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759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docx

传媒学院125规划讨论稿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

(2011~2015)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学院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重庆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参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分为六个部分:

一、学院基本情况,二、前期工作回顾,三、指导思想,四、发展目标,五、阶段性目标,六、具体措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高职学院制订学院发展规划,是实现学院发展的必然途径。

通过规划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形成学院发展行动方案,凝聚共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方能使学院按既定目标协调、健康、高效地不断发展。

一、学院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前身为重庆光彩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改名为重庆传媒职业学院,并由重庆永川迁到铜梁。

学院的专业设置也从原来的以电子、机电为主转型为以传媒、艺术为主。

(二)办学条件

学院现地处铜梁县城区,距离主城区30分钟车程。

学院占地面积800亩,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43434㎡,其中教学楼11836㎡(均为多媒体教室),学生公寓22129㎡(均装有空调),行政、服务用房9469㎡。

学院现有图书馆(存书量4.6万册)、微机室(5间)、语音室(2间)、演播厅、画室(3间)、形体室、设计室(3间)、摄影棚,教学设备齐全。

学院建有校外实习基地十多个,能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

(三)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传媒、艺术、信息技术、经管4个系13个专业,在校生数为1961人,另有4个新专业将在今年秋秋季开始招生。

全院教职工139人,其中专任教师32人(教授3人,硕士以上学位13人),校内兼职教师5人,校外兼职教师13人,共50人。

二、前期工作回顾

(一)教学工作

1、凸显传媒特色,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结构

在学院的专业结构中,核心专业是传媒专业群包括传媒策划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播音与主持、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出版与发行、版面编辑与校对等。

现代传媒业与其艺术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密切相关,故支撑专业确定为艺术设计专业群和信息专业群,包括艺术设计、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专业。

此外我院还开设了管理类专业作为辅助专业,包括文秘、速录、物流、报关与国际货运、老年公寓管理等专业。

这些专业的开设,除了在管理理念上能服务于传媒业外,更多考虑的还是区域经济的需求。

2、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我院积极推进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改革。

征对学生在走进社会时普遍存在的规划缺失及定位失当问题,开发了“职业规划教育”、”反思教育”、”创业教育”等课程,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各专业征对现代从业要求的课程开发工作,也在有力地推进。

对于现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目前也在积极进行之中。

各专业的很多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大量实务性内容,包括岗位知识,职业标准,设计性、技巧性的内容等等。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大力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我院很多课程都采用了“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院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信息丰富、图像鲜明、操作方便,下载容易,极具现代气息。

为推进教学研究,各系部积极组织教研活动,特别是从上学期开始,我院每学期开展一次的全校性说课活动,对教育教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受到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3、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从业能力

学院的实习实训课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有的课程本身的内容就是实习实训,有的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交替进行,有的课程则采用了任务引导教学的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学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非常重视,工作的进展情况也不错。

顶岗实习的覆盖率目前在83%左右,实习时间超过半年,情况基本令人满意。

目前,学院的校内实习基地已能满足相关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实习实训要求。

针对学生的从业能力培养,我们着眼于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实践教学基地,已建成涉及各个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十余个,基本上能够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学院十分重视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安排了专人负责。

每一次职业资格证书的宣传、组织、培训、考试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我校主要参加的证书考试有物流师、秘书和出版发行员考试。

其中物流师四级的过关率低,只有百分之几;秘书四级的过关率约一半;出版发行员的过关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学院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已成功引进十多个企业单位。

目前还在与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地方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联系洽谈,力争建设模式新颖、联系紧密、服务地方、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旗舰。

4、从严教学管理,维护教学运行

学院教务处是学校各处室中机构最完整的单位,下设教务科、教学设备科、教材科、实习实训科等科室。

各系设有管教学的系副主任,教学秘书。

整个教学口干部配备基本到位,责任分工划分明确,工作流程简洁明晰,工作效率明显,干部考核制度完善,档案留存完整,总体工作情况良好。

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完整而自洽,学院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学院教风学风整体上良好,在2010-2011学年第一期共处理教学事故三起,各类学生违纪违规四人次。

由于制度完善,处理工作顺利,最终实现共识。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学校的教学监控体系目前主要是通过评教活动、巡课、以及传统的考试考核等方式来进行的。

