语言指令(让孩子做什么时所说的话),非语指令(手势、示范动作、物品、卡片、视觉等)。

   注意:

在发出语言指令时、,经常伴随有非语言的指令。

   2.指令的意义 让孩子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建立起自己与他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意识。

   3.发指令的原则   

(1)统一性:

在开始教一个孤独症的孩子时,指令要保持一致,以使孩子准确地理解让他做什么。

等他学过一阵以后,我们可以将指令改变一下。

   例如:

在教孩子模仿动作时,开始一直说:

“这样做”,以后逐渐改变为:

“小明这样做,好吗”   注意:

开始时指令必须保持一致,但要尽快地改变指令,以帮助孩子泛化。

   

(2)不重复性:

如果指令发出后,孩子没有反应,给予辅助,完成一个回合后,再发下一个指令。

   注意: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让孩子学会在听到一次指令后必须作出反应。

如果我们多次的重复:

“起立、起立、起立”,孩子会理解为他不必对一个指令马上作出反应,他可以等待或不反应。

孩子不反应时,我们应做的是给予辅助,而不是重复指令。

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言语是有意义的,听到我们说话,他就必须作出反应。

   (3)与强化结合使用:

在孩子反应正确时,给予夸奖(强化)。

如果孩子做对了,而我们不对此作出反应,就没有结果,或者说他的正确反应被忽视了;换言之,是我们的行为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要想孩子作出适当的反应,我们就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

   4.发有效指令的技巧 ①及时、适时;②准确、扼要;③有必要性;④可实现性。

   5.注意事项 ①环境单一,目标明确,避免不必要的刺激;②观察孩子的反应,给予必要辅助;③语言指令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把握恰当、提高的原则。

   6.当孩子没有正确反应时 ①保持镇静,不要着急,更不要和   孩子怄气;2对孩子的不适当反应可以忽视;3平静地对孩子说:

“不行,再做一遍。

”   (视孩子的个别情况而不同,对有些孩子我们什么都不说,而对有些孩子我们可以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说“不行”。

)   7.明确预期反应 发指令前要明确知道想要孩子做什么。

只有我们自己明确地知道指令的内容和预期反应,孩子才可能明白。

因此我们要事先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运用指令去达到目标。

   

(二)反应   1.使用的注意点   

(1)反应标准的一致性:

给出指令前,以确定正确反应的标准的什么。

   

(2)反应标准的变化:

反映了学生能力的变化和强化标准的变化。

   (3)注意反应中附带的不良行为:

关注学生的反应时,一定要同时注意他有没有伴随的其他与指令无关的不良行为。

   (4)没有正确反应时的操作:

在作不出正确的反应时,“辅助”很重要。

   (5)反应形式与5秒钟原则:

一般的反应形式有4种,即正确反应、有辅助的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

如果在5秒钟左右还没有作出反应,即“无反应”,就可判定为没有“正确反应”的机会。

   2.DTT对于不同反应的操作步骤

   (三)辅助   1.概念 又称“提示”,一种附加的刺激,在孩子不能完成正确反应时给予的帮助,以完成目标行为。

   2.辅助的形式   

(1)身体辅助:

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帮助儿童完成正确反应。

包括完全身体辅助和部分身体辅助。

   

(2)示范:

通过演示动作操作过程,帮助儿童完成正确反应。

   (3)位置辅助:

把刺激物放在孩子容易给出正确反应的位置上。

   (4)视觉辅助:

利用某些媒介引导孩子用眼去看学习目标,帮助他理解,从而作出正确反应。

视觉辅助是结构化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手势、符号、实物、图片、文字等辅助)。

   (5)语言辅助:

用语言补充(描述)指令示意出孩子应有的正确反应。

   3.辅助的技巧   

(1)时间:

辅助要及时,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产生兴趣并体验成就感。

   

(2)辅助与强化相结合:

在辅助孩子作出正确反应后给予奖励。

   (3)尽早撤去辅助:

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防止对辅助产生依赖心理。

   4.辅助的消失   

(1)消失的目的:

使孩子能逐步独立完成所期望的行为,避免造成孩子对辅助的依赖。

   

(2)辅助程度的减弱:

学习新技能时可给程度较高的辅助(手把手),但随着学习的进展,辅助程度要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撤去辅助。

   (3)适时等待,遵循5秒钟反应原则:

在孩子已经有一两次成功独立完成指令动作后,下一回合中如果孩子没有作出反应.就可适当延长等待时间。

   (4)以保证正确反应为前提:

逐渐地撤去辅助,应让孩子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

在每一级的辅助减少或撤除前,孩子能够在此级辅助条件下成功完成几个连续回合。

如果在确定了减弱后的辅助水平孩子做不出正确反应时,应提高或返回到“上一级”的辅助水平上去。

(四)结果(正强化)   1.概念 正强化与奖赏一词相似,是指个体在某一情景下做某种事情(即行为),如果获得满意结果,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再做这件事的几率就会提高。

