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docx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大学生理学整理
1内环境:
多细胞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得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
内环境得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与各种液体成分相对恒定状态
3 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得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得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反得方向改变
4 正反馈:
规定受控制部分发出得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得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得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同得方向改变部分得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得活动朝着与它原来活动相同得方向改变
4钠钾泵:
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每个转运周期约需10MS
5单纯扩散:
一种简单得穿越质膜得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化机制参与
6静息电位:
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得电位差
7动作电位:
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得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得膜电位波动
8去极化:
静息电位减小得过程或状态
9超极化:
静息电位增大得过程或状态
10全或无现象:
刺激强度未达到阙值,动作电位不会发生,刺激强度达到阙值后,可触发动作电位,其幅度立即达到该细胞动作电位得最大值,也不会刺激强度得继续增大而增大
11阙值:
能引起动作电位最小得刺激强度
绝对不应期:
在兴奋发生得当时以及兴奋后最初得一段时间,无论施加多强得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
12等长收缩:
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得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
13等张收缩:
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14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得溶剂百分比
15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得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得凝胶状态
16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得物质
17血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得类型
18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与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19,心脏泵血功能评定?
1)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得血液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得百分比。
(准确得反应心脏泵血功能)
2)每输出量(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得血液量
心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得心输出量。
不同个体功能得评定指标(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得评定指标)
3)心脏做功量:
1)每搏功:
心室刺激收缩射血所做得功2)每分功:
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所做得功(用心脏做功量比较心脏泵血功能更显其优越性)
20有效不应期:
由于从0期开始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时间内,心肌不能产生新得动作电位
21:
心力储存: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得能力
22、血-脑脊液屏障:
一些大分子物质较难从血液进入脑脊液,很可能在血液与脑脊液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得屏障
23血—脑屏障:
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类似得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与脑组织之间自由交换
24 有效虑过压:
促进液体虑过得力量与重吸收之差
25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得比值
26肺泡通气量:
每次呼入肺泡得新鲜空气量
27氧解离曲线:
血液中氧气得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红蛋白氧饱与关系得曲线
28消化:
食物中所含得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得小分子物质得过程
29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与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与淋巴得过程
30基本点节律:
慢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得收缩节律
31胃排空: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得过程
32:
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得一种糖蛋白
33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得能量得释放,转移,储存与利用
34氧热价:
某种事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所产生得热量
35呼吸商:
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得co2量与吸入得氧气量得比值
36基础代谢率:
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得能量代谢
37调定点:
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得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得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得工作点附近得一个狭小范围变动
38肾小球率过滤: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得超滤液量
39虑过分数:
肾小球虑过率与肾血浆流量得比值
40球—管平衡:
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肾小球虑过率得改动而发生比例变化得现象
41水利尿:
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得现象
42简化眼:
根据眼得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更为简单得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
43生理盲点:
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穿出眼球得部位就是视神经得始端,在该处无感光细胞,所有物光感受作用
44适应:
某一恒定强度得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得频率会逐渐降低得现象
45视野:
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瞧到得空间范围
46明适应:
人长时间在暗处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得光亮,稍带片刻才能恢复视觉
47暗适应:
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突然进入暗处,最初瞧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增高,逐渐瞧到暗处得物体
4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得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
4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得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50突触后抑制:
都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
51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得神经通路
52非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得神经通路
53脊髓休克:
人与动物得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
54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变现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
55牵涉痛: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得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
56允许作用:
激素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得关系,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她得存在却就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得必要基础
57旁分泌:
某些细胞产生得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就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58:
激素:
内分泌腺或器官得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得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59钠钾泵:
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3个钠离子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钾离子移入胞内,每个转运周期约需10MS
60α波块:
α波发生在醒来,冷静,闭上眼睛,它可以迅速取代β波时,眼睛打开或接受刺激。
1神经纤维导电:
完整性:
绝缘:
双向传导,相对不疲劳
2何谓心输出量?
