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44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Word版含答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

D(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考点分析:

该知识点包括“辨析”和“修改”病句。

前者重在辨别,考查形式为选择题;后者重在修改,考查形式为主观题。

该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属常考题型。

分值为3-6分,一般不超过6分。

题量不超过3个。

其中辨析病句试题每年至少出了一个客观题,98年、2003年全国卷出了两个选择题。

修改病句试题不常考。

其考查往往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即放在第六大题中,与标点、词语使用、是否得体等结合进行综合考查,试题材料主要是应用文。

主要知识点:

1、了解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3、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4、了解高考病句试题选肢的常见错误形式,明确辨析常见病句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详解:

一、常见病句类型

考试说明规定为六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下面详叙之。

A、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

语序不当主要有四种:

词序不当、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其一:

词序不当

例1、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以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例2、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如:

①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③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其二、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例3、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这个句子涉及到多项定语的次序问题。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所以上句的正确次序是: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女(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⑦广大农村青年表现了无比的学科学学文化的积极性。

“无比的”放在“表现了”后与放在“积极性”前没有什么表意差异,但应放在“积极性”前才符合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⑧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

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而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例4、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交谈。

正确次序为: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这涉及到多项状语的顺序。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下面句子的错误是没认清某一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因而弄成张冠李戴了。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其三,主客体颠倒

例5、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又如: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的”。

其四,分句位置不当:

例6、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粮了。

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又如: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B、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其一,主谓搭配不当:

1、由于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驰骋”是指人骑着马奔跑,改为“跑”。

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改为“沸腾”。

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无形无影,很抽象,怎能有具体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呢?

应把谓语改成“我永远不会忘记”。

2、陈述对象不明确,暗中更换主语,也是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一个原因。

①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

“焕发”只能用来陈述“精神”,“干劲十足”只能用来陈述“人们”,都不能用来陈述“面貌”。

应改为: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干足。

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起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倾泻下来”陈述的是“暴雨”而不是“狂风”,以“暴雨”作主语,删去“狂风”就通了。

③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长势良好”说的是“水稻”不是“生产”,应将“生产”删去。

3、多个主语并列,同用一个谓语,往往易造成搭配不当。

例: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月光……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

由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并列短语中每一项与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

其二、动宾搭配不当:

①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长桥大队自力更生解决饲料问题的经验。

“参观……经验”是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把“参观”改为“学习”,或者使全句变为:

“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到长桥大队参观,学习了他们自力更生,解决饲料问题的经验。

②周围漆黑一片,在车箱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打破了沉寂的环境”,动宾不能搭配,应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③根据与鲁迅非常接近的亲友回忆,鲁迅对瞿秋白这篇论文是完全肯定并且确实发生了深刻的感激情绪。

“确实发生了深刻的感激情绪”,动宾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由衷的产生了感激之情”或“产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④《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风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奠下了”,是不能同“实绩”搭配的,可以改为:

“为新诗运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改为:

“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

⑤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着……”与“……观点”是不能搭配的,按句意,“观点”可以改为“光芒”“光辉”之类的词。

其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手”可以能干的,但“聪明”的“手”就使人无法理解了,应去掉“聪明”。

②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基础”可以是“打下”的对象,“知识”不能是“打下”的对象。

如果要保留“知识”,就得把定语中的“打下”改为“掌握”,“学到”之类的动词,同时去掉“基础”,把“坚实”改为“丰富”。

如果要保留“打下”就得把“知识”去掉,让“基础”和“打下”搭配。

③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补语“太不周全”与中心语“照顾”不能搭配,“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用来形容说话,不能用“照顾”构成补充关系,应把“周全”改为“周到”。

其四,主宾意义上的配合不当:

主语和宾语无语法关系,不是直接成分。

但意义上或逻辑上有关系。

用“是”“为”等作述语的句子,它的宾语同主语常常都表示事物(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

主语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的句子,好多是由于违背了上述配合原则。

①社员耕种的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修改:

社员耕种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②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修改:

“世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过程”,或者改为“世界是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

