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488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1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

(一)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协议

4、协议栈

5、服务

6、接口

7、面向连接服务

8、无连接服务

9、有确认服务

10、字节流服务

11、数据报服务

12、对等实体

13、C/S模式

14、B/S模式

15、P2P模式

二、网络硬件的分类标准有哪几种?

简述每种分类标准下典型网络的特点。

三、简述网络协议各层的设计问题。

四、为什么要明确区分服务、接口、协议这个3个概念?

五、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六、简述TCP/IP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七、简述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之处。

八、除了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你还知道有哪些网络体系结构?

九、请列举常用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十、请列举一些数据通信服务网络。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

(二)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波特率

2、比特率

3、尼奎斯特定理P75

4、香农定理P75

5、双绞线

6、同轴电缆

7、多模光纤

8、单模光纤

9、信道

10、信号

11、信道带宽

12、码元

13、信源与信宿

14、编码与调制

二、常用的有线介质哪几种?

简述各自的特点。

三、常用的无线介质哪几种?

简述各自的特点。

四、光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简述各自的特点。

五、常用的调制技术哪几种?

简述各自的特点。

六、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哪几种?

简述各自的特点。

P115~117、P136

七、常见数据交换方式有哪些?

简述各自的特点。

八、采用相-幅调制技术在带宽为64kHz的无躁声信道上传输数据,每个相位有4种不同幅度的电平,要达到512K比特位/秒的数据速率,至少要多少相位?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三)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检错码

2、纠错码

3、码字

4、海明距离

5、CRC(循环冗余校验码)P165~166

6、捎带确定技术

7、管道化技术

8、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9、PPP(点到点协议)

二、通常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哪些服务?

三、为什么要成帧?

成帧的方法有哪些?

四、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法?

五、简述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特点。

六、简述滑动窗口协议的特点。

七、什么叫PAR或ARQ协议?

八、若滑动窗口协议的发送窗口尺寸为8,帧编号长度为4比特,当发送了6号帧并收到对于1号帧的确认之后,发送方还可发送几帧?

请给出可发送帧的序号。

九、针对题就的进一步思考:

(1)当发送窗口尺寸为9时,其它条件不变,协议5和协议6都能正常工作吗?

(2)当帧编号长度设置为3比特,其它条件不变,协议5和协议6都能正常工作吗?

(3)当发送了12号帧,且收到了10号帧的确认,其它条件不变,发送方还可发送几帧?

十、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三章的典型习题:

第205页试题2、3、5、9、10、11;第206页试题14、15、16、17、18;第207试题29、31、32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四)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信道静态分配

2、信道动态分配

3、频分多路接入(FDMA)

4、时分多路接入(TDMA)

5、纯ALOHAP212

6、分槽ALOHA

7、1-持续CSMA

8、p-持续CSMA

9、非持续CSMA

10、CSMA/CDP217~218

11、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12、10M以太网介质:

10Base5(粗同轴电缆)、10Base2(细同轴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F(光纤)

13、100M以太网(IEEE802.3u)介质:

100Base-T4(双绞线,8B/6T)、100Base-TX(双绞线,4B/5B)、100Base-FX(光纤)

14、1000M以太网(IEEE802.3z)介质:

1000Base-T(双绞线)、1000Base-CX(双绞线)、1000Base-SX(光纤,8B/10B)、1000Base-LX(光纤,8B/10B)

15、曼彻斯特编码

16、生成树网桥与生成树算法

17、中继器与集线器

18、网桥与交换机

二、静态分配信道的优缺点?

动态分配信道的优缺点?

三、以太网(IEEE802.3)与无线局域网(IEEE802.11)的载波侦听的特点比较?

四、当以太网速度提高后,而以太网MAC帧格式并未变,CSMA/CD还能工作吗?

需要在物理层要采用一些什么措施?

五、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如何确定的?

P233~234

六、以太网的MAC子层协议和点对点式协议PPP为什么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七、阐述网桥、透明网桥的概念

八、阐述网桥的工作原理P271~272

九、阐述网桥转发遇到的困难

十、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四章的典型习题:

第286页试题3、12;第287页试题16、17、18、19、21、23、24;第288试题37、38、42、43、45

增加“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与“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的概念”进行对比理解

增加“冲突域与广播域”P238

无线网络中帧传输的成功率P250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五)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静态路由(非自适应路由)

2、动态路由(自适应路由)

3、平面路由

4、分层路由

5、域内路由

6、域间路由

7、自治系统(AS)

8、RIP书上内容不多,下面补充一段简介

9、OSPFP385

10、BGP-4

11、IP协议

12、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

13、NAT(网络地址转换)P377

14、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15、ARP

16、RARP

17、DHCP协议

18、IP组播

19、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20、IPv6协议

21、双协议栈

22、隧道技术

23、IP任播

24、IPv4地址的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25、IPv6地址的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26、广播路由

27、多播路由

28、流量整理的漏桶算法P338

29、流量整理的令牌桶算法P340~342

30、IPv4地址类型P370

31、IPv4划分P371~373

二、网络层服务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三、阐述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概念及特点?

