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46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docx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版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

技术规定

(节能与绿色建筑部分)

 

(2020年版)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年7月

3设计说明书

3.10节能与绿色建筑

3.10.1一般规定

1节能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共五个专业组成,适用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及园林景观共六个专业组成。

3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由各专业设计说明汇总集结成篇,重点对采用技术措施、系统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描述。

4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

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园林景观专业。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物理环境分析报告及计算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

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水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暖通专业、园林景观专业。

7当节能与绿色建筑条文涉及的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室外照明、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应在设计说明和相关专业设计说明中详细说明,相关专业应针对该内容在本专业设计说明中提出需要满足的具体达标要求,以供其他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依据。

3.10.2设计说明

1设计主要依据,应包含以下内容:

1)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

2)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

3)项目环评报告、地勘报告(绿色建筑设计)。

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见表3.10.2-1、表3.10.2-2。

表3.10.2-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公共建筑用表)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m2)

公共建筑总用地面积(m2)

容积率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m2)

建筑密度(%)

绿地率(%)

装配式建筑

是□否□

全装修

是□否□

海绵城市

是□否□

子项名称

建筑高度(m)/

层数(F)

总建筑

面积(m2)

节能设计分类

绿色建筑等级

*#楼

**建筑

□甲类□乙类

□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楼

**建筑

□甲类□乙类

不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中的绿色设计章节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

*#楼

**建筑

□甲类

□乙类

不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中的绿色设计章节。

*#楼

配套建筑

不执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与主体建筑共同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的要求。

不适用条文说明

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达标条文内容

表3.10.2-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居住建筑用表)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居住建筑总建筑面积(m2)

总用地面积(m2)

容积率

居住建筑配套地下建筑面积(m2)

建筑密度(%)

绿地率(%)

装配式建筑

是□否□

全装修

是□否□

海绵城市

是□否□

子项名称

建筑高度(m)/

层数(F)

总建筑

面积(m2)

绿色建筑等级

*#楼

□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楼

*#楼

(服务网点)

*#楼

(居住部分)

□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楼

(配套车库)

与主体建筑共同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20的要求。

不适用条文说明

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达标条文内容

注:

本表为重庆市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要求,如项目要求达到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标识,需另行按《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组织申报。

3.10.3建筑专业

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在减轻热岛效应方面的考虑。

2)建筑设计: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类、居住建筑的朝向及体型系数;

(2)公共建筑各主要功能房间外窗和幕墙可开启面积占该房间外墙面积比情况;

(3)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与外窗(含透光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

(4)公共建筑西向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0.3时,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

(5)居住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与外窗所在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与地板轴线面积比情况;

(6)屋顶透光部分面积比及活动遮阳措施设置;

(7)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情况,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及凹槽的宽度,空调机位支撑结构;

(8)屋面采用种植屋面的范围及措施,外墙采用墙体垂直绿化的范围及措施;

(9)建筑物的外墙采用自保温系统时,自保温填充墙及热桥保温隔热构造。

(10)楼梯间、走廊、电梯间的外窗可开启情况。

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1)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位保温系统构造及相应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指标、修正系数、燃烧性能指标;

(2)透明围护结构各部位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指标;

(3)屋面、外墙、地下室(半地下室)热桥部位建筑防结露、防冷凝设计的措施及计算结果、屋面外墙隔热性能;

(4)公共建筑大厅全玻幕墙非中空玻璃与同一立面透光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面积比、对应的加权平均传热系数。

(5)居住建筑每个供暖空调空间满足供暖和空调季节新风量要求的方式,设置新风口时其净面积与该空间的地板轴线面积比值。

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判定。

简要说明项目各楼栋各围护结构部位热工性能及指标是否达到权衡判断基本要求,各楼栋权衡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

表3.10.3-1公共建筑权衡判断计算结果表

楼栋

设计建筑计算(kWh/m2)

参照建筑指标限值(kWh/m2)

表3.10.3-2居住建筑权衡判断计算结果表

楼栋

设计建筑计算(kWh/m2)

参照建筑指标限值(kWh/m2)

节能率(%)

5)安全设计(构造与防火安全)。

6)专项论证相关说明。

2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1)选址与规划

(1)场地选址:

