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18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FC网络设计规范.docx

HFC网络设计规范

HFC网络设计规范

一、双向HFC网络设计说明

双向HFC网络设计包括下行及上行设计,系统频段划分上行为:

5~65MHz、下行为87~1000MHz。

1.1图象等级

目前国标规定系统的图象等级为五级(五级评分法),图象等级与信噪比的计算关系为:

S/N=23-Q+1.1Q2

C/N=S/N+6.4

S/N=C/N-6.4-Iw

式中:

Q—图象质量,为1、2、3、4、5。

Iw—统一加权系数,PAL—D制式的Iw=12dB

1.2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及计算

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需符合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分配系数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不能一概而论(分配系数可参考附录设计模块)。

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载噪比(C/N)、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复合三次差拍比(CTB)三个指标进行计算,其它指标在设计时可只作简单的计算。

国标规定:

系统载噪比(C/N)=43dB

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4dB

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4dB

系统设计要求:

系统载噪比(C/N)=44dB

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5dB

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5dB

1.2.1载噪比(C/N)

(C/N)分系统=43(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

(C/N)分系统—分系统载噪比(C/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

43(国标值)

44(设计值)

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

1.2.2复合二次差拍比(CSO)

(CSO)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15lgn

(CSO)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

54(国标值)

55(设计值)

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

1.2.3复合三次差拍比(CTB)

(CTB)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20lgn

(CTB)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

54(国标值)

55(设计值)

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

二、双向HFC网络系统设计依据

工程方案的制定、设计,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标准和规定,主要有:

1、《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广电部94年12号令)

2、《30-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96)

3、《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

4、《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

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设计规范》(GY5063-1998)

9、《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31-1997)

10、《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121-95)

11、《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GY5212-1997)

12、《XXXXXXX光纤电视网络建设的相关要求》

13、《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180-2001)

14、《有线电视系双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85-2002)

三、系统设计程序及方法

3.1设计准备

设计准备工作,主要指调查、分析情况,搜集有关资料、数据。

3.1.1系统规模大小

当前小区可能安装的用户数量及规划发展的用户数量、住户密度、分布状况,确定小区光节点的个数(公司规定:

设计按每500户一个光节点设置)。

3.1.2建筑物状况

要求用户提供建筑物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楼层平面图、管道图等其它建筑有关资料。

3.1.3产品资料

搜集各生产厂家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价格表、掌握产品的性能、外形尺寸、安装方法等。

3.2制定设计方案

3.2.1确定前端机房位置

确定小区的前端机房位置(前端机房应设在传输网络的中心地带或利于布线的地点)。

3.2.2确定干线系统和分配系统

根据传输距离及楼层情况等决定干线的走向、干放及楼放的位置、分支分配器的型号、分配方式等。

3.2.1确定系统防雷及安全措施

3.2.1设计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3.3绘制设计图

3.3.1系统电原理图

3.3.2系统分配图

3.3.3系统总平图

3.3.4系统管道图

3.3.5其它图、表

①施工详图(有设备材料的类别、形式、名称、数量、施工方法、施工注意事项)。

②施工进度表、人员安排表。

③工程预算(设备清单、辅助材料清单)。

④工程费用预算表。

四、HFC网络系统链路设计、计算

4.1、HFC网络下行链路设计、计算

国标规定:

一级光网:

C/N≥50dB

CTB≤65dB

CSO≤60dB

二级光网:

C/N≥48dB

CTB≤63dB

CSO≤58dB

4.1.1光链路设计、计算

链路损耗

光分比

光功率

4.1.2电缆干线设计、计算

干线传输系是HFC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各种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输给分配系统。

干线系统的设计任务是通过设计计算、优选器材、设备、合理布置网络,来实现信号优质稳定的传输。

4.1.2.1干线设计原则:

4.1.2.1.1在干线设计时需掌握的数据

1、干线系统传输的路由及最远距离。

2、干线电缆的指标特性。

3、干线放大器的指标特性。

4、温度变化的范围20℃±n℃。

5、干线放大器级联之间,下行链路损耗不超过25dBμV,上行链路损耗不超过20dBμV。

6、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值不得低于75dBμV(在设时如有余量,可留几dBμV输入余量),输出按95/98dBμV调试。

7、各级联干线放大器在干线系统中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相等。

2.1.2网络结构、干线布置及路由选择注意事项

1、干线电缆中除级联放大器外,中间不宜开口串接分支分配器。

2、到各接入网分配放大器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星型的传输方式(此方法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多处开口,减少故障点,减小因接头带来的外界侵入等干扰)。

3、干线敷设应尽可能选择短而直的路由,以减少放大器串接级数、节约电缆、降低工程造价。

4、为使干线安全、稳定的传输信号,在高寒和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电缆尽可能采用地埋敷设或使用温度系数小的电缆。

