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87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docx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

富平县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强力推进柿子集约加工示区、苹果高新技术推广示区、奶山羊养殖核心示区和设施蔬菜集中示区四大产业核心示区建设,突出发展柿果、奶畜、瓜菜和粮食四大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先后荣获中国柿子之乡、中国奶山羊之乡、中国早中熟苹果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特色农业十佳县。

一、近三年来农业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工作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强化措施,落实政策,全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截止2011年末,全县农牧业总产值2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4元,比“十五”末期的1922元增加3602元,增长187.4%。

1、党在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按照党在农村基本政策长期不变的要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和城乡统筹改革,稳定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政策,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严格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围不断扩大,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2、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县粮、畜、果、菜、林五大基地区域布局基本形成,以农牧产品产业化加工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发挥了带动效应,为全县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色苹果领先一步。

我县气候、光照、自然资源独特,属苹果优生区,被列入国家苹果优势产业带规划。

近年来,坚持发展中早熟和晚熟苹果,成为乃至全国最大的中早熟、晚熟苹果生产基地。

栽植面积25万亩(其中早中熟10万亩、极晚熟粉红女士5万亩),总产25万吨,产值达到6.8亿元以上。

产品热销、、两湖、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富平柿饼驰名中外。

我县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柿子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

全县柿子总面积13万亩,鲜柿年总产6万吨,加工柿饼1万吨,年出口国、日本等2000吨左右,总产值达到2亿元。

先后建成标准化加工棚120个、2万平方米。

2008年柿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柿子加工论坛暨首届富平柿子节。

奶山羊产业蓬勃发展。

奶山羊是我县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适度规模养殖的发展道路,奶山羊产业得到持续较快发展。

已建成省级奶山羊示村20个,万只以上养殖大镇8个,3万只养殖大镇2个,规模养殖场(小区)190个,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户4810户,奶山羊存栏35.6万只,建成机械化挤奶站171个,建成乳品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奶粉能力超过2万吨,羊乳系列产品销售海外。

2011年全县鲜奶总产达9.8万吨。

红星乳业投资1.65亿元兴建的日产600吨羊乳加工项目已投入使用,生产液态羊奶、羊奶粉、羊奶酪等高端羊乳产品,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羊乳加工企业。

设施瓜菜优势彰显。

我县是蔬菜基地县、西北最大的甜瓜基地。

近年来,抓住全省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机遇,强力推进设施蔬菜发展,实现了由小菜园走向大基地、从小菜篮走向大市场、从小生产走向大产业的三大变革,设施蔬菜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发展瓜菜12.7万亩(设施蔬菜9万亩),总产28万吨,产值达到6.4亿元。

建成优质甜瓜基地3万多亩,总产7万吨,畅销、、、等18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农民增收1亿多元。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省粮食生产大县。

粮食面积稳定在138万亩左右,总产先后跃上6亿、7亿、8亿斤三个台阶,2011年达到9.2亿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户(其中省级10户,国家级1户),固定资产总额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带动农户数13.9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70%。

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日加工粮食达到3000多吨。

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西部最大面粉加工企业,拥有的“陕富”牌面粉为“中国名牌”产品。

“一村一品”扎实推进。

建成省级一村一品示村65个,一乡一业示乡镇4个。

村镇马坡村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村,示村数量位居全省和全市前茅。

品牌建设快速升级。

全县已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205个,其中获得市级著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

中国名牌产品1个,认定“三品”生产基地1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认证1个,地理标志2项;“三品”认证农产品(植物类)种植面积6.44万亩,占示区种植总面积的9.8%;创建名优品牌农产品3个。

富平县被认定为中国果业生产强县,中国柿乡,中国奶山羊之乡;中华玉梨、粉红女士苹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

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6家,入社成员3.6万户,注册资金5.61亿元,联系带动农户8.65万余户。

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高于未入社的农户20%以上。

有市级示合作社20家,市级重点示合作社7家,省级百强示社4家,国家级示合作社4家。

现代农业园区蓝图尽显。

今年元月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区。

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年,我县据此提出了树立抓园区建设就是抓现代农业的理念,以财政支持为推手,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绿色、跨越发展为目标,助推全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园区建设中,做到功能定位准确、核心区明确、示辐射区相对集中,充分体现园区的引领作用。

