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27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docx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

挖掘机故障分析案例

1挖掘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

1.1电气系统故障

蓄电池电量缺乏,此时应及时对蓄电池充电,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及时补充电解液至规定高度。

如果发现蓄电池老化充电不良,就应该更换蓄电池,同时注意电池的日常保养,不要让蓄电池经常处于亏电状态。

启动机故障维修或更换启动机。

发电机故障维修或更换发电机。

线路故障检查线路并修复。

1.2发动机油路故障

低压油路气阻

在输油泵或喷油泵的抽吸作用下,燃油由油箱经低压油路送到高压泵。

假设低压油路封闭不严,或油箱内油面过低,而车辆倾斜停放和行驶,空气会趁机进入油路;假设气温高,燃油蒸发,也会在低压油路形成气阻,造成发动机工作不稳,自动熄火或发动机不能启动。

油路堵塞

油路堵塞的常见部位主要有油箱内的吸油管、滤网、柴油滤清器、油箱盖通气孔等。

造成油路堵塞的主要问题是注入了不符合标准的柴油,或在加油过程中混进杂质。

预防关键是保证柴油清洁及路密封,对油路进行经常性保养,加强对柴油滤清器的清洁保养,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根据作业环境条件及时对油箱进行清洗,彻底去除油箱底部的油泥及水分。

喷油泵的故障

喷油泵柱塞及出油阀偶件磨损严重,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

此时应及时更换柱塞及出油阀偶件。

2挖掘机工作无力

2.1发动机功率足够,运转正常,而挖掘机作业速度缓慢,挖掘无力。

挖掘机的液压泵多为变量柱塞泵,工作一定时间以后,泵内部零件不可防止的产生磨损,造成内漏,各参数数据不协调,导致流量缺乏、油温过高,速度缓慢,不能建立起高压,所以动作缓慢无力。

对于这类问题须卸下液压泵进行数据测量,确认问题所在,更换不能继续使用的配件,或修复可以继续使用的配件,重新组装后上校验台调试,匹配各回路参数(压力、流量、功率及变量等)。

挖掘机上一个重要液压元件-多路分配阀,上面有主平安阀、二次阀、溢流阀、补油阀等。

假设这些阀所设定的压力达不到标准压力那么导致挖掘无力。

另外,假设阀杆与阀孔之间因为磨损而间隙过大,阀杆回位不完全、换向不到位,那么大量内漏,导致流量缺乏,速度缓慢。

此类问题,应当卸下多路分配阀,送到实验台进行调试,重新设定所有阀的压力至标准压力,消除阀杆与阀孔之间的间隙即可。

进口挖掘机上的液压泵均配有先导齿轮泵,此泵主要是参与液压泵的变量和作为先导油翻开多路

分配阀的阀杆使其换向。

假设齿轮泵磨损过度建立不起一定的压力或齿轮泵上的平安阀设定达不到一定的压力,就会导致液压泵始终处于低流量状态,阀杆也不能完全换向,造成流量缺乏,动作缓慢,压力缺乏,挖掘无力。

对于这类的问题,只须要换先导齿轮泵或重新设定先导平安阀即可。

2.2冷机时一切正常,热机时动作缓慢,挖掘无力。

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液压泵内部配件磨损严重,须更换泵内易损件,并重新组装、上调试台校验调试。

挖掘机整机出现工作缓慢无力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液压油变质,因此,要注意监控液压油油质(粘度,流动性及有无悬浮物等),按时更换符合规定的液压油,就能很大程度上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

3挖掘机行走跑偏

3.1液压泵有故障

一般情况下挖掘机都是采用双联泵,行走跑偏常为一只泵有故障,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将液压泵的两根高压出油管对调,如果原来慢的变快,原来快的变慢,证明有一个泵有故障。

排除方法:

卸下液压泵,更换损坏件,再到实验台调试即可。

3.2行走马达平安阀漏油

平安阀漏油将导致系统内的压力过低,使行驶马达的转速不够,从而出现行走跑偏。

排除方法是:

更换已损坏的行走马达平安阀;判断时可以将左右行走马达平安对换,看反向行走时是否偏转。

3.3挖掘机器向一侧跑偏

如果行走主阀内的弹簧变软或折断,或阀芯被卡住,都有可能引起油压降低,出现行走跑偏。

检查时要测量行走主阀油路的压力,正常值是32.5Mpa。

如果行走主阀损坏,就要更换或修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80%的挖掘机故障都是由保养不及时或操作不当引起的,因此,应当做好挖掘机的保养工作,同时提高操作手的技术水平,减少故障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目前,柴油机主要是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的方法来提高其有效功率。

