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197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模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污秽(huì)  修葺(qì)   羸弱(lěi)   屏息凝神(bǐng)

B.谰语(lán)  竹篾(niè)  吞噬(shì)   锲而不舍(qiè)

C.校补(jiào)  愧怍(zuò)  猥琐(wěi)   气冲斗牛(dǒu)

D.殷红(yīn)  震悚(sǒng) 孱头(càn)   悲天悯人(mǐn)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

②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

③忽然,那雪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

④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堆积了很厚的雪,像一堵墙般耸立着。

⑤去年冬末,我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⑥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

A.⑤③④⑥②①

B.④⑥⑤③①②

C.⑤④③⑥②①

D.④③⑤①⑥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面面相觑,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B.匹夫在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C.茂才即“秀才”。

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5.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怖 调零 署名 名人逸事

B.和蔼 襁褓 趋势 挑拨离间

C.挚爱 卑鄙 绚丽 豁然开朗

D.拙劣 枯燥 纳闷 阳奉阴违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梦幻又危险的海雾》,完成下列各题。

梦幻又危险的海雾

秦听

①宁静的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薄纱,若隐若现的船只随着海浪起伏,船只上的人们遥望夜空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星空与月亮……你一定觉得这样的画面非常美好静谧。

但画面的主角之一——海雾,正是我们要讲的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过程。

②尽管你不想把这“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诗意与灾害这样的字眼儿放在一起,但事实上,海雾的确是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它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频繁地发生,一旦出现海雾,海上的目标则很容易被遮掩,在船只往来密集的海域,极有可能发生船只偏航与相互碰撞的事故,在岛屿附近还有可能发生船只触礁沉没这样的海难。

③世界上有许多重大海难与海雾有关,例如英国轮船公司的“埃及”号邮船,在1922年5月22日从伦敦开往印度孟买的航线中,遭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突发性海雾过程,因视线受海雾影响,与法国破冰船“西娜”号相撞沉默,沉船导致游客和船员共86人遇难,连带船上的大量货物一同沉入海底。

这次海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也提醒大家在海雾天气驾驶船只时务必更加慎重。

据全球海上事故统计,“能见度差”在海上事故原因中占很大比例。

④那么,海雾是怎么形成的呢?

⑤首先说说海雾的定义。

海雾是指海上的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结(气体遇冷变成液体)或者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海雾就是和水汽凝结(华)有关的天气现象。

它的形成是由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使得近海绵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发生凝结(华)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变成悬浮在近海面空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这就形成了像薄纱一样遮住航船视线的海雾。

根据水汽冷却方式的不同,或形成海雾的天气条件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海雾分为不同的类型,因此,海雾拥有一个相当庞大且复杂的家族。

⑥最为常见的海雾是平流雾,它是湿空气流经较为寒冷的海面时遇冷发生凝结(华)所形成的海雾,发生范围相对较小,维持的时间也较短,经常发生在秋冬季节的海面上,或者是浮冰不太密集的极地大洋上。

⑦海面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雾,叫做辐射雾,这种海雾一般出现在南北极的密集浮冰区域或北极的冰盖上,通常是由于冰面上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辐射雾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日出以后这种冷却随即被破坏,辐射雾也就逐渐消散了。

⑧为了可能将海雾对海上航船造成的干扰降低,事先的预测预报就十分重要了。

海雾的预报可以通过天气学的手段,综合考虑各种能够引起海雾的因素及大气环流场的特征来进行,但由于海雾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与大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海雾的预报也具有复杂性,比如由于海上的观测条件稀缺,很多区域性海雾过程缺乏观测数据来支持预报;又比如海雾生成的原因较多,如果采用气象数值模式进行预报,又很难用一种数值模式模拟复杂的海雾生成过程。

因此,现有的海雾预报方法比较综合,是运用天气学方法并结合数值预报,再结合历史数据的分析。

但即便如此,也尚无法将海雾预报得精准不差。

目前,这仍是一个有待攻克的气象难题。

6.文中介绍了哪两种海雾?

