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联合收获机.docx
《谷物联合收获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物联合收获机.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谷物联合收获机
第十一章谷物联合收获机
第一节联合收获机的特点及分类
联合收获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构。
它能在田间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和清选等项作业,以直接获得清洁的谷粒,因而生产率很高。
在国外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其谷物收获都是用联合收获机完成的。
在我国,尽管近年来收获机械发展很快,但由于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还比较低。
一、联合收获机的特点
1.生产率很高以我国成批生产的东风-5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为例,若配以运粮车,2-4人工作,一天可收获亩产400~600斤的小麦200多亩,相当于四五百个劳动力的手工作业量。
而东风-120、E516、JD1075等机的生产率更高。
2.谷物损失小一般联合收获机正常工作时的总损失,收小麦时小于2%,收水稻时小于3%。
而分段收获因每项作业都有损失,故其损失相对高得多。
3.机械化程度高因而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并能做到大面积及时收获,为抢种下茬作物创造条件。
但是,联合收获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机器构造复杂,价格昂贵,作业成本高。
目前尚难以综合利用,每年使用时间很短,造成动力积压和保管难以完善等问题。
近年来的跨区作业,大大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利用率,使这一矛盾得以缓解。
②联合收获机只有当谷物达到完熟期时,才能充分发挥其高效作用。
而谷物的完熟期一般不到一周时间,而且我国不少地区收获时节正值雨季,这些地区单纯依靠联合收获机来收获要承担一些风险。
③从我国目前生产的联合收获机来看,尽管技术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但产品质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
加之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等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从而使联合收获机的平均时间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在小块地上分散使用,往往难以发挥其功效。
二、联合收获机的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联合收获机型号很多,可以按动力供给的方式和按谷物喂入的方式不同来加以分类。
(一)按动力供给方式分类
1.牵引式牵引式联合收获机的优点是造价较低,且拖拉机可以全年充分利用。
但它工作时由拖拉机牵引,机组较长,机动性较差,不能自行开道。
因此,其应用逐渐减少。
目前,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已很少应用。
2.自走式收割、脱谷、集粮、动力、行走等多功能为一体。
具有结构紧凑,机动性好,收获时能自行开道和进行选择收割,生产率很高,因而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
目前,世界自走式联合收获机发展很快,以约翰·迪尔公司为例,七八十年代的主打产品为1000系列联合收获机。
到现在主打产品已发展到9000系列,其中的9510联合收获机功率为179KW,增加功率可达203KW,并开发了以收获水稻为主的9750-STS水稻联合收获机。
但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的造价高,动力和底盘不能全年利用。
3.悬挂式将联合收割机悬挂在拖拉机上,割台位于拖拉机的前方,脱粒机位于拖拉机的后方,中间输送装置在一侧。
它具有自走式的优点,且造价较低;但其总体配置受到拖拉机的限制,如驾驶员视野差,中间输送装置长,变速档位不能充分满足收获要求等,而且联合收获机是分部件悬挂在拖拉机上,装卸较费工,整体性较差。
