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37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docx

高考满分作文出炉

2020高考满分作文出炉(官方公布),这样的作文才能拿高分

根据北京日报最新消息,评卷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首次不分文理数学卷每题都有满分,语文已经出现满分作文

高考语文试卷第17题获得了阅卷组的点名表扬。

北京高考语文评卷专家组组长张辉说,这道关于《红楼梦》的考题占分虽并不多,却具有很好的启导性。

“最重要的是,它启发同学们不仅要阅读古今中外伟大经典,而且要完整地阅读伟大经典。

在网络和微信时代,强调这一点,也许格外切中肯綮,富于针对性。

对于广为关注的作文题,专家组给出的评价是“主题小大,形式不拘一格”。

以大作文题为例,今年依然考查了议论文和记叙文,前者侧重理性思辨,后者侧重感性体验。

适合不同类型的考生,既完成了对考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效检测,更让考生以各种语文能力,表达自己对具体问题的独特思考,对生活世界的人文关怀。

今年大作文已经出现满分。

张辉说,有考生将每一颗星所组成的服务全人类的“天网”,与神州大地上每个迥异的个人共同谱写宏大中国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一样,这其中最优秀的作文,都体现了立意高、认识深的特点。

这些作文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富于表现力,乃是本次考试中的佼佼者。

“作文因为占分比重大,所以评阅很谨慎。

”语文评价组专家组张彬福笑言,“我们很重视作文中的创新。

目前已经出现的满分作文,不仅具有很好语文能力,同时也兼具创新思维。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备受瞩目的2020高考语文11道作文题,已全部揭开神秘的面纱,很多学生和家长纷纷讨论作文的难度和题目的内容。

今年的作文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难度大大提升。

拿全国卷一举例,以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历史人物如何达成信任、齐心协力成就霸业的历史故事为素材,力图提供中立性的材料,但其实考生能从孔子、司马迁的评价中读出比较强的暗示性和倾向性出来。

考生审题后,需要明白这篇作文不是要求写议论文,而是发言稿。

既然是发言稿,其实就是论述文,是要让听众接受你的观点的,所以文章必须有自己的观点、比较严密的逻辑性,这可能容易被考生忽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体提示。

这种经典阅读材料,具有很强的超越时空性,不受时代影响,而且考生们基本都阅读过,因此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很公平。

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写出区分度,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对于平时喜欢课外阅读的考生来说,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写出好的文章。

再有全国Ⅱ卷作文题: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其实是疫情背景,考生想写好也有一定难度:

给出的材料,其实讨论的是疫情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命题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的角度来看,这道作文题,给了邀请考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一个假设,实际上,几乎百分百的高中生是没有这种机会和体验的,但要求考生要写一篇论坛上的演讲稿。

这道作文题,是要求考生写一篇给听众听的论说文,而不是写一篇无对象的一般议论文。

如果考生不仔细阅读,很有可能会忽视这个暗含着的文体要求。

这道作文题,对考生的中外文学、历史、哲学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

尤其材料最后的寄语隐藏的思想哲理很深,高中生在缺乏真实感受的情况下,容易把文章写得很空泛。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

它考的是积累,是语感,是阅读速度,是鉴赏与综合分析能力。

这些,不是靠一两天突击而成的。

长期高品位的阅读,才是提升语文能力的“法宝”。

部分高考作文题如下: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

“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I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

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

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

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新高考时代敦促我们重新思考语文的意义和写作的意义。

过去多年来流于范式的写作将成为阅卷场重点打击的对象,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将越来越严格。

除此之外,阅卷场上的技术变革超乎人们的想象,也将为考生带来更加人性化的保障。

 人工智能让高考阅卷进入 3.0 时代 

从纸质化、平面化阅卷到网络时代的电脑阅卷,我们曾经历过一次巨大的飞跃。

而如今,我们已进入高考阅卷3.0时代,即机器将对主观题,例如语文作文进行评阅。

研究人员解释了这套度量标尺是怎么做成的:

在阅卷过程中,机器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训练,训练的数据来自专家评阅大概500 到1000 份试卷,机器在学习专家评阅模式以后生成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对大部分试卷形成有效处理和覆盖。

但是遇到特别与众不同的试卷时,机器还是会挑出来交给人工处理。

机器评分的效果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语文作文机评与最终报道一致率达到95%,英语作文机评与最终报道分一致率达到92.31%,两者均达到或略高于现场人工两评的一致率,这说明机评具有很高的评分准确性。

 

