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82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docx

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系别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805班学号08020503

学生姓名曹振梅

指导老师肖稳苗

2012年6月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发展时也带来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

多数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将环境活动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会计成本核算已经成为传统会计面临的新课题。

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会计成本核算的研究,促使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环境效益,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会计理论的创新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会计中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成本核算中及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会计人员素质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而对现状的分析的从中得出原因,最后分析研究对策主要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并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及加速培养会计会计专业人员,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以加强对环境会计的监督和解决成本核算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引导完善法规环境监督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economy,technologydevelopmentalsobringshumansociet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hasoccurredbetweenthecoordinatedsituation.Mostoftheenterprisesinthepursuitofmaximizingtheirowninterestsatthesametime,oftenexcessiv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naturalresources,ultimatelyresultingintherapiddevelopmentoftheeconomy,theenvironmentproblemsareincreasinglyserious.Theenvironmentalproblemhasbecomeaglobalissue.Environmentalactivitiesintotheenterpriseaccountingsystem,reflecttheeconomicactivitiesofenterprises,disclosure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formation,improvethequalityofaccountingpersonnelandimprov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perfectingtheaccountingcostaccountinghasbecomeanewsubjectfacedbythetraditionalaccounting.Tosolvetheproblemofenvironmentalpollution,theneedtocoordinate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issues,andtaketheroa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accountinginformationdisclosure,toimprovethequalityofaccountingpersonnel,improveth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improvetheaccountingcostaccountingresearch,encourageenterprisestopayattentiontoeconomicbenefitsatthesametimeattentiontoenvironmentalbenefits,either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ureconomy,orontheaccountingtheoryofinnovationandperfectionisverysignificant.

KEYWORDS:

EnvironmentalAccountingCountermeasures

 

1绪论

1.1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发展时也带来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

多数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在我国一直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有些企业往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间不惜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对环境项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提供环境效益方面的信息,仅仅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

而环境会计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纳入会计核算,以有关的环境、会计法规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做的反映和控制。

环境会计无论对于企业、社会还是会计本身都有积极的影响,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

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一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要求尽快加强环境会计建设。

1.2本文研究的目标(目的)

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

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在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资料。

当然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鉴于前述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对每个人还说似乎偏高,且不尽各个地方具体的现状,个人认为,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作为环境保护投资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和各地政府部门。

企业投资的目的是将其污染、资源的利用控制在环保规定指标之内;各地政府部门投资的目的是使已经污染的环境治理到可接受水平。

因此,作为环境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

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

具体包括:

(1)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则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1.3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环境会计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律,以货币及实物单位计量企业在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本费用,考核并研究企业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利润的最大化。

本文以以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为研究对象,以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为背景,以企业会计核算为基础。

通过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在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基本情况后,然后对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研究对策进行归纳和总结,从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况入手,接着介绍环境会计在管理中存在问题,以及其本身的优缺点和包括的内容,然后应用比较分析法,总结概括了环境会计在管理问题的研究对策,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再次结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会会计核算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缓解或解决对策和建议。

环境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环境会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

因此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绪论。

对企业环境会计进行简要的界定,分析特点以及包括的内容。

然后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成文的意义,并点明本文写作的立足点。

第二,根据调查查阅的资料,分析企业环境会计在信息披露、成本核算、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第三,针对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最后得出本文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环境会计提供一点素材,同时也希望能为规范企业环境会计的方法的进一步规范提供参考。

2国内外有关环境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综述

2.1国外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会计学月刊》1971年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2期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拉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正式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挪威和法国最早开始这项研究工作。

而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

葛家澍教授等在《会计研究》1992年第5期上发表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是我国开始研究环境会计的重要标志。

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环境保护意识渐渐深入人心,许多企业开始在财务报表里增加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内部管理也开始考虑环境因素。

与此同时,政府、国际机构、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都蔚然成风。

通观西方国家探讨“环境会计”的大量文献,各研究主体对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应用领域等基本问题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

1983年以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议,1989年1月,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这一提案。

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其内容包括对环境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设计辅助账户作了肯定,并批准计算收益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等

1991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九届会议,着重对环境保护会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5年,第十三届会议的中心议题也是环境会计。