这种形式的联合收获机多为中小型,机动性相对较好,适于小地块作业,故有很大的应用市场,尤其在广大的南方地区。
4.通用底盘式将联合收获机悬挂在通用底盘上,收获季节过后,拆下联合收获机再装上其它农具,可以充分发挥动力机和底盘的作用。
这种形式虽然有一定优点,但由于各种农具要求不同,相互牵制较多,故而设计和拆装要求也比较多。
(二)按谷物喂入方式分类
1.全喂入式谷物茎秆和穗头全部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
按谷物通过滚筒的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切流滚筒型和轴流滚筒型两种。
联合收获机的传统型式是切流滚筒型,即谷物沿旋转滚筒的前部切线方向喂入,经几分之一秒时间脱粒后,沿滚筒后部切线方向排出。
现在大部分联合收获机均采用这种型式。
近年来,国内外轴流滚筒式联合收获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即谷物从滚筒轴的一端喂入,沿滚筒的轴向作螺旋状运动,一边脱粒,一边分离。
它通过滚筒的时间较长,最后从滚筒轴的另一端排出。
这种型式可以省去联合收获机中庞大的逐稿器,缩小了联合收获机的体积并减轻机重,且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此外,切、轴流结合型及多滚筒联合收获机在国内外也已成为产品。
2.半喂入式用夹持输送装置夹住谷物茎秆,只将穗部喂入滚筒,并沿滚筒轴线方向运动进行脱粒。
由于茎秆不进入脱粒器,因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功率消耗,并保持了茎秆的完整性;但对进入脱粒装置前的茎秆整齐度要求较高。
这种型式的联合收获机生产率较低,主要用于小型水稻联合收获机。
但进入九十年代来,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发展很快,尤其是日本久保田等公司的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在收获水稻方面呈现出很大的优点,克服了速度慢、效率低、故障多的缺点,而且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了一定的市场。
但它的价格比较高。
3.割前脱粒是利用谷物在田间站立状态(未割),直接将谷粒从穗头或茎秆上摘脱下来,然后对摘脱下来的混合物(包括籽粒、茎叶、颖壳及部分穗头等)进行复脱、分离和清选,从而获得清洁的谷粒,脱掉谷粒后的茎秆仍直立于田间或割倒铺放在田间。
割前脱粒具有半喂入的特点,但比它具有十分显著的优点,只是飞溅损失比较难控制。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部分产品,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除以上分类外,还可以按下列分类:
1.按作物名称分类,如小麦联合收获机、水稻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
2.按谷物在机器中流动的方向和割台相对于脱粒机的位置分类,如T型、Г型、]型和直流型联合收获机等。
3.按生产功率大小分类,如大型(喂入量5kg/s以上)、中型(3-5kg/s)、小型(3kg/s以下)。
4.按行走部件分类,如轮式、半履带式和履带式。
世界各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主要用于收获小麦和水稻。
我国南方、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是世界水稻的集中产地,由于水稻田块较小,而且潮湿带水,针对这些特点设计的水稻联合收获机全是小型的,其行走装置有较好的防陷能力,脱粒装置要适应水稻脱粒的特点等。
我国北方和欧美种植小麦较多,地块较大,收获时地面条件较好,所以小麦联合收获机绝大多数是大中型的。
由于欧洲和美洲的条件稍有差异,一般说,欧洲的地块较小,湿度较大,作物植株较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也较高,且易倒伏,因而欧洲和美洲生产的联合收获机在结构上稍有差别,国外常有欧洲型和美洲型联合收获机之称。
第二节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
一、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获机
用于收获小麦为主的联合收获都是全喂入的,其总体结构差别不大,由割台、倾斜输送器、脱粒机、发动机、底盘、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器系统、驾驶室、粮箱和草箱等部分组成(图11-1)。
