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82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docx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

XXXX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精选〕

 

  导语: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历年高考文学常识题目]

 

  2005年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______角(见图)之外,还有生、净和______。

(2分)

 

  1。

(2分)旦(1分)丑(1分)

 

  2004年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

(8分)

 

  赤壁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

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

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

(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5分)

 

  24.上文选自《资治通鉴》,它是—部________体史书,文中的“臣光”是______(人名)。

(2分)

 

  16.对仗(或:

对偶)17.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18.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24.编年司马光

 

  2003年

 

  11.“摩诘”是唐朝诗人________的字,苏轼称赞他的作品“”。

(2分)

 

  11.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01

 

  (四)阅读下文,完成17一19题。

(8分)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7.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____诗。

(3分)

 

  18.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2分)

 

  19.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诗圣(2分)律(1分)18.(2分)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写出两句即可)19.(3分)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意思对即可)

 

  上海卷文学常识试题

 

  2000

 

  19.修始在滁州,号,晚更号六一居士(2分)19.(2分)醉翁

 

  01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样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7.B

 

  00(北京、安徽卷)

 

  7.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

 

  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

 

  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的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7.D8.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