此种令人满意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成为强化物。

   2.强化物(强化刺激) 一种以增加行为出现频率,为人们所喜欢、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刺激,称为正性强化物。

   

(1)初级强化物:

指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物品。

与儿童本能活动(生理需求)有关。

作用强烈,操作简单,但易产生厌腻感。

   

(2)次级强化物:

在学习中得来。

操作较难,在应用前应了解什么是儿童的喜好,才能达到强化的目的。

共分为4种:

   •活动性强化物 指看电视、看漫画、郊游、游泳、打球等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操作性强化物 指提供给个体玩的东西或个人竞技,如玩具、画图、积木、走迷津等活动。

   •拥有性强化物 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可拥有享受的东西,如有机会坐一坐飞机;拥有像刷子、指甲刀、皮带等个人拥有物,至少是暂时拥有。

   •社会性强化物 指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

如口头赞美(充满激情地说“好孩子”“真棒”“太好了”“顶呱呱”等)以及温情的轻拍、拥抱、点头、微笑,甚至一个眼神等社会性注意。

注意对每个人来说几乎都是非常有效的强化物,孤独症儿童比常人更需要老师和训练者的注意。

   3.使用原则   

(1)选择强化物要因人而异。

   

(2)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强化物。

   (3)初级强化物与次级强化物配合使用。

   (4)次级强化物逐步替代初级强化物。

   (5)避免过度强化。

   4.强化的频率   

(1)连续性强化:

儿童每出现一次正确反应就强化(给予奖励)。

   多在学习新的课题、建立新的行为时使用,使儿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间歇性强化:

对儿童出现的反应只是固定或者随机的强化使用,多在维持新行为和巩固旧行为时使用,对培养儿童的积极学习动机有重要作用。

   •固定强化 在多次正确反应后或在某段固定时间后给予强化。

每隔5分钟观察一下儿童是否在专心写字,若是就给予强化(奖励)。

   例:

规定儿童在课堂里必须举手发言2次,才能得到一颗小红星。

   •随机强化 不固定正确反应出现的次数及时间,随机给予奖励。

   (3)强化频率的转换:

强化频率一般由连续性逐步向间歇性强化转变(注意配合适当的方案及强化物)。

当儿童的正确反应出现回落(退化)或学习的情绪、配合性较差时,强化的频率应提高。

   (4)强化频率变化的意义:

通过强化频率的改变,帮助儿童建立是非观念,使儿童的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步提高。

    5.辅助与强化的关系   

(1)辅助和强化相辅相成。

辅助会帮助孩子理解我们在让他做什么,强化会鼓励他以后继续出现这个行为。

   

(2)辅助程度不同,强化程度也不同。

对独立完成的反应要给予较强的强化;对有辅助完成的反应要给予的强化就弱一些。

   (3)辅助退缩强化也可能不减弱。

辅助的退缩/消失与强化频率的降低不一定是同步的,要视教学目标而定。

   (4)辅助消失,强化频率减弱,顺应自然是识别码练有效的标记。

当辅助消失,孩子开始能独立完成课题,就要降低强化频率。

   (五)停顿   停顿的作用是:

   

(1)停顿能够使学生对刚才的“反应”和“结果”的关系有一个忆的时间;   

(2)给老师、家长一个时间思考刚才的回合,并且有时间记录童的反应,也可训练学生的“等待能力”;   (3)停顿的目的是区别两个回合,使得下一个指令的开始变得常清楚。

ABA的DTT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让儿童坐教室里被动地听老师讲课。

但孤独症儿童因为其在注意力、理解力、思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更积极的教学方法。

DTT要求孩子经常性反应,每下一次指令就要求一次反应。

同时这种积极的教学也是与统的教学相结合,在一个方法和内容的系统中一步一步地教孤独学生学会新的知识、能力和行为,并使孤独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到与人交往的愉悦感,逐步学习并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性特点。

   (六)DTT的特点   

(1)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练习。

   

(2)强化性教学,反复训练每个步骤。

   (3)使用提示(辅助)帮助孩子作出正确的反应。

   (4)使用强化物及强化手段。

四、塑造法     1.概念 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种目行为的过程,即建立当前儿童尚未作出的目标行为。

     例1:

儿童学走路 从独立走一步或两步距离开始,重复多次训练,并对每一次正确完成的迈步给予正性强化。

然后停止强化,增加到走三步或走四步距离方予强化。

依此五步、六步、七步……逐步增加行走的步子,最终使儿童掌握能独立行走一定距离的动作技能。

     例2:

穿小孔珠 先以大孔珠和胶管开始,逐渐按儿童表现更改木珠和穿线,直至他学会用线穿小孔珠的目标行为。

     2.实施步骤和原则     

(1)选择一个合适的起点行为(找出儿童已经具有的某个接近目标的行为作为起点行为)。

     