项目的建设地点与周边情况,场地的安全性,场地内外需要保护的资源及措施,场地内外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2)总平面及竖向:

场地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平衡情况,场地设计标高,总平面利于通风、日照设计,建筑主朝向设计;

(3)场地交通:

场地交通组织,公共交通设置(位置、距离、线路)情况,建筑与周边公共交通系统的人行通道设计情况;场地内人车分流设计情况;场地内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及与外部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情况;机动车停车设施方式及位置,地面停车位数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无障碍停车位设计;非机动车位数量、位置等设计情况;

2)物理环境

(1)建筑风环境设计:

场地自然条件与建筑群规划布局,建筑的平面及立剖面的通风设计情况;对于需进行软件模拟分析的项目,应说明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过渡季的自然通风及风压差情况,应说明分析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外窗可开启面积与外窗所在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或外墙面积的比例、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与地板轴线面积的比例;套型内卫生间明卫设计情况;自然通风的进排风口具备的功能及通风器设置;

(2)建筑日照与光环境设计:

建筑间距要求及日照分析;建筑是否设置幕墙及窗墙防光污染设计情况;建筑各主要功能房间采光质量及窗地面积比设计;

(3)建筑热环境设计:

热环境相关的设计措施及标准符合情况;

(4)建筑声环境设计:

建筑室内声环境设计要求,有声环境质量要求的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及其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噪声源房间的布置及相应的防噪减振措施;公共建筑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多功能厅、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等)专项声学设计及隔声要求。

(5)室内空气质量的设计要求: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值、装饰装修材料及家具制品中污染物释放量限值要求。

3)建筑材料及构造

(1)绿色建材的等级、种类及应用部位;

(2)建筑装饰性构件位置及女儿墙高度,非功能性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

(3)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情况,其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

(4)建筑构配件设计是否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土建与全装修一体化设计的户数比例;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其重量与建筑地上部分重量的比值;

(5)建筑产业化技术措施应用情况,采用非砌筑内隔墙、预制装配式楼板比例要求;

(6)卫生间、浴室、厨房、阳台、接触土壤的首层地面、地板辐射采暖房间等部位的防水防潮设计;

(7)主体结构材料和装饰装修的污染物情况。

4)建筑设备

(1)电梯的台数与规格要求,无障碍电梯设计及担架电梯设计情况;

(2)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的节能控制设计。

(3)冷热系统、风系统空调器(机组)室外机位置,变配电所位置及降噪减震措施。

5)安全维护措施

(1)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设计情况;

(2)外遮阳、空调室外设施、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的设计要求。

6)标识系统

(1)安全防护警示和引导标识设计情况;

(2)禁烟标识设计情况;

(3)出入口、车库和楼层禁烟标识设计情况。

7)绿地率及植物配置

(1)项目配建的绿地设计;

(2)环境绿化乡土植物选用;

(3)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比例,乔、灌、草复层配置比例;

(4)种植区绿化覆土深度;

(5)公共建筑立体绿化设计要求。

(6)居住建筑场地挡墙、堡坎等硬质裸露体垂直绿化设计。

8)场地景观资源及生态修复

(1)场地可利用的古树、名树、大树及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乡土植物;

(2)场地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对需改造的场地制定的生态修复措施。

9)低影响开发设施

(1)采用低影响开发设施;

(2)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的位置、材质、面积与比例,透水构造说明,透水土基的渗透性能。

10)缓解热岛措施

(1)场地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有乔木遮荫措施的面积和比例;

(2)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的路面材料选择或设置遮荫面积较大的行道树;

(3)居住建筑的东、南、西向墙面设置绿化情况。

(4)公共建筑屋顶的绿化面积、太阳能板水平投影面积及屋面材料选择和面积比例。

11)生活垃圾设置

(1)分类收集垃圾箱设置间距、材质及要求;

(2)垃圾通道与储存空间的清洗设施及地面材料。

12)室外吸烟区:

室外吸烟区位置布置。

13)隔音措施:

居住小区与外界主干道采用措施控制噪声污染情况。

14)主城区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替代用量应不少于30%。

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专项说明

1)当采用暂无国家、行业或本市地方标准作为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技术依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设计应作详细说明,并向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组织专项论证并备案后方可实施。

