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648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docx

气相色谱法工作场所空气

工作场所空气中

芳香烃等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苯、甲苯、二甲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1 原理

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用活性碳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2 仪器

2.1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碳。

2.2空气采样器,流量:

1#,100ml/min;2#,250ml/min。

2.3溶剂解吸瓶,2ml。

2.5气相色谱仪:

岛津-GC2010气相色谱;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仪器操作参数

进样参数:

自动进样器AOC-20i+s(微量注射器,10μl);

进样量:

1.0μl,洗针次数5次。

汽化室参数:

进样模式:

不分流;

温度:

280℃;

载气:

N2;压强:

148.6KPa;

总流量:

16.3ml/min;柱流量:

1.20ml/min;

线性速率:

24.1cm/sec;隔垫吹扫:

3.0ml/min

柱     温:

初始温度50℃;

程序升温:

升温速率(℃/min)

温度(℃)

持续时间(min)

0

-----------------

50.0

2.00

1

5.0

80.0

0.00

2

15.0

280.0

5.00

程序升温总时长:

26.33min

色谱柱:

DB-1(Agilent)0.25mm×60mm;Filmthickness0.25μm。

检测器(FID)参数:

温度:

300℃ ;进样速率:

40msec;

尾吹气体:

N2;尾吹流量:

30.0ml/min

H2流量:

47.0ml/min;空气流量:

400.0ml/min。

3 试剂

3.1二硫化碳(沪试)AR.经气相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

3.2正丁醇;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混);柠檬烯;三乙酸甘油酯;二硫化碳,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4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

4.1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25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4.2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以10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4.3个体采样:

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样品置冰箱内至少可保存14d。

 

5 分析步骤

5.1对照试验:

将活性碳管带至采样地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5.2样品处理:

将采过样的前后段活性碳分别放入溶剂解吸瓶中,各加入1.0ml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振摇1min,解吸30min。

解吸液供测定。

若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二硫化碳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5.3标准溶液:

加约20ml三乙酸甘油酯于100ml容量瓶中,取正丁醇1.0111g;丁酮1.0163g;乙酸乙酯1.0068g;乙酸丁酯1.0120g;甲苯1.0422g;二甲苯(混)1.0016g;柠檬烯1.0522g;用三乙酸甘油酯稀释至刻度,为标准溶液。

STD1:

标准溶液0.5ml+4.5mlCS2STD2:

STD11.0ml+3.0mlCS2

STD3:

STD21.0ml+3.0mlCS2STD4:

STD31.0ml+3.0mlCS2

STD5:

STD10.5ml+4.5mlCS2STD6:

STD20.5ml+4.5mlCS2

STD7:

STD30.5ml+4.5mlCS2STD8:

STD40.5ml+4.5mlCS2

5.430M柱长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表1所列标准系列:

表130M柱长标准系列

标号

0

Std5

Std6

Std7

Std8

稀释标准溶液倍数

----

100

400

1600

6400

甲苯浓度,ug/ml

0.0

1.04

0.261

0.065

0.016

乙酸丁酯浓度,ug/ml

0.0

1.01

0.25

0.063

0.016

柠檬烯浓度,ug/ml

0.0

1.05

0.26

0.066

0.016

表230M柱长标准曲线方程

标准曲线方程

R2

甲苯

Y=0.0565*X-0.014

0.9999

乙酸丁酯

Y=0.1008*X-0.0068

1

柠檬烯

Y=0.0512*X-0.0021

0.9999

活性碳吸附量的测定

目的:

考察活性碳的吸附量。

步骤:

将标准溶液(5.3)5ml均匀的润湿在Ф18cm滤纸上,每次更换吸附管时同时更换新浸润的滤纸,用1#采样器以100ml/min的流量,在通风厨无通风条件下分别采集10、15、20、30、40、60min时吸附管的吸附量。

表330M柱长吸附管的吸附量

采样次序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15min

60min

甲苯,ul/ml

0.0416

0.0959

0.0945

0.170

0.0832

0.541

乙酸丁酯,ul/ml

0.0247

0.0754

0.0785

0.151

0.0791

0.465

柠檬烯,ul/ml

0.00968

0.0493

0.0646

0.119

0.0679

0.376

5.560M柱长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二硫化碳稀释标准溶液成表4所列标准系列:

表460M柱长标准系列

标号

0

Std4

Std7

Std8

稀释标准溶液倍数

----

640

1600

6400

甲苯浓度,ug/ml

0.0

0.16

0.065

0.016

乙酸丁酯浓度,ug/ml

0.0

0.16

0.066

0.016

柠檬烯浓度,ug/ml

0.0

0.16

0.066

0.016

二甲苯(混)浓度,ug/ml

0.0

0.16

0.063

0.016

表560M柱长标准曲线方程

标准曲线方程

R2

甲苯

Y=0.0829*X-0.009

0.9987

乙酸丁酯

Y=0.0176*X+0.0121

0.9898

柠檬烯

Y=0.1009*X+0.0126

0.9962

二甲苯(混)

Y=0.1044*X+0.0024

1

活性碳解析效率的测定:

将标准溶液(5.3)稀释10倍备用(std1).

a.吸附管对不同体积的std1的解析率.

将1.0、5.0、10.0ulstd1用微量进样器直接注入到吸附管中的活性碳,将活性碳

入放入进样瓶中加入1.00mlCS2用超声波解析2min后的峰面积与同体积的std1的峰面积进行比较。

解析率=理论值/解析值*100%

表6吸附管对不同体积的std1的解析率

Std1

1.0ul

5.0ul

10.0ul

解析率(%)

相对误差(%)

解析率(%)

相对误差(%)

解析率(%)

相对误差(%)

甲苯

124

24

112

12

127

27

乙酸丁酯

129

29

113

13

122

22

柠檬烯

102

2.0

106

6.0

122

22

二甲苯(混)

110

10

109

9.0

122

22

b.解析时间与解析方法的考察

将5ulstd1-2用微量进样器直接注入到吸附管中的活性碳,将活性碳入放入进样瓶中加入1.00mlCS2后对比不同时间段的自然解析与超声波解析,解析率的差异.

Std1-2

5.0ul

解析方法

NR15min

NR60min

SR1min

SR2min

SR5min

SR10min

甲苯,解析率(%)

103

105

115

109

109

113

乙酸丁酯,解析率(%)

103

103

107

105

105

111

柠檬烯,解析率(%)

95

95

101

99

98

102

二甲苯(混),解析率(%)

97

99

103

102

102

106

NR:

自然解析;SR:

超声波解析.

表7不同解析方法解析率效的差异

5.6样品测定:

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空白对照的解吸液;测得的样品峰高或峰面积值减去空白对照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甲苯、二甲苯、柠檬烯、乙酸丁酯、的浓度(mg/ml)。

 

6计算 

6.1按式

(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293           P

         Vo=V×—————×————— ……

(1)

273+t        101.3 

式中:

Vo—标准采样体积,L;

V—采样体积,L;

t— 采样点的温度,℃;

P— 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6.2按式

(2)计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或苯乙烯的浓度。

(c1+c2)v      

       C=——————……

(2)

               VoD

式中:

C—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或苯乙烯的浓度,mg/m3;

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或苯乙烯的浓度,mg/ml;

v      -解吸液的体积,ml;

Vo—标准采样体积,L;

D—解吸效率,%。

6.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按GBZ159规定计算。

 

 

7 说明

本法的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测定范围、相对标准偏差、穿透容量(100mg活性碳)和解吸效率见表2。

每批活性碳管必须测定其解吸效率。

表8 方法的性能指标

化合物

检出限

mg/ml

最低检出浓度

mg/m3

测定范围

mg/ml

相对标准偏差

解吸效率

0.9

0.6

0.9~40

4.3~6.0

>90

甲苯

1.8

1.2

1.8~100

4.7~6.3

>90

二甲苯

4.9

3.3

4.9~600

4.1~7.2

>90

 

附表:

工作场所空气中部分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及各研究室检测结果见下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部分有毒物质容许浓度(mg/m3)

摘自《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物质名称

最高

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

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

容许浓度

苯(皮)

--

6

10

苯胺(皮)

--

3

7.5

苯乙烯(皮)

--

50

100

甲苯(皮)

--

50

100

二甲苯(全部异构体)

--

50

100

丙酮

--

300

450

丙烯酸甲酯(皮)

--

20

40

丁醇

--

100

200

丁酮

--

300

600

丁烯

--

100

200

二甲苯胺(皮)

--

5

10

N,N-二甲基甲酰胺

--

20

40

二聚环戊二稀

--

25

50

二氯甲烷

--

200

300

二异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