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电气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892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房电气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泵房电气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泵房电气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泵房电气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泵房电气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房电气设计.docx

《泵房电气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房电气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房电气设计.docx

泵房电气设计

1.1供电系统

1.1.1泵站的供电系统设计应以泵站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为依据,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接入电力系统方式。

1.1.2泵站负荷等级及供电方式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与重要性合理确定。

采用双回线路供电时,应按每一回路承担泵站全部容量设计。

1.1.3泵站的专用变电站,宜采用站、变合一的供电管理方案。

1.1.4泵站供电系统应设生活用电,并与站用电分开设置。

1.2电气主接线

1.2.1电气主接线设计应根据泵站性质、规模、运行方式、供电接线以及泵站重要性等因素合理确定。

接线应简单可靠、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

当泵站分期减少时,应便于过渡。

1.2.2电气主接线的电源侧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多组机、大容量与重要泵站也可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2.3电动机电压侧宜采用单母线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1.2.4电动机电压母线进线回路应设置断路器。

母线分段时宜采用断路器联络。

1.2.5站用变压器宜接在供电线路进线断路器的线路一侧,也可接在主电动机电压母线上;当设置2台及以上站用变压器,且附近有可靠外来电源时,宜将其中1台与外电源连接。

1.3主电动机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3.1泵站电气设备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性能良好、可靠性高、寿命长;

2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产品;

3功能合理,经济适用;

4小型、轻型、成套化,占地少;

5维护检修方便,不易发生误操作;

6确保运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7便于运输与安装;

8对风沙、污秽、腐蚀性气体、潮湿、凝露、冰雪、地震等危害、应有防护措施;

9设备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的有关规定。

1.3.2泵站主电动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电动机的容量应按水泵运行可靠出现的最大轴功率选配,并留有一定的储蓄,储备系数宜为1.10~1.05。

电动机的容量宜选标准系列;

2主电动机的型号、规格与电气性能等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3当技术经济条件相近时,电动机额定电压宜优先选用10kV。

1.3.3同步电动机应采用静止励磁装置。

励磁调节器宜采用微机控制,并具有手动励磁电流闭环反馈调节功能。

1.3.4主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泵站的总计算负荷以及机组启动、运行方式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当选用2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宜选用相同型号与容量的变压器;

2当选用不同容量与型号的变压器且需并列运行时。

应符合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

1.3.5供电网络的电压偏移不能满足泵站要求时,宜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1.3.6安装在室内的站用变压器、励磁变压器与补偿电容器宜选用干式。

1.3.76kV~10kV电动机断路器,应按回路负荷电流、短路电流、短路容量选择,并根据操作频繁度选择操作机构。

1.3.7导体与电器的选择及校验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导体与电器设备选择设计技术规范》SDGJ14及《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夫人有关规定。

1.4无功功率补偿

1.4.1无功功率补偿及补偿容量可根据具体电网的要求而定。

1.4.2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的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应分组,并能根据需要及时投入或退出运行。

电容补偿装置宜选用成套电容器柜,并装设专用的控制、保护与放电设备。

设备载流部分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值的1.3倍。

1.5机组启动

1.5.1机组应优先采用全电压直接启动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线电压降不宜超过额定电压的15%;

2当电动机启动引起的电压波动不致破坏其他用电设备正常运行,且启动电磁力矩大于静阻力矩时,电压降可不受15%额定电压的限制;

3当对系统电压波动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其他启动方式;

4必要时应进行启动分析,计算启动时间与脚丫主电动机的热稳定。

1.5.2电动机启动计算应按供电谢哦那个最小运行方式与机组最不利的运行组合形式运行:

1当同一母线上全部连接同步电动机时,应按最大一台机组首先启动进行启动计算:

2当同一母线上全部连接异步电动机时,应按最后一台最大机组的启动进行启动计算;

3当同一母线上连接有同步电动机与一部电动机时,应安全部异步电动机投入运行,再启动最大一台同步电动机的条件运行启动计算,

1.6站用电

1.6.1泵站站用电设计应根据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枢纽布置条件与泵站特性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6.2站用变压器台数应根据站用电的符合性质、接线形式与检修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数量不宜超过2台。

1.6.3站用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可能出现的最大站用电负荷。

采用2台站用变压器时,其中1台退出运行,另1台应能承担重要站用电负荷或短时最大负荷。

1.6.4站用电压应采用380/220V三相四相制(或三项五线制)。

当设置2台站用变压器时,站用电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并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由不同电压等级供电的2台站用变压器低压侧不得并列运行,并设可靠闭锁装置。

接有同步电动机励磁电源的站用变电器,宜将其高压侧与该电动机接在同一母线段上。

1.6.5集中布置的站用电低压配电装置,应采用成套低压配电屏。

对距离低压配电装置较远的站用电负荷,宜在负荷中心设置动力配电箱供电。

1.7室内外主要电气设备布置及电缆敷设

1.7.1泵站电气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结合泵站枢纽总体规划,交通道路、地形、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与水工建筑物等特点进行布置,减少占地面积与土建工程量。

降低工程造价;

2布置应紧凑,并有利于主要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联接与安全运行,且检修维护方便。

降压变电站应尽量靠近主泵房,、辅机房;

