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37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docx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

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

公共组织学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中国高校青年

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

 

学生姓名姚星

学号2013221101210010

专业班级2013级行政管理

 

关于中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

摘要:

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公益性、组织性和互异性,一般接受共青团的领导,具有第三部门的性质。

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不断兴起,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志愿者行动的不断发展,这种“自上而下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问题与弊端已经日益凸显,并且在高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中显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出论述,并对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

高校志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Abstract:

Youthvolunteer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withanon-governmental,non-profit,autonomy,voluntary,publicwelfare,organizedandgreatlyreduced.moreover,generallyaccepttheleadershipofthecommunistyouthleagueisthenatureofthethirdsector.Asanimportantpartofyoungvolunteers,youthvolunteerorganizat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playanimportantroleinvolunteerservice.Atpresent,thevariousformsofyouthvolunteeractivitiescontinuetorise,butwiththechangingofsocialenvironmentand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thevolunteeraction,thiskindof"top-down,top-downpromotion"modelofdevelopmentbroughtaboutbytheproblemsanddisadvantageshavebeengrowing,andintheyouthvolunteerorganiz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ppearmoreprominentandobvious.Thisarticleattemptsfromthetheoryofourcountrycollegeyouthvolunteerorganization'sdevelopmentbackground,pres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thepaper,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tothedevelopmentofChineseyouthvolunteerorganizationofsomeideasandSuggestions.

Keywords:

College;Volunteerorganizations;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Currentsituation

一、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概况

(一)、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背景概述

1.机构概况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全国性的专业、行业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组织。

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协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2.基本任务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爱心满世界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培训青年志愿者;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

3.价值意义

志愿者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

对于这一概念,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由于对volunteer的译法不一致而有所不同(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认为,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在中国,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弥补政府资源不足、爱心满世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道德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志愿服务的概念以及现实意义

1.高校志愿服务的概念

高校志愿服务是指在校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校内和校外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活动。

高校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体力量,和普通青年志愿者相比,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可程度较高,因而其志愿服务行为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事业性。

近年来,高校志愿者在大型赛会、抢险救灾和环境保护等各种公益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亮点。

2.高校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

(1).志愿服务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德,对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甘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促进社会进步。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浸润于高尚道德修养之中,进而促进志愿者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完善的过程。

(2).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虽然在校园中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对于社会了解不多,要想将其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人的能力,更需要实际社会的磨练和考验。

而志愿服务则顺应了大学生加强社会交流与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

(3).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如同一个广阔的舞台,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在奉献中肯定自我价值、在社会进步中成材的大好机会。

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过程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4).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扩展社会资源。

 对于大学生来说,从志愿服务中可以建立更加广泛的人际关系,并获取社会资源,从而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和其他志愿者的接触和交流,可以逐渐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

而随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人际关系网络也将越来越大,进而可以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对自身道德文化修养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完善以及社会资源的扩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个人未来发展前景和竞争力,是利人利己又有利社会的好事。

我们应该通过高校大力提倡,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志愿服务工作对他们未来发展带来的价值与意义。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活动现状

首先,从组织者方面来看,一般由各高校的团委来负责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

为了使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有序的开展,高校通常会选择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总队的方式,然后通过各系院团委的帮助,在各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分队。

另外,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间来看,各高校将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在大学生的一学年中,同时又有重点集中,尤其把重点放在大学生的暑假期间。

由于暑假时间较为宽裕,这便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服务内容及领域不断丰富,弘扬雷锋精神,树校园文明新风,社区志愿服务从集中性、短期性走向社区化、持久化,艰苦奋斗作风得到充分发扬等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薄性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内容类型的单薄,当今大学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仍然是从传统路线出发,开展一系列的传统志愿服务活动。

例如:

关注留守儿童,义务支教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这样传统型的志愿活动我们当然要传承,但不能仅仅拘泥于这样的传统活动,而是要打开思维更好的发展与创新。

二是志愿服务内容深度的单薄,部分大学生承办志愿服务活动往往局限于固有的思维,局限于校园,不能将思路往深度与广度的方向扩展。

同时,许多活动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有时仅仅只能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却不能满足大学生自身更深层次的需要,长此以往便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与积极性。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

  我们都知道资金是确保一项志愿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

如今,大学生开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往往是来源于所属院校的团委,由团委拨款给各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还有就是活动组织者向有关部门提出志愿服务活动的申报,请有关部门进行资金支持;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大学生对外交流,依靠社会的一些赞助。

不管是获取资金的哪种方式,我们都能发现获取资金的不确定性与有限性,同时也没有具体有关对资金的调用应如何进行控制的规定,这也必然造成了志愿服务活动资金混乱的现状。

3.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当今志愿服务不断发展,虽然有一些关于志愿服务的地方性的法规已经产生。

但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项全国性的法规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与保障。

因此,大学院志愿服务在法律制度方面是极其滞后的。

在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与义务这一块是较为模糊的,同时也缺乏对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如果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出现意外伤亡,却没有有关的法律对其进行保障,便会出现志愿者无法可依的局面。

如此局面也必然对大学生志愿义务服务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时,与此有关法律的滞后也同样给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可持续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高校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一)、志愿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服务领域狭窄且服务过于注重形式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退出或隐性退出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大部分成员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骨干一到高年级因为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往往退出或积极性不高,使工作出现断层。

高校志愿服务行动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流于形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单调形象。

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往往赶时髦,走形式,喜欢组织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街头,开展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一些需要长期服务或默默无闻的项目则不愿去组织和参加。

 

2.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经费一般都主要由团委拨款,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或是缴纳会费获得经费。

但是拉赞助不容易,而团委给予的经费也有限,因此许多高校的志愿者组织都感到经费不足,致使许多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志愿者,很想参与服务活动,但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负担起一定的交通费、联络费用等,只能很少参与活动,这就制约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

3.高校志愿服务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其一, 缺乏政策保障机制。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本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正是由于政策保障的缺失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大学生志愿者的经济乃至生命和安全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致使志愿者“流汗又流泪甚至流血”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其二,缺乏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

高校志愿者尚缺乏一套专门的志愿者评定机制,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评定标准。

主要的方式为“敲章”认证法,参与者都可以顺利地得到印章。

工作服务的态度和质量往往被忽略,尤其对那些“走形式、没实效”的志愿者未予批评教育。

再者,志愿活动与就业不挂钩,从毕业生的就业推荐表未见一份志愿者服务证书,学校也未将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做为考核学生干部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学生手册和学校相关的规定中未对志愿者的地位做明确陈述。

 

(二)、促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

1.强化对“志愿服务”的再认识,强化对志愿者的合理定位。

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者的思想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

各级党团应当在组织思想上对青年志愿者的培养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

首先要让大学生在思想上理解青年志愿服务的精神,让学生把志愿服务当做是一种内化主动的行动。

其次,在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要联系实际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懂得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同时也可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2.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院系团委或有关部门的拨款,另一方面是来源于社会企业的赞助。

资金的有限性制约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因此,应当制定一些政策来鼓励有关部门或企业对志愿活动的资金支持。

3.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

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可以通过制定并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大学生志愿者得到法律的保障。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应当对志愿服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建立和完善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大学生的权益在社会、政府和学校都得到充分的维护,让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更加持续地向前发展。

总之,大学生志愿者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起到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对社会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更需要人们正确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好的培养得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引用文献:

【1】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2】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XX百科词条

【3】俞慧斐《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探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

【4】梁绿琦等.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5(7)

【5】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

【6】《理论界》2006年02期陈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

【7】《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9期.洪剑《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8】《青志理》01期《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9】《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9期.邹洪昀《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