2)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m2时的论证内容与论证结论。

3.10.4结构专业

1场地规划选址

场地选址应避开危险地段(如洪水、泥石流、抗震危险地段),对不利地段(如滑坡、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保证措施。

2地基基础

应对所采用基础形式的合理性进行说明;对复杂地基,应提供不低于2种基础方案形式的分析说明。

3结构体系

根据受力特性采用结构传力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

应进行节材分析说明;当可选择多种结构体系时,应提供各种结构体系(含结构构件)的节材优化分析说明。

4提高抗震性能

应说明主体结构是否采用抗震性能设计,采用性能设计时应明确关键部位、关键构件及节点,并应明确其性能目标是否达到中震不屈服以上目标。

5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

1)钢结构:

钢材强度等级;

2)混凝土结构:

主受力钢筋如梁、板、柱、剪力墙、基础钢筋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6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

1)钢结构:

是否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2)混凝土结构:

是否采用高耐久性的混凝土,以及应用比例。

7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建筑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

8是否采用装配式部品、部件或装配式构件。

9墙体材料:

砌体材料及等级,以及其他围护材料的说明。

10地下室、车库、屋面等与土壤或水接触的混凝土结构部位是否采用结构自防水设计及采用的抗渗等级。

11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或利用时,说明是否依据国家或重庆相关规范对主要受力构件及结构体系进行检测鉴定。

12采用其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13绿色建材的等级、种类、应用部位及比例。

14BIM技术应用情况。

3.10.5电气专业

1设计主要依据

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电气节能相关的标准及规范;

2)有关职能部门及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节能设计要求。

2供配电系统

1)根据用电性质及容量,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选择的供电电压,确定的供配电系统;

2)变配电所的设置位置是否靠近负荷中心,变压器容量、数量及负载率;过渡季节负荷调整措施;

3)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分配的平衡情况;

4)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5)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一次配建比例与数量,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充电设施单位容量。

6)谐波抑制措施。

3照明

1)建筑室内的照度标准值、照明功率密度限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

房间

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

(lx)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W/m2)

眩光值(UGR)

一般显色指数(Ra)

2)选用的主要灯具、光源、镇流器、LED模块控制装置的类型及技术要求;

3)建筑公共照明、室外景观照明、夜景照明、天然采光场所照明的节能控制方式。

4电气设备

1)变压器的节能技术要求;

2)根据电气设备工艺要求确定的节能控制方式;

3)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措施;

4)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5照明装置与控制

照明装置的选择与节能控制措施设置情况。

6计量与智能化

1)分项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

2)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的设置情况;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置情况;

4)信息网络系统的设置情况。

7环境噪声控制

变配电所、发电机房等站房的设置位置及采取的相关减振降噪措施。

8景观照明及控制

1)景观照明节能控制措施及照明灯具选选择;

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照明设计。

9新技术、新产品运用

当设置新能源供电系统时,说明地区资源的情况、发电系统设计思路、装机容量、发电量用途、并网情况等。

3.10.6给水排水专业

1设计依据

1)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

2项目概况

1)项目区位介绍;

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3)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4)给排水市政接口情况。

3用水量计算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平均日用水量标准,用水人数(或单位数)及平均日用水量,详见表。

节水设计标准及节水用水量表

序号

用水项目名称

使用人数或单位数

单位

平均日节水用水定额(L)

使用率或使用时间(h)

年用水天数(d)

用水量(m3)

备注

平均日

全年

 

 

 

 

 

 

4给水系统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给水系统的划分、分区供水情况、水质保证措施等。

2)说明给水管材选用、接口、敷设方式及卫生洁具的选用。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的供水方式、供水分区、系统的选择、供水加压及加热设备的容量、位置及选型、保温及防腐蚀的技术措施等。

4)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说明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消毒剂的选用。

5)循环冷却水系统: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空调循环冷却水量,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选型及稳定水质措施等。

注:

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参数。

5排水系统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排放时,应分别说明排放量、水质、工艺流程、处理方式、设备选型、构筑物情况及处理效果等;若车库设置地面冲洗,说明其排水应经隔油和沉淀处理。

2)说明雨水系统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雨水排放量等。

3)说明排水体制是否雨水、污水分流。

4)排水管材的选用、接口及敷设方式。

6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

1)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2)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水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雨水量、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