涡轮增压器弥补了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某些先天缺乏,使发动机在不改变气缸工作容积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输出功率,因此许多工程机械都采用这种涡轮增压技术来改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 发动机的功率质量比,实现机械的高性能化。

常见故障分析

 涡轮增压器安装在柴油机的进排气歧管上,处在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的工作状况下,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要求又比较苛刻,在使用中容易发生故障。

发生故障后柴油机的一般表现为功率大大下降、冒黑烟,冒蓝烟且机油消耗过多,增压器声音异常、噪声大。

故障的主要原因为润滑不良、外来物质进入和积累、疲劳损坏。

    1)润滑不良

    指增压器中压气机叶轮与涡轮机涡轮的转子轴轴承得不到良好的润滑,以至转子轴和轴承损坏,增压器无法正常工作。

润滑不良主要由润滑油缺乏、润滑油管路泄露和润滑油变质等原因引起。

    2)外来物质的进入和积累

    指进气管道中脏物和排气管道中积炭、粉尘、杂物等的积累,如果进气管道中空气滤清器长期不更换,进气管、压气机的叶轮等长期不清洗就会产生积炭,从而使进气阻力增大,同样涡轮机上的涡轮、喷嘴环积炭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整个进排气系统各接头处漏气也会影响增压器的正常工作。

    3)疲劳损坏

    增压器长期使用必然使转子轴轴承发生磨损,如果超过最大磨损量就会使转子轴因阻力过大而产生震动等运转不良现象。

而且涡轮和压气机叶轮的叶片长期在高温、高速运转的条件下工作,环境恶劣容易产生疲劳损坏。

3正确使用

    1)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特别在冬季寒冷的早晨启动柴油机时不要猛轰油门,这对增压器是致命的损坏;长时间行驶后应防止在高速运转时熄火,应让柴油机怠速运转3~5min、等增压器降速后再熄火。

    2)启动增压柴油机时一般要间隔启动起动机2~3次,每次2~5s,以使增压器浮动轴内充满润滑油。

启动后应怠速运转3~5min,使润滑油压力、温度正常以后再加负荷。

严禁采用加速—熄火—滑行的操作习惯,因为机油泵停止工作而中断润滑油 的循环后积蓄在涡轮增压器内的热量得不到散发,容易导致零件过热而损坏。

    3)防止柴油机长时间怠速运转。

因为怠速时涡轮端的废气压力和压力机端的空气压力较低,低于其间体内的润滑油压力,加上怠速运转时涡轮增压器转速较低,其内所有运动摩擦副都难以形成油膜,易造成涡轮端和压力机端漏油。

    4)对于新启用的或维修后的涡轮增压器,使用前应用手拨动转子,检查 转子转动时有无卡滞和不正常响声。

    5)增压柴油机对润滑油的质量品级、粘度等重要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保证增压器可靠润滑、冷却,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用润滑油。

柴油机负载运行时润滑油的压力应为2~4kgf/cm2,怠速运转时不低于07kgf/cm2。

    6)柴油机长期停放再启动前应更换润滑油并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滤芯。

先松开涡轮增压器的进油管而加注润滑油,然后再向机油滤清器注满润滑油。

4正确维护

增压柴油机的维护保养和其它柴油机相似,但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工程机械的早期使用管理,强调走合期保养的重要性,注意随时去除涡轮增压器壳体上的油污、尘垢。

    2)柴油机每工作100~150h应清洗一次空气滤清器、压气机叶轮以及压气机壳流道外表的污物,以免磨粒进入柴油机气缸、加剧增压器的磨损;同时注意及时对涡轮叶轮及壳体中积炭、灰尘和其它污物的清洗,如果环境灰尘较多应缩短清洗周期。

