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61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docx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倾向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

界定

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

研究不同水平的交往,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群体之间

强调重点

个体

团体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

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

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

首要目标

预测行为

描述行为

方法

以实验为主,兼调查

调查与参与观察

二、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几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

是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Baron(1995):

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行为,为什么会产生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Myers(2002):

是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金盛华(2005):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二、个性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三、人类文化学与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

一、社会心理发展

(一)社会化

(二)态度及其测量

二、社会认知三、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社会影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孕育期

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哲学思辨阶段代表人物孔子、孙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推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心理学”提法

二、产生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人物

1、1908罗斯和麦独孤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

2、1919冯特完成十卷本《民族心理学:

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

3、1924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教材

三、迅速发展期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认知的研究;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第五节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美国——注重现实问题,指向应用欧洲——注重问题的提升,指向理论建构

二、我国社会心理学现状与趋势

大陆1982年后才得以发展台湾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

面子问题,中庸

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2、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个性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异同

3、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4、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5、收集资料深入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强化导向的SP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三、社会学习理论(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四、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互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收益≥代价关系

收益<代价关系

收益≥≥≥代价

收益<<<代价

第二节认知导向的SP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1957)

(一)基本假设

1、认知因素间的三种关系------相互无关,一致的认知,不一致的认知2、假设:

意识到认知间的不协调是令人很不舒服或讨厌的;因此人们产生了减少失调感的动机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冲突;3、观念层次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1、与某一认知的重要性成正比2、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比例

(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不协调中的一种2、增加协调认知

二、社会同一性理论

基本观念:

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

三、自我类化理论(Tajfel,Turner,1982)

1、类化2、社会类化3、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4、自我类化理论——完成群体的高认同和高凝聚力

第三节角色理论(Mead,1934;Cooley,1902)

一、基本观点:

借助戏剧比拟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认为人们是按照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去解释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

二、主要概念

角色期望:

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镜象自我:

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自我。

角色创造:

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角色间冲突:

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

同一种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第四节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金盛华,2005)

一、基本观点

1、人需要解释世界2、人需要解释自己3、自我价值是个人的意义定义体系4、人寻求自我价值5、自我价值定向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

二、基本概念

1、自我价值2、自我价值定向3、自我价值感4、自我价值支持5、自我价值保护

思考题1、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

2、理解认知导向的几种理论,并对其比较

3、利用角色理论分析自身的角色及曾遭遇的角色冲突,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4、运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解释个人的一些社会行为。

第三章SP研究方法

第一节SP研究的方法学路径

一、现象揭示研究探索描述研究:

x是什么?

二、关系解释研究相关研究:

x←→y

三、因果联系实证研究纵向研究:

x--→y

第二节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优点:

1.获得第一手资料2.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3.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缺点:

1.需要对研究者进行系统的训练(观察表样例)2.被动等待现象出现,花费时间精力3.观察者效应4.无法观察很少发生的现象以及一些微妙的现象5.结果处理过于主观

二、档案法

优点:

1.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2.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

1.不易得到档案,2.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3.量大、耗时

4.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

三、调查法:

访谈、问卷、测验

优点:

1.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2.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3.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1.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2.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

3.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易受条件限制

四、现场实验

优点:

1.所要考查的现象不用期待,缩短研究周期

2.环境真实,被试不易觉察,心理、行为自然,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缺点:

1.选题与设计难度大,若时间长,则易受无关变量影响

2.自变量有时不能引起反应3.受外部条件的限制

五、实验室研究

优点:

1.把复杂环境移植到实验场所,研究便利2.可控制环境,操纵自变量

3.可重复实验,检验假设成为可能

缺点:

1.人为环境中,会影响实验的真实性

2.分离变量,所得结果不一定能在社会现实中推论

第三节SP实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一、变量

二、操作

自变量:

差异性;实验条件的作用同等性

因变量:

操作性定义;同等的被记录性

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

(一)随机分配

(二)误差控制——研究者影响,被研究者的影响

误差控制——研究中的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期望效应避免方法:

双盲法(用录音带播放指导语)

2、被试的偏向

(1)实验效应

(2)社会赞许性倾向

避免方法:

要求其尽量自然反应,参与观察法,隐瞒真实目的

第四节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二、分析与综合原则三、交互作用分析原则

四、宏观与微观统一原则五、伦理性原则

补充:

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表现1、侵犯隐私的问题2、哄骗被试的问题3、被试可能遭受实质伤害的问题

4、心理不安的问题——弱点的发现

(二)哄骗的使用与处理

1、使用优点:

保证研究的可信性缺点:

引起被试反感与愤怒;身心伤害

2、处理方法——活跃的扮演角色

限制:

实验枯燥,被试很难高度介入;被试在开始前已确定行为方式

3、使用原则a、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b、权衡利弊——结果VS被试的伤害

c、知晓同意d、实验后的真实告白

思考题:

1、分析三种研究的方法学路径各自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2、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五种具体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优缺点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有那些

4、试举例说明哄骗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四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理解

一、社会化的内涵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研究偏向

学者的视角

对社会化的理解和解释

社会学的社会化

偏重:

社会对人的规范作用;

关注:

社会规范内化、社会角色形成

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化

偏重:

文化继承,把社会化看作文化的延

续和传递的过程;

关注:

民族文化模式对其成员人格、社会

行为的影响

教育学的社会化

偏重:

教育环境对人的社会影响

关注:

个体适应社会的引导和影响个体发

展的教育体制设计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化

偏重:

“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人与社会

环境相互作用

关注:

特别关注个人人格、自我形成及一

般的社会学习过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一)社会教化

内容:

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行为规范;培养社会角色;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

分类:

系统、正规的VS非系统、非正规

(二)个体内化

途径: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四、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和类型

(一)基本目标(内容)

1、政治社会化自然人政治人

2、民族社会化自然人民族意识的人

3、法律社会化自然人法律意识的人

4、道德社会化自然人道德意识的人

5、性别角色社会化

6、言语社会化自然人社会人

(二)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1、早期社会化(青少年期)2、预期社会化(大学期)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青年期)4、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成年期)5、再社会化(成年期)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角色引导机制二、社会比较机制三、社会学习机制四、亚社会认同机制

第三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基因与遗传

二、文化

作用:

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本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三、家庭

重要性:

1、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期;2、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依赖最强;3、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

四、学校教师的威信、教师的期望、成绩的公开评价、班级气氛

五、同辈群体

影响社会化的原因:

个人自由选择,有高度心理认同感;独特的亚文化;没有强制的性质。

六、媒体

(一)电视:

优点1.获得了社会事件的一般知识,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2、教学节目更有利于学习

缺点:

1、儿童的理解力和价值观未成熟,易错误理解和模仿2、暴力镜头的增多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二)网络

优点:

1、了解社会,开阔视野2、大量的信息收集3、新的交往渠道与平台

缺点:

1、思想的混乱2、易出现人际交往障碍3、色情、暴力等信息的泛滥

第四节社会化的过程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二、荣格的“人的后半生”

三、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四、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

五、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

三水平:

前习俗(4-10岁);习俗(10-13岁);后习俗(13岁以后)

第五节社会化的启示

一、生命全程观注重社会化过程中的质变

二、社会化是一种整体发展

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共同发展;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发展意味着变化四、让儿童拥有童年

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化?

2、社会化有那些途径?

试举例说明这些途径得以实现的因素有那些?

3、社会化的过程都存在那些观点,试对你所赞成的观点进行分析

4、社会化的启示有那些?

第五章态度第一节态度的实质

一、什么是态度

(一)G.W.Allport(1935):

态度是一种心理的或神经的准备状态,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

(二)Krech&Cruthfield(1948):

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三)Freedman: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就是对人、事、观点的评价。

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二、态度的构成

认知成分:

事实、信念、观点、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情感、情绪

行为倾向:

意向、倾向、偏好

二、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具体指向性3.态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态度的主观经验性5.态度的复杂性与简单性6.态度的一元性

四、态度的维度

指向---肯定or否定;强度;深度——卷入水平;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

五、态度的功能1.实用功能2.自我保护功能3.认识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Zanna&Rempel,1988并非所有的态度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形成的,尽管所有的态度都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但一种确定的态度可能更多是来源于某一种经验的。

一、以认知经验为基础的态度

基于对态度对象的相关知识与信念(belief)而形成的。

信念的来源: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父母、朋友、学校,媒体

二、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基于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

