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600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docx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

科学建构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

重庆市合川区二郎小学刘武

摘 要:

多媒体计算机是集计算机的长处于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

计算机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本文从计算机教学发展的背景、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类型、计算机教学的特点、计算机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转换、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从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学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计算机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模式   建构

   

一、计算机教学发展背景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二十一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信息技术,就如同不会、看不懂报纸一样寸步难行。

信息时代的逼近使众多有识之士看到了教育信息化这一必然趋势,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列为政府的重大改革项目予以推动和落实,美国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至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美国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教室联上了互联网,平均每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英国早就规划,到2002年学校里每4名学生要有一台计算机,欧盟国家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在2003年前后也将完成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泰国提出到2002年每一所乡村小学要与互联网联通,因此,不难看出Internet的教育网络已经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产生的巨大的冲击,21世纪必须培养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即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能人才,而不应当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多年来,学校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无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毕竟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解决教学重难点练习等,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而计算机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也是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中教师学生这两个决定性的作用,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产生协调作用。

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在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计算机环境下的教学,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二、构建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一)什么是计算机环境下的教学

   计算机教学虽然在国内不是新生事物,但却代表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

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计算机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教学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自然延伸,所不同的只是计算机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也继承了某些教育媒介的特点;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媒介而存在,功能与效率方面也更强,计算机教学这一概念,可以视为教学的工具或媒体。

(2)计算机教学是开发和利用计算机知识与信息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计算机网络成为学习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学则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3)计算机教学还意味着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教学发生在教室之内,计算机网络教学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判别,因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去进行学习,你同样也可成为他人的老师,因此计算机教学概括起来就是:

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工具,作为教学的资源,作为教学环境。

   

(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计算机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于计算机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计算机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计算机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

有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计算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计算机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计算机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计算机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计算机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生,学生之间也应是自由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

多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计算机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计算机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出现迅速和反馈及时的功能,提供化难释疑、强化应用的目的。

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

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

这些以群体辅导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避免了缺少教学网络时学生上机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使教学处于失控状态,并较好的解决了学生个别差异性,实现了因材施教,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

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光盘服务器功能,使每个学生机都能享受CD-ROM,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光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张光盘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光盘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计算机教学教师角色的定位

   计算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教师难以达到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计算机信息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寻找有效利用的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位置尤为重要。

  

(1)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

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不在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

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的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2)教师与学生建立开放型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网络使课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公平、开放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加开放,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自己的学习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各种问题讨论,在这种环境中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合作基础。

传统的师道尊严不再存在,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探讨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合作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3)教师应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决定孩子们在学校应该学什么,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改组课程。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4)教师要成为一名积极学习者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对这一现实,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对他们的以后教学是不够用的,必须不断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识和技术,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5)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在计算机网络上,学习的进度难度都要由学生个体选择,这就更要求学习者的自觉,这就需要教师去组织、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形成良好的学习系统,发展形成适合自身方面的学习方法习惯等,以不断激励学生向前,保证某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要求达标。

   

三、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一)技术水平

   

(1)网络技术

   计算机教学首先应建立校园网,校园网的建设包括以下关键技术:

一是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二是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三是多路并发技术处理和信息共享。

目前对这些技术的研究较多,支持产品也较多,起步较早的校园网大多采用以太网、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00VG-Anylan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这些网络越来越不能适应应用要求。

新兴的千兆以太网和ATM网就是为适应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在校园网中使用ATM技术附加费用太高,优势并不明显,且ATM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而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则具有较强的优势:

传输速率是快速以太网的10倍,而价格仅是其2倍左右;具有广泛的产品支持;具有良好的交互操作性。

因此对于中小规模的校园网使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主干网是一种经济而实用的方案。

   

(2)课件设计

   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课件设计是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有众多的开发工具,且性能优异,表现能力较强。

计算机课件通常较大,完全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进行下载运行是不现实的,因此,通常主要的课件应配置在学习者的客户机端,这些软件可以利用光盘分发给用户,服务器端则配置教师、学生的信息。

为保护课件版权,可以在课件中抽取关键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学习者必须在服务器中取得这些数据才能运行后续的课件。

  

(二)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法,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教”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知识继承者”的加工过程,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知识,但是该模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精神;二是以“学”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因而培养的人才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但是该模式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教育的内容变成一系列问题,并以此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它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顺应了素质教育关于发展与创造的思想,但是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手段,应当注意继承和发挥上述三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体现素质教育全新思想的基础上构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具有以下特点: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诸要素(教师、学生、内容)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促成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因而“教”和“学”是一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各种关系呈网状结构展开。