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例如英国轮船公司的“埃及”号邮船,在1922年5月22日从伦敦开往印度孟买的航线中,遭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突发性海雾过程,因视线受海雾影响,与法国破冰船“西娜”号相撞沉没,沉船导致旅客和船员共86人遇难,连带船上的大量货物一同沉入海底。

(________)(_______)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海雾的形成原因。

9.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比较恰当?

为什么?

1993年的5月2日,我国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6”号因舟山附近海域的海雾灾害与塞浦路斯的3.8万吨级“银角”号油轮相撞而沉入大海,造成3人死亡和无法估量的国家财产和资料的损失。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

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

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

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

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

“对不起,我挡着你了。

”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

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

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

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

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

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

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

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

怎么办呢?

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

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

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

“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

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

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

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

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

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

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

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

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

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

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

他们到哪里去了?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羊毛……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0.作者选取了三幅画面加以精雕细刻,仔细阅读文本,填写下来。

 

地点

发生的事

画面一

火车站

(3)

画面二

(1)

(4)

画面三

(2)

“我”没有找到转身而去的乞丐,把爱心献给了他人。

11.标题“转身”有什么含义?

请简要叙述。

1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四段划线句子。

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

1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人海”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

B.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下文。

C.从第⑤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事态度:

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关爱。

D.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三、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①。

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②,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③:

“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④。

”时岁荒民俭⑤,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⑥见,乃起自整拂⑦,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

“夫人不可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

”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⑧归罪。

寔徐譬之曰:

“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⑨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

”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平心率物:

居心公平,正直的对待事物。

②晓譬曲直:

明白详细地说明是非。

譬,说道理给人听。

③至乃叹曰:

甚至(有人)竟感叹地说。

④短:

批评,指责。

⑤岁:

年成。

俭:

生活艰难,贫困。

⑥阴:

暗中。

⑦整拂:

整理拂拭(衣服)。

⑧稽颡(qǐsǎng):

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⑨克:

克制。

15.下面词语中“顾”与“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B.奋不顾身

C.左顾右盼

D.顾此失彼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相委而去(____________)   

(2)时岁荒民俭(__________)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

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理解:

友人失信在先,在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开后,不但不承认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且把责任推到陈太丘身上,说明他是一个不讲礼仪、不讲道理的人。

(乙)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翻译: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

理解:

陈寔在发现盗贼后,担心自己的子孙也会行为不端,所以特意对子孙进行训诫,告诉他们要注意品性的修养,无意之中感化了盗贼,使之惭愧认罪。

18.(甲)文中陈元方与(乙)文中陈寔父子二人在对待别人的错误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态度有所不同,你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人改正错误?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四、句子默写

19.

(1)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形象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并表现诗人积极进取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4分)

20..对下面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辫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21..下列对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指叛军在长安城里放火烧城,大火烧了三个月还没有熄灭;“抵万金”比喻家书的珍贵。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中的“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浮云”只是指天空中飘浮的云彩。

诗句告诉我们:

站在高山上,双眼就不会被空中飘浮的云彩遮住。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巧用拟人手法,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六、语言表达

22.仿照示例,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其构成排比。

我是一片雪花,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是一滴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2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括号内的提示填空。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以上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

该散文集中的《____》一文,饱含了作者对一位潦倒同乡旧友的思念和同情;另一文《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时的急切、兴奋之情。

八、综合性学习

2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

是“书”字的金文写法,上面的“聿”表意(“

”像手形,“

”像笔形),

下面的“者”字表声。

由此可推测“书”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

(2)写出带“书”字,含本义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

(3)“书”字后来演变出更为丰富的义项,请解释下面句中“书”的意思。

①蜂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

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____)

九、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

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26.《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

①以“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语言表达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