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484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docx

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用红细胞作为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材料的好处是()

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B.红细胞无细胞核

C.红细胞蛋白质含量高D.红细胞DNA含量高

2.血红蛋白呈红色的原因是()

A.含有O2B.含有COC.含有CO2D.含有血红素

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

A.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B.溶解度

C.所带电荷多少D.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4.缓冲液的作用是在一定范围内,抵制外界的影响来维持()

A.温度基本不变B.pH基本不变C.渗透压基本不变D.氧气浓度基本不变

5.使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的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A.电荷的多少B.分子的大小

C.肽链的多少D.分子形状的差异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

7.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第3层是()

A.无色透明的甲苯层B.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C.血红蛋白的水溶液D.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

8.凝胶柱制作的顺序一般是

①橡皮塞打孔②挖凹穴③装玻璃管④盖尼龙网⑤盖尼龙纱⑥将橡皮塞插入玻璃管⑦接尼龙管、装螺旋夹⑧柱顶安装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A.①→③→④→⑤→⑥→⑧→⑦→②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⑤→⑧→⑦D.①→②→③→⑦→⑥→⑤→⑧→④

9.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柱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

B.将橡皮塞下部用刀切出凹穴

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D.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

10.对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哪项是错误的()

A.凝胶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在尼龙管打开的情况下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

B.色谱柱内一旦发现有气泡产生就必须重装

C.装填时可轻轻敲打色谱柱,使凝胶装填均匀

D.当凝胶表面干燥后,用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

11.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

B.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

C.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

D.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本课题中的作用是()

A.对分离

蛋白质进一步纯化B.对分离的蛋白质的纯度进行鉴定

C.检测分离的蛋白质的活性D.提高蛋白质的活性

二、非选择题

13.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它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

样品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步。

红细胞洗涤次数不能过少,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速度_______和时间______会使白细胞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3)凝胶色谱柱在装填过程中,凝胶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在色谱柱下端的尼龙管的螺旋夹________的情况下,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可轻轻地敲动色谱柱,使凝胶装填均匀。

(4)图是样品的加入与洗脱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确的加样操作是用吸管小心将透析后的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样,正确的操作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凝胶色谱法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等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__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___。

若选用SephadexG-75,则“G”表示________;“7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生物兴趣小组以α-淀粉酶为实验材料进行系列实验:

一是用凝胶色谱法测定α-淀粉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是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欲使用凝胶色谱法比较α-淀粉酶、唾液淀粉酶两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请你选择需要的材料,借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帮助其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步骤:

将含有α-淀粉酶、唾液淀粉酶两种蛋白质的混合液加入装满凝胶的玻璃管上端,用_________________进行洗脱,检测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催化效果。

实验结果如下:

(注:

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

1号试管

2号试管

固定化淀粉酶

普通α—淀粉酶

淀粉溶液

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原则。

②1号试管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6.下列哪种现象表示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性能良好()

A.色带均匀、狭窄、平整B.色谱柱内有气泡

C.色谱柱内有气泡D.色谱柱装填不均匀

17.凝胶柱

制作常用玻璃管,在选择玻璃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玻璃管的高度②玻璃管的直径③样品的体积④缓冲液的pH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8.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  )

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g水

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至75℃

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及膨胀时吸水7.5g

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cm3

19.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及离心时间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在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能够加速红细胞破裂

20.下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溶解海藻酸钠时用大火加热

海藻酸钠可以快速溶解

B

将装有蛋白质粗制品的透析袋(玻璃纸制成)放入透析液中

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

C

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洗涤剂

溶解DNA

D

在PCR扩增DNA时加入引物

合成子链的原料

A.AB.BC.CD.D

21.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用沸水浴加热,逐渐升温至接近沸腾。

下列哪项不是这种做法的目的()

A.提高凝胶内酶的活性B.加速凝胶膨胀,节约时间

C.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D.排除胶粒内的空气

22.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叙述,错误的是()

A.样品

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23.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红色带区歪曲、散乱、变宽,与其有关的是()

A.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B.色谱柱的装填

C.洗脱过程

D.样品的处理

24.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B.血红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需要酸中和

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25.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的蛋白质()

A.路程较长B.路程较短C.移动速度较慢D.移动速度较快

26.关于凝胶色谱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进行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时,装填前要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支架上

B.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磷酸缓冲液的目的是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保持体外的pH和体内一致

C.凝胶用缓冲液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

D.装填凝胶时要将色谱柱下端连接的尼龙管关闭,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

2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甲也保留在袋内

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

移动速度最慢

C.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相同

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

二、非选择题

28.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__________。

甲装置用于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

(3)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_,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4)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要进行蛋白质纯化的鉴定。

在鉴定的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是___________凝胶电泳。

29.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其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此过程是样品处理,它应包括红细胞洗涤、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2)收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