5、干线放大器、干线分支分配器应设置在用户分配网点的中心位置。

6、电缆干线应远离强电线路和干扰源敷设。

7、干线分支分配器以后的各支路电缆损耗和阻抗应相等或匹配,以减少反射影响。

8、干线电缆应具有频率特性均匀稳定,衰减系数小、温度系数小、驻波小、屏蔽良好的高物理发泡同轴电缆(75-9或75-12或其它高物理发泡干线同轴电缆),线缆的接头应采用防水型自锁头或直通头。

9、公司规定:

干线放大器级联数不能超过2级。

2.1.3系统电平均衡量

①高频信号通过均衡器的电平损耗称为插入损耗。

②低频信号通过均衡器的电平损耗与插入损耗的差值,称为均衡器的最大均衡量。

③当量均衡值指放大器级间电缆在工作频段上限处的衰减分贝数。

均衡值的计算公式为:

E=EC(1—√FL/FH)

式中:

E—均衡量(dB)

E—当量均衡值(dB)

FL—下限工作频率(MHz)

FH—上限工作频率(MHz)

2.2干线正向系统指标计算

2.2.1放大器间距、级数和干线总长

①主干线电长度(L)=干线距离×电缆衰减/100m

②放大器串接级数(N)=干线电长度(L)÷放大器实用增益(G)

③放大器间距(D)=放大器实用增益(G)÷电缆衰减/100m

2.2.2放大器输出、输入电平

①放大器输出电平值(dBμV)

SOP=(SSP+G+F+Sn-Sd+(C/N)+2.4)÷2

SOP—干线放大器输出电平(dBμV)

SSP—放大器额定输出电平(dBμV)

G—放大器实用增益(dB)

F—放大器噪声系数(dB)

Sn—噪波安全余量(dB),一般取2dB

Sd—非线性失真安全余量(dB),一般取4dB

C/N—放大器载噪比

2.4—热噪波(dB)

②放大器输入电平值(dBμV)

Si=S0P-G

Si—放大器输入电平(dBμV)

S0P—放大器输出电平(dBμV)

G—放大器实用增益(dB)

2.2.3同轴干线系统指标的计算

1、载噪比(C/N)

载噪比是衡量干线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限制干线放大器串接级数及干线长度。

1)同轴干线系统总的载噪比(C/N)干总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的计算

(C/N)干总=43(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

(C/N)干总—同轴干线系统总的载噪比(C/N)干总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

43(国标值)

44(设计值)

n—同轴干线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

2)单台放大器载噪比(C/N)单

(C/N)单=Si—F—2.4

(C/N)单—单台放大器的载噪比(dB)

Si—单台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值(dBμV)

F—放大器噪声指数(dB)

2.4—基础热噪声(dBμV)

4)相同型号放大器串接时干线系统载噪比(C/N)干

(C/N)干=(C/N)单—10lgn

(C/N)干—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时干线放大器的载噪比

n—放大器串接级数

5)不同型号放大器串接时干线系统载噪比(C/N)干

(C/N)干=—10lg(10—(C/N1)/10+10—(C/N2)/10+ +10—(C/N3)/10+10—(C/Nn)/10)

(C/N)干—N个不同放大器串接时干线放大器的载噪比

1、2、3  n表示不同型号的放大器各级

6)各级联放大器所需载噪比(C/N)各级在干线系统中所占比例值的计算

(C/N)各级=(C/N)干—10lgn

(C/N)各级—各级联放大器所需的载噪比在整个同轴干线系统中所占比例值(dB)

(C/N)干—在整个HFC网络中分配给干线系统的载噪比

n—分配给各级联放大器的比例系数

2、复合三次差拍(CTB)

复合三次差拍符合电平降低1dB、复合三次差拍比提高2dB规律,复合三次差拍比最差的频道大概位于使用频率范围的中间频道。

①CTB总=CTB标+2(S标—S实)—20lgn

CTB总—干线系统总的复合三次差拍(dB)

CTB标—干线放大器标称复合三次差拍(dB)

S标—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μV)

S实—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μV)

n—干线放大器的串接级数

②如果分配给干线的复合三次差拍比给定,则放大器输出电平可由下式计算:

S实≤S标—1/2(CTB总—CTB标)—10lgn—△(dBμV)

CTB总—干线系统总的复合三次差拍(dB)

CTB标—干线放大器标称复合三次差拍(dB)

S标—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μV)

S实—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μV)

n—干线放大器的串接级数

△—设计余量(dBμV)

3、复合二次差拍(CSO)

4、交扰调制比(CM)

①交扰调制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

CMA=CMP—20lgn

CMP—整个系统交扰调制指标(dB)

CMA—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指标(dB)

n—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比例系数

②单台放大器交调比(CM)

CMA=CMP+2(SOP—SSP)

S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CMA—单台放大器交调比(dB)

C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③干线系统交调比(CM)

CMt=CMP+2(SOP—SSP)+20lgN+10lg(C-1)

S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CM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交调比(dB)

C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

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

5、干线系统互调比(IM)

①互调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

IMA=IMP—20lgn

IMP—整个系统交扰调制指标(dB)

IMA—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指标(dB)

n—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比例系数

②单台放大器交调比(IM)

IMA=IMP+2(SOP—SSP)