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园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搭建农业园区、市场主体、规模经营、体制保障、模式支撑“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了留古镇设施、桥镇设施甜瓜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区。

3、农业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

通过农田基建、水利工程、农业开发和植树造林等惠民工程的实施,以及农作物种子工程、养殖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等一大批农业项目的建设,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和防控动植物疫病能力明显增强。

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3万座,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450台,联合收割机530台,农机总动力达到50万千瓦,农作物亩均千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农业机械化操作水平的提高促进粮食增产13%,同时机械作业为抢收抢种争取了时间,缩短了粮食生产周期。

4、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依托县、乡(镇)、村、户四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协会参与、超市经营”的农业信息化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在全县形成了以农业技术专家引领、农业科技园区示、特色产业带动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先后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56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463个,信息超市5个,发展农业信息手机用户6.6万户,开通了4个农业信息,组建了由14名专家和430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团队,开通了农业信息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县域型现代农业,建设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基地,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龙头企业示带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优质放心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绩。

但在农业发展中还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粮食作物在种植业结构中占有比例仍较大,优势特色产业虽有发展,但是产业档次偏低,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低,对促进农民增收贡献不明显。

2、农业科技体系不健全。

由于体制原因,县镇农技推广机构“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存在着非农业化、专业化,且严重缺乏推广经费;根本不能适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服务跟不上,先进适用技术得不到推广普及,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形成棚架。

3、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近年来,虽有财政项目资金支持,但只能起到示推进作用,不用完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扩。

虽然金融部门给予了一定的信贷资金支持,但由于融资期短、利率大、门槛高,导致融资极为困难,也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困素。

4、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缺少带动型龙头企业。

传统产业和优势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一镇多业、一业多品,多的品种不好,好的品种不多,没有好的主导产业。

县集中连片的专业村组和专业大户不多,大多靠价格拉动增收、靠政策扶持致富,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不大、水平不高、后劲不足,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窄。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少,缺少带动型的龙头企业。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资源多,适宜加工的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优势产品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品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5、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青壮年劳力较多,缺乏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导致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农业生产在农民增收中的份额不高。

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耕作观念落后,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意识不强,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6.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合作模式单一,产业链条不健全;缺少系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和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培训,未能形成培训机制;扶持措施执行不到位,资金注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困难,融资渠道不畅问题。

金融机构对合作社这一市场主体没有授信贷款,农业保险未对接合作社;合作社管理不规,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缺失,利益关系不紧密;普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虽有部分合作社与大中专科研院校实行技术对接,但衔接不紧密、服务跟不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服务网络。

二、一季度农业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农业进展情况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抓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高点起步。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一是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富发(2012)4号】,明确了我县农业园区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同时以两办名义成立了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富办字(2012)41号】和县园区办公室;二是启动实施了富平现代农业示基地(全省五个现代农业示基地之一)建设项目,桥、留古设施瓜菜基地已建成高标准核心区3000亩,工厂化育苗站点9个,完成投资300万元,建成机井5个,铺设水泥路面7500平方米。

城关镇荆山休闲观光农业园已栽植樱桃500亩,葡萄200亩,梅坪现代果业园区新栽苹果500亩,到贤酥梨园区、流曲琼锅糖园区、庄里柿子园区及村马家坡休闲观光园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三是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支持,每年列支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建设。

目前已扶持桥、留古两个园区150万元,另300万元扶持资金正在审批划拨中。

同时支持城关镇荆山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到贤镇酥梨示区申报2012年省级财政资金800万元项目,目前正在衔接争取中。

四是富平国家现代农业示区规划工作正在调研、收集资料、加紧编制阶段。

2.设施蔬菜发展。

我县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重点县。

已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信息采集点10个,通过对20种主要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动态情况,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为引导蔬菜生产、流通和销售提供信息支撑。

今年全县计划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万亩,其中“百万亩设施工程”我县建设任务为8000亩。

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大棚8000亩,主要分布在桥、留古、东上官、齐村、到贤、流曲、美原等镇,主要以甜瓜、辣子西瓜等瓜菜为主。

3.粮食生产情况。

全县小麦总面积为76万亩,其中旱地小麦31万亩,水地45万亩。

针对播种期强秋淋,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灾害性天气的情况,我县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夏田作物管理:

一是选派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根据不同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