其工作过程如下:
图11-1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
1.拨禾轮2.切割器3.割台螺旋推运器和伸缩扒指4.输送链耙5.倾斜输送器(过桥)6.割台升降油缸7.驱动轮8.凹板9.滚筒10.逐稿轮11.阶状输送器(抖动板)12.风扇13.谷粒螺旋和谷粒升运器14.上筛15.杂余螺旋和复脱器16.下筛17.逐稿器18.转向轮19.挡帘20.卸粮管
21.发动机22.发动机
拨禾轮将作物拨向切割器。
切割器将作物割下后,由拨禾轮拨倒在割台上。
割台螺旋推运器将割下的作物推集到割台中部,并由螺旋推运器上的伸缩扒指将作物转向送入倾斜输送器,然后由倾斜输送器的输送链耙把作物喂入滚筒进行脱粒。
脱粒后的大部分谷粒连同颖壳杂穗和碎稿经凹板的栅格筛孔落到阶状输送器上,而长茎秆和少量夹带的谷粒等被逐稿轮的叶片抛送到逐稿器上。
在逐稿器的抖动抛送作用下使谷粒得以分离。
谷粒和杂穗短茎稿经逐稿器键面孔落到键底,然后滑到阶状输送器上,连同从凹板落下的谷粒杂穗颖壳等一起,在向后抖动输送的过程中,谷粒与颖壳杂物逐渐分离,由于比重不同,谷粒处于颖壳碎稿的下面。
当经过阶状输送器尾部的筛条时,谷粒和颖壳等先从筛条缝中落下,进入上筛,而短碎茎稿则被筛条托着,进一步被分离。
由阶状输送器落到上筛和下筛的过程中,受到风扇的气流吹散作用,轻的颖壳和碎稿被吹出机外,干净的谷粒落入谷粒螺旋,并由谷粒升运器送入卸粮管(大型机器则进入粮箱)。
未脱净的杂余、断穗通过下筛后部的筛孔落入杂余螺旋,并经复脱器二次脱粒后再抛送回到阶状输送器上再次清选(有些机器上没有复脱器,则由杂余升运器将杂余送回脱粒器二次脱粒),长茎稿则由逐稿器抛送到草箱(或直接抛撒在地面上)。
当草箱内的茎稿集聚到一定重量后,草箱自动打开,茎稿即成堆放在地上。
与上述结构不同,图11-2所示的为全喂入轴流滚筒型联合收获机。
其脱粒滚筒纵向配置,谷物由轴流滚筒的一端喂入随滚筒的旋转而作螺旋状推进运动,脱下的谷粒经凹板筛并由螺旋输送到清粮装置,茎杆则由滚筒的另一端排出,并由分撒器布在田间。
这种型式的联合收获机上取消了庞大的分离装置——逐稿器,因而相应地减小了整机的尺寸。
与传统型联合收获机相比较,轴流式有以下优点:
1.在不增加机器体积的情况下能较大幅度地增加生产率。
根据原万国公司的资料统计,轴流式联合收获机的效率比同样尺寸的传统式联合收获机约高20%。
2.脱净率高。
用轴流式脱粒装置脱小麦比传统型脱粒装置增加4-7%。
3.破碎率低。
因此,轴流式联合收获机对收获大豆和种籽作物则更有意义。
图11-2轴流滚筒式联合收获机
1.拨禾轮2.割台螺旋推运器3.输送链耙4.轴流滚筒5.凹板筛6.逐稿轮7.分撒器8.杂余螺旋9.下筛10.上筛11.谷粒螺旋12.风扇13.输送螺旋
二、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获机
为了提高联合收获机的利用率,在设计时就考虑到稻麦通用的问题。
但是,水稻和小麦的收获要求不同,主要是脱粒特性上的差别。
小麦粒比较坚硬,而包裹的颖壳较松,用揉搓和打击的方法容易脱出。
稻粒的外壳包裹较紧,但外壳比较脆弱,容易破碎而成米粒,影响贮存;且籽粒通过小的穗轴与茎秆相连,其连接力较强,因此用梳刷和打击的方法脱粒为宜。
故现在用于收获小麦的脱粒装置绝大多数采用纹杆滚筒,而用于收获水稻的脱粒装置多采用弓齿滚筒或钉齿滚筒。
其次,稻谷表面粗糙带茸毛、潮湿,经滚筒脱粒后混有许多稻草毛(细碎茎叶),其分离和清选要比小麦困难得多。
此外,水稻田比麦田潮湿,行走装置要求的接地压力要小得多。
现有的稻麦联合收获机有三种情况:
1.装有纹杆滚筒的麦类联合收获机,改装后用于收获水稻。
国内外生产的许多麦类联合收获机在出厂时就带有水稻收获部件,即钉齿滚筒和履带行走装置等。
需要收获水稻时,将纹杆滚筒卸下,换上钉齿滚筒,并对各部件作适当调整即可。
如果稻田太潮湿,可将驱动轮胎换用半履带或全履带装置。
2.装有钉齿滚筒的麦类联合收获机用于收获水稻。
该类型的收获机只要加以适当调整即可用于收获水稻。
如国内生产的具有双滚筒脱粒装置的联合收获机,其第一滚筒是钉齿式,第二滚筒是纹杆式。
收获小麦时以纹杆滚筒为主,把钉齿滚筒间隙放大,使其只起喂入和辅助脱粒作用;收水稻时,以钉齿滚筒为主,把纹杆滚筒间隙放大,使其只起辅助脱粒作用。
图11-3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
1.拨禾轮2.切割器3.割台螺旋4.操纵台5.输送槽6.拖拉机7.卸粮口8.风扇9.滚筒10.筛子11.谷粒螺旋和扬谷器
3.装有钉齿式轴流滚筒的全喂入联合收获机可以兼收小麦和水稻。
它的工作过程与切轴型联合收获机稍有不同,图11-3所示全喂入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