在这种主体化的多边互动机制确定之后,各种关系之间的对话将构成更加丰富的实践空间。

   

(2)选择多样化的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观点要求教学实践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重视掌握知识,培养智力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加强教学方法的多样互补性。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观点,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复杂多变。

实践证明,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只有综合灵活应用,取长补短,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目前,对于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还较少,远不能适应教学实践的要求。

(三)应用情况

随着重庆“校校通”工程的推进,计算机网络将逐步得到普及,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功能和较多的资金投入,效益问题是颇受关注的。

应该认识到新技术使用效益绝不是技术先进程度和资金投入多少,而是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对此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程度,更加重视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对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在这里,我们多年来摸索得出的主要经验是:

抓好三支队伍,管理队伍、专业队伍、教师队伍,采取分层推进,理念先进,注重实践。

   

(1)队伍建设

   ①抓观念更新

   在网络教学引进学校以后,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未来网络教育将促使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家庭化,未来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新学科发展、交叉、渗透,将改变教室中的教与学的方法,人人都必须随时学习,不断更新。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应付考试、获取学历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将逐步弱化,付之以实践为中心,以获取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方式。

教师必需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的学习内容,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生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网络教育作用。

问题是这样的教育观念究竟有多少已经代替了人们原有的教育观念,开始指导我们的实践。

   ②抓管理队伍

   随着校园的逐步普及,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

我们建立了在校长室的统一协调下,现代教育领导小组、教导处、电教组、课题研究小组互相协作开展工作,包括网络维护,硬件设备的正确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计算机的病毒防护,以及优秀课件的提供,网上教师、学生资料库的建设,教导处提供课程支持,指导教师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更好更快达到教学目标服务,避免单纯展示技术。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实践模式。

   

③抓教师队伍提高

   网络正常高效运转,必须有一些受到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承担,此项工作的完成将直接影响到交互网络在教学的使用率。

由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运用,我们最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通过集中培训、上机技术人员指导与自学相结合,逐步培养和挖潜,以自培成长为突破口,带领一些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已经工作数年,并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青年教师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材。

同时,学校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这些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制作培训班,使他们的专业技术迅速提高。

与此同时,大力倡导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并将此项纳入教学常规管理,鼓励老师们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级电教征文、案例、课件等多媒体作品评选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2)教学方式

   目前网络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以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①情景教学:

设计具体事物的仿真环境,替代抽象语言的描述。

②案例学习:

提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③实地操作:

通过实践提高学习者的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④启发教学:

采用切身的问题,引导学习者一步步地到问题的答案。

⑤合作学习:

通过多人之间探讨某个知识点,学习者获得所需的知识。

   (3)配套软件

   计算机教学功能复杂多样,例如:

开课前应让学习者了解学习内容、知识水平等内容。

由于学习者视听觉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而应采取不同的学习模式。

由于学习者个体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个体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具有共性,这些问题应作为有价值的意见反馈至教材内容的撰写者。

如果出现某些教学内容学习者未能接收的情况,必须有一定的补救措施。

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应是只读的,还应允许学习者参与进来。

现在的计算机教学配套软件内容单一,还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4)教学课件

许多课件的设计者往往过分注重课件的界面开发,而对教学内容的清晰框架结构和质量,良好的交互功能等方面重视不够,结果是过量的图形画面大大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计算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问题。

计算机教学运用首先要消除教师对多媒体网络的广泛应用会替代自己或降低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的顾虑,要消除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不适应的心理。

不能简单地认为引入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教师讲述转变成多媒体的演示,师生间的口耳相传改换成网络上的信息交互,教学质量就可能大有提高,也不能因为传统方法已经过千锤百炼,而拒绝网络教学,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二)教学媒体问题。

计算机教学是社会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然而现代教学媒体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媒体,具有自己的特色,现代和传统两类媒体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很难互相代替,没有哪一类媒体能保证教学目的的绝对实现,只有随着教学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媒体,才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适应问题。

我们的学生已习惯了师生间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媒体,毕竟容量较小,注意力容易集中,也便于控制,而计算机媒体中大量信息在课堂上的出现,学生对媒体的使用,注意力的分配、转移、持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也值得广大师生积极研究和认真探索。

  (四)教学软件问题。

目前各种软件较多,但网络软件较少,软件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硬件,作为教师要精心挑选,要考虑到教学软件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相互关系,在排选软件时要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适合师生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