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老地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043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老地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浦东老地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浦东老地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浦东老地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浦东老地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东老地名.docx

《浦东老地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老地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浦东老地名.docx

浦东老地名

三岔港:

黄浦江上第一渡

益仲德

三岔港渡口廷续的历史已有380余年。

据明万历年间的《嘉定县志》记载,还在三岔港渡口远未成陆之前,江东(现高桥)地区四周都是水,对外交通运输舟楫航行。

而明清时期,这里历来隶属于嘉定县和宝山县管辖,故人们无论办公事、私事,还是走亲访友,大多北渡黄浦去向宝山、嘉定县城。

明天启年间,里人呈准在庙港口(今炮台浜村外)设小浜口渡,因赵按立石渡口,故又名赵公渡。

对江为杨家嘴(今吴淞镇外泡台湾)。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长江水的冲刷和黄浦江泥沙的淤积,高桥地区东坍西涨,小浜口渡原有设施部分向西南迁移至高桥镇外,成为界浜渡;一部分向西北迁移到草庵庙旁,成为张家浜渡,亦称草庵渡。

浦未,张家浜西沿黄浦江岸,建起了几座冰厂和一所渔业公司。

因渔船出海先需装上天然冰保鲜,以及捕捞归来还需卸货入库,故就地又建造了新码头。

张家浜渡于宣统元年(1909年)再迁至丁家浜扣的新码头。

渡口备有灯笼、蜡烛、雨伞、钉鞋(旧时的雨鞋),随时可出借给过渡旅客,如有路远而夜不成行者可食宿。

如此方便渡江过客,人们都称这里是名符其实的“便民渡“,对江渡口则是吴淞石码头。

1912年,新吗头一带因吹泥筑石埂,便民庵渡口最后向西迁移到三岔港,成为如今的三分岔港渡口。

1914年起,由上海市轮渡公司管理三岔港渡口,用机动木船上替代手摇舢板渡江,结束了几百年来人力划船摆渡的历史。

同年,港务局浚浦治港、挖江底、修筑码头。

机船摆渡两岸都直靠码头,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

渡费只收3分,后改为单向收费,来回仅为6分。

1959年拆木板码头,改筑石坡土堤,1979年改筑混凝土路面。

2001年又重新建造现代化的崭新三岔港渡口,从此,人称黄浦江上浦东第一渡的三岔渡口,展现出一派清新宽敞、车来人往的繁华景象。

赵县丞与养鸭曹家浜

益仲德

据《上海历史地图》展示,高桥地区在唐代还是孤悬在长江口和吴淞江间的一个岛屿。

到了明代初期,原为主流的吴淞江,反而变成了黄浦江原支流,地区和浦东大地从此联成一片,但隶属关系却始终归于老吴淞江之隔的嘉定县和宝山县。

清康熙十年(1672年),时任嘉定知县赵昕以江东(今高桥)地方详情,请归上海县就近管辖或设员巡防,但朝廷未准。

至乾隆二十四年(1760年)始设一员县丞(知县的副官)驻高桥分防,并在镇东义王弄东首设县丞署。

从此,高桥有了分县衙门。

在民间,广泛传颂着一位绪年间体察民情、为民办实事的好县丞。

尽管大家只知道他姓赵,不知其名号,但都有口皆碑,传颂着他的感人事迹和勤政功德。

有一年大伏天,赵县丞连续几天,冒着烈日酷暑,下乡巡看田间禾苗。

他来到高家浜和顾家圩之间的一条小路上,只见两边的水稻因土无水干裂。

而正在远处脚踏、手摇水车的农民,尽管满头大汗,竭尽全力不停地干,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眼看一大片庄稼都将颗粒无收,赵县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忙找几个农家询问情况。

原来这里的田蝇块一遇到干旱季节,因东西向四五里,南北向三四里中没有一条河道,水要从东边的随塘蝇河南边的高家浜,一块田、一块田流淌到最西边和最北边。

老百姓要不知多少日日夜夜车水灌溉,才能排除边远稻田的旱情。

赵县丞了解这些情况后,就为当地农民多次陈情请命,最后宝山知县也同意他在高家浜、顾家圩之间(今为凌桥地区)开条新河的提议。

此河东通随塘河,西转接高家浜,从此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劳动程度,提高了搞旱搞灾能力。