评教的结果基本令人满意,按学生评教反馈,全校教师平均得分87.49分。

巡课活动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巡课的结论是,多数班级到课率和听课率都能达到95%以上。

(二)育人工程

1.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十分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举办了各类文体美活动学习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项竞赛和表演,积极参与地方的各种竞技和演出活动。

目前学院的社团组织达到19个,体育、文艺、诗歌、绘画、书法、创业…等等。

社团活动频繁,扩展了知识领域,丰富了生活情趣,提高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同。

2.推动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学院党总支和学生处狠抓学风建设,制定了完备的学生工作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建立了党总支-学生处-辅导员-学生干部层层落实的学生管理模式,健全了教务处和教师对学风的监督机制,齐抓共管,使得学院的学风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开拓就业渠道,引领创业工程

今年我校的首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目前学生面试单位已有几十家(含重庆科教频道、中国消费报记者的招聘),不少顶岗实习的学生也与单位有了聘用意向。

学院创业园正积极为学生开辟微企创业之路。

学院还和九个学校达成就业合作意向,资源互补,联合开发就业工程。

为了大力推进实习实训及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我院成立了创业园。

创业园积极鼓励、扶持师生创业,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已入驻创业园的实习实训学生团队已经有十多个。

为推动城乡统筹的发展,创业园还和地方政府联手,积极创建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已申报、获准成为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目前是重庆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该培训资格的学校。

截止现在,已开展了五期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班培训工作,效果很好,得到重庆市工商局,铜梁县委、县工商局的充分肯定。

三、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社会效益,为重庆市文化传媒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办学定位

以传媒为特色,以艺术设计和信息技术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类教学型高职院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力争成为市内一流,国内知名,传媒业盛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并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申办应用型本科教育。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职业教育”一章中强调: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要始终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师生协力,各部门互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使学院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坚持创新思维

《纲要》在“工作方针”中指出: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努力探讨职业教育的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为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坚持校企合作

《纲要》在“职业教育”一章中指出:

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必须采用校企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全程联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为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为学校实习基地、实训教师、人才培养需求铺垫坦途。

4.坚持服务地方

《纲要》在“高等教育”一章中强调:

“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我们要密切关注重庆市和铜梁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优化专业结构,创新改革思路,推进校企结合,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区域经济。

到2015年,将学院办成一所西部传媒人才向往、实力雄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平台的传媒本科职业大学。

(一)教学工作

1、适应区域发展,优化专业设置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强势推进,为传媒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院下一步专业设置规划所申报的传媒类专业,将着力考虑网络传媒和移动传媒这两个新兴的传媒业方向,力图将我们的专业设置融入信息时代的潮流前沿,培养能强势占领传媒空间的专业人才。

作为传媒业支撑的艺术和信息技术的专业设置规划中,除了申报部分传统艺术及信息技术专业,如影视音像技术、影视表演、影视灯光艺术、多媒体技术等而外,我们将重点申报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

根据重庆市信息产业局规划,到2013年,信息产业将取代汽车产业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

而据专家分析,由于信息业的发展迅速,其专业人才缺口高达30万人,而且这种规模的人才需求至少将持续十几年。

因而,迅速大力增设信息技术类专业,为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毕业生的就业铺路,成为我们重点考虑的专业申报方向。

学院还准备在2012年,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集结信息专业群,致力于信息业的教育和发展。

在管理类专业下一步的申报中,一方面要扩大申报范围,如申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等。

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需求,对于一些专业结构跨度大而社会需求又强烈的专业,即使办学条件一时有困难,我们也要创造条件,知难而上。

除了我们刚申报成功的老年公寓管理专业外,还有准备申报的学前教育与保育、农业技术类专业。

综观学院整体专业结构框架,目前凸显学院特色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传媒专业群、艺术专业群和管理专业群。

考虑到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学科潜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学院目前计划将播音与主持、动漫设计与制作、物流专业确定为学院的特色专业、重点扶持专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申报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旦学院的信息技术专业群布局形成,在这个专业群中将产生新的特色专业。

其专业发展方向必定切合重庆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动向和技术需求,从而实现学院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完满对接。

我们将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丰富专业内涵、彰显专业特色,把特色专业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专业群组和产业链,将学院办成与当地企业、农业共同设计和实施课程的社会型职业学院,在2014年申报市级示范职业学院

