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60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docx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考试要点职业生涯规划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德育学科

职业生涯规划(考试要点)

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第1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习要点:

一、职业与职业生涯

1.职业与民生之本。

(1)职业的概念:

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既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的舞台,也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手段。

(2)职业的内涵:

第一,稳定的收入。

第二,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进行自我完善的途径。

第四,是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结的纽带。

2.职业生涯与人生。

人的生存、生活离不开职业,职业是人生发展的载体。

围绕职业,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其中从业阶段是人生的主要阶段。

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概念:

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历程,即一个人一生的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

2.职业生涯的特点:

①发展性;②阶段性;③整合性;①终身性;⑤独特性;⑥互动性。

3.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

是“圆梦”的计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谋划,是个人对职业前途的展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一是帮助我们目标明确地发展自己,二是帮助我们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第一,专业定向后初次就业。

第二,必须面对就业难的现状。

第三,必须把个人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第四,引导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五,指导自己就业和创业。

第2课职业理想的作用

学习要点

一、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和目标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

为自己设计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职业理想,是每一个中职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首先考虑的。

二、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有明确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2.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它影响和制约着职业理想,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正确的社会理想是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精神动力。

同时,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因为人的社会理想也是通过具体的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活动实现的。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1.务实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2.规划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过程。

第二单元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第1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学习要点】

一、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1.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特点。

(1)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划分的,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其特点是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往往与社会上一定的职业群相对应。

职业学校的课程是中职生就业的基础,是为中职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

(2)职业群: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每个专业都对应着某个职业群。

职业群一般由基本操作技能相同,工作内容、社会作用以及从业者所应具备的素养接近的若干个职业所构成。

2.中职生面对的两类职业群。

(1)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

适合中职生横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为首次就业时择业面的拓展或今后可能转岗的职业。

(2)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

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或职务等级的提升,二是能引起社会角色变化的职务、职业转换。

适合中职生纵向发展的职业群,是中职生有一段工作经历后可能晋升的岗位或转换社会角色的职业。

职业生涯纵向发展路径有三个方向:

技术路径、管理路径、创业路径。

二、职业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

1.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必备的综合品质。

(1)职业素养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表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的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中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公民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思想品德是“好公民”应具备素养的灵魂。

(2)职业素养分为三个层次:

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

公共职业素养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是职业人共有的基础性职业素养。

行业职业素养是某行业对本行业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共性要求,具有行业特点。

岗位职业素养是针对某一岗位从业者的特殊要求,是某个岗位对从业者“做人”与“做事”的特定要求。

2.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1)职业素养主要表现为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职业素养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职业活动或目标明确的训练中形成的。

简言之,职业素养是训练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2)职业素养训练包含了观念意识树立、情感态度形成、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这四个过程,是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而形成的结果。

3.职业素养是“四育”有机融合的结果。

“四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智”是职业素养的主体;“体”是职业素养的载体;“美”是职业素养的情感。

德育、美育側重于“做人”,与情商的提升密切相关;智育、体育侧重于“做事”,促进智商的提升。

三、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生涯发展

1.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

(1)学历文凭:

学历文凭是指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学业程度的证明,由教育部门颁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是持证者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的证明。

(2)职业资格:

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3)职业资格证书:

是持证者有能力胜任某个岗位的凭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其委托的部门颁发。

中职生应该按“两种证书”的标准,完成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任务。

2.职业资格证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业环境中,中职生的优势不是学历,而是实践能力,证明这一优势的重要凭证是职业资格证书。

“证”是求职就业的“入场券”,是具有实力、能胜任岗位的标志,“取证”是増强就业竞争力的手段。

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不但能扩大择业面,増加就业机会,还能大大提高择业过程中的主动性,使自己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具备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

中职生取证的第一步要确定应取得的证书的种类,第二步要确定每一种证书的级别。

3.与中职生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与中职生就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三大系列:

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公务员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

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应当从个人实际出发,并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职业资格标准是中职生强化自身职业能力的依据。

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1.中职生能成才。

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其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

人オ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人才的主要特征。

2.各行各业里人才辈出。

中职生应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职生有广阔的成才天地。

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学习要点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如果对自己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探索、刻苦钻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个人对工作的兴趣与其成就的大小密切相关。

2.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使人对某种职业优先注意,并向往之。

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人不同的兴趣类型对应不同的职业群。

3.兴趣需要培养。

(1)应当先深入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

搜集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的有关信息,关注它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多参加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

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事迹,通过真人真事体会这一职业的乐趣。

(2)学好专业课。

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是形成职业兴趣的源泉。

(3)要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

二、性格及其调适

1.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1)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2)性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中间型三类。

外向型人适合从事工作内容变化较大的职业,内向型人能较好地处理与工作内容相对固定的工作。

中间型既有外向型的特征,又有内向型的特征,因此,中间型的人在职业适应性的方面更宽泛。

不过,并不是每一种职业对性格都有特殊要求。

2.职业性格。

职业性格是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大多数人兼有多种类型的职业性格,只不过有的占主导地位,有的占次要地位。

每一种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的性格类型并不只有一种。

3.性格可以调适。

性格存在可塑性,已经专业定向的中职生,应该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性格要求,在日常生活、职业环境中磨炼自己,改造甚至重塑自己的性格。

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中职生应分析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符合哪些职业要求,哪些还需要调适。

中职学生通过养成行为习惯调适性格,这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是追梦的需要专业定向并不等于职业定向。

在职业群和相关职业群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拓宽自己的择业面,或在职业群中转岗,都能使自己从事与自己个性相符或相近的职业。

三、能力及其提高

1.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能力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各行各业为了保证职业活动顺利完成,都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该项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个人能力是否符合职业要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カ、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

3.能力可以提高。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

也许一个人开始时不具备某种职业能力,但只要他在职业实践中刻苦努力,职业能力不但可以获得发展和提高,还可以挖掘出澘能。

四、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1.形形色色的职业价值取向。

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谋取一份职业的社会行为目的,决定人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行为,影响人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人在从业过程中的驱动力。

2.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必须从实际出发。

职业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维持并提高物质生活的需要,这是最基本要求;二是满足精神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特别是发展个性的需要;三是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

五、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

1.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己。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是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中职生在校学习分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

3.行为习惯市民化。

市民化即农民转型为市民,成为城市居民。

市民化要求农民完成相互促进、彼此制约的三种转型:

生活空间转型(居住生活从农村转向城镇)、谋生方式转型(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从事非农业生产)、社会角色转型(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层次方面,具备市民应该有的内在素养)。

 

第3课发展职业生涯要善于把握机遇

学习要点

一、家庭状况变化与职业生涯发展

家庭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应考虑变化的因素。

二、家乡发展动向与职业生涯发展

1.家乡及周边地区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是自己的家乡。

2.关注家乡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