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806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docx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关于制订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修订稿)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改革、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为进一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形成我院办学特色,现就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一)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07】7号)等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坚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业务和身心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要求、适应专业领域未来发展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改革和大胆创新,按照仿真或真实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及其工作情境来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逐步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制订具有专业个性化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我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行业企业广泛开展市场调查,注重行业指导作用,增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针对性和先进性,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要关注社会、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发现新情况、新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抓好课程实训、校内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继续推进“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与实施要弹性、灵活,保障符合工学交替的要求。

实践教学不少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同时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三)树立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课程观。

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制订课程标准,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根据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确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

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

课程体系要以工作体系为基础,课程结构要以工作结构为逻辑,课程内容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制订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吻合的课程标准。

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进一步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的同时,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化”工作,突出“根据岗位练技能,围绕技能学知识”的设计理念;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吻合,特别是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高职实践教学特色。

(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及“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将相关职业技能要求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与水利示范校建设目标有机结合,体现专业特色。

以水利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校建设的辐射带动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紧紧围绕示范校建设及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鼓励各系从专业实际情况出发,发挥优势和特长,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制订出各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即使在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人才培养方案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

今后凡是申报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实训基地、精品课程等教学成果的专业,必须具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

(六)人才培养方案文字表述应力求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特色突出。

三、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步骤

(一)社会需求调研分析,主要分析有:

1.目前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包括技术职业工种的供求,学生对专业认可度,从业者的数量、质量等;

2.预测评估未来三年以后的供需趋向;

3.有关职业岗位的性质、职责、内涵、条件、环境、待遇等资料;

4.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涵是否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二)职业岗位(群)分析

职业岗位(群)分析是人才市场分析的自然延伸,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以及教材教法的选编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职业分析、职责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三)学习领域确定

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划分每个教学单元,或将工作过程的职责归纳转换为学习领域。

即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职责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优化为若干个学习领域。

(四)学习情境设计

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

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构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由专业负责人统筹,经相关教研室同行集体研究和讨论拟订。

各系主任组织相关教研室的教师进行初审,方案草案应提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评审,并按评审意见进行认真修改。

经评审和修改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教务处审核后,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

(一)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

(四)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五)课程体系结构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

(七)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八)毕业标准

(九)教学周历

(十)教学保障条件

(十一)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十二)其他课程标准

(十三)专业调研及论证报告

(十四)方案论证意见

根据方案制订程序,组织必要的行业企业专家、资深教育专家、专业负责人及校内相关课程教师参加方案论证。

方案如获论证通过,参加论证的各位专家应形成结论并签字认可。

如果论证未获通过,则必须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修改,直至再次专家论证认可。

五、基本规定

(一)课程类型

1.按课程类型(教学组织形式)分为A、B、C三类。

A类:

纯理论课;B类:

理论+实践;C类:

纯实践。

2.按课程类别(课程属性)分为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类。

3.按课程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任选、限选)两类。

4.按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考证三类。

(二)课程设置及结构

1.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学分安排

公共基础课程原则上按以下要求开设,各专业可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1

入学教育

24

1

考查

1周

2

军事理论及军训

48

2

考查

2周

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48

3

考试

一、二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

4

考试

三、四

5

形势与政策

12

1

考查

三、四

每学期6学时

6

体育与健康

60

4

考查

一、二

实现“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

使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7

大学英语

110

7

考证+考查

一、二

第一学期56学时、第二学期54学时

8

专业英语

30

2

考证或考查

三或四

各专业根据需要进行开设

9

应用数学

60~

100

4~6

考试

一、二

根据专业需要设置课时,建议80学时,并分两学期开课

10

应用文写作

32

2

考试

一~四

为充分利用资源,建议水利系、勘测系在奇数学期开课,其他系在偶数学期开课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

56

3.5

考证+考查

一或二

为充分利用资源,建议水利系、勘测系在第二学期开课,其他系在第一学期开课

合计

540~580

33.5~

35.5

2.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学分安排

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入学教育及军训、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公民道德修养(沟通与礼仪)、公共艺术及社会活动、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

素质教育课程的学时原则上不低于课内学时的10%。

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安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即在第二、四学期安排。

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从素质拓展学习领域列表中按照学期任选3项进行学习,至少应修满10个学分(其中选修4.5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开课学期

备注

1

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8

0.5

必修

考查

第一或二

2

人文素质教育(历史、艺术欣赏等)

32

2

限选

考查

各学期

3

公民道德修养(沟通与礼仪)

32

2

必修

考查

各学期

4

学生操行教育与评定

40

2.5

必修

考查

各学期

5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6

1

必修

考查

一、四学期各8学时

6

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生社团活动)

48

2

限选

考查

二、四

2周

7

校内课外活动(文体活动、考证、竞赛等)