3泵站分期建设时,应按分期实施方案确定。

1.7.26kV~10kV高压配电装置与380/220V低压配电装置宜布置在单独的高、低压配电室内。

高、低压配电室,中控室,电缆沟进、出口洞应有防止小动物等钻入与雨雪飘入室内的设施。

1.7.3配电室的长度大于7m时,应设2个出口,大于60m时,应再增设1个出口。

1.7.4电动机单机容量在630kW及以上,且机组在2台及以上时或单机容量在63.kW以下,且机组台数在3台及以上时,应设中控室。

1.7.5中控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便于运行与维护;

2条件允许时,设置能从中控室瞭望机组的窗户或平台;

3中控室面积应根据泵站规模、自动化水平等因素确定;

4中控室噪声、温度与湿度应满足工作与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1.7.6油浸式站用、励磁变压器等充油设备如布置在室内,其油量为100kg以上时,应安装在单独的防爆专用小间内。

站用变压器宜靠近低压配电装置布置。

1.7.7干式变压器可不设单独的变压器小间。

对无外罩的干式变压器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7.8油浸变压器上部空间不得作为与其无关的电缆通道。

干式变压器上部课通过电缆,但电缆与变压器顶部距离不得小于2m。

1.7.9当机组自动屏、励磁屏等布置在机旁时,宜选用统一类型屏,采用一列式布置。

1.7.10集中补偿的高压电容器宜设单独的电容器室。

1.7.11中控室、主泵房与高、低压配电室内的电缆,应敷设在电缆支(桥)架上或电缆沟内托架上。

电缆沟应设强度高、质量轻、便于移动的防火盖板。

微机保护,计算机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等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并排敷设时,在可能的范围内远离。

1.7.12电缆沟内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

电缆管进、出口应采取防止水进入管内的措施。

1.7.13室外直埋敷设的电缆,其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7m。

当冻土层厚度超过0.7m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损坏的措施。

1.7.14电缆敷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的有关规定。

1.8电气设备的防火

1.8.1站区地面建筑物、室外电气设备周围及主泵房、辅机房均设置消火栓。

1.8.2油量为2500kg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之间的防火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压为35kV及以下时,不应小于5m;

2电压为110kV时,不应小于8m;

3电压为220kV时,不应小于10m。

1.8.3当相邻2台油浸式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防火隔墙。

隔墙顶高不应低于变压器油枕顶端高程,隔墙长度不应小于变压器贮油坑两端各加0.5m之与。

1.8.4单台油量超过1000kg油浸式变压器及其他充油电气设备应设贮油坑与共用的贮油池,单台油量超过100kg站用变压器及其他充油设备应设油坑或挡油。

1.8.5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

对非阻燃性分层敷设的电缆层间应采用极限不小于0.5h的隔板分隔。

1.8.6电缆隧道及沟道的下列部分应设防火分隔设施:

1穿越泵房外墙处;

2穿越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处;

3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

4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隧道每150m。

1.8.7防火分隔物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1.8.8消防设备的供电应按二类负荷设计,并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

1.8.9消防控制设备宜设在中央控制室内,采用消防水泵供水时,应在消火栓旁设消防水泵启动按钮。

1.9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

1.9.1室外配电装置、架空进线、母线桥、露天油罐等重要设施均应装设防直击雷保护装置。

1.9.2泵房房顶、变压器的门架上、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的构架上,不得装设避雷针。

1.9.3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泵房、中控室、配电室、油处理室、大型电气设备检修间等,可不设专用的防直击雷保护装置,但应将建筑屋顶上的钢筋焊接成网与接地网连接。

所有金属构件、金属保护网、设备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外皮等均应可靠接地,并与总接地网连接。

1.9.4在1k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宜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线(零线)连接。

1.9.5直接与架空线路连接的电动机应在母线上装设避雷器与电容器组。

当避雷器与电容器组与电动机之间的电气距离超过50m时,应在电动机进线端加装一组避雷器。

对中性点有引出线的电动机,还应在中性点装一只避雷器。

避雷器应选用保护旋转电机的专用避雷器。

架空线路进线段还应设置保护旋转电机相应的进线保护装置。

1.9.6泵站应装设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应充分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钢筋、压力钢管、闸门槽、拦污栅槽等金属件,以及其他各种金属结构等自然接地体。

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常年都能符合要求时,不宜添设人工接地体;不符合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

接地体之间应焊接。

1.9.7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网的连接不应少于2点,起来连接处应设接地测量井。

1.9.8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宜超过4Ω.采用计算机监控方式联合接地系统的泵站,接地电阻值不宜超过1Ω。

对于大电流接地系统,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R≤2000/I(1.9.8)

式中:

R—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Ω);

I—计算机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A)。

独立避雷针(线)宜装设独立的接地装置。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在地中连接导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1.9.9泵站的过电压保护与接地装置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及《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的有关规定。

1.10照明

1.10.1泵站应设置正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以及必要的安全照明装置。

1.1.2工作照明电源应由厂用电系统的380/22V三项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系统供电,照明装置电压宜采用交流220V;事故照明电源应由蓄电池或其他固定可靠电源供电;安装高度低于2.5m时,应有防止触电措施或采用12V~36V安全电压照明。

1.10.3泵站各种场所的最低照度标准值,应按表1.1.3规定执行。

表1.10.3泵站各种场所的最低照明标准值

工作场所地点

工作面名称

规定照度被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