    3)柴油机工作1000h后应拆下涡轮增压器进行技术标准测量。

压气机叶轮与机壳之间的最小间隙应>,否那么应拆检轴承,必要时更换;同样,其转子最大的轴向游动量不得超过,否那么应检查止推轴承和游动轴承止推端面的磨损情况。

通过间隙测量可以准确地判定涡轮增压器是否需要维护或更换。

    4)按照使用说明书经常检查外部各接头的紧固情况,防止漏气、漏油。

    5)增压柴油机的润滑油容易变质,应经常检查润滑油的品质,观察有无机械杂质和粘度变化;一般柴油机每工作150~200h或行驶5000km那么定期更换润滑油。

工程机械柴油箱的日常保养

 使用清洁的柴油,对以柴油机作动力的工程机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油箱内的柴油不干净,就会明显加剧燃油系柱塞、出油阀和喷油嘴针阀等精密偶件的磨损或锈蚀,从而大大降低机器运转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为此,要注意对油箱的日常保养。

 

    〔1〕柴油参加油箱前,应经48h以上的沉淀,以免油中杂质被带进油箱。

 

    〔2〕工程机械常分散在野外作业,因开回油库加油不方便,住往是用桶将油送至工地。

此时给机器加油的抽油机必须干净无污染,还应防止将桶底沉淀油抽入油箱。

 

〔3〕每天收工后或停止作业前,应给油箱加满油,以免夜间空油箱内壁因冷凝而产生水珠并流入柴油内。

另外,开始工作前,应先翻开油箱排污阀,以排出箱底沉淀的脏油或水分。

 

    〔4〕机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油箱内的油量,做到心中有数,缺油时应及时添加,以防因用尽存油而导致箱底脏油或空气进入燃油系,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5〕油箱盖上的通气孔要经常疏通,如果堵塞就会使箱内形成负压,并降低输油压力和减少供油量,使柴油机功率不能充分发挥。

 

    〔6〕油箱渗漏或开关封闭不严时,既污染环境,容易引发火灾,又浪费柴油,增加作业本钱。

此时应停机焊修或更换开关,切不可勉强继续作业,否那么在机器振动下渗漏会越来越严重,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7〕油箱的清污。

机器经长期使用,油箱中的柴油同空气或箱壁接触会生成不少污垢,其中一局部沉入箱底,另一局部那么附着在箱壁上。

同时,每天加油过程中也难免有灰沙尘土或水分被带入油箱。

因此,机器每工作1500~2000h,应清洗一次油箱,否那么即使参加的全是干净柴油,也会受到污染。

工程机械的油箱比较笨重,其容量一般都在几百公斤,拆下来清洗既费力又费时;CAT613C铲运机〔功率139kW〕的两个油箱是焊成一体的,根本无法拆卸。

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简易工具,利用压缩空气来清洗油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的钢管自制一个喷管,长约1m,下端孔口焊死,并在其周围钻几个直径1-2mm喷孔,上端与来自气泵的软管相连。

 

    〔2〕放净油箱存油,另加20-30L干净柴油。

 

    〔3〕将喷管伸入油箱底部。

 

    〔4〕开动气泵〔或给汽车轮胎打气的自备气泵〕,当气压升至0.6-0.7Mpa时,翻开贮气筒闸阀,湍急的气流即冲入油箱底部的存油中,引起油液剧烈飞溅与晃荡,可将油箱内壁冲刷干净。

这时,要用棉纱塞住油箱口,以免油雾喷出。

  

不可无视挖掘机回转制动器控制电路的故障

   我单位1台新的小松PC220-3型挖掘机,只用了2个多月机上转台的齿圈和驱动齿轮就被打坏了。

由于机器同时还出现了较多其他方面的故障,只好停用。

后来,对整机进行大修时将机上的电路重新加以连接,但机器在工地上作业仅2个月左右,其回转制动器控制电路又发生了“断路〞故障,而工地上的人又认为这样也能勉强干活,故未能及时排除故障,机器带“病〞继续长时间工作,使机器上的回转制动器始终处于制动状态,但在此状态下转台也能启动、回转,只是启动和回转的速度要慢得多〔相当于驱动齿轮的驱动力大大减小〕。

分析认为,此时并不会损伤齿轮和齿圈,只在停止回转的瞬间,由于转台的惯性力很大,而驱动齿轮又被制动器制动着〔没有像液压制动时那样有一缓冲过程〕,因而使转台的惯性力全部作用在齿圈和驱动齿轮上,轮齿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冲击力而被打坏;新机所出现的齿圈与驱动齿轮被损坏的情况,也是由于回转制动器控制电路“断路〞而引起的

    由上述故障事例可知,一旦回转制动器的电路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排除,否那么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挖掘机回转齿圈修复一法

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回转齿圈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当挖掘机倾斜时,受力状态更为不利。