2、坚持创新思维加强课程建设

目前,针对学院新专业的拓展,要按照当前社会及职业需求,立即启动老年公寓经营与管理、版面编辑与校对、电视节目制作、人物形象设计四个专业的课程开发工作。

不仅要在校内各专业继续进行课程开发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工作。

要对行业进行深度考察,把握对劳动力市场及岗位需求的中短期和远期预测;对相关专业与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资源进行统筹;确保各专业的课程开发工作更务实、更协调、更强劲地进行。

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结合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就业准入条件,进一步进行调研,征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要继续强化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不断升级切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现代教学方式。

继续大力推广适应学生从业需要的情景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加速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将在两年内全面完成学生课外学习系统,创建电子课本、电子笔记、电子作业,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应充分估计到考试改革对现行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迎合时代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着力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指引教学工作沿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院准备将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建设项目来推动。

首先要立项申报,然后综合评审,达到校内精品课程的将进入学院首轮精品课程建设梯队,进行重点培育,目标是准备冲击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5年规划的具体目标是:

今年内各专业至少要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要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工作要稳妥推进,要坚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启动教材编写工作。

目前,我校已在部分课程推出了自编教材,已经过两届学生的试用和修订,准备公开出版。

学院计划在2012年正式出版教材,2015年申报国家规划教材。

要将教研教改活动推向纵深发展。

教研活动应有更明确的目的性,要在群众性的说课活动中优选、培育苗子,最终以成果的形式给以评估和推广。

教改工作要采用规范的立项、申报、实施、评估的程序进行。

在2011年各系都要申报校级教改项目,2012年申报市级教改项目。

要建立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在2011年设立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在2012年申报市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015年申报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

要注意总结改革成果及经验,形成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公开发表,2011年公开发表论文数量要达到20篇,2012年要达到40篇。

我们还准备组建“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中心”、“高职教育研究中心”来指导教研活动,创刊《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电子版学报》来公布成果。

要启动教师职称评审聘任工作,使教师能各得其所,激发教师献生教育事业的工作热情。

3、推进实践教学,加速基地建设

在下一步的实践教学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着力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继续优化已有的教学实践性课程。

另一方面,对于实习实训进展还比较迟缓的部分课程,要多方调研,集思广益,加速推进,在2012年确保各专业的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

顶岗实习的工作成绩要继续巩固,还要进一步扩展实习范围和实习单位。

对于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中目前比较突出的学生的管理模式问题,我们要在2011年统筹顶岗实习的组织工作,各系处联手协调,深入实习单位,加强管理,确保实习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要着力筹办实习基地。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建立系列校内实习基地如影视制作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基地、老年公寓实训基地、应用生物技术(园林园艺)产业基地,着力推进专业实训室纵深建设。

我们还要进一步在更大的范围进行调研,寻求更多的企业合作伙伴,共建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2011年校外实习基地达到50个,2012年达到80个,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创造更好的条件。

学院将继续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

征对学生在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中的难点,我们要多方设法,积极面对,力争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

要一如既往地推进校企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

在2011年,我们将建立学院和铜梁工业园区互动关系,要建立首批以“订单培养为载体,校企共同参与为基本”的校企合作单位,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方案设计,并参与教学全过程。

2011年战略性、全方位的校企联合办学单位达到3家,到2012年,校企合作单位争取达到6家以上。

4、开启学院资源,热情回报社会

学院为社会服务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创业园展开。

创业园的工作虽然还刚刚开始,已是成果喜人,后续的培训任务也络绎不绝。

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将是全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建设铜梁县城和农村素质提高培训基地,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创业园还将兴办院办企业,直接为地域经济和学院的教学改革服务。

在创业园的中长期工作规划中,我们把电子信息技术业的职业培训放在首位。

为切合地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即将到来的重庆信息产业的腾飞,为铜梁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培养电子信息产业急需的一线优秀人才。

(二)育人工程

1.丰富学院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努力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优化社团活动组织和提高活动水平,丰富学生文化、体育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大型文体活动,展现学院风采。

要在今年全面实现“人文校园”、“健康校园”目标。

要拓展素质教育的战场,创建农村“三进三同”基地,关注留守儿童,让学生到广阔天地去锻炼成长。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要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是维系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培训机制,关注学生动态反馈,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持续提升学风建设力度,确保学院各项工作的的正常开展,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培养目的。