会议认为,从会计上揭示环境成本和负债已成为不少国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欧洲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已经开始设计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问题,也有不少企业自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是还没有哪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系统的环境会计准则或指南,一些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也缺乏可比性和完整性,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还停留在定性信息上。

专家工作组建议提供一份有关环境会计和报告的国际指南。

1998年的第十五届年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是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主要会计概念的定义、环境成本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披露。

这标志着环境会计这一重要课题正向纵深发展。

2.2国内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综述环境

第一,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应当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将其环境责任推卸于社会。

解决环境问题,企业是主力,会计不可缺席。

查特菲尔德指出: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

郭道扬指出:

会计学的创立是在产业经济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后对经济管理提出一系列新问题、会计界参与解决这些新问题后的必然结果。

按此推理,我们可以认为,环境会计是会计界对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响应,是会计自我完善发展的产物,是传统会计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影。

格瑞和贝宾顿就将环境会计界定为:

“企业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可能影响的所有会计领域,包括新兴的生态会计”。

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环境保护意识渐渐深入人心,许多企业开始在财务报表里增加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内部管理也开始考虑环境因素。

与此同时,政府、国际机构、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都蔚然成风。

通观西方国家探讨“环境会计”的大量文献,各研究主体对环境会计的学科定位、应用领域等基本问题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

第二,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现有资料显示,中国第一篇环境会计的文献是葛家澍和李若山在1992年发表于《会计研究》的《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

此后,许多学者对环境会计进行了研究。

2001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设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就一些环境会计专题进行了有奖征文,并专门召开了学术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

早期的环境会计研究集中于理论架构。

包括环境会计的理论依据、计量单位、职能目的及学科属性,也包括环境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要素及核算原则等。

早期的研究文献集中于概念框架是正常的,后来学者们也发现应该“少谈些主义,多解决些问题”,研究重心悄然转移,人们开始探讨环境会计要素如环境资产、负债、成本等的核算计量方法。

这一阶段的文献大多局限于理论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环境会计是否应该继续采用“货币计量”假设的讨论,直接关系到环境会计要素的核算计量。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放宽“货币计量”的假设,采用“多重计量”,只有极少数学者支持“货币计量”。

徐泓就明确指出:

“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环境事项都是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而罗绍德干脆认为,“环境会计并没有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殊假设”。

后期,我国会计学界提出了具体的环境资产、负债、收益的核算账户和相应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甚至设计了环境会计核算的一整套体系。

有的学者建议以现行企业会计账户体系为基本框架,在原一级科目下增设相关环境会计核算明细科目,并据此数据编制环境会计报告;有的学者则脱离了现有的会计科目,创设了许多新的环境会计科目。

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至此,从形式上已经登峰造极了,后来者可以不同意他们的账户设置,但是却难以再把该方面的工作细化。

与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相对应的是实务界的相对沉默。

早在2002年的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代表们就达成共识:

从实务方面看,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站在2009年的时点上,我们看到,七年前代表们认识到的问题依然存在,理论界讨论风声鹤唳,环境会计实务却停滞不前。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若不能付诸实践,再精巧的构想,也不过是屠龙之术。

我们不禁要问,环境会计实务与理论的脱节,缘由何在?

环境会计研究有没有必要?

对此,学术界给予了非常一致的肯定回答。

但是,如果真的既必要、又可行,为什么形式上如此完备的环境会计核算,一直没有被企业界采用?

企业为什么要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环境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进行研究,无异于缘木求鱼。

已有大量的文献涉及这个问题,仍未有定论。

本文将另辟蹊径,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出发,来回答环境会计存在的合理性,并试图指出下一阶段环境会计的研究方向。

 

3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1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的起步较晚,初期在会计学界引起的重视不够,因此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完善的实践环境。

3.1.1.企业环境会计在信息披露问题现状

 

 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引入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尚少,且多未对披露进行单独处理,披露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实用性,且披露报告不规范。

信息内容一般对企业经营影响不大,对项目开发后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没有明确的分析和说明。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不同企业因其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使披露信息缺少可比性,降低了其利用价值。

3.1.2企业环境会计成本核算现状

  在成本核算方面,由于企业环境会计涉及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需要企业内部设计师、工程师、生产管理者、财务会计人员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因此也就对环境会计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践中高学历、跨学科、有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见,而素质有待提高的环境会计工作者在建设企业特色的核算体系、针对不同层次要求设计、记录相关工作情况的过程中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为成本费用的计量提供翔实准确的依据。

