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27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docx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编制时间:

2017年5月

第一章背景与形势

第一节“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规划总体实施情况

阳江高新区属阳江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实行区、镇、港合一的管理体制。

阳江高新区属于功能区域,不属于行政区域,没有单独编制“十二五”规划。

根据《阳江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对高新区下达的规划任务,对阳江高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阳江市规划总体实施情况。

阳江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参评的24项规划目标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等2项指标未达到规划目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区环境监测站、监察机构硬件标准化建设”第3项指标基本完成规划目标,其余19项指标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详见表1-1)。

环境质量状况方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1.5%。

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阳江市全面完成省下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连续5年在全省总量减排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表1-1阳江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2010年

2015年现状值

2015年目标值

完成

情况

1

经济发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

26525

49894

52000

未完成

2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0.6

0.493

0.62

完成

3

单位GDP水耗(m3/万元)

231

114

115

完成

4

规模化清洁生产企业比例

35(2012年数据)

/

50

缺省现状值

5

环境质量

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

占全年比例(%)

100

91.50

100

统计口径变动

6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完成

7

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完成

8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完成

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

55.1

56

≤54

达标

10

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A))

67.4

66.9

≤66

达标

11

污染控制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2.23

1.81

1.95

完成

12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4.8

4.14

4.21

完成

13

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4.92

5.01

5.01

完成

14

氨氮排放量(万吨)*

0.59

0.53

0.53

完成

15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100

≥85

≥90

未完成

16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77.12

≥85

≥90

统计口径变动

17

环境建设

放射性废源、废物收储率(%)

100

100

100

完成

18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71.36

87.97

≥80

完成

19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3.4

100

≥80

完成

2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9.52

≥99.2

≥99.2

完成

2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100

100

100

完成

22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3.37(2011年数据)

83.52

≥65

完成

23

市级环境监测站、监察机构硬件

标准化建设

达标(2012年数据)

达标

达标

完成

24

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区环境监测站、监察机构硬件标准化建设

不达标

未完全达标

达标

基本完成

25

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

54.5

58.23

≥54.7

完成

26

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

占全市陆地面积比例*(%)

≥3.5(2012年数据)

5.54(2014年数据)

≥4.2

完成

27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1.7

≥14.2

≥14

完成

注:

*,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包括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

——阳江高新区总体实施情况。

阳江高新区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环境质量状况方面,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100%。

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阳江高新区基本完成市下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

表1-2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2010年

2015年现状值

2015年目标值

完成

情况

1

环境质量

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

占全年比例(%)

100

100

100*

统计口径变动

2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

--

--

3

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

--

--

--

--

4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完成

5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

55.1

56

≤54

达标

6

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A))

67.4

66.9

≤66

达标

7

污染控制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

0.121

0.283

0.283*

完成

8

氨氮排放量(万吨)

0.013

0.024

0.024*

完成

9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0.024

0.182

0.182*

完成

10

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0.023

0.253

0.253*

完成

11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100

≥85

≥90

未完成

12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77.12

≥85

≥90

统计口径变动

13

环境建设

放射性废源、废物收储率(%)

100

100

100

完成

14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71.36

≥80

≥80

完成

15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3.4

100

≥80

完成

1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9.52

≥99.2

≥99.2

完成

17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100

100

100

完成

18

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3.37(2011年数据)

83.52

≥65

完成

19

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

/

25.28

≥23.5*

完成

20

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

占全市陆地面积比例*(%)

/

5.6

≥4.2

完成

21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

≥14.2

≥14

完成

注:

*为市下达目标要求。

阳江高新区无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省控和市控断面。

二、工作实施情况回顾

阳江高新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健全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治污保洁工程,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具体工作实施情况如下:

——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十二五”期间,阳江高新区切实将污染减排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工业、农业和生活等领域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重点实施了钢铁厂烟气脱硫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减排项目。

截至2015年,完成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镍合金及配套加工项目脱硫工程、4#干燥-回转窑(4#热风炉)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将原有的布袋除尘升级改造为静电除尘系统),1台高污染燃煤锅炉治理工程,建成1项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累计淘汰或改造4蒸吨以下和使用8年以上10蒸吨以下的高污染燃煤锅炉3台。

