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96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II 卷.docx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II卷

2020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基础巩固(共11题;共32分)

1.(2分)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工业制氧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    

2.(2分)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2分)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应灌1/4的水       

B.集气瓶中应灌3/4的水       

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       

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4.(2分)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    

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5.(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MN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

4

6

84

4

反应后质量

待测

15

0

57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B.物质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X的质量为22    

D.该反应中XYMN四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

9:

84:

57    

6.(2分)下列方法都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它是()

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7.(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经集满氧气

8.(2分)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9.(7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________(装置序号)集,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

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________,此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

10.(7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

当观察到________时,方可开始收集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某同学称取了3g氯酸钾与1g二氧化锰,欲用装置F收集并用量筒G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请将发生装置A与F装置的接口代号正确连接:

发生装置接口a接(________)、(________)接量筒。

11.(2分)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氧化铜铜+水    

B.氧气+氢气水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二、强化提升(共7题;共32分)

12.(2分)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加热氯酸钾至熔化才有氧气放出,加入二氧化锰稍加热就放出氧气--催化剂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一一反应物浓度

C.小石子不能被点燃,小煤块能被点燃一着火点

D.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温度

13.(2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越多,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也越多

B.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和稀有气体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夹紧止水夹或燃烧匙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都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14.(2分)如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换成细铁粉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还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5.(2分)反应硫单质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其中生成物是()

A.氧气    

B.二氧化硫    

C.硫    

16.(11分)【基本实验】

小丽和小强通过合作交流

制取气体的一些活动,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塞棉花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4)某气体能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

(5)用装置E收集O2,该气体应从________(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

17.(7分)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使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

(写一点)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将A、D、E连接好,打开活塞,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并不一定能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就是CO2气体,其理由是________。

18.(6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__。

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右图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

三、真题演练(共5题;共13分)

19.(2分)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氧气验满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20.(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原理是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低    

B.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21.(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性质    

22.(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23.(5分)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D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共11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10-1、

10-2、

10-3、

10-4、

11-1、

二、强化提升(共7题;共32分)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6-3、

16-4、

16-5、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8-4、

三、真题演练(共5题;共13分)

19-1、

20-1、

21-1、

22-1、

23-1、

23-2、

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