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679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docx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高考题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十七章世界地理

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

1.(2013新课标全国Ⅰ,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瀑布对鱼类生长环境的影响、流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题,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且尼罗河与维多利亚湖之间有瀑布,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阻碍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题,应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和生物资源两个方面分析。

第(3)题,尼罗河鲈鱼大量繁殖可能给维多利亚湖其他鱼类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

第(4)题,引进尼罗河鲈鱼对维多利亚湖沿岸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尼罗河鲈鱼品质优良、产量大,有利于出口创汇;可带动捕捞、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答案:

(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

(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2012全国文综,8分)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D.日本

解析:

四个国家中,中国人口13亿左右,印度人口10亿左右,美国人口3亿左右,日本人口1.3亿左右。

通过煤炭消费量与人口总量的比值可知美国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

答案:

B

3.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

解析:

图示资料所给信息为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据此可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单位GDP能耗需结合相应国家的GDP数值;碳排放量不一定是煤炭消费所排;能源进出口量还包括其他能源的生产、消费状况。

答案:

D

(2012重庆文综,12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4.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盛行西风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D.水温特征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自北向南流经德班的厄加勒斯暖流是向西运动的南赤道暖流遇到陆地阻挡而被迫向南流形成的。

答案:

C

5.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D.石油资源丰富

解析: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工矿业发达,耗能多,人均碳排放较高。

答案:

A

6.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解析:

温室效应增强,导致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近地面大气辐射增强,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答案:

B

7.(2012安徽文综,4分)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下图反映了(  )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在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值,排除①;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排除③。

答案:

C

(2010福建文综,8分)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

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完成8~9题。

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他

合计

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1

100

8.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与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可知,该三角洲主要以盐荒地、滩涂、旱地为主,没有水田,证明该三角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

只有丙图所示的黄河三角洲最符合,选项C正确。

答案:

C

9.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土地利用与环境演化的关系的能力。

三角洲向海洋推进过程中,首先在沿海地区形成滩涂,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逐渐开发滩涂等荒地,而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干旱,易导致所开发的土地形成盐荒地,并最终形成旱地。

这反映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环境的失衡。

答案:

A

10.(2011天津文综,2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

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局部地区某月份的风向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位置和地形等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等重点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结合区域特征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1)题,根据相对位置可知,Y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一月份受西风影响,降水较丰富。

(2)题,M河三角洲易发生洪涝,可以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以及雨季时降水量过大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光热条件可以从两地所处的纬度进行分析;水源和土壤条件可以从它们都位于河流三角洲上进行分析。

第(4)题,S市是上海,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制造业被迁往周边地区,从而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而推动了周边地区在人口、用地方面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

(1)偏西(西南,西)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两地纬度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

(4)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11.(2010浙江文综,30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因素、湿地分布成因、生态破坏和城市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

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像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应从纬度位置、地势、气象条件、人口多少、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其有利和不利因素。

(2)问,湿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

第(3)问,非法牧场扩张会造成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第(4)问,图中60°经线西侧地形以山地为主,东侧地形以平原为主。

注意应从地形、气候、河流以及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有利条件:

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

不利因素:

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

沿海;航运便利。

西侧:

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考点二 世界地理分区

1.(2011山东基本能力测试,1分)2011年4月,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 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 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巴西位于西半球,巴西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占大部分黑色人种占很少一部分。

答案:

D

(2010浙江文综,8分)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2~3题。

2.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从图像中提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月份影响欧洲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故0℃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且位于沿海地区,为甲曲线,选A。

答案:

A

3.“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本题考查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图中乙曲线附近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该地区地壳活动活跃,石灰岩受挤压变质成大理岩,故选B。

答案:

B

(2010北京文综,8分)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4.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乍得湖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大。

从图中的流域边界可以看出该湖为内流湖,因此水面蒸发参与了陆地内水循环。

答案:

