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403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docx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1精选文档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

1、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选择题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

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体制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

2.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体制制约技术转化

3.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干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部分利益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劳资矛盾

4.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

5.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6.

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推行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7.

列宁说: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农业集体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究其原因是

①日本、西欧的崛起②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③关贸总协定瓦解④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特刊,征文探讨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重建经济.该刊共刊登了16篇论文和10篇随笔.从表中可以看出(  )

方式

私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非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

统制的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体

篇数

1

9

3

2

1

1

1

A.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

B.实行社会主义成为民众普遍要求

C.中共的革命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

D.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

10.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实践了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

A.实行美元贬值B.调整产业结构C.推行以工代赈D.发展农业生产

11.

下为1983﹣1984年度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人的影响一览表(单位:

英磅)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

月收人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一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A.政府已无力承担社会保障

B.社会保障的发展得到了重视

C.惩勤助懒现象日益突出

D.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12.

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应该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B.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C.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

D.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13.

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A.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14.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

……”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阅读下面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生产指数情况表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工业总产值

102.51

14.10

77.39

从上表可以看出

A、两次世界大战对俄国和苏联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B、十月革命为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到1925年苏联工农业生产水平均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D、新经济政策是推动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6.

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

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

据此可知该文件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就

C.否认了列宁改革的必要性                    

D.从现代化角度对工业化做了肯定

17.

“对美国政府有利的事就是对通用公司有利”是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谚语。

这则谚语揭示了(  )

A.大企业与国家政权关系密切B.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的扩张

C.世界经济制度化的发展趋势D.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度加强

18.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

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

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

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19.

下图是苏俄(联)的粮食曲线变化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宣布退出一战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体制

20.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1.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

“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

……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经济体制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表明赫鲁晓夫要废除农业集体化

22.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

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23.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

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B.缓解经济发展中“滞胀”问题

C.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D.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24.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B.都达到了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效果

C.美国通过兴修水电工程,促进国家就业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强重工业实力

二、非选择题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决定,我们要站稳脚跟,通过严格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直到我们达到预算的平衡为止,以使美国政府的信用坚不可摧。

我们已经决定,如果需要,我们应把这样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政府全部信用,用来帮助私人机构以保护债权人和我国人民的储蓄。

我们已经决定,在联邦储蓄体系范围内做些调整,以使我们的黄金在贸易中发挥经济作用。

同时,我们将保持美元在美国每个城市和世界中的可靠价值;我们将扩大信用以抵消由于我国人民贮藏和外国人提款带来的收缩。

我们还决定,联邦政府在保持那些贫困的地方社区问题上要发挥作用,我们还将以政府的信贷援助,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

——摘自胡佛《在艾奥瓦州得梅因演说谈大萧条形势》(1932年10月4日)

材料二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罗斯福为了“应付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主要特点是什么?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

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

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其主要内客: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

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三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2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

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

试卷答案

1.C

2.D

3.B

4.D

“民主化”“私有化”都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5.D

材料强调赫鲁晓夫“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未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其改革最终失败,D项符合题意。

A项是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之一,排除。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C项与赫鲁晓夫无关,排除。

6.B

过多的福利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能较好地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实施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和缓和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优化政府形象是福利制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暂时缓和社会矛盾”表述不准确,故D项错误。

7.D

题意中强调的是列宁的经济政策,A、C两项都是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均排除。

题意强调此项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经济政策,一旦战争结束,对经济发展无利,D项符合题意。

8.D

9.考点:

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材料未涉及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故A错误;

材料只是统计发表的论文,看不出社会主义成为民众普遍要求,故B错误;

材料未涉及中共的革命宣传,故C错误;

从表中统计的论文来看,只有一篇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其他均支持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而此时的苏联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即斯大林模式,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故D正确.

答案:

D.

10.C

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图片中20世纪30年代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水利工程为罗斯福新政中兴办的公共工程,反映了新政中推行的以工代赈的措施,这种措施的目的就是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以摆脱经济危机,故选C。

A、B、D三项分别反映了新政在金融、工业和农业方面的措施,故排除。

11.考点:

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福利制度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材料看不出政府已无力承担社会保障,故A错误;

材料未涉及社会保障是否得到重视的问题,故B错误;

从表中可知,收入多的人没津贴,交完税后,每月的收入比享受福利津贴的家庭相差不大,惩勤助懒现象日益突出,故C正确;

材料未涉及经济增长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12.考点:

斯大林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关键要害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基本原则,以长官意志取代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往后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接班人.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表明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故A正确;

斯大林模式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故B错误;

斯大林模式并不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故C错误;

D材料未体现,故D错误.

故选A.

13.考点:

斯大林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苏联的工业化.

根据题干材料“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说明斯大林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故A项正确.

B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正出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应排除.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说法错误,应排除.

故选A.

14.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被宣传的无比优越,但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生活困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

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尽管①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实符合,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因此选B。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70、80年代苏联的危机

【名师点睛】由于苏联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越来越明显,后期的改革也是成效不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上去,精神信仰逐渐的缺失,吏治腐败,苏联的社会矛盾重重,矛盾的积累最终使苏联解体。

15.参考答案:

D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名师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21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21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1)在目的方面:

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

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方面:

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6.答案:

D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是1918—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从“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可知材料强调的是30年代的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模式的成就,没有否定列宁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了斯大林模式发展重工业和科学,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为二战胜利和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奠定基础,故D项正确。

17.知识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