首先作物被拨禾轮拨向切割器进行切割,割下的作物被拨禾轮拨倒在割台上,割台螺旋将割下的作物向左侧推送到输送槽入口处,由伸缩扒指将它转向送入输送槽,再由槽内的输送链耙将它作较长距离的输送而喂入轴流滚筒的左端。
然后作物沿滚筒外壳内面的导向板作轴向螺旋运动。
在此过程中,作物受到滚筒钉齿的多次打击和梳刷作用而脱粒。
脱下的谷粒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凹板筛孔分离出来,并经筛子和风扇气流的作用,将轻杂物吹出机外,而干净的谷粒则落入谷粒螺旋。
该螺旋把谷粒送到扬谷器,然后装入麻袋;长茎秆则沿滚筒轴向运动至右端,在离心力和排稿轮的作用下被抛出机外。
三、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的特点是有较长的夹持输送链和夹持脱粒链。
脱粒时,只将作物穗部送入滚筒,因而保持了茎秆的完整性。
因为茎秆不进入滚筒,机器上的分离装置可大大简化或省去,耗用的功率也大为减少。
采用的都是弓齿轴流式滚筒。
为了保证脱净,夹持脱粒的茎秆层不能太厚,因而限制了它的生产率。
而且故障发生率较高,价格也比较高。
但该机型在收获水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
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日本在此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主要由收割台、中间输送装置和脱粒机三部分组成。
卧式割台和立式割台(图11-4)在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上均有采用;而悬挂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则都采用卧式割台(图11-5)。
图11-4半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立式割台)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作物被切割前受到扶禾、拨禾装置的作用,使作物的茎秆被扶持着切割。
卧式割台采用偏心拨禾轮,拨板将作物拨向切割器切割,随后将已切割的作物拨到割台上,立式割台机型的扶禾器主要将倒伏的作物扶起,交给拨禾星轮或其它拨禾装置扶持着作物进行切割。
然后,将已割在割台上的作物横向输送至一侧,由中间输送装置夹持输送至脱粒装置,穗部进入脱粒室脱粒,脱出物经过凹板分离和凹板下的清选装置进行清选(专脱水稻的机型亦有无清选装置),洁净的籽粒被输送至卸粮装置。
脱粒后的茎秆被夹持链排出,成条或成推铺放在茬地上,也可用茎秆切碎装置直接还田。
四、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
割前脱粒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收获工艺。
由于它打破了传统的收获方式采用先脱粒后切割的收获工艺,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茎秆不通过摘脱滚筒,谷物不与茎秆相混,可省去传统联合收获机上体积庞大的分离机构,同时也减少了谷粒损失。
尤其重要的是,它很好地解决了水稻“湿脱湿分”问题,对于水稻收获是十分理想的。
2.可获得完整的秸秆,作副业用。
3.能显著减少脱粒功率。
4.摘脱装置无凹板,收获潮湿作物一般不会发生堵塞。
5.脱出物含杂率低,可减轻清选负担。
割前脱粒是对传统联合收获机的一次革命,代表了未来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配摘脱台的联合收获机
英国亚尔索(Silsoe)工程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对割前脱粒进行研究,他们首先在室内进行了台架试验,于次年研制成功幅宽为3.6米,与联合收获配套使用的摘脱台。
1986年从英国技术局得到了该技术的生产和销售许可。
到1998年已经形成CX和RX两个系列的十几个型号的产品,最大摘脱幅宽已达8.4米。
图11-6为配摘脱台的联合收获机。
图11-6配摘脱台的联合收获机
试验表明,装摘脱台的联合收获机,除了果实满茎秆生长的作物外,可以收获麦类、水稻等十多种作物。
与普通割台相比较,收获水稻时摘脱台损失较高,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收小麦和水稻时生产率比普通割台分别提高40%-100%和40%-150%。
摘脱台功率消耗随机器前进速度增大而增加:
机器前进速度为4km/h,收获站秆小麦的功耗为2.0-2.9KW/h;机器前进速度为6km/h时,功耗为2.8-2.9KW/h;收获水稻和倒伏作物时,功耗更高。