影响心输出量得因素
心输出量(CO), 心脏每分钟射入动脉内得血量,CO=SV×HR;
影响心输出量得因素:
(1)每搏出量:
心肌前负荷,异长调节,Starling定律;二者正相关;心肌收缩力,等长调节,二者正相关;
心肌后负荷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下降,心室残余血量增多,心肌前负荷增大,Starling定律,使搏出量增大。
(2)心率:
在一定范围内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心率过大则心输出量反而减少。
(3)心肌顺应性:
心肌顺应性越大则心缩力越强,心输出量增大。
3喝多少尿会改变,机制?
大量饮水后尿量会增加,其机制就是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下降,尤为晶体渗透压下降,减少反射性刺激SON、PVN释放ADH,肾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终尿量排出增多.另一方面,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原尿量增多。
其次,饮水使血容量增加,反射性抑制SON、PVN释放ADH,导致终尿量增多。
4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功能
特异性投射系统:
产生特定感觉得上行投射系统。
其功能特点在于具有专一传导路径,三级神经元接替,与大脑皮层成点对点得联系,产生特定得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不产生特定感觉得上行投射系统.其功能特点在于维持大脑皮层得兴奋与觉醒,无专一传导路径.
5试述胃液得成分作用?
胃液得成分:
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内因子
主要作用:
盐酸
(1)激活胃蛋白酶原;
(2)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3)杀菌作用;(4)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得分泌;
(5)作为还原剂促进小肠铁、钙得吸收.
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与激活胃蛋白酶原。
黏液形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
内因子有助于VitB12得肠腔吸收。
6下丘脑与垂体腺得功能连接
下丘脑与腺垂体得联系主要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即血液联系为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得联系主要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系统,即神经联系为主。
1血液循环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活化,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动脉血压得定义与影响因素
定义:
动脉血压指动脉血对血管壁得侧压力。
其影响因素有:
(1)搏出量变化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收缩压。
(2)心率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与动脉血压正相关,显著影响舒张压。
(4)大动脉壁弹性缓冲动脉血压,减小脉压。
(5)循环血量与动脉血压正相关,就是血压形成得前提。
3影响肾小球滤过得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得因素有:
(1)滤过膜得面积、厚度与通透性;
(2)有效滤过压得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得改变;血浆胶体渗透压得改变;囊内压得改变
(3)肾血浆流量得变化。
4睡眠得时相分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
慢波睡眠特点:
脑电波呈现慢波,感觉减退,肌紧张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变化,如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发汗加强,胃液增多,唾液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增多,蛋白质合成加快等.(4`)
快波睡眠特点:
脑电波呈现快波,感觉进一步减退,唤醒阈高,快速眼球运动,肌张力进一步降低,部分肢体抽动,心率、血压、呼吸不规则,易于做梦。
(4`)
5最强得消化液就是胰液,因为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与脂肪)得酶均有(2`),且酶类多、活性强,消化能力高.
1、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得几种方式有哪些?
其特点如何?
①神经调节:
就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得一种调节方式,就是人体生理调节中最主要得形式。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出神经→效应器;特点:
作用迅速,局限,短暂,准确②体液调节:
就是指体内某些特殊得化学物质通过体液循环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得一种调节方式.特点:
全身性-作用缓慢广泛持久;局部性-作用范围较局限③自身调节:
调节幅度较小。
2、生命得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生殖。
3、试述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特点及其产生机理?
静息电位就是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得外正内负得电位差。
她就是稳定得直流电位,膜外正,膜内负得极化状态。
产生机理:
①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细胞内K+及带负电荷得蛋白质多,细胞外Na+、Ca2+及Cl-多②膜得选择通透性:
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大③K+外流,而膜内带负电荷得蛋白质不能随K+外流,形成与K+隔膜相吸得极化状态④静息电位值相当于K+得平衡电位;动作电位:
(1)峰电位①去极相:
膜受刺激后发生快速去极化与倒极化;特点:
刺激达阈值,膜部分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②复极相:
膜迅速复极化;特点:
Na+通道迅速关闭,Na+内流停止,膜对K+通透性增高,K+迅速外流
(2)后电位①负后电位:
膜仍轻度去极化(未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特点:
复极时膜外K+蓄积,妨碍K+继续外流②正后电位:
膜轻度超极化;特点:
主要为生电性Na+泵活动加强。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得过程与特征就是什么?