一般挖掘机运转35万h左右时,回转齿圈轮齿即可能出现压溃或压断现象,两半齿圈接合部位齿形磨损及断齿现象尤为严重。

实践证明,采用镶块焊接修复回转齿圈既简便快捷,又能保证整机性能。

1 焊前准备

(1)根据齿圈损坏情况,确定固定孔的位置和需要更换的损坏段,然后将要更换的一段齿用气割割下。

(2)依照需要修复的齿圈部位,加工制作镶块,或从另一个旧齿圈相应的部位,在保证节距的情况下,截出一段较完好的轮齿,并将对接处气割出坡口形状。

  (3)确定镶块固定孔的位置,打孔将其固定在齿圈相应部位,注意必须保证固定孔位置的准确性。

(4)为了保证焊缝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和振动,选用直径为Φ4mm的结507焊条,焊条使用前应在250~350℃温度下烘烤1h。

(5)采用AX3500直流弧焊机直流反接法焊接,电流为130~140A。

2 焊接工艺

(1)焊前预热,用2把大号气焊枪对焊面加热至200℃左右。

(2)采用回火焊道法,后一道焊缝对前一道焊缝起到回火作用,有利于消除前一道焊缝产生的淬硬组织。

(3)因坡口较大,焊第一道焊缝时,应焊得略薄一些,以降低熔宽,减少钢材的含碳量。

施焊时,焊条向前倾斜15°左右,直线前进,收弧时要注意填满弧坑,防止产生弧坑裂纹。

焊完后用尖头小锤迅速锤击焊缝及两侧,松驰应力,直至焊缝出现密布的麻点。

待焊缝冷却200℃左右时再继续施焊。

  (4)第1道焊缝以后每道焊缝施焊方法与第1道相同,焊条可略有摆,为了防止出现气孔,不要摆太大。

  (5)焊后为了消除淬硬组织和应力,用氧乙炔火焰将焊缝及两侧加热到600~650℃左右,保温20min,然后用石棉、熟石灰粉末或干砂覆盖焊缝,使之缓慢冷却至室温。

  (6)用抛光砂轮将焊缝打磨修光,至此齿圈修复完成。

3 结语 用分段镶块工艺修复齿圈,工艺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修复时间短,齿圈修复质量高。

用旧的镶块修复的齿圈使用寿命为新齿圈寿命1/3左右,用新加工的镶块修复的齿圈,使用寿命与新齿圈寿命相当。

可采用该法对齿圈反复镶块,经济效益显著。

液压油使用中的本卷须知

液压油使用中的本卷须知

目前众多大、中型工程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系统,由于存在漏油、油温变化等影响因素,正确选用液压油、合理使用与维护是发挥最优机械工效的关键。

根据以往实际经验,采用了以下几项措施。

1防止污染物和水的混入

1)加强油库、油桶、滤油器、油漏斗、油管等平安与清洁工作的管理,做到专具专用,用前用后保持清洁,无污染物混入。

2)现场采用简易法鉴别污染程度时,有以下情况者必须更换液压油:

①颗粒物尺寸大于40μm,即目视可见时或试管中用过的油呈现黑色并有恶臭味时;②加热后的油滴在滤纸上有残留黑色斑点时;③在加热到250℃的铁板上滴一滴用过的油有爆炸声时(含有水分)。

3)油桶底部常有水,系统中的空气含有水汽会冷凝成水,应设法排除。

2防止空气进入

1)保持油箱中有足够的油量(高度),吸油管口和回油管口均保持在油面以下。

2)使用性能良好的密封件,管接头和各接合面的螺钉要拧紧。

3)防止系统中各处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或出现局部真空。

4)开机前或更换新油时翻开油缸排气阀,在油缸最大行程范围内往返运动数次,以排除空气。

3防止系统泄漏

由于多种原因系统的内外泄漏是难免的,特别是在新机初期使用时,因此要早查原因,采取措施。

1)铸钉和焊件以及各元件要保证设计、制造和装配的质量要求。

如液压件在做耐压试验时其压力要到达工作压力的150%~200%。

又如各种接头安装时要使螺母、螺纹配适宜当并拧紧。

2)选用较好粘温性能的液压油。

3)定期检查系统中泵、阀、缸等元件的配合间隙,过大时要检修调整。

4)各种密封圈,如O型圈换装时要严格按规格选用,防止扭曲变形;U、V、Y型圈有方向性,不能装反。

新旧圈分别存放,不能混存。

4防止油温过高

1)保持油箱中的设计油量。

一般油面高度要到达油箱高度的80%,并及时更换液压油。

2)新机的油箱要加满油,待开机后油箱中局部油进入各系统后油面会下降,须再补充些

3)在保证正常工作条件下油泵压力要调至最低工作压力,以减少能量消耗。

液压油污染故障的排除

我们对以后的液压系统维护保养做出如下要求:

〔1〕液压油要定期更换,更换液压油前首先清洗油箱。

不得用棉纱、棉布等易掉落纤维的物品擦拭油箱内壁,可用绸布或乙烯树脂海绵〔2〕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3〕维修时,不得将拆下的液压元件直接放在在地

挖掘机主泵异常噪声的排除

我处一台PC200-6型全液压挖掘机在启动后,工作装置可实现各种动作,但主泵却发出了异常噪声。

初步分析,认为是泵吸空或者是油路中混入了空气所致。

故先将工作装置调整至油位检测位置,检查发现液压油箱的油位处于油标的低位以下,属缺油的位置。

经询问驾驶员知,通向斗杆缸无杆腔的高压油管的密封圈在工作中因漏油而更换过,但更换后没有及时检查油位。

于是,首先给液压油箱加油至标准油位,试机说明异常噪声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然后,通过主泵排气阀对主泵进行排气后重新试机,发现异常噪声还是存在,说明此噪声不可能完全是由泵吸空而引起的。

接下来,对液压油箱的吸油滤芯和回油滤芯均进行了检查,发现吸油滤芯变黑、有油泥,而回油滤芯上粘有褐色金属颗粒,为此更换了上述滤芯;考虑到回油滤芯上粘有褐色的金属颗粒,于是将主泵的油液放出并进行了检查,发现也有褐色的金属颗粒;同时,解体检查主泵时发现,活塞、配流盘、斜盘等无损坏现象,而滑履产生了磨损。

将其更换后,严格按要求进行了装配,清洗了液压系统并换油,当再次启动试机时,异常噪声消失,故障已被排除。

通常情况下,主泵周围产生异常噪声的可能原因如下:

  液压油不够造成主泵吸空;吸油管路中混入了空气;吸油滤芯堵塞导致主泵吸空;主泵内部磨损,致使主泵工作出现异常噪声。

本例中异常噪声是由于液压油不够和主泵内滑履磨损两方面的原因噪声的。

其原因是:

更换密封件后没有及时检查油位,导致液压油不够,使主泵产生吸空现象;混入空气的油液流经主泵时,滑履在某些瞬间浮不起来或浮起不充分,导致滑履与斜盘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使滑履磨损,最终引起主泵工作产生异常噪声。

挖掘机突然工作无力的处理

    一台CAT320型挖掘机已工作了约15000H,在转场行走时,突然发动机冒黑烟,且液压系统工作无力;假设继续工作发动机就熄火,即出现超负荷现象。

 

    经了解,该机转场前工作良好,此故障为突出性故障。

询问驾驶员并作全机检查后知,外观无部件损坏、无漏油现象,各种油面均正常。

试机时,假设发动机无负荷,那么工作正常。

小负荷工作或开启液压系统时,发动机冒烟严重,动作稍大时发动机就熄火。

这说明故障原因不在发动机方面,应该是在机器的电器控制和液压系统方面。

但对机器的电气局部做检测后,未发现故障;这进一步说明,故障是在液压系统方面。

 

    该机液压系统属恒功率控制系统。

当负荷一定时,系统压力P应是一个常数,而流量Q是通壶液压泵调节器来高速的。

一时系统因流量调节不当而造成P×Q之积大于系统功率W时,由于泵与发动机是通过花键作机械连接的,这样就造成发动机超负荷,从而出现发动机冒烟的现象。

因此,我们将P、Q两个指标列为重点排查对象。

经检测,泵的出口压力约为27.6Mpa;先导压力为3.5Mpa。

经比照,先导系统压力正常,主泵的出口压力稍低,但机器在小负荷工作时不应该出现超负荷现象。

因此,我们认定故障是因流量调节不当而造成的。

 

    先调整泵调节器两端的调整螺钉,结果发现故障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正常工作。

拆检发现,主泵调节器的一端大弹簧已断成数节,另一端的小弹簧已经没有了。

更换新件后试机时,故障已被排除。

去除柴油机积炭的方法

柴油机的气缸盖、缸套、活塞、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零件以及燃烧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外表会黏着一层积炭。