四、距离失量路由算法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五、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六、有一通信子网可用(A,B,12),(B,C,3),(C,D,5),(A,E,6),(E,C,8),(E,F,7),(F,D,2),(B,F,9)表示,假设采用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且各个路由器的每次路由更新都同时进行。

说明经过多少次交换之后路由表达到稳定状态,并画出稳定状态时的路由表。

七、IP协议的校验和字段采用什么校验方法?

为什么只校验头部?

八、针对下图,分别阐述

(1)主机H1对发送给H3的分组的处理过程;

(2)路由器对H1发送给H3的分组的处理过程。

九、对比阐述虚电路网络与数据报网络的特点。

十、简述多播树的修剪过程。

十一、列举的闭环拥塞控制的方法并阐述各自的特点。

十二、获得好的服务质量的技术有哪些?

十三、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五章的典型习题:

P403试题3,9;

P404试题13,14,16,18,21;

P405试题22,23,27,28,29,34;

P406试题35,37~43。

 

RIP协议信息格式如下图所示:

Command:

命令字段,8位,用来指定数据报用途。

命令有五种:

Request(请求)、Response(响应)、Traceon(启用跟踪标记,自v2版本后已经淘汰)、Traceoff(关闭跟踪标记,自v2版本后已经淘汰)和Reserved(保留)。

Version:

RIP版本号字段,16位。

AddressFamilyIdentifier:

地址族标识符字段,24位。

它指出该入口的协议地址类型。

由于RIP2版本可能使用几种不同协议传送路由选择信息,所以要使用到该字段。

IP协议地址的AddressFamilyIdentifier为2。

RouteTag:

路由标记字段,32位,仅在v2版本以上需要,第一版本不用,为0。

用于路由器指定属性,必须通过路由器保存和重新广告。

路由标志是分离内部和外部RIP路由线路的一种常用方法(路由选择域内的网络传送线路),该方法在EGP或IGP都有应用。

IPAddress:

目标IP地址字段,IPv4地址为32位。

SubnetMask:

子网掩码字段,IPv4子网掩码地址为32位。

它应用于IP地址,生成非主机地址部分。

如果为0,说明该入口不包括子网掩码。

也仅在v2版本以上需要,在RIPv1中不需要,为0。

NextHop:

下一跳字段。

指出下一跳IP地址,由路由入口指定的通向目的地的数据包需要转发到该地址。

Metric:

跳数字段。

表示从主机到目的地获得数据报过程中的整个成本。

RIP协议使用以下机制减少因网络上的不一致带来的路由选择环路的可能性。

(a)记数到无穷大机制:

RIP协议允许最大跳数为15。

大于15的目的地被认为是不可达。

这个数字在限制了网络大小的同时也防止了一个叫做“记数到无穷大”的问题。

(b)水平分割法:

水平分割规则如下:

路由器不向路径到来的方向回传此路径。

当打开路由器接口后,路由器记录路径是从哪个接口来的,并且不向此接口回传此路径。

(c)破坏逆转的水平分割法:

水平分割是路由器用来防止把一个接口得来的路径又从此接口传回导致的问题的方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六)

一、简述以下基本概念

16、端口

17、套接字(Socket)

18、TCP协议

19、UDP协议

20、TCP的流量控制

21、TCP的拥塞控制

22、慢启动算法

23、TCP定时器管理P470~472

24、TCP连接管理P461

10、TCP重传机制

11、传输层的向上多路复用

12、传输层的向下多路复用

二、简述引入传输层的原因?

三、试比较TCP与UDP的特点?

四、阐述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

P461

五、阐述TCP三次握手释放连接的过程?

六、对比阐述传输层与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缓冲策略?

七、主机甲和主机乙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多少?

八、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小是多少?

九、《计算机网络》(第4版,AndrewS.Tanenbaum著,潘爱民译)中典型习题

P492试题16,20,28,29,30,31;P493试题32,33

计算机网络重点

1、OSI模型的结构基本功能

2、中继器、集线器→(工作)→物理层网桥、二层交换器→链路层路由、三层交换器→网络层网关→传输层以上

3、CSMA/CD、TCP、FTP、HTTP这些英文名称的中文含义

4、物理层有那些有线介质(双绞线、电缆(粗、细)、光纤、同轴电缆)和无线介质(红外线、激光、无线电)

5、物理层计算的两个公式(C=2Blog2v→无噪声、C=2Blog2(1+S/N)→有噪声)

6、信道复用的4种方法以及对应的原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前三个看目录、波分复用→光纤处有提及)

7、如何用CRC(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差错校验码)判断正确性【教材165页】

8、滑动窗口的定义和作用【教材176页】

9、介质访问:

透明网桥的转化表的原理,会画图【教材257页→网桥、教材259→向后学习法】

10、网络层:

理解掌握子网的划分方法(此处老师有暗示作业上相关的题,应该不是考试题吧,应该是吧。

)【教材340页→IP地址:

子网】

11、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题型就是给一大堆的路由表知道自己的路由表的生成方式【教材285页】

12、掌握NAT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会扩充IP地址【教材347页→NAT】

13、TCP定时器的作用【教材438页→TCP】

14、不同协议对应的端口号(常用的)【教材427页→有一个表格:

HTTP、FTP、IMAP比较常用】

15、DNS的作用【教材471页】

16、FTP的工作原理,以及基于什么(TCP)【学习委员魏浩没听课,找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