当神经纤维传来得动作电位达到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得去极化与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得瞬间开放,Ca2+借助于膜两侧得电化学驱动力流入神经末梢内湿末梢轴浆内Ca2+浓度升高。
Ca2+可启动突触囊泡得出胞机制,将囊泡内得Ach排放到接头间隙。
Ach在接头间隙内扩散至中瓣膜,与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并使之激活,于就是通道开放导致Na+与K+得跨膜流动.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对Na+得内驱动力远大于对K+外向驱动力从而跨膜得Na+内流远大于K+外流从而使终板膜发生去极化,这一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特点:
量子式释放,时间延搁,单向传递。
5、试述细胞膜得物质转运形式与作用?
一、被动转运1 单纯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得净移动,膜就是否存在对其无影响,水(溶剂)得单纯扩散称为渗透2易化扩散 ①载体中介分子在载体蛋白得帮助下跨膜扩散,只消耗浓度差势能,细胞本身不需要耗能,分子与载体之间有结构特异性,饱与现象与竞争性抑制 ②通道中介 某些离子在膜上有相应得离子通道(相对选择性);当通道开放时离子才能顺其浓度梯度经通道扩散,有门控控制,可受特异性阻断剂得影响二、1原发性主动转运 物质在特殊蛋白质得帮助下逆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需要细胞细胞直接消耗能量2继发性主动转运就是主动转运得另一种形式,在伴随着na+转运得同时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其她物质,能量来自于势能贮备,最终由Na+-K+泵提供能量,间接消耗atp3 出胞 细胞内大分子物质通过膜上暂时出现得裂空而被排出细胞得过程4入胞 吞饮(细胞摄取液体性大分子物质得过程)吞噬(细胞摄取固体颗粒物质得过程)。
6、试述白细胞得分类及其主要作用?
(1)中性粒细胞(就是血液中主要得吞噬细胞,其变形游走能力与吞噬活性都很强
(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迁入组织中发育成巨噬细胞,比中性粒细胞更强得吞噬能力,当有细菌入侵时已存在得巨噬细胞立即发挥抗感染作用)(3)嗜酸性粒细胞 具有吞噬功能但无杀菌功能(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得作用②参与对蠕虫得免疫反应)(4)嗜碱性粒细胞:
无吞噬功能但能分泌某些活性物质,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得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还在机体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5)淋巴细胞:
在免疫应答反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7、试述ABO血型系统得分类原则与输血原则?
只含A抗原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与B两种抗原者为AB型;A与B两种抗原均无者为O型。
输血原则:
①首选同型输血②输血前需做交叉配血实验-供血者红细胞+受血者血清进行配合实验为交叉配血主侧,相反为次侧.两侧没有凝集,输血。
主侧凝集,配血不合。
次侧凝集,基本相合,紧急情况下输入少量,速度不宜过快,过程中关注受血者情况③条件许可,改异型输血为同型输血④异型输血需遵循剂量缓慢原则。
8、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及血流方向得变化有哪些?
(压力容积房瓣主动脉瓣血流方向心室容积) 等容收缩期(急剧↑—关关无血液进入心室不变)快速射血期(先↑后↓↓关 开心室→动脉快速减小)减慢射血期(↓ ↓关开 心室→动脉减至最小)等容舒张期(急剧↓ —关关无血液进入心室不变)快速充血期(轻微↑↑ 开关 心房→心室快速增大)减慢充血期(轻微↑ ↑开关心房→心室增大)。
9、血浆渗透压有哪几类?
各自组成及生理意义?