当地农民从此利用这条新开河,每家每户都养起鸭来,少的三五只,多的上百只,成为一顶重要的家庭副业。

由于当时居住的人家大多姓曹,故这条新开河人们称为曹家浜。

又因家家户户在这条浜里养鸭,并且都因养鸭肥蛋多而出了名,养鸭曹家浜也就名扬高桥。

抗英前哨炮台浜

益仲德沈润章

黄浦江与长江汇合处-吴淞口浦东的高桥,历来是东南国防的门户、上海咽喉,被誉为东海岸第一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倭寇骚扰,即在浦西杨家嘴口(今吴淞镇外炮台湾)建起一座西炮台。

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又在夹口对峙的浦东宝山嘴(今高桥炮台浜村朱家宅北百米处海塘外)新筑起一座东炮台。

这座东炮台是在西炮台同年重建时,作为辅助炮台建造的,隶属西炮台统领。

炮台周长52米、高5米,呈椭圆形,用砖石建。

计有炮位4座、营房间6间、兵房14间。

并立有高1.3米、宽61厘米、厚块20厘米石碑一座,边缘刻有龙纹图案,碑文至今仍清晰可见。

上书“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内奉旨令勘沿海口岸,议于宝山嘴建造炮台一座,营房12间”。

当年陈化成为保卫上海而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即在此两地发生。

陈化成初为金门总兵,后任厦门提督。

1840年第一次雅片战争爆发后,上海沿海严防,任命他为江南提督,特调陈化成驻守上海。

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五月初一(1842年6月16日),英舰队大举进犯上海,20余艘敌船压境而来,不断向陆上发炮进攻,并企图驶入黄浦江。

陈化成临危不惧,五月初八亲自驻守在西炮台督战,下令击,打得英军晕头转向,多艘敌船中弹。

英军兵伤数十人。

可惜驻守在东炮台的守将崔吉瑞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结果英军派兵从小川沙登陆,使陈化成腹背受敌。

上海制军牛鉴,也望风而遁。

但陈化成毫无怯意,鼓励部下:

武臣为国,应死缰场!

此时英军炮弹如雨点般打来,整个炮台硝烟迷漫,火光冲天,一颗炮弹在陈身边爆炸,以致手臂受伤,但他仍振臂高呼:

人在阵地在,人亡阵地亡!

英军水陆交攻,守军官兵顽强奋战,死伤80余人。

陈身七处负伤,伏地喷血而死,时年七十有六。

十日后由嘉定士人收尸入城,停市累日,群众争相哭奠,焚香祭祀。

陈化成成为保卫上海而英勇献身的一代民族英雄!

晚清高桥诗人程上选有诗志其事:

故垒寒烟

五十年来事莫论,肖肖壁垒半犹存。

荒台夜闪青磷影,秋草寒凝碧血痕。

昔日寇氛惊历鬼,百年遗恨泣忠魂。

须知误国由权相,今古沉冤等复盆。

江东小镇三官桥

益仲德

高桥镇凌桥村有一个叫三官桥的小镇。

说起三官桥这个名称的来历,有的说是因为这里的一座桥由三个官建造;有的说是这里曾经出过三个官。

其实,三官桥的真实由来,要追溯至明末清初。

那时的高桥北部凌桥还是长江口和黄浦江汇合处的一处低地,由于长江出海堤不断吞沿。

明万历十年(1582年),远离高桥镇东北15华里的宝山,终于坍没在江中。

到了清熙八年(1669年),明代的老宝山城也被江潮吞没。

故旧有坍高桥、涨崇明之说。

与此同时,高桥地区西北部的黄浦江和吴淞口内,却日长夜长地聚积起大片滩涂,形成了时称西嘴(今仓房、三岔港村和龙叶、凌桥村的大部分)的一个沙圩,地形似鼠,俗称老鼠沙,正名江心沙。

