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505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docx

00537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章复习精华课件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胡适】

1917年1日,《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从“八事“入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陈独秀】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提出“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

1917年5月,《新青年》发表刘半农的文章《我之文学改观》,

参与倡导新文学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的文学改革措施。

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周作人】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

《人的文学》提出心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周作人所谓“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指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他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代表性作家作品】

1、重大实绩有:

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2、代表性作家及作品有:

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矛头指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小说的形式完全是现代化的。

接着《新青年》、《新潮》上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新文学作品。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这一时期许多报刊都显示新文学创作的实绩。

【文学研究会】

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主要成员有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等十二人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造上,茅盾的《蚀》三部曲,叶绍钧《倪焕之》,许地山《缀网劳蛛》冰心《超人》

【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

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

是五四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主要刊物有: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成员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抒情色彩

【语丝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尤多杂文、小品、随笔,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以发表各种文体的散文为主

鲁迅的许多杂文及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语丝》小说家有冯文炳(废名)等。

《语丝》于1930年停刊。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

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

《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

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

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

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美文】

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

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

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

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

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得以确立。

【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林纾】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咒骂文学革命人物。

【梅光迪】【吴宓】等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章士钊】大唱复古论调,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

【“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第一次:

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第二次:

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第三次:

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遭到鲁迅、成仿吾等的批判。

【学衡派】

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

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

【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

1925年,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

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史等角度说明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

【“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芽期

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

继承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

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新文体运动的基础”。

【“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其一,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

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

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等观念所取代。

其三,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

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其四,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联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

现代文学。

【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台湾新文学运动深受大陆新文化运动影响

1920年1月,在日本留学的台湾青年在东京成立了“新民会”,

“新民会“对1921年10月在台北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台湾文化协会“则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20年7月,陈炘(xin)在《台湾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文学与职务》,提出近来中国内地提倡白话文学,是一种负有传播文明

思想、改造社会使命的真正的文学,台湾文坛应朝这一方向去努力。

接着,甘文芳发表《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发表《日用文鼓吹论》。

这三篇文章是台湾最早提出改革台湾文学、提倡白话文的文章。

1923年4月15日,《台湾民报》在东京创刊。

该刊被称为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

1923年,黄呈聪和黄朝琴在《台湾》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和《汉文改革论》,较为深入地提倡文学革命,并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4年4月,曾在北京求学、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张我军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和《糟糕的台

湾文学界》两篇文章,向台湾旧文坛发起猛烈攻击,这两篇受到守旧派的回击。

于是,张我军又发表了《为台湾的文学界一哭》,予以回应。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过的新旧文学论战,在台湾再次上演。

几乎在新旧文学论争的同时,台湾新文学提倡者就已经开始着手新文学的建设工作

【鲁迅文学创作概况】

第一篇论文:

1907《人之历史》

短篇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

书信集:

《两地书》。

学术著作:

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他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了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和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

徨》两本小说集中。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呐喊》、《彷徨》中有大量的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孔乙己》、《明天》、《祝福》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

《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

《肥皂》、《兄弟》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色彩。

【鲁迅的思想特点】

鲁迅的思想是中国20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思想具有丰富复杂、博大精深的特点。

1、进化论是鲁迅前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摒弃了进化论中“弱肉强食”等消极的因素,

汲取了进化论中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积极因素。

2、个性主义思想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他所强调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中,可以看出鲁迅所受尼采思想影响的痕迹。

但鲁迅主要是从尼采思想那里汲取一种“图强”的精神,他呼唤精神界战士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其目的在于推进整个民族的进步。

3、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寻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进程中,鲁迅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劣根性

他坚信“国民性可以改造于将来”,因此决心“先行发露各样劣点,撕下那好看的假面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4、但上述思想在鲁迅那里并非一成不变的

鲁迅就曾说他在1926年前后,因目睹残酷现实,受到很大震动,原先所循着进化而进行的“思路因此轰毁”。

在后期,鲁迅克服了早起思想中的偏僻之处,思想更趋成熟。

【《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1、鲁迅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分别收入:

1923年8月由新潮出版社出版的《呐喊》

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

2、《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初版时收入15篇,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

不惮于前驱“。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

《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3、《彷徨》收入了1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

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风裂,他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但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而精神上

有”寂寞“、”彷徨“之感。

《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是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纵观《呐喊》《彷徨》,他们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更多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呐喊》、《彷徨》中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

鲁迅小说中的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孔乙己》、《白光》通过孔乙己和陈士诚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

《明天》、《祝福》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揭示,深入而具体的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药》、《阿Q正传》等作品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封建思想意识和封建愚民政策的吃人;

《示众》等作品写出了“看客”的吃人;

《高老夫子》、《肥皂》等作品写出来了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虚伪,同样在吃人,

小说即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警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

道德的枷锁。

这一主题,几乎贯穿在《呐喊》、《彷徨》的每篇小说中。

【《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

14年论述题】

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同情中国农民的命运,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也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1、在创作中,鲁迅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

同时,鲁迅着力塑造在这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

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一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鲁迅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生活图景,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中探索农民问题,这里所表明的是

这样一个思想认识:

中国必须有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清除以农民为中心的广大社会群众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势

力的影响。

2、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

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明天》中,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在寡妇丧子,更重要的是她周围一般人对于受苦人的冷漠以及她处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得不承受的精神上的

孤独和空虚。

鲁迅正是通过对农民,包括广大农村妇女灵魂深处的病态与弱点的开掘,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

鲁迅着力描写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一些具有一定现代意识,首先觉醒,又从前进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悲剧色彩。

鲁迅肯定他们历史进步作用,揭示他们的精神痛苦和自身精神危机。

中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社会过于黑暗,在实现广泛的社会解放之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单独的实现他们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所提出的“知识分子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呐喊》、《彷徨》的人物形象塑造】

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乃至孔乙己、四铭等。

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新小说中塑造的能站得起来的人物形象并不多,因为写好人物需要较深的艺术功力。

而鲁迅笔下的这些人物,都能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能从他们的思想中看出某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艺术方法的最主要成就。

1、鲁迅总是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深处掘进。

在这一方面,他几乎有勾魂摄魄之力,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在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

掘出来。

他曾认为画好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画好眼睛,因为眼睛是灵魂之窗。

他自己在写小说时,就是画灵魂的高手。

3、鲁迅写人物时,还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鲁迅小说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

【《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

【创作方法】——《呐喊》、《彷徨》在创作方法上,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

《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

《肥皂》、《兄弟》、《白光》等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

【艺术风格】——《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显示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

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

这些写法,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表现手法】——《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也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

1、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鲁迅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并不追求情节的离奇与曲折,而是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

的需要来设置和提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

2、在塑造人物方面,鲁迅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

广泛的典型性。

3、鲁迅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要“显示灵魂的深”,因此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通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来“极

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4、鲁迅在写人物时,还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即使“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也能使读者看了人物对话,便

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5、此外,鲁迅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总之,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

形式。

【《狂人日记》发表时间和刊物】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

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狂人日记》思想内容以及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

【思想内容】

1、对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揭露和批判

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

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

2、《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的精神。

质疑:

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

”的质疑

警告:

发出“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

呼喊:

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

【艺术表现】

《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在《狂人日记》中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

1、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

在《狂人日记》里,作家对狂人病态心理的描摹,准确入微地写出

了狂人的精神病态。

2、但是,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

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

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

生联想。

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

【《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

在《阿Q正传》中,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

1、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革命的对象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

而应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民众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

2、小说由此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

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

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掌握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什么性质!

小说要告诉人们的是:

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式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入黑暗”;

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真的革命者和觉醒了的人民!

3、《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

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4、《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

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

一是外冷内热。

作者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在小说中转化为对阿Q的痛苦生活、愚昧无知和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哀其不幸,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