两个途径:

简单呈现——熟悉导致喜欢感

条件反射作用:

无关刺激与情绪反应的联结;强化

共同特点:

都不是来自于对问题的理性检验;不受逻辑支配;经常与人们的价值观相关联,不易改变

三、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

基于对行为的观察而作出的推断

Bem的自我觉知理论

发生情境:

1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很模糊2当人们的行为没有其他合理解释时

四、态度形成的阶段(Kelman,1958,1961)

(一)依从阶段

(二)认同阶段(三)内化阶段

五、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一)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性经验

(二)知识(三)家庭(四)参照群体---人们在价值取向上认同的群体(五)文化(六)生物因素:

遗传,药物

第三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分离的研究

二、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研究

1、态度与行为测量的兼容性:

一般态度预测一般行为,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

2、行为的本质:

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3、态度的本质:

基于直接体验的态度更能预测行为

态度的可接近性:

某一态度进入意识的难易程度

结论:

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当对态度和行为的测量兼容时,当行为受到意志支配时,当态度是高可接近性态度时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一、自陈量表

(一)瑟斯通量表每题只作“是否”回答;按题目的审定值记分

(二)李凯特量表(三)语义差异量表:

成对的两级反义词

二、行为观察法

(一)任务完成法

(二)社会距离法

三、投射法四、生理指标法

思考题1.态度的本质及其组成部分2.态度的功能3.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如何?

5.如何对态度进行测量?

第六章态度改变(说服)第一节态度改变的过程

一、霍夫兰的说服模型

二、佩蒂和卡斯泊的精加工似然模型

第二节有关说服的理论

一、平衡理论

Newcomb的修订

有条件限制的:

1、态度改变的方向遵循最小费力的原则

2、平衡存在强弱区分:

联系肯定下的平衡>联系否定下的平衡

联系肯定下不平衡的压力>联系否定时的压力

二、失调理论的相关研究

(一)经典范例1.自由选择范例:

决策后失调2.诱导的服从范例:

与态度相反的行为

实验:

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1959)

情境:

诱导失调vsnot1美分vs20美分的报酬

3.努力合理化范例:

承受痛苦是爱的表现

艾洛森和米尔斯(1959)的实验

库珀和埃克瑟姆(1982)的实验

(二)失调理论的替代观点

1、自我觉知理论

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低,遵循自我觉知理论

当个体行为与原有态度不一致很高,遵循认知失调理论

2、印象管理理论(Tedeschi,Schlenker&Bonama,1971)

公众行为增加了态度改变

3、自我验证理论(Steele,1988)

人们并不总是很介意他们认知间的一致,而是很介意他们作为优秀的、有能力个人的地位(他们的自我价值)

4、自我概念理论(艾洛森1968;1992)

任何对自我概念的威胁都会产生失调感,而不管它是否卷入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三、认知反应路径(Bohner&Wanke,2002)

主要观点:

接收者主动地将说服信息与他已有的相关知识与态度联系,产生新的看法与认知反应;

态度改变是以这些认知反应为中介的;

态度改变的程度和方向是由与信息的内容和立场相关的认知反应效价决定的,从这个角度,可以将认知反应分为积极支持的、负性反对的和中立的三种;

某一信息激起的积极支持反应比例越大,负性反对反应比例越小,态度朝着信息的方向做出的改变越大。

测试方法:

想法罗列技术

四、双加工模型

佩蒂和卡斯泊(1981,1986)精加工似然模型

柴肯(1980,1987)系统-启发式模型

加工

类型

加工的特点

态度改变过程中

的影响因素

态度改变的效果

启发/边缘加工

接收者依据外部

线索而不是通过

积极思考信息本身内容

宣传说服者变量:

可信性和吸引力;信

息表面特征;宣传说服次数

态度改变微弱而短

暂,根据态度较难推测其行为

系统/中心加工

接收者对信息内

容反应积极并作认知加工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

应;信息接收者的逻

辑判断;宣传说服质

量,信息的论点

态度改变相对强烈,

较持久,可由态度预测其行为

第三节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一、信息传达者的特点:

被人喜爱、可信性(可靠性、专长、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可信性的传递者造成的态度改变量明显增加

二、信息接收者的特点:

1.性别不同性别态度改变的差异是与各自的专业分工有关

2.好心情为了维持好心情而避免艰难的思考

好心情可能会降低仔细加工信息的能力

3.承诺

承诺强度的条件;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行为;公开化;直接体验;自由选择

4、认知需要:

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愿望

三、信息的特点:

1.恐惧唤醒

保护动机理论(Rogers,1983etal)

恐惧唤醒产生态度改变的条件

第一、事件的严重性第二、事件的可能性第三、做出改变的有效性第四、自我效能感

2.重复

3.论点的特点:

论点的有效性,论点的数量

第四节态度防卫与保护

一、态度的自我防卫及其策略

(一)态度的自我防卫倾向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面子

(二)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措施1、笼统拒绝2、贬损来源3、歪曲事实

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措施

二、拒绝态度改变的措施

(一)个人卷入度增加

(二)预先警告(三)态度接种

三步骤:

1、告知接收者要面临攻击2、给予轻度攻击3、使接收者主动反击说服信息

第五节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二、态度防卫的回避----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

三、参照群体引导四、过度理由效应

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

诱导的服从范例;角色扮演

思考题1、请分析与评价劝导与态度改变过程模型

2、评述态度改变的理论

3、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在现实中当你试图说服他人时,他人是否有防御倾向?

请根据本章所学分析他人的各种防御策略并找出消除其防御倾向的方法。

5、举例说明如何诱导他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6、面对说服信息,如何有效地抵制其对态度的影响?

请结合实例说明。

性别角色&性别差异

性别:

生理性别(sex)

–生物性上的性别,由染色体和性器官决定的性别。

•心理/社会性别(gender)

–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男性和女性

性别角色(genderrole)

界定:

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性别刻板印象

社会上对某群体的特征所做的归纳、概括与总结

涵义(Ashmore&DelBoca):

它同认知有关;是由一组看法构成;内容是大多数人怎么看男人和女人;它被某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所共有

缺点:

不能反映男女之间在能力和行为方面的真实差异;通过影响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方式,而对个人的行为和心理适应产生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

•1、对自尊的影响男人常常高估他们的能力,而女人常常低估她们的能力

•2、女性对成功的恐惧

–当女性在传统上由男性主宰的领域中获得成功时,她们可能会感受到焦虑。

–对于自己角色内的领域的成功(如护校中的优异成绩)则没有这个问题。

•3、权力不平等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在社会关系中拥有比女性更多的权力;

–并不反映两性在领导能力和领导欲望方面存在实质性的差异;

–两性之间微妙的行为差异造成了他们在权力上的不平等

•4、男性的两难境地

–男人因其男性角色获得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人们希望男性积极进取,不能表现出依赖性;

–男性成功时会得到更多的掌声,但失败时也会招致更严厉的批评;

–男人也被排斥在以情感相维系的关系之外;由于不惯于表达感情而影响到与孩子的关系。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的:

1.差别对待

2.角色认同模式

–形成的具体途径

–1.家庭(榜样、玩具、期望与要求)

•2.学校教育(教师的性别、教科书中的人物性别、同伴关系)

•3.媒体(女性在媒体中的形象

–神秘的、善变的

–富于母爱的

–柔弱的,依赖的

–完美的身体神话:

•年轻的,白皙的,苗条的,纤细的

性别差异心理

研究历程——早期研究

•1894-1936智力水平的性别差异;男性在智力上要优于女性

•1936-1954,Terman&Miles(1936)

男性化—女性化维度,并编制了相关量表。

女性依然处于忽视地位。

•1954—1966

–心理动力学:

同性父母的认同

–社会学理论:

社会角色认同

–性别角色认同:

结合以上两点

•1966—1974

–Maccoby(1966)<性别差异的发展>

–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研究历程——发展

–Bem(1974)提出新的性别角色—双性化

–Maccoby&Jacklin(1974)《性别差异心理学》

–Sherif(1982)《性别认同研究中必需的概念》

特点: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元分析技术的应用

研究历程——总结

•从生理→心理→社会

•从单维度到多维度

性别差异研究结论—认知方面、情感方面、人格方面

研究表明:

–双性化的人比性别刻板化的人较少行为的刻板性;

–双性化的人在社交场合的行为更有效、管用;

–双性化的人有更高的自尊。

–整体而言,双性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