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318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docx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

xx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犯罪的直接客体

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依据是()。

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

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D.行为差误

6.甲贩运___,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守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7.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___的共同犯罪

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B.吸收犯C.想象意合犯D.异种数罪

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被判出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

A.没有故意犯罪B.遵守监规确C.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

11.中国公民特别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的机构、___、个人相勾结,危害______、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A.背叛国家罪B.___国家罪C.___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12.行为人在___,___或者参加恐怖活动,___后又具体实施杀人、___、___的犯罪行为的,应当()。

A.以___、___、参加恐怖活动的犯罪从重处罚B.择一重罪处断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D.以故意杀人、___或___罪从重处罚

1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成立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A.5万元以上B.10万元以上C.20万元以上D.50万元以上

14.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款额较大的,构成()。

A.偷税罪B.骗取出口退税罪C.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两罪D.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想角竟合

15.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___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A.导致婴儿死亡的B.出于___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

16.根据刑法规定,盗窃___并使用的,构成()。

A.诈骗罪B.___诈骗罪C.盗窃罪D.侵占罪

17.非法___他人___,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A.非法______罪B.故意伤害罪C.非法______罪和故意伤害罪D.医疗事故罪

1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为()。

A.一般主体B.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C.负有执行人民___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D.司法工作人员

19.依照刑法规定,___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

20.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

A.徇私枉法罪B.___罪C.枉法裁判罪D.滥用职权罪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行法学原则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成立___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为()。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C.道义上的义务D.行为上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3.下列行为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

A.对精神病人的___侵害的反击B.假想防卫C.防卫挑拨D.事前防卫

4.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

A.继续犯B.吸收犯C.牵连犯D.想象竟合犯

5.___未遂与___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是()。

A.主体不同B.客体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D.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6.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A.破坏交通设施罪B.___罪C.___罪D.杀人罪

7.以特定目的作为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犯罪是()。

A.走私淫秽物品罪B.传播淫秽物品罪C.集资诈骗罪D.侵占罪

8.下列人员中,属于报复陷害犯罪对象的有()。

A.举报人B.控告人C.申诉人D.批评人

9.洗钱罪中的“钱”是指下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A.___犯罪B.___罪C.走私犯罪D.黑社会性质的___犯罪

10.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

对___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A.行为人过去因___犯罪被判过刑B.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___被判过刑C.行为人过去犯非法持有___罪被判过刑D.行为人过去因犯走私制造物品罪被判过刑

三、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至四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情形中,属于在___领域内犯罪的有()。

A.犯罪行为地在___领域内B.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C.在___的船舶或者___器内犯罪D.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在___领域内

2.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属于必要的有()。

A.危害行为B.犯罪的地点C.犯罪的时间D.犯罪的方法

3.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B.累犯C.教唆未满18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D.危害___犯罪的罪犯

4.下列犯罪形态中,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有()。

A.继续犯B.结果加重犯C.连续犯D.吸收犯

5.下列犯罪中,可以依法获得假释的是()。

A.甲犯贪污罪被判出有期徒刑15年B.乙犯受贿罪被判出无期徒刑C.丙犯___罪被判出有期徒刑10年D.丁刑满释放后又犯诈骗,构成累犯,依法被从重处罚徒刑10年

6.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A.非法拘禁罪B.招摇撞骗罪C.___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7.下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构成要件的是()。

A.合同诈骗罪B.侵占罪C.挪用资金罪D.挪用公款罪

8.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

A.刑讯___致人死亡的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C.___致人死亡的D.推动致人死亡的

9.对盗窃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情节有()。

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大且情节特别严重的B.多次盗窃,情节特别严重的C.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10.下列犯罪中,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有()。

A.集资___B.贷款___C.______D.保险___

四、法条分析题(10分)刑法第39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

本人___明起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五、案例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2题各式各10分,3题15分,共45分)1.甲,男,30岁,1998年4月因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1999年12月,甲教唆乙(1998年10月)与一名痴呆女性强行发生性关系,甲在观看取乐,但其本人并未与该痴呆女子___。

乙回家后,被妻发现异常,随问出真情,将乙捆绑后送当地公安机关。

乙到案后说出行为的前因后果,公安机关遂将甲抓获归案。

就本案如何处理,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2.甲、乙、丙经事先商议,欲前往某办公大楼盗窃29寸彩电一台。

商议后某日在该大楼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

盗得彩电后,由甲、乙、丙三人装入纸箱一人一边手抬一楼,丙因空手,便先下楼。

丙走至大楼门口,恰逢大楼值班员老丁头从旁边厕所走出准备打扫卫生。

见丙形迹可疑,大吃一惊,欲用拖把上前阻挡。

丙见状抢过拖把,将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塞住了丁嘴,不让其叫嘴,此时,甲、乙抬着彩电从楼上走下,见此状,两人边说“快走、快走”边从丙、丁身旁走过。

见甲、乙两人走远,丙扔掉拖把,随后赶上,三人一起逃离现场,事后,此案被公安机关及时侦破,三人一并归案。

3.某甲,26岁,1995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1998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

xx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

甲恼努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拌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

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动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其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六、论述题(15分)试根据刑法规定,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处罚原则,以及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即遂的关键区别。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