3.推进招生工作,实施就业工程

对于招生工作,要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切实做好招生工作,保证生源质量。

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将依附重庆市教委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要通过行业合作,特别是利用实习单位,解决就业问题;要通过实现校校合作,加强与市内、市外各院校的就业合作。

力争创业就业率逐年攀高,2015年达到98%以上。

(三)保障措施

1、优化队师资构,加强教学培训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下一步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目前学院生师比距离评估标准还有差距,在两年内必须达标。

另一方面是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提高专业课专任教师技能水平,学院将定期安排他们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挂职锻炼,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实践时间超过一个月,促使其教学更切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要强化对于相关课程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明确教学要求,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学院将着手规划学院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并逐步合理化。

在2012年,学院的教师队伍中硕士毕业生学历以上的教师要达到20%以上,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要达到15%以上,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奠定基础。

对特色专业和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要立即着手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团队的梯队结构。

各系都要在2011年组建一个校级教学团队,在2012年申报市级教学团队。

2、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要继续推进制度建设,维护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我们将在本期编辑两份文件:

《学生常用手册》和《教师常用手册》,把常用的内容浓缩一下,发给每个教师和同学,便于日常查询,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率。

在制度的执行方面,我们还要在严格性和人性化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不可偏废,努力去营造一个管理严格而又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活泼向上的工作局面。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机构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职能也将越来越完备,分工也将越来越细致。

学院教学口的所有干部都做好了思想准备,也备有工作预案,去迎接职业教育的高潮,实现学院的飞跃发展。

为了完备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我们将在原有监控机制基础上,在今年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网上评教系统”,通过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确保我们的教学质量。

3、全面推进图书馆建设、校园网建设,构建信息立交桥

我院现在的图书馆面积偏小,存书量距离评估要求也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建筑面积为1.6万m2功能齐全的学院图书馆大楼正在建设中,今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学院也在制定计划,增加图书存栏数和电子图书库容量,两年内使存书量达到13万册,到2015年,存书量达到25万册。

学院网站已初具规模,功能齐全。

校园网终端已延伸到全部教室和学生宿舍,学生上网非常方便,非常普遍。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学院还在大力加强学院网站建设,优化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建立学生继续学习系统,使之能充分满足学院管理、教学、育人工作的需要。

今年学院将全面实现“数字校园”目标,为全院师生搭建信息高速路,信息立交桥。

4.推动基础建设,完备硬件设施

今年要完成图书馆、教师公寓、网球场修建成并交付使用。

随即还要建立电视节目制作基地、老年公寓实训基地、应用生物技术(园林园艺)产业基地等一系列校内实习基地,到2015年,总建筑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

要进一步实施专业实训室纵深建设,逐年增加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2015年达到1500万。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随着学院的发展,2011年~2015年的总投资预计达5个亿。

5.坚守服务意识,完善后勤保障

学院后勤工作井然有序,确保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强调后勤工作的服务意识,维持后勤工作的稳定机制和长效机制。

要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2011年,学院将建设传媒“大学林”1个,“系部林”4个,全面达到“绿色校园”评价指标。

6.全院高度重视,维持安全稳定

学院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的工作成绩突出,领导重视,责任落实,队伍精悍,培训严格,管理到位,校园及周边秩序良好,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和刑事案件,去年已被评为重庆市的“平安校园”。

学院将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平安校园”的永远平安。

7.党建工作

五、阶段性目标

1、学院2011年发展规划

(1)针对新专业的拓展,开启老年公寓经营与管理、版面编辑与校对、电视节目制作、人物形象设计四个专业课程;

(2)申报3门新专业,使学院达到20个专业的规模,申报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学生规模超过2500人(若加上涉外商贸学院2500人,在院学生规模超过5000人)。

(3)进一步开展“任务引导教学法”,切实提高学生关键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申报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教改项目4个,公开发表论文20篇,设立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

(4)基本建立学院和铜梁工业园区互动关系,校外实习基地达到50个,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家以上。

各专业的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40%以上。

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

(5)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建成“健康校园”和“人文校园”。

提速学院数字化建设,实现“数字校园”。

建设传媒“大学林”1个,“系部林”4个,达到“绿色校园”。

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建农村“三进三同”基地。

(6)加强师资队伍教师,生师比<30,研究生比>15%,高职比>10%,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组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7)初步建立学院主要工作目标和部门目标责任书管理制。

(8)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