S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IMA—单台放大器交调比(dB)

I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③干线系统交调比(IM)

IMt=IMP+2(SOP—SSP)+20lgN+10lg(C-1)

S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IM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交调比(dB)

I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

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

6、信号交流声比(HM)

定义:

基准调制与峰—峰值交流调制之比,用分贝表示。

HM=20lg(基准调制÷峰—峰值交流调制)

交流声来源于电源中的50Hz(或器材电源部分整流后的纹波100Hz)交流信号,这些交流信号调制到电视载波上而形成交流声干扰。

信号交流声比按电压迭加原理计算总失真值,计算公式为:

HMt=HMA—20lgn

HMt—干线传输系统信号交流声比(dB)

HMA—单台放大器信号交流声比(dB)

n—干线系统串接放大器级数

7、回波值(E)≤7%

2.3温度变化的影响

温度变化,将引起电缆特性和放大器等设备性能的改变,如温度升高时,电缆损耗增加、放大器增益下降;温度降低时情况相反,一般来说,温度变化对电气设备的影响较对电缆衰减的影响小。

温度变化对干线衰减变化量计算公式为:

△α=干线总衰减量(dB)×温度系数(0.2%dB/℃)×温度变化(±℃)

注:

同轴电缆的衰减温度系数约为0.2dB/100m/℃

2.4干线放大器及干线电缆的供电

2.4.1在条件

2.4.2干线电缆供电基本上采用内馈式集中供电(利用供电器将220V~50Hz市电转换为60~65V、50Hz低压交流电与有线电视信号一起在同轴干线电缆上传输)。

供电器供电能力计算公式:

n≈√2(UO—Un)/IR

n—供电器供电台数

UO—供电器输出电压(V)

Un—放大器最低输入电压(V)

I—每台放大器平均损电电流(A)

R—放大器级间电缆环路电阻(Ω)

㈢电缆分配网设计计算

分配网系统:

是指分配放大器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系统。

3.1分配系统主要参数

分配系统主要参数由国标《30-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96)规定。

3.1.1电平范围

需电平范围是指系统输出口(用户端)电平,国标规定范围为:

60~80dBμV。

公司规定:

设计时,输出口电平应选取在:

70±2dBμV。

3.1.2载噪比

(C/N)分=Si—F—2.4

(C/N)分—分配放大器的载噪比(dB)

Si—分配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值(dBμV)

F—放大器噪声指数(dB)

2.4—基础热噪声(dBμV)

3.1.3分配放大器输出电平

SOP=SSP—7.5lg(C-1)

SOP—分配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μV)

SSP—分配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μV)

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

7.5—同步情况数值

3.1.4交、互调比

①交扰调制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

CMA=CMP—20lgn

CMP—整个系统交扰调制指标(dB)

CMA—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指标(dB)

n—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比例系数

②单台放大器交调比(CM)

CMA=CMP+2(SOP—SSP)

SOP—分配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分配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CMA—单台放大器交调比(dB)

C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③干线系统交调比(CM)

CMt=CMP+2(SOP—SSP)+20lgN+10lg(C-1)

SOP—分配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分配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CM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交调比(dB)

C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

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

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

④互调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

IMA=IMP—20lgn

IMP—整个系统互调指标(dB)

IMA—分配给该部分的互调指标(dB)

n—分配给该部分的互调比例系数

⑤单台放大器互调比(IM)

IMA=IMP+2(SOP—SSP)

SOP—分配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分配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IMA—单台放大器互调比(dB)

I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互调比(dB)

⑥干线系统互调比(IM)

IMt=IMP+2(SOP—SSP)+20lgN+10lg(C-1)

SOP—分配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

SSP—分配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

IM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互调比(dB)

IMP—单台放大器标称互调比(dB)

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

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

3.1.5回波值≤7%

3.1.6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

3.2分配网络设计原则

在保证技术指标、性能参数的情况下,合理考虑设备性价比、分配效率、便于发展、维护等因素。

3.2.1分配网络结构及设计要点

1、从栋放输出口下行到用户端TV终端口的链路损耗不超过30dB,从用户终端口上行到放大器输出口的链路损耗不超过26dB。

2、用户分配装置应设置中间楼层或各用户的中间位置,采用高隔离、高屏蔽5~1000MHz分支分配器呈星型分配集中入户,分配装置应采用金属箱体以简单屏蔽外界干扰,金属箱体应设有防盗锁。

2、在用户户内设置分配器为用户各房间分取电视信号,数据信号端口设置在书房内或用户指定的位置。

3、PC数据用户终端采用单孔带有F头接线装置、金属用户终端盒,TV电视用户终端采用单孔带有F头接线装置、金属屏蔽用户终端盒。

4、入户线缆采用高物理发泡同轴电缆(75-5标准屏蔽或多层屏蔽),线缆的接头应采用压接高品质冷压F头。

5、分配放大器输入电平值不得低于75dBμV(在设时如有余量,可留几dBμV输入余量),输出按97/100dBμV调试。

6、分配放大器只能直接带用户,不能多级级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