D

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图中反映了乍得湖水位在下降;从图中湖泊面积的变化,可以判断湖底西北高,东南低,(湖泊最终向东南退缩);流域面积的变化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所以选择B。

答案:

B

(2009安徽文综,8分)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6~7题。

6.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经度

C.纬度D.洋流

解析:

对比分析a与其他港口,纬度位置高,获得的热量少,解冻日期晚。

答案:

C

7.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c>d>bB.d>c>b

C.c>b>dD.b>c>d

解析:

b、c、d纬度相近,但b位于大陆西岸,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在0℃以上,港口无封冻期。

c、d位于大陆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但d受海洋影响较大,最冷月比c处温度高,封冻期比c短,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8.(2010福建文综,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

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2: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他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占总产量比例(%)

8.0

5.0

12.0

4.9

74.2

88.8

5.8

1.3

100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降水量差异及其原因、农业发展及其限制性因素等知识点。

(1)问,尼日尔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强烈,因此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逐渐减少。

(2)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甲地位于山区,乙地地势平坦。

因此甲地主要受迎风坡降水及暖流影响,降水较多。

第(3)问,N国位于非洲,主要从非洲地区的技术、观念与生活习俗等方面分析。

第(4)问,古马里帝国位于非洲尼日尔河流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处于贸易交通要道等条件,促进其兴盛。

答案:

(1)变化趋势:

水量减少。

原因:

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2)主要差异:

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

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4)地形平坦;草原广阔;河流水资源较丰富;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

9.(2010北京文综,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1)问,该地5~8月降水多(冬季),其他季节降水少,原因是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2)问考查区域农业的不同点。

乙、丙同为混合农业,但丙位于墨累—达令盆地,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

第(3)问,从题中的信息可知,甘蔗主要产于东部沿海,而制糖业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所以蔗糖厂应该布局于甘蔗产地附近,另题干中强调蔗糖主要出口到海外,分布于东部沿海有利于利用东部多港口的优势。

第(4)问,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集群状况、交通状况、经济距离等方面进行。

第(5)问,从图中归纳出东部污染扩散的特点,并结合洋流等因素来思考。

答案: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

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

(4)资源:

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

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

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

考点三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2013安徽文综,8分)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1~2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意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开发,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微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

(2013重庆文综,8分)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下图,回答3~4题。

3.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美国、巴西两国城市的资源产出效益比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示信息可知,美国城市的淡水产出效益约为22美元/m3,巴西城市的淡水产出效益约为38美元/m3,故美国城市淡水产出效益低于巴西;美国城市的能源产出效益约为75×102美元/吨标准煤,巴西城市的能源产出效益约为63×102美元/吨标准煤,故美国城市能源产出效益高于巴西。

4.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较高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示信息可知,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高于巴西,其原因可能是美国科技发展水平高。

5.(2013广东文综,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类型、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题,由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印度尼西亚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2)题,由材料中“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可知,爪哇岛附近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这些灾害可能引发海啸。

第(3)题,读图可知,爪哇岛地处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爪哇岛四面环海,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

第(4)题,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海域广阔、热量充足、饵料丰富等方面来回答。

第(5)题,要实现爪哇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防治水土流失,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入手。

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

(2)地震 火山

(3)原因:

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4)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5)措施: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6.(2013北京文综,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8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8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12分)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8分)

解析:

本题以新西兰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降水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火山旅游活动的内容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题,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应从地理位置、交通建设条件以及运输需求等方面分析。

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新西兰是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岛国,远离大陆,对外联系陆路交通不便,但该国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所以其对外货物运输以海运为主;新西兰经济发达,国际机场数量多,所以其对外客运以航空运输为主。

(2)题,分析降水量多少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地形因素等方面进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西兰南岛受西风带控制,西侧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

第(3)题,与南岛相比,新西兰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

第(4)题,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成因主要从板块运动方面分析,而火山旅游活动的内容则可以从火山地貌、火山灾害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