而且,英国发明的摘脱台有两个大的缺点:
①摘脱损失率较高;②纵向尺寸过大难以在其后设置摘脱后禾秆切割搂集机构。
(二)气吸式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
国内对割前脱粒的研究起步较早,广东省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水稻割前脱粒的研究,但没能很好地解决籽粒飞溅损失等问题。
目前,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单位很多:
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山东工程学院等单位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生产了试验样机,个别单位生产了少量产品。
东北农业大学将亦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割前脱粒的研究工作,创造性地提出在割前脱粒中运用气流吸运的新方案,大幅度地降低了割前脱粒的收获损失,成功地将摘脱后的茎秆切割并搂成条铺,使摘脱、茎秆切割、放铺一次完成。
下面以蒋教授发明的4ZTL-1800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为例进行介绍:
图11-74ZTL-1800型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简图
1.摘脱滚筒2.压禾器3.三角形板齿4.固定板齿5.管道6.回收箱7.拨指助推器8.拨指9.滚筒10.外壳11.万向节12.三角带轮13.转臂14.吊杆15.补偿弹簧16.立轴17.曲拐轴18.分离箱入口19.带式输送器20.排料叶轮21.横流风机22.凹板23.复脱装置24.水平推运器25.滚珠轴承26.圆筒27.立式推运器28.进风口29.承粮盘30.排粮叶片31.三角带轮32.旋转叶片33.截顶圆锥面34.圆筒有孔筛面35.沉降室36.气吸道37.径向叶片38.导管39.管道40.吸运风机41.支柱42.推杆43.挡板44.销轴45.往复切割器46.搂草杆47.卸粮口
如图11-7所示,摘脱滚筒1上有8排三角形板齿,其前方的压禾器将禾秆压成前倾状态时板齿插入禾秆进行摘脱。
含有谷粒、断穗等的脱出物依靠自身的惯性力和由离心风机40产生的吸气流吸走,进入横向逐步收缩的管道5,在拨指助推器7的作用下进入惯性分离箱18。
拨指助推器由拨指8、滚筒9与外壳10组成,吸运管道的底板设置在与摘脱滚筒面相切的位置,在管道进口处在底板边缘上设有一排固定板齿4,它与滚筒上的板齿错开配置以挡住被滚筒气流回带的谷粒与断穗,并由气流吸走。
下方尚有回收箱6回收漏网的回带谷粒。
脱出物被气流带进惯性分离箱后,气流作180°急拐,谷粒、断穗与断茎秆被甩入后部的排料叶轮20,由此排出惯性分离箱进入轴流滚筒复脱装置23。
设在排料叶轮的前方是带式输送器19将物料向后输送。
进入轴流滚筒的物料中大量的谷粒立即被分离出凹板22,断穗被复脱,空断穗与断禾秆被轴向推出机外,脱出物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由横流风机21产生的、由百叶窗进风口28进入的吸气流的作用将大量的颖壳、碎茎叶等轻杂物吸走经横流风机排出机外。
谷粒、少量漏脱的断穗和短茎秆落入水平螺旋推运器24推运到设在机器前进方向左端的立式螺旋推运器27,其外围有圆筒26,此筒的下半段为无孔的,上半段34为有筛孔的。
谷粒由离心力作用被筛出筛孔后进入由筛筒和在其外围设置的中间筒构成的环形沉降室35下落到与三角带轮31构成一体的旋转叶片32上,三角带轮由三个均布的固定的滚珠轴承25所支承,下落的物料被叶片向外甩出成一水平的薄层,谷粒撞击到套在中间筒外的外筒下端的锥顶角为90°的截顶圆锥面33上。
谷粒反弹下落、轻杂物由外筒与中间筒之间构成的环形气吸道36中的上升气流吸走经管道39进入吸运风机40排出机外。
被吸气流吸净过的谷粒下落到承粮盘29内,被与三角带轮31制成一体的排粮叶片30排入卸粮口47进入粮袋。
未被筛出的少量的未脱净断穗、短茎秆和谷粒被螺旋推运器27推到顶部由两个径向叶片37刮进导管38(图上阴影为其横断面)穿透上述的环形沉降室35和环形吸气道36,进入与之紧贴的惯性分离箱,并入原脱出物流程进行再次复脱与清选。
贴地滑行的往复式切割器45,其护刃器梁的两端有销轴44,其上铰接着左右两个推杆42,其后端套在支柱41上。
在行走装置台车架的纵梁上固定着左右两块向前伸的弧形挡板43,在内侧挡住切割器推杆的横向摆动和侧移。
处于切割器一端的曲拐轴17,由立轴16通过万向节11驱动刀杆,轴上固定着搂草杆46。
曲拐轴的旋转方向系使处于履带正前方的已被切割器割过的禾秆根部向机器的中央搂集、而另一侧的履带前方亦有搂草杆及立轴(但并非曲拐轴),其上方也有万向节与三角带轮12,左右二轮交叉传动实现向中央搂草,与在切割器中段被切割又越过护刃器梁的禾秆汇合成条铺,从履带之间通过。