刚开始这里都是芦苇、水草丛生的荒地。

约在清初,即有当地的望族圈占土地,也有逃荒的移民及无地的农民围田垦荒。

到了嘉庆年间,当时宝山县知事为了便于管理荒地,就将叶家角西一带分为一管,草庵庙南一带分为二管,凌桥天然一带分为三管;并在横贯三管中部的东、西炮台浜上架起一座木桥,取名为“三管桥”,之后改称为“三官桥”。

桥两旁依浜而建的自然村宅也以三官桥命名。

三官桥地处高桥镇和对江吴淞镇之间,是当时东西南北的主要通道。

待到清末民初,这里成为江东高桥镇以外一个著名的小集镇,不仅有肉庄、染坊、油酱店、烟纸店、豆腐作坊、缝纫衣铺、碾米厂等形成的一条对面长街,并且还曾在光绪年间办过义学,民国初年创建三官桥小学(初名愈愚小学)。

这是高桥地区的第二所义学和第二所最早的乡立完全小学。

同时,这里还曾设立三官桥警察所和邮件代收店。

可见当时的三官桥不是一般的乡村小镇。

解放后,由于近在咫尺的凌桥镇成为乡政府所在地而迅速崛起,各项建设蓬勃发展,使得往日远胜凌桥镇的三官桥日淅萧条,如今只剩村民住宅和几家小商店了。

鲜为人知的病房基

益仲德

商桥镇仓房村西南部,有块面临黄浦江的高地,名叫病基(今称平房基)。

这是一个陌生又很奇特的地名,虽是只有20余亩土地的地方,却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来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对外开放五口通商。

上海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黄金宝地和冒险家的乐园,往返的商旅、船只更是川流不息。

而当时南洋群岛及香港等地,经常流行瘟疫,外国人害怕疫病蔓延至上海,要求市工部局卫生处派医员查验,凡外国客货轮上的船员、客商中,若有病客或风尘疲乏者,特别是传染患者,不许进入黄浦江,登陆上海滩,而是全部送往吴淞口外的崇宝沙医院留养。

上海市工部局设立的崇宝沙医院,远在崇明岛和宝山县之间的长江口沙岛上。

这里孤悬海外,生活饮食条件都很差。

加上查验手续繁复,常有不死于病而死于验的传闻和犯疑,引起了不少往来船只和客商的警戒及恐惧。

于是上海商务总会总理严信厚等要求工部局撤除该院,并联合沪上绅商捐资,于1904年自行筹费创建中国防疫医院,院址就选在吴淞口内东北港嘴的高桥乡二十七图,也就是现在的仓房村平房基。

新造的防疫医院有办公房6间、辅助房5间和病房12间;另在三岔港建停柩所3间、墓地4亩3分。

同时,严信厚等安排中西医士主持院务,凡来自疫情地的商船进港,应经中西医分任查验,查实有病者才留院养。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战事爆发,日本飞机、军舰连续三天炮击吴淞镇、炮台湾和浦东一带平房。

中国防疫医院也被炸成一片废墟,仅留下房屋地基的焦土。

后来逃难至此的灾民,利用老房基,盖草棚,落户于此。

直至解放初期,已有7户农家在这里定居生活,人们都称这地方为“病房基”。

土地改革时改名为平房基,但当地老人仍习惯叫它为病房基。

现在的病房基不仅有村办的汽车修理厂、五金管件厂、电声仪器厂等村骨干企业,就连仓房村党支部、村委会都设在这块土地上,成了仓房村村民的活动中心。

凌桥镇的来历

益仲德

凌桥镇是浦东最北部的一个乡镇,镇上有座凌家木桥、镇因桥而得名。

凌家木桥早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已建成。

清朝初期,凌桥镇的西北,还是一片江滩芦苇荡。

随着泥沙日积月累,逃荒的贫民和当地农民,开始围圩造田。

当时高桥镇北凌家宅有位凌姓人士,趁机在老生圩(今凌桥村)、新生圩(今新益村)一带广收圩田,然后分组给贫困或无地的佃户耕种,并在当地建起一座七间堂、三厢房的四合院,作为凌家仓房(今凌桥村仓房浜),以堆放、储存收租得来的稻谷和什粮。