(2)选择塑造步骤(要考虑进度及儿童的能力)。

     (3)在每个起始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强化,但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强化。

     (4)实施中必须观察儿童反应,及时调整不顺利的塑造程序。

     (5)避免对“辅助”产生依赖,协调好实施程序,防止儿童产生挫折感。

五、连锁法     1.概念 是将一个目标行为依进行时的先后顺序分成一连串的步骤教授的过程。

借助“连锁”原理来训练比较复杂的系列行为动作和生活技能。

可分为“顺向连锁”和“逆向连锁”。

   2.实施步骤和原则   

(1)分解的各个环节要足够简单,使儿童较容易学会掌握。

   

(2)确定儿童对上一步骤完全掌握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3)充分使用强化物使训练更有效。

   (4)尽快减少每一步训练中的额外帮助。

   (5)有些技能不适宜“逆向连锁法”,如“骑自行车”、“洗手”等。

六、泛化   泛化也称类化,指把在某一种情境下教过的行为转移到另一种情境去的能力。

在训练情境之外,当有相关刺激出现时,也可以产生在训练情境中出现的反应。

通常分为刺激的泛化和反应的泛化两种。

   1.刺激的泛化 是指儿童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

   2.反应的泛化 指儿童对同一指令领会其意义而作出稍有不同的行为反应。

   例1:

如教会儿童认识绿色后,他在生活中能够认出不同物品上具有的绿色来。

   例2:

当孩子碰到坏人后,大人应教会他尽快跑开,或即刻报警或大叫喊人、吓唬坏人等。

   3.运用方法与策略   

(1)在不同的环境中去训练,可稍增减些内容或变更一下训练方式。

将各种相关情境纳入训练中。

   

(2)将训练和泛化情境中的刺激物共同化。

   (3)对已掌握的技能可稍微改变刺激的方式。

   (4)教给一些功能相当的反应。

   (5)充分应用自然出现的指令和强化物。

采用一些活泼有吸引力的方法,如唱歌、集体游戏。

   (6)应用间歇性强化对行为促进泛化。

   (7)纳入自我产生的泛化媒介(由儿童保持和传送的刺激,当媒介存在时,儿童的行为反应可以泛化到训练情境之外)。

一些自我指导、自我记录(笔记)等任何可以在目标情境中提示适应行为的方法都可以作为泛化媒介。

   4.泛化的意义 泛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现象,人类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泛化学来的。

而孤独症儿童却难以将习得的技能泛化到不同环境当中去。

因此要求训练者必须富有创造性地教他们如何去泛化,教会儿童在不同情境中与不同的人们合作时能具有灵活性,帮助孩子在变化的环境中会运用学到的技能。

七、分化     由于分化的存在,使人们认识事物或对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培养孩子行为中,很多情况下是把泛化和分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例:

当孩子独自在家时,有人敲门或按门铃孩子就去开门(这是泛化)。

通过以后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只会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开门,其他陌生人或非亲关系的人不给开门(这就是分化)。

八、巩固(维持)     巩固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保证新学到的行为持续下去。

巩固训练能使孤独症儿童逐步自立,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关键环节。

巩固法的运用主要作用是:

     1.缩小“课内”和“课外”的差别 将学校与其他环境的转换做在“不知不觉”中。

就是说将学校的氛围扩展到任何地方,使得孩子弄不清楚什么时候放学了。

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是:

培训家长或者身边其他重要的大人,使他们成为老师,这样孩子就没有“空白”,没有“假期”,他的亚教育环境与教育环境就没有区别了。

     2.强化方案“正常化” 对孩子的强化方式(强化频率、强化物)要逐渐转换为在普通环境中常有的形式,具体可以体现在:

     

(1)逐渐减小强化方案的固定性,实行一个灵活多变的方案。

即让孩子习惯不是所有的正确反应都要被强化。

     

(2)逐渐使用次级强化(拥抱、握手、象征性夸奖)代替初级强化(食物等)。

尽管初级强化物在训练新技能时很有效,但他们未必适合所有的环境,容易产生过度强化,并且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也不太有吸引力。

     (3)使用孩子在自然环境中也能得到的强化物。

训练中心里教师的表演性,夸张的强化方式在学校里一般没有,而学校式的强化诸如分数或代币(红旗、五角星等),在校外一般也没有,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量将你的强化方式和强化物“正常化”。

     3.将已经学习的技能与新的技能连接起来 教孩子学习新课题时能够利用他已经学会的技能,这样新旧两个均能得到强化。

     4.学会功能性(实用的)行为 训练孩子学习一些他可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好处(强化)的行为,如一些语言表达、玩耍活动和自我帮助等。

即使让他学了很多没有实用功能的渊博知识,也不会在外面的环境中得到强化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