机评还有一点比人工做得好,那就是筛错。

在2017年的高考阅卷中,北京考区一位考生在作文中大篇幅抄用了阅读题中的材料,而北大附中的阅卷教师并没有发现。

最后,是机器在阅卷中筛选出了这份试卷。

 阅卷场对考生灵气与个性的保护 

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提到,外星来的神一样的文明发现自己无法写出李白一样的诗句,于是恼羞成怒,生成了所有可能的诗句——但是他并不能判断哪首诗“更好”。

这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也是同样的问题。

 

有专家认为,机器给阅卷确实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评阅作文时,也存在一些隐患。

机器不能评的,恰恰就是李白那样大白话似的诗。

比如像“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诗。

如果用机器来阅卷,李白这样的诗是不是会被评为三类文?

因此,专家提出要谨慎而积极地推进人工智能阅卷。

这样的担心是合理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机器无法判断,或许恰恰就能筛选出充满灵气的作文。

而越是千篇一律的作文,得分将越低。

孔庆东教授提到,2017年北京卷作文题中“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凸显出了考生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想象力。

考题要求考生描绘的是2049年的中国,结果不少考生写道:

那一天祖国道路宽阔,高楼大厦林立,我坐着高铁去这去那儿。

孔庆东教授说:

“现在中国不就这个样子,30 多年后祖国还这样吗?

阅卷场看重考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考生务必对此有所准备。

再来回顾阅卷组长对于今年高分作文的要求及评价,我们发现,重要点仍是如此,这些对于2021/22届考生很有启发性!

 

语文评价组专家组张彬福笑言,我们很重视作文中的创新。

目前已经出现的满分作文,不仅具有很好语文能力,同时也兼具创新思维。

有考生将每一颗星所组成的服务全人类的“天网”,与神州大地上每个迥异的个人共同谱写宏大中国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一样,这其中最优秀的作文,都体现了立意高、认识深的特点。

这些作文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富于表现力,乃是本次考试中的佼佼者。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语文阅卷要保护有个性的语文人才。

例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有一道“微写作”考题,要求考生写一段抒情文字或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有考生写了一篇《奠·18岁》:

“18岁是一场苦难,太多的欢笑伴着泪水;18岁是一次灾难,灵感急迫地迸发,却炸得我躯体皮开肉绽;我小心地将你度完,犹如葬花,将你掩埋,千万别再来找我,从此你我都平安。

”据说这段文字开始评分极低,层层上报,阅卷老师们都很谨慎,因为虽然文风悲观,但文采出众。

最后孔庆东老师慧眼识才,为它评出高分。

孔庆东老师认为:

我们希望看到阳光少年,但有一些忧郁的眼神,也不是坏事,这也是少年的一种。

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说道:

“有15% 的孩子从出娘胎开始,就喜欢语文,喜欢写作,但是我们的教学如何把这15% 的萝卜拔出来呢?

”考试作文正是为了将这15% 的萝卜拔出来。

那么作文考场所排斥的,必然就是那些不具备自己个性、缺乏想象力的作文。

因此,如何让作文具备自己的个性,将成为2021高考备考的关键。

其实大家都知道,要想写好作文,要想语文拿高分,广泛阅读必不可少,六个可以帮助你学好语文的好习惯供大家参考。

o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

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

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

没时间阅读怎么办?

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o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

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a.摘抄、摘录;

b.做卡片;

c.提要钩玄;

d.写读后感。

o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

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

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o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

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

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o勤于分享、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学会分享。

现在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分享、互动和探讨的平台。

如通过互联网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论坛发贴等等。

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如何精读一本书》讲座中曾经有个很好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以后,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把自己的阅读感想分享出来。

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互联网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自己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o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今后孩子一生必备的生存技能。

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

比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的习惯。

记录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知识。

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不一定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逐渐提高。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今天,语文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拉分王”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人,我非常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阅读缺乏深入研究的命题者、缺乏整本书阅读指导经验的老师,加上一部分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携起手来,给孩子布置成堆的“必读书”。

这些“必读书”必定会衍生成堆机械的“必做题”。

我们的孩子们,又会陷入新一轮的题海之中。

久之,阅读,将成为他们新的梦魇。

    

急功近利,隐性杀手。

阅读这件事,真的需要慢慢来。

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掌握所有的阅读策略;不要指望读了一本书,马上就提高成绩;也不要指望通过一次写作指导,就像作家那样文采飞扬。

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教师、家长、学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放松一点。

如此,阅读者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