分两大类:
血浆晶体渗透压:
由无机盐组成,其作用在于调配血细胞膜内外水得分布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血浆蛋白组成,其作用在于调配毛细血管壁内外水分布。
10、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就是如何形成得?
正常情况下,当窦房结产生得每一次兴奋传到心房肌与心室肌时,心房肌与心室肌前一次兴奋得不应期均结束,因此不能产生新得兴奋,于就是整个心脏就能按照窦房结得节律进行活动.如果在心室肌得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与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与期前收缩.期前收缩也由其自身得有效不应期,当紧接在期前兴奋后得一次窦房结兴奋传到心室时如果正好落在期前兴奋得有效不应期内,则此次正常下传得窦房结兴奋将不能引起心室得兴奋与收缩,即形成一次兴奋与收缩得脱失,须待在下一次窦房结得兴奋传来时才能引起兴奋与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得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11、试述动脉血压得形成及影响因素?
循环系统内得血液充盈,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小动脉得阻力与大动脉得弹性,以及主动脉与大动脉得弹性储器作用就是形成动脉血压得基本条件.影响因素:
1心脏搏出量 收缩压得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得多少2心率心率↑脉压↓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脉压↓舒张压得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得大小4 主动脉与大动脉得弹性储器作用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动脉血压得波动幅度明显减少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得比例.
1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得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正比②心脏收缩力量右心衰竭时射血能力减弱心舒期右心室内压增高,血液淤积在右心房与大静脉内静脉回心血量明显减少,患者出现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浮肿等体征,左心衰竭时左心房压与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与肺水肿③骨骼肌得挤压作用④呼吸运动⑤体位改变
13、试述主要得心血管反射有哪些?
各自得生理意义?
①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典型得负反馈调节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它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等发生突然改变得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得过程中起重要得作用。
压力感受性反射主要对急骤变化得血压起缓冲作用,尤其在动脉血压降低时得缓冲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在生理学中讲动脉压力感受器得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相反压力感受性反射对缓慢发生得血压变化不敏感②心肺感受器引起得心血管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得反射在调节血量及体液得量与成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心肺感受器得传入冲动可抑制血管升压素得释放,血管升压素得减少可使肾排水增多③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其反射得效应主要就是使呼吸加深加快,在平时对心血管活动并不起明显得调节作用,只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与酸中毒等情况下才发生作用④躯体感受其引起得心血管反射⑤其她内脏感受器引起得心血管反射⑥脑缺血反应.
14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得调节作用有何异同点?
两者对不同得肾上腺素能受体得结合能力不同,肾上腺素可于α与β两类受体结合。
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正性变时与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在血管肾上腺素得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α与β2受体得分布情况。
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α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能使这些器官得血管收缩,在骨骼肌与与肝得血管上β2受体占优势,小剂量得肾上腺素常以兴奋β2受体得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而大剂量时则因α受体也兴奋,故引起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得β1受体结合但与血管平滑肌上β2受体结合能力较弱。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又可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得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得直接效应,故引起心率减慢。
15、血管紧张素对心血管活动得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得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与体液平衡得维持,以及血压得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心脏内局部ras对心脏得主要作用包括:
正性变力作用,致心肌肥大,调节冠状动脉阻力与抑制心肌细胞增长。
血管内局部ras得主要作用包括:
舒缩血管,影响血管结构与凝血系统功能。
16、血管升压素对血管活动有何作用?
又称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得相应受体后可引起血管平滑肌得收缩.在完整机体内,血液中血管升压素浓度升高时首先出现抗利尿效应,仅在其血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时菜引起血压升高。
这就是因为血管升压素能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得敏感性,故能缓冲升血压效应.血管升压素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经常对血压起调节作用,仅在禁水失水失水等情况下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主要对机体内细胞外液量进行调节并通过对细胞外液量得调节实现对动脉血压得调节。
17、胸内压得特点、形成机制与生理意义?