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广东万事达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申请停产,削减了阳江高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按照“干清粪、雨污分流、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程。

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高排放车辆淘汰工作,强制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

至2015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0.283万吨、0.024万吨、0.182万吨、0.253万吨,均达到阳江市下达的减排任务。

——持续加强环境整治。

“十二五”期间,阳江高新区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开展平冈青年运河干渠、支渠、排渠的重点清理、清淤工程,以及青年运河的冬修(清理、整治)工程项目;百六排洪河2公里清淤扩宽,松中五涌1公里和烈涌1.5公里排灌渠道清淤,大魁八大房排洪河清淤维修;第二小学渠道、石庙关屋垌排灌渠、石庙带边垌排灌渠、良朝排洪渠、村头支渠、松中南岳支渠、石庙垌4公里等渠道的整治和改造工程;大魁13、15号渠、北宿龙塘支渠、村头昂辅支渠、洋边支渠、麻梨支渠、黄村垅尾支渠等工程项目,使水体水质维持良好,黑臭水体水质明显改善。

——加快建设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至2015年底,阳江高新区建有2座污水处理厂。

其中阳江高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稳定运行,设计处理规模1万t/d(目前平均处理污水量8000t/d),服务范围为福冈片区,已建成污水管网约21km;港口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完成土建工程,设计处理规模1万t/d,服务范围为港口片区,已建配套污水管网约6km。

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阳江高新区生活垃圾全部运到阳江市奕垌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不断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环境管理部门逐步健全,落实责任考核制度,按照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阳江市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落实到各有关部门,由高新区管委会统一负责,各相关部门领导具体落实,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同时,按照阳江市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要求,每年年初对上一年度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形成责任考核报告书呈报阳江市环境保护局,以责任考核促进环保工作的全面落实。

强化环保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严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上马。

综合行政执法局健全环境执法协作机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和边界联动执法,加强对行政区域交界处的环境监管工作,同时依托阳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

加强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力度,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累积出动环境监察人员共1169次,检查排污企业及项目595个,限期整改企业20家,实施行政处罚2宗。

——美丽乡村建设。

阳江高新区坚持每年围绕不同主题,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逐步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排污管道、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底化、路灯安装、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投入4000万元,建设水利设施38公里,硬底化道路90多公里,村级垃圾收集池235个,安装路灯1800多盏,绿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

目前,全区23个村(居)委会全部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村中主道硬底化,14个行政村(社区)共63条自然村(街道)实现亮化,垃圾清运覆盖全区158条自然村和8条街道,部分村庄主要交通桥梁得以改造或加固,并增添了一些娱乐中心、休闲亭、文化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及设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污染排放负荷居高不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2015年,阳江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5.0:

88.1:

6.9,呈现“二三一”格局,主导产业仍以第二行业为主。

“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61.8%增加至2015年的8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自2010年的11.0亿元、63.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85.6亿元、387.6亿元,先进技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较大负担。

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分别为2.829千克/万元、0.24千克/万元、1.816千克/万元和2.525千克/万元,除氨氮外,其他三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均高于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平均水平。

——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十二五”以来,受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河涌水质呈现较明显的有机污染。

高新区不断的引进工业企业,大量的大气排污企业造成了大气污染排放快速增长,全区大气污染程度增大。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目前,阳江高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仍处于试点阶段,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排污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人畜粪尿收集和处理系统,未经处理的污水部分直接排入河道,导致部分河涌水质较差。

农业面源较污染严重,流域内较多湖库和灌渠周边存在畜禽养殖及农业径流污染问题,部分水库和灌渠水质处于Ⅲ类以下,氮、磷为主要的超标污染物。

——环境监管能力比较薄弱。

阳江高新区环境管理能力一直滞后于经济建设,环境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阳江高新区未设置环境监察机构,不具备环境监测能力;环境宣教能力、环境信息能力、固废管理方面均未设置相应机构;由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环境处罚,依托阳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环境监测预警和环境应急监测监控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

环保队伍人员编制不足,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环保监管任务要求。

第二节“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阳江高新区坚定不移地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并与全市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改善环境状况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诸多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机遇

——绿色发展成为重大发展理念,环境保护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立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GDP论英雄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被列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环保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制度红利全面释放。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的顶层设计落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提速,为环境保护工作释放重大制度红利。