40

2.5

限选

考查

前5学期

每学期8学时,0.5学分。

在有关活动中取得相应成绩而获得的学分可以冲抵其他选修课的学分。

合计

216

12.5

至少修满10学分,其中选修4.5学分

3.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要求,来构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总门数规定在16~20门,约70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

(2)专业技术(能)课程是决定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课程。

专业技术(能)课程应努力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形式进行。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前用★标记)一般为5~7门,约20学分。

所有核心课程均要制订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见附件2),采取浮动学分制,即人才培养方案中核心课程成绩达优秀者或≥90分,或获高级专业技能证书,可上浮1学分,纳入学生的毕业总学分,可冲抵重修后仍不合格的指定必修课(用☆标记)或选修课学分。

4.专业拓展课程

主要包括两部分:

(1)公共拓展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而设定。

公共拓展课程2-3门,4学分。

分别在第二至五学期安排;学生可在第二至五学期从全校性公共拓展课程中进行选取一门课程学习。

(2)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根据本专业有联系的相关部门的特殊要求、本行业的前沿知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职业意向以及可能的就业去向要求来确定。

专业拓展课程一般设2-4门,4学分。

(三)教学周及学时、学分分配

1.学生修业年限为三年,共六个学期。

每学期总教学周约19-20周(包括考试、军训、入学及毕业教育、法定节日等)。

教学总学时一般在2200-2600之间(含入学教育、顶岗实习等)。

其中校内外实践性教学总学时不低于总学时50%,顶岗实习不少于26周。

2.各专业最低毕业学分约为140学分(其中选修学分约为28学分),理论部分(含实验)原则上按16-18学时1学分计,整周实践部分按每周24学时1学分计。

学分最小单位为0.5分。

3.周学时的安排原则。

周学时(含实践学时)原则上控制在20~24学时之间,最高不超过26学时。

4.课程的学分根据该课程所需的教学量及其性质决定,奖励学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各类选修课的学分,可按占总学分的20%进行设计,也可根据专业培养具体要求适当调整。

其中素质教育类选修学分不低于4.5学分,

 六、几点说明

(一)关于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职业范围和人才规格的说明

1.关于培养模式的建议表述:

紧密联系***区域***行业,实行***、***、***(包括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关于培养目标定位表述:

本专业主要面向***区域,服务***行业(企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知识,具备***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职业范围:

职业面向主要对应在企业的职业身份,例如“安全员”、“操作员”、“工艺员”、“业务员”、“维修员”等。

职业岗位指专业对应的在职业面向下的具体岗位,例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里有工程安全员,具体到岗位上有“消防管理岗位”、“质量监督岗位”等具体的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至少要取得与专业相关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人才规格:

(1)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

(2)从事***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3)思想品德、心理、职业素质等。

(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说明

工作任务提炼一般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支撑能力。

(三)关于学习领域的划分

学习领域是为了实现对前面分析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目的开设的具体课程,其中既可以包括一个能力培养,也可以包括多个能力培养。

通过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既可以完成一个工作任务也可以完成多个工作任务,并非是一个工作任务对应一个学习领域。

1.基础学习领域:

指以高职教育必需的人文、科学素养培养为教学目标而共同开设的课程。

2.专业学习领域:

指以从事职业岗位(群)实际工作应具备的专门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的特定课程。

3.拓展学习领域:

指为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与素质而开设的专业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四)关于教学进程表的说明

1.学时分配中讲(练)学时主要指在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课教室内进行的讲授和与讲授内容结合的有关学生的练习活动。

单项实训主要指为培养学生的某项单项技能或通过实践明确某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综合实训主要指培养学生综合技能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企业现场教学、顶岗实践、毕业设计、集中整周进行的实践一般归为综合实训。

2.教学进程表中的各学期学时分配以“周课时数/运行周数+整周实践学时”表示。

如某门课程学时分配为“2/13+3W”,即表示每周周学时为2学时,教学运行13周,另有3周整周教学。

七、时间安排

(一)3月20日-5月20日:

专业调研。

(二)5月21日-6月20日: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三)6月21日-7月1日:

各系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对方案进行论证,并将定稿由专业负责人和系主任签名后的纸质文本交教务处。

(四)7月初:

教务处审核、编辑排版,印制、分发。

 八、人才培养方案格式具体要求

(一)人才培养方案封面及框架(见附件1),由教务处统一格式。

(二)内容设置

1.页面设置:

A4纸型,上下左右页边距为2.5CM。

2.按下列五级形式编号:

一、;

(一);1.;

(1);

3.标题:

黑体,四号。

4.正文:

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1.5倍行距。

5.表格内汉字部分:

宋体、五号。

数字和字母部分:

TimeNewRoman、五号(如果数字不能完全显示在框内,请自行调整字体的大小使数字能完全显示在框内)。

表中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6.跨页表格尽量调整到同一页内。

九、本意见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与解释。

附件1:

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附件2: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