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形成机制:
胸内负压得形成与肺与胸廓得自然容积不同有关.在人得生长发育过程中胸廓得发育比肺快一次胸廓得自然容积大于肺得自然容积。
因为两层胸膜紧紧贴在一起所以从胎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即被牵引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由此,胸膜腔便受到两种力得作用,一就是时肺泡扩张得肺内压二就是使肺泡缩小得肺回缩压,胸膜腔内压就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得力得代数与.在呼吸过程中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而总就是倾向于回缩,因此在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总就是保持负值只就是在吸气时肺扩张程度增大肺回缩压增大,导致胸膜腔内负压更大,呼气时肺扩张程度减小肺回缩压降低导致胸膜腔内负压减小。
用力呼吸或气道阻力增加时由于肺内压得大幅度波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更负,而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可以为正压、生理意义:
维持肺叶得扩张状态,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得回流。
18、影响气体交换得因素有哪些?
肺换气过程-血液Po2比肺泡气低O2在分压差作用下向血液扩散,血液Po2上升,最后接近肺泡气Po2。
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影响换气得因素:
①呼吸膜厚度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反比②呼吸膜面积扩散速率与面积反比③通气/血流比值④气体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与扩散系数。
19、氧解离曲线得概念特点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就是表示血液Po2下与Hb氧饱与度关系得曲线,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得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得结合情况、特点:
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60—100mmHg之间时得Hb氧饱与度,可认为它就是反映Hb与O2结合得部分。
这段曲线比较平坦表明在这个范围内PO2得变化对Hb氧饱与度或血液含量得影响不大2氧解离曲线得中断较陡,相当于Po2在40-60mmhg之间得Hb氧饱与度,就是反映HbO2释放O2得部分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15-40mmhg之间时得Hb氧饱与度,也就是反映HbO2与O2解离得部分,该段曲线也可反映血液中O2得储备 影响氧解离曲线得因素:
1 pH与Pco2得影响ph↓或Pco2↑Hb对O2亲与力↓P50↑氧解离曲线右移。
酸度对Hb氧亲与力得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它既可以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得氧合,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当血液流经肺时,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血液Pco2随之下降,H+浓度也降低二者均使Hb对O2得亲与力增大,促使O2与Hb得结合,血液氧含量增加。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血液Pco2与H+浓度随之升高,Hb对O2得亲与力降低促进HbO2解离为组织提供O22温度得影响温度升高氧解离曲线右移,促进O2得释放3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升高时Hb对O2得亲与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4其她因素O2与Hb结合还受Hb本身性质得影响.
20、试述缺氧、CO2潴留与H+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得影响作用?
缺氧:
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与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因而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CO2潴留:
吸入气肿CO2增加时肺泡气Pco2随之升高,动脉血Pco2也升高因而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可使CO2排除增加使肺泡气与动脉血Pco2重新接近正常水平。
但当吸入气CO2含量超过一定水平时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泡气与动脉血Pco2显著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活动得抑制,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CO2麻醉H+浓度升高:
动脉血液H+浓度升高,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21、消化道平滑肌得生理特性?
(1)一般生理特性①舒缩迟缓②富有伸展性③具有紧张性④节律性收缩⑤对电刺激不敏感
(2)电生理特性①静息电位数值小产生机制K+由膜内向膜外扩散与生电性钠泵活动②慢波③动作电位主要由慢Ca2+内流形成,出发消化道平滑肌收缩活动。
22、影响肾小球滤过得因素?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压↑滤过量↑)②囊内压(囊内压↑滤过量↓)③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滤过量↓)④肾血浆流量(流量↑滤过量↑)⑤滤过系数滤过膜得面积厚度↓与通透性↑则滤过量↑。
23、试述胃肠道激素得生理作用与常见得胃肠道激素种类?
①调节消化腺得分泌与消化道得运动②营养作用③调节其她激素得释放常见得胃肠道激素:
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胃动素抑胃肽。
24、试述尿生成得基本过程?
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滤过形成超滤液②超滤液在流经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