另一方面,保障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利等问题都增加了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不确定性,不利于环境成本的精密核算,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1.3企业环境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人员素质方面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

在会计实务中,还没有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

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还不是很强烈,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也刚刚起步,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对财务人员在素质方面培养不够,在大多财务人员中,存在着种种与企业财会不适应的问题:

表现为:

新上岗的财会人员较多;业务素质低,财会知识不丰富;会计《俩法》、企业《两则》学的不深,在实际工作中用的不够;个别财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执行财务制度不严,财经纪律无力等。

3.2企业环境会计研究在信息批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2.1 信息披露问题

首先,环境会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已出台的环境能源法规及相关行业准则,学习环境学及符合企业生产特色的环境、能源技术知识,能全面记录企业的环境工作状态数据,以此为基础准确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能科学分析重点环境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对企业的投资和生产决策进行指导。

其次,环境会计部门应重视与国家环保、资源部门等的交流与合作,依照其出台的技术性基础规定对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如上市公司应披露的主要污染指标数据等。

再次,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采取单列项目的方式,如增设资产负债表类“节能投资”、“环境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增设损益类“环境收入”、“低碳节能奖励”等明细科目;对企业无法以货币计量但现实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项目,应以报表附注形式进行解释说明,如对新型低碳能源利用情况、环境法规执行情况、企业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企业对环保部门做出的环保承诺等。

此外,应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制定和健全相关制度,实行披露人员责任制,明确应披露的内容、规范披露的方式。

3.2.2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第一,信息披露比例不高,且集中在重污染行业。

在部分企业已经逐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其会计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逐渐增强的同时,大部分企业对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事项仍未能加以很好的反映。

在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中大部分属于重污染行业,这说明对环境信息披露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第二,披露信息内容不独立,未能体现环境信息的重要性。

大部分企业只是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了一个简要说明,而未能在一个独立的环境项目中对这些环境信息做出反映。

在会计科目方面,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环境科目。

  第三,露信息主要为历史性信息。

绝大多数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都是对过去发生事项的反应,比如排污费、绿化费、税收减免、环保认证等内容。

很少企业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环境责任进行核算,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反映的是历史信息

  第四,披露信息缺乏固定的、规范的形式,缺乏可比性、连续性和有用性。

一方面,因为没有会计制度或准则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做出规定,因此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可以采取董事会报告、报表附注、独立报告等形式。

披露的内容也存在定量、定性及定量定性结合三种方式。

各个企业、行业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格式因此不能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

另一方面,由于比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的发生带有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内容,企业在披露时带有相应的随机性,从而使得环境信息缺少一定的连续性,不能进行企业信息的历史年度纵向比较。

由于以上的两个方面原因,环境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无太大帮助,披露内容的适用性极低,故而缺乏有用性。

  第五,对环境信息披露仅仅是一种自愿行为,缺乏强制性约束。

由于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还没有具体的要求,是否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就完全视企业的环境意识等诸多因素而定,同时由于收集、获取环境信息存在一定难度,而且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没有强制压力的条件下,企业往往容易倾向放弃对环境问题的披露。

  第六,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现有的一些法规、准则存在内容空泛、操作性差、范围狭窄等问题。

  第七,会人员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未能体现。

有关环境会计法规或政策的实施、必定需要通过财会人员来实现。

因此财会人员角色扮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会计法规和政策实施的成效,也决定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

而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会计问题认识上和处理能力上严重不足。

  第八,个利益群体对环境信息的要求不够强烈。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不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投资人、债权人,或者是普通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并不如大家所期望的那么强烈。

除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的一些非政府的环境保护组织对企业环境信息有着较高要求外其他的利益群对环境信息几乎没有什么急切需要。

3.3企业环境会计在成本核算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3.1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

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大部分企业只是将排污费列作管理费用。

这样作操作虽然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很少单独核算环境成本,不能获得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会模糊环境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也不利于环境成本控制。

第二,环境成本费用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混合在一起,缺乏合理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上述问题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第一,应列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环境成本未列入,使得成本补偿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合理确定产品价格。

第二,投资人不能获得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的成本信息,难以对经营者的环保绩效和企业的环保风险进行评价。

第三,经营者不能获得环境成本信息,不利于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