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超过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并说明雨水花园或有调蓄雨水功能的水体面积、储水量、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主要指标。

绘制水量平衡图。

7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

卫生洁具选用节水型产品,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的要求的规定。

8管网漏损控制

通过采用高质量管材、高性能阀门、水池、水箱设置溢流报警装置等措施,控制管网漏损。

9计量方式

按照使用用途或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分别设置计量装置。

10绿化节水灌溉

说明采用的绿化节水灌溉技术。

11景观水体设计

对有无景观水体及其补水情况进行描述。

12环境噪声控制

设备(泵)站房、冷却塔等设备设施设置位置,及采取的相关防噪音措施;室内排水管管材选用及设置方式。

13景观节水灌溉

1)节水灌溉系统及节水控制措施或种植无须永久灌溉的植物;

2)景观水体及室外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水体、水质保障措施。

3.10.7暖通专业

1工程概况及绿色建筑定性。

2室内设计参数(温度、湿度、新风量)

房间

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噪声

空调区域热舒适等级

人员密度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人/m2)

%

%

m3/(h.P)

dB(A)

3可再生能源利用。

4冷热源选择及设备能效指标。

冷热负荷及冷热源选择(机型、总装机容量)、冷水机组能效比(或性能系数)、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水(地)源热泵能效比、多联机综合能源效率[IPLV(C)]、锅炉热效率等。

5空调风系统划分及热回收情况说明。

6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措施。

7供暖、空调冷、热水系统设计

1)采用系统形式、分区及定压;

2)满足耗电输送冷(热)比的设计措施。

8空调冷却水系统设计

1)水处理功能及安装场所(见给排水设计);

2)节水冷却技术及减低运行能耗措施(见给排水设计)。

9自然通风及机械通风系统

1)自然通风措施;

2)机械通风系统(停车库等)、CO浓度传感器设置情况。

10计量及监控

1)供暖、空调、通风系统计量设置情况;

2)供暖、空调、通风系统控制要求。

3.10.9相关支撑材料清单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或《场地选址报告书》;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和《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4《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

5《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

6《建筑热环境分析报告》;

7《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

8《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报告》;

9《可再生能源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视需要提供);

10《节能设计专项论证报告》(当公共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单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大于200000m2时需提供);

11《建筑日照分析报告》(视需要提供);

12《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表》。

 

5计算书

5.1节能与绿色建筑计算书

5.1.1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报告书

1应采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软件建模;

2每栋建筑应提供一个节能计算模型;

3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应与设计图说一致;

4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应有完整签署。

5.1.2建筑物理环境分析:

对项目的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达标情况予以描述或进行软件数字化模拟分析计算。

1风环境分析:

边界条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的要求;

2光环境分析:

边界条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设计计算要求;

3热环境分析:

边界条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和《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设计计算要求;

4声环境分析:

应明确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边界条件设置应符合《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449,并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

5.1.3《建筑室外风环境分析报告》、《建筑声环境分析报告》、《建筑热环境分析报告》、《建筑自然采光分析报告》、《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分析报告》研究分析报告编制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高度、功能、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等;

2项目的技术路线:

包括软件、边界条件设置、工况等内容;

3分析过程:

分析各种工况下的指标参数,提出优化的措施或评价结论;

4结论:

重点论述的结果和评价的结论;

5上述报告是否需要视项目情况定。

9二星级绿色建筑专篇

9.1建筑专业

9.1.1设计说明

1设计概况

将项目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情况填入下表

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一般规定

D.1.1D.1.2D.1.3D.1.4D.1.5D.1.6D.1.7D.1.8

I类绿色设计

D.2.1、D.2.2、D.2.3、D.2.4、D.2.5、D.2.6、D.2.7、D.2.8、D.2.9

II类绿色设计

安全耐久

健康舒适

生活便利

资源节约

环境宜居

选取条文号

选取分值

是否为容积率小于1.5的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旅馆饭店、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

□是

是否设置地下空间

□是

“资源节约”选取分值(不应低于6分):

Ⅱ类绿色设计选取总分值(不应低于70分):

□否

“资源节约”选取分值(分值至少13分):

Ⅱ类绿色设计选取总分值(不应低于75分):

□否

是否设置地下空间

□是

Ⅱ类绿色设计选取总分值(不应低于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