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61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人与环境 单元测试1.docx

苏教版人与环境单元测试1

人与环境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

一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

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A.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

B.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C.物种种类数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外来物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A、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A正确;

B、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错误;

C、植物种类数只是会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和共同进化,C错误;

D、外来物种不都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高于它的直接价值

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D.易地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地保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收割理论可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故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高于直接价值,故B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故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地保护,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实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以作物秸秆为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故选B。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正确;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中最有效的为建立自然保护区。

5.下列物质中,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臭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即二氧化硫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食(药)用B.旅游观赏C.调节气候D.科学研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食(药)用、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均属于直接价值,所以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7.(2012•保定一模)某山村一段时间以来,妇女婚后只生女孩,不生男孩.经查,造成该事件的重要原因是该地水质中含大量重金属元素镉.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小白鼠做饮用镉污染水和饮用正常水的实验,观察后代雌雄比例

B.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检测该村居民体内镉含量

C.采集污染区男性精子,观察比较含X染色体精子和含Y染色体精子的活力

D.观察污染区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是否发生了结构改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类性别取决于受精时精子的类型,精子携带X染色体,则生女孩,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则生男孩.

解:

用小白鼠做饮用镉污染水和饮用正常水的实验,观察后代雌雄比例,实验周期长,且受无关变量的影响较大;故A错误.

B、居民体内的铬含量一定高于食用正常水地区的居民,但不能证明与性别比例有关;故B错误.

C、采集污染区男性精子,观察比较含X染色体精子和含Y染色体精子的活力,Y染色体的精子存活率不高;故C正确.

D、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结构改变导致遗传病,不能证明影响男女比例失调;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性别比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某兴趣小组调査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复杂性

B.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D.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通过施用性外激素对雄虫进行诱捕,进行化学防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玉米和大豆间种,分别利用不同高度的阳光,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复杂性,A叙述正确。

采用间种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比单种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叙述正确。

大豆为根瘤菌提供所需有机物,根瘤菌为大豆提供氮,二者为互利共生关系,C叙述正确。

利用性外激素对玉米螟雄虫进行诱捕,这种方法是生物防治法,D叙述错误。

考点:

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防治。

9.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城数量不足千头,比“国宝”大熊猫还稀少。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江豚的种群密度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江豚的易地保护

C.江豚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D.江豚种群数量的减少与环境变化无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江豚的种群密度,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江豚的就地保护,B错误;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可能为衰退型,C正确;江豚种群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环境遭到破坏引起,D错误。

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0.雾霾天气常常笼罩京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雾霾的组成: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2、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解: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

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B错误;

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正确;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

B.

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1.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

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A

【解析】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B正确。

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D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稳态,实现可持续发展,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以人为中心,随便的破坏生物多样性,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增加种群数量,C正确;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抵抗力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1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火山爆发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和破坏造成的,说以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及相关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4.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首次

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B.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

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

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B

【解析】由于黄花刺茄造成了危害,导致某些生物的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因为对其他物种造成危害,说明其生存力较强,而其它的生产者处于劣势竞争,B正确;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最好,而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铲除防治最好,C错误;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疯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