③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战线几乎成为一片荒漠。

前半段应改为“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种自留地。

有些用动词作宾语的句子,宾语在意义上也有和主语能否配合的问题。

④小组的出勤率也有很大增加。

“出勤率”不能说“增加”,应该改为“提高”。

⑤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有争议的问题有了进展”表意不明白,看不出是增多了或减少了,还是得到解决了。

如果把“进展”改为“解决”表意就确切了。

我们在检查句子是否有毛病时,特别是注意检查并列短语。

它充当的句子成分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这里再着重谈一下:

a.化肥厂,农具厂,农忙托儿所等都已建成,并投入生产。

修改:

化肥厂,农具厂都已建成并投入了生产,农忙托儿所也已建成并接受幼儿入托。

b.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修改:

墨似的乌云布满天空,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c.动人心弦的音乐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带来亲切,希望,光明。

修改:

动人心弦的音乐,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带希望和光明,使他们感到亲切。

d.到了海边,小林张开嘴巴尽情地呼吸着海水,阳光和最清新的空气。

修改:

删去“海水……阳光”,或改为:

“到了海边,小林面对着海水,迎着阳光,张开嘴巴呼吸着最新的空气。

e.采取多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修改:

去掉“培养”。

f.她那灿烂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

修改:

删去“灿烂而”

g.我们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修改:

删掉“整整齐齐”。

或把“干干净净”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再在“整整齐齐”之前加上“收拾得”三个字。

C、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从单句的角度讲,成分残缺最常见的是由于在主语前滥用介词“对、通过、在”等,使作主语的词语作了介词和宾语,句子没有了主语。

例:

①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应删去“通过”或“使”。

②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去掉“对于”,恢复“那些……人”的主语资格,或删掉“受到”,成为无主句。

③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修饰成份多余:

例: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无声”与“潜台词”重复)

D、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名,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等来归类的情形。

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改变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

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①因此,当匪徒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游击队把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能够把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

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E、表意不明

分为费解和歧义。

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费解

例①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

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例②从六十岁到九十岁的老太太被特许坐着车子参加游行。

从字面上看,好像59岁以下和100以上都没有坐车参加游行的权力。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60岁以上的”。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例①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②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种解释都有可能。

例①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

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②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要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如果作者意思是手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

“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郑州花园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F、不合逻辑

这里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

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

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

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知“无比”,如何还能“增强”?

应删去“无比”。

③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④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

“都”表所有,而前已限定为“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2、不符合客观事实

例①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八百多人”怎么有“几条胳膊”呢?

应将几千条改为“千多条”。

②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3、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它人才”。

②他们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抽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③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青年工人”和“老工人”是同一标准划分,而“妇女”是另外一个标准所划分的,不能与前二者构成并列关系,可去掉“和妇女”。

④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用“特别”一词加以强调的对象应是前面所提概念的部分,与前面形成范围的大小关系,而“中学生”与“共青团员”只能是交叉关系。

应将“中学生”改为“中学生团员”。

⑤我上街买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牙膏”“牙刷”“日用品”间不是并列关系,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表述,应将“和”改为“等”。

4、强加因果

例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就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

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5、前后不一致

例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前面用“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肯定了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将“要”改为“能否”。

②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前面是“多寡”“高低”关涉两面,而后面只关涉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

可将“能”改为“能否”,“有”改为“有没有”。

③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

前面是“好坏”,关涉两方面,后面只肯定一面,前后不一致,可在“三好生”前加上“能否成为”。

6、否定失当

例①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

“不否认”即承认,“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②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③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G、其它类型的语病

(一)关联词语误用

1、错用关联词语

例①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尽管”是转折连词,此分句间是条件关系,此用它不恰当,应改为“不管”。

②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

“宁可……也……”是选择中表取舍关系的关联词,此分句间应该是让步假设关系,此用它不能正确地显现分句间的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2、滥用关联词语

例①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欢,可是对它的领悟,却是不久前的事。

“却”与“可是”重复,应删去“却”或“可是”

②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喜欢。

“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

3、缺少关联词语

例①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②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此句两个分句间明显是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对关联词语或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①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应将第一个“一方面”移至句首。

②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干起来了。

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只不过第一个分句蒙后省主语,所以“就”移到“他”与“一个”间。

5、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

例①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