积炭是由于柴油及渗入气缸中的机油燃烧不完全而形成的种复杂的混合物,它具有密实、疏松、柔软等形态,颜色从黑至灰白,形成部位的温度约为200°C。

由于积炭的导热性较差,零件外表大量积炭,将导致零件局部过热,使其刚度、强度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喷油器偶件烧结、气门烧蚀、活塞环卡死和拉缸等严重事故。

同时,高温颗粒积炭在燃烧室内还会引起外表点火,造成功率下降〔据有关实验数据,功率会下降2%-15%〕,以及使燃烧室的容积减小,实际压缩比增大,形成早燃和爆燃等不良现象。

此外,积炭的在量聚积,还会污染润滑系统,堵塞油路和滤清器,缩短柴油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修理时必须去除。

1 机械法

  是采用钢丝刷、刮刀、竹片或砂布来去除积炭的方法。

可按照零件清洗部位的形状做成专用刷子和刮刀:

如对喷油器喷孔周围的积炭,可用细铜丝刷刷净;对压力室的积炭可用铜丝做成的专用通针插入以刮净;对气门导管、气门座的积炭,可用圆柱形金属刷来去除。

  机械法去除积炭工效低、去除质量差,有些部位难以刮除干净,还会留下许多细小划痕,成为新积炭的生长点,增大了零件的粗糙度。

因此,对精度高的零件一般不宜采用此法。

2 喷核法

  是利用高速气流将粉碎的核桃、桃、杏的桃壳颗粒喷向零件外表以去除积炭的方法。

此法除积炭的效率高、彻底干净,但需要有形成高速气流的专用设备,本钱相对较高,因此也不宜广泛采用。

3 化学法

  是使用一种化学溶剂——退炭剂将零件外表的积炭软化,使其失去与金属结合的能力,然后将软化的积炭除去的方法。

此法除积炭的效率高、效果好,不易损环零件外表。

退炭剂一般由积炭溶剂、稀释剂、缓成释剂和活性剂4种成分组成。

退炭剂的种类较多,按金属零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钢件退炭剂和铝件退炭剂,上些退炭剂中含有对铝制品起化学腐蚀作用的成分〔如苛性钠〕,所以只适用于钢件退炭。

  〔1〕无机退炭剂:

由无机药品与水配制而成,需要加温使用,主要用于钢件退炭。

常用的无机退炭剂的配方如附表所示。

 

  使用无机退炭剂时要将溶液加热到80-90°C,使零件在溶液中浸泡2h,待积炭软化后取出;然后,用毛刷刷除软化的积炭,再用含有0.1%-0.3%的重铬酸钾的热水清洗;最后,用软布擦干,以免锈蚀。

  〔2〕有机退炭剂:

由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退炭溶剂,其退炭能力强,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且可在常温下使用,主要用于精密零件的退炭。

  ①配方Ⅰ:

醋酸已酯4.5%、乙醇22.0%、丙酮1.5%、苯40.8%、石醋1.2%、氨水30.0%。

配制时,只要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重后混合均匀即可。

使用时,将零件放入溶剂中浸泡23h;取出后用毛刷蘸汽油,刷除软化的积炭即可。

此溶剂对铜有腐蚀作用,所以不适用于铜制零件的退炭,但对钢铁、铝件无腐蚀作用。

此配方同时具有去除旧漆层的作用。

注意,使用时作业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②配方Ⅱ:

煤油22%、松节油12%、油酸8%、氨水15%、苯酚35%、油酸8%。

配制方法是,先将煤油、汽油、松节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后,再与苯酚、油酸混合,参加氨水后不断搅拌,直到呈橙红色透明液体。

使用时,将需退炭的零件放入溶剂中,浸泡23h,待积炭软化,取出后用汽油刷除。

该配方不适用于铜制零件。

  ③配方Ⅲ:

初馏柴油40%、软肥皂20%、混合粉30%、三乙醇胺10%。

配制时,先将混合粉加热到80-90°C,在不断搅拌下参加软肥皂,当其全部溶解时再参加初馏柴油,最后参加三乙醉胺。

使用时,将零件放入密封容器中,用蒸汽加热到80-90°C,浸泡2-3h。

该配方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总之,积炭对柴油机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修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积炭的形成部位以及自身条件,来选择具体的实施方法,以便有效地去除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