切割器由液压油缸驱动的转臂13通过吊杆14实现起落,由补偿弹簧15的张力减轻护刃器梁对地面的压力,使切割器能贴地仿形作业。
含有摘脱滚筒的脱粒台和压禾器2均由液压油缸控制升降。
(三)小型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
我国南方多家研究机构研制的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除少数全履带自走机型外,多为小型悬挂式或背负式机型。
同前面介绍的两种机型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高的特点。
但生产率比上述机型低,损失也比气吸式偏高,尚待进一步研究。
图11-8所示的小型背负式谷物摘脱联合收获机由摘脱台、输送槽、脱粒清选装置、前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构成。
摘脱台通过前悬挂装置6悬挂在拖拉机的正前方,它主要由摘脱滚筒2、输送螺旋5、前护罩1和挡板3等组成,摘穗滚筒和输送螺旋都水平横置(垂直前进方向),前护罩安装在摘穗滚筒的上方,其位置可以进行调节。
输送槽9呈倾斜状态安装在拖拉机一侧,它主要由链条11和耙齿13组成。
脱粒清选装置通过后悬挂装置10悬挂在拖拉机的后方,它主要由脱粒滚筒14、凹板15、风扇12等组成。
在收获时,摘穗滚筒2按顺时针转动摘取作物的穗部,摘下的脱出物中,大多数是穗头,其余是少量的茎叶,短茎秆和籽粒。
脱出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前护罩所形成的曲面向后被抛送到后面的输送螺旋5,输送螺旋把所有的脱出物推送到摘脱台的一侧。
倾斜的输送槽9将其升运到脱粒滚筒14,脱粒滚筒对其进行脱粒和分离。
脱粒分离后的谷粒连同部分颖壳和碎小茎秆穿过凹板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风扇12将颖壳和碎小茎秆吹出机体外,干净的谷粒落入卸粮螺旋16,由卸粮螺旋将其推运到卸粮口17装入麻袋,而长茎秆则被排出机外,整个收获过程完毕。
图11-84LZS-1.5型小型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结构简图
1.前护罩2.摘穗滚筒3.挡板4.传动系统5.输送螺旋6.前悬挂装置7.拖拉机8.升降系统9.输送槽10.后悬挂装置11.链条12.风扇13.耙齿14.脱粒滚筒15.凹板16.卸粮螺旋17.卸粮口18.卸粮平台
第三节联合收获机的割台
收割台的功用是切割作物,并将作物运向脱粒装置。
它由拨禾轮、切割器、分禾器和输送器等组成。
收割台通过铰接轴与脱粒部分连接,驾驶员可以在座位上通过液压系统调节割台的升降。
近代的联合收割机由于配有不同用途和不同割幅的收割台,要求能拆装简便、迅速,所以割台上都备有快速挂接装置。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根据其输送装置的不同可分为平台式(帆布带式)割台,螺旋推运器式割台等。
平台式能整齐均匀输送作物,对作物高矮的适应性较好。
但帆布带价格较贵,受潮后易变形,使用中需经常调整,输送辊轴易缠草,使用完毕后需拆下来保管。
螺旋推运器式结构紧凑,使用可靠、耐用,其缺点是输送性能不如平台式,但是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上,并不要求对作物茎秆整齐输送,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收割台的类型根据收割作物的对象,可分为麦类割台、玉米割台、水稻割台等;根据对地形的适应性可分为刚性割台、挠性割台等。
一、谷物割台
(一)割台螺旋推运器
割台螺旋推运器由螺旋和伸缩扒指两部分组成(图11-9)。
螺旋将割下的谷物推向伸缩扒指,扒指将谷物流转过900纵向送入倾斜输送器,由输送链耙将谷物喂入滚筒。
图11-9割台螺旋推运器
1.主动链轮2.左调节杆3.螺旋筒4.螺旋叶片5.附加叶片6.伸缩扒指7.检视盖8.右调节杆9.扒指调节手柄
割台螺旋的主要参数有内径、外径、螺距和转速等。
内径的大小应使其周长略大于割下谷物茎秆长度,以免被茎秆缠绕。
在大型宽割台上还要考虑螺旋的刚度,现有机器上多采用直径300mm。
螺旋叶片的高度不宜过小,应该能够容纳割下的谷物,通常情况下采用的叶片高度为100mm。
因而螺旋外径一般多为500mm。
螺距的大小决定于螺旋叶片对作物的输送能力。
利用螺旋来输送谷物,必须克服谷物对叶片的摩擦,才能使输送物前进。
为此,螺旋推运器的螺距S值应为
S≤πdtgα
式中d——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