新《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等强有力的处罚手段,为环境监管执法提供了有力武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

随着创新驱动带动经济内涵式增长,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大幅提高,推动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

——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高度共识,保护环境的合力显著增强。

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改善环境质量”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政府环保投入力度、企业环境守法意识、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都在迅速提高,全社会正在形成拧成“一股绳”的环境保护合力,这种“社会共治”模式为加快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挑战

——环境问题复杂多样,治理难度日益加大。

当前,雾霾天气、水体黑臭、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成为环境质量的重要短板,但这些突出问题是污染长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的结果,其污染来源成因复杂多样,污染传输扩散时空特征错综复杂,呈现压缩型、复合型等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潜力不断收窄,治理边际成本不断提高,部分新型污染物尚缺乏有效控制手段。

要在短时间内集中解决这些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难度很大。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阳江高新区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改变。

虽然阳江高新区率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相当部分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绿色低碳转型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特别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面实现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

——污染排放持续增加,坚守环境底线压力增大。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作用为阳江高新区经济发展提供难得机遇,但新增建设项目要面对资源环境带来的挑战。

阳江高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挥重大作用,但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局部地区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污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环保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围绕水、大气、土壤等突出环境问题,阳江高新区财政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但由于缺乏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仍然偏低。

随着大气、水、土壤等重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陆续实施,“十三五”时期阳江高新区环保治理投入需求将急剧增加,环保投入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深入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融入珠三角“三大战略”,突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等“三大抓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严守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全面践行“两山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系统精准治污,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战役,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着力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面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阳江高新区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第二节基本原则

绿色发展、环境优先。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先决条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阳江高新区振兴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质量核心、精准治污。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实施水、气、土三大战役为抓手,重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水体黑臭、土壤重金属污染、农村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

强化污染来源解析,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化改革、增强动力。

继续先行先试,深化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内生动力,逐步建立系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强化监管、法治管理。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依法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实施统一监管,提升环境监督执法能力,提高环境法治水平。

统筹兼顾,合理衔接。

与国家有关新政策和发展指引相符合,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粤府[2006]35号)、《广东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阳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阳江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与其它专业规划相互协调、补充和完善,体现好本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节规划目标

到2018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主要江河水质维持良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

到2020年,全区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环保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升,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具体指标为:

——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到2020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2.5%,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32μg/m3,PM10年均浓度不超过48μg/m3。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

到2020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到2020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源100%得到安全处置。

——环境监管能力显著提高。

按照市统一部署配合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持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详见表2-1。

表2-1阳江高新区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5年

2018年

2020年

指标

属性

1

环境质量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1.5

≥92

≥92.5

约束性

2

PM2.5年均浓度(μg/m3)

32

≤32

≤32

约束性

3

PM10年均浓度(μg/m3)

48

≤48

≤48

约束性

4

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5

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

100

100

100

约束性

6

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

0

0

0

约束性

7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

/

<15

<10

约束性

8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完成市下达目标

预期性

9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

预期性

10

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占比(%)

5.6

5.6

5.6

预期性

11

总量控制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

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

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

约束性

12

氨氮排放总量减少(%)

/

13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14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

/

15

总氮排放总量减少(%)

/

预期性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生活污水处理率(%)

45.16

80

≥85

预期性

16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预期性

17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100

100

预期性

18

放射性废源安全处置率(%)

100

100

100

预期性

第三章加强环境引导调控,引领绿色发展

第一节强化环境空间管控

一、完善生态环境分级管控体系

结合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求,根据阳江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转换”的原则,对生态严控区进行优化调整,整合划定具有阳江高新区实情兼具特色的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力度。

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建立实施“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加强生态严控区分级分类管理。

完善生态严控区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强化空间规划协调融合,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推进“多规合一”,引导城镇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合理布局。

阳江高新区是省重点产业转移园区,优先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并定位为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城市建设的新组团,由于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根据省环保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请协助做好<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修编工作的函》(粤环函〔2015〕1421号)的要求,按照阳江高新区提出的“五规合一”方案,对生态严格控制区进行优化调整。

阳江高新区应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环境保护战略。

阳江高新区应坚持发展中保护,着力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