从北凌家宅到凌家仓房,虽有一条乡村小道,但中间隔着一条穿心河,来往极不方便。

为了收租运粮能走捷径,凌姓人士在一条穿心河上,架起一座小木桥。

这样一来,不仅凌家收租方便,并且南来北往的行人和车辆也从中得益。

由于这座桥是凌家独资铺设的木桥,人们都称它为凌家木桥。

刚建成的凌家木桥,两边并无商铺和民家。

但因地处高桥北部中心,又处在当地的主要通道,在桥边歇脚、易货、买卖的人也日渐增多,一些有经营头脑的人先后在此开设起茶馆、肉庄、小猪行、杂货铺、剃头店和以柴油为动力的碾米厂,还有十几家商铺厂家,形成了一个较为热闹的乡村小集镇。

解放后,当地建立了凌桥乡人民政府,凌家木桥周围地域也开始简称为凌桥。

桥经多次改建,1969年拆除木桥,建成混凝土公路桥。

1983年为调整农田水利系统,拆桥平路,以前的凌桥则成为有名无桥了。

原先贯通南北的草高路,已拓宽为宽20余米设有四车道、左右有宽阔的人行道的新公路。

1999年9月30日,草高路更名江东路,直接连接浦东北路和浦东大道,成为浦东北部交通的主干道。

原先的凌桥小集镇,自成立凌桥乡政府后,就日趋发展繁荣,银行、邮电局、文化站、影剧院、网吧、歌舞厅一应俱全,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凌桥油脂厂、新益环保厂、新浦化工厂、凌桥自来水厂、凌桥建筑工地等著名企业围绕在镇四周。

另外,还建成了凌桥新村、锦福苑、怡静苑、东港丽静苑等新型居民住宅小区,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虽然凌桥镇已并入了高桥镇,但原凌桥集镇,但原凌桥镇仍是浦东最北部一个重要的中心

井亭边上宝莲庵

益仲德

从高桥镇胡家桥南堍沿着胡家弄一直向南,是一条由石条筑成的官路,直达三里外的古井亭和宝莲庵。

宝莲庵前岔路口,一条直通浦东的大镇高行;另一条向西南的岔道,直达黄浦江边的东沟镇,可摆渡至十六铺到上海县城。

该地有一个小庵和一口古井。

由于这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商贾日益增多,有的疲劳口渴,就在井亭旁喝口清泉,歇歇脚;有的怀上心事,签求吉利,就上庵堂点香梵烛,祈祷菩萨保佑平安。

于是这温室莲的香火,耐时鼎盛起来,并且名声也越传越远。

而井亭更因其泉水清凉滋润,防暑解渴,深受行客喜爱,竟把宝莲庵也叫做井亭庵。

关于宝莲庵和井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传,宋元明时期,高桥、高南一带航运发达,寇多年入侵,船舶不敢往来。

后平息了倭患,正要恢复航运。

又在浦江下游发现“水妖”掀风作浪,吞没过往船只。

于是有杭洲云栖莲池大师之徒,奉师傅之命来沪解脱海险,保佑地方百姓安宁。

待到时,上海港口航官陈珩已带领兵勇,放射毒箭射死“水妖”(所谓水妖,原来是一条似鲸的莫名巨鱼)。

莲池大师之徒就在当时的上海县高昌乡二十二保(今高南乡解放村井亭宅)一带,诵经念咒,化缘求愿3个月之久,由当地保正、士绅等捐助,置田地8亩,建造起这座宝莲庵。

宝莲庵初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

殿堂三棣进深,正殿供奉33观音之一的莲卧观音,前殿供奉释迦如来佛像。

另有两厢禅房及藏经楼等。

后经明末清初战乱,宝莲庵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被焚毁。

次年重建。

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失败,宝莲庵被诬隐藏小刀会女兵,复被纵火焚毁。

清同治四年(1865年),宝莲庵15代主持坤真女法师召居士乡坤等重建,并在庵前开凿水井一口。

据说凿井之时,有两位身材魁梧、健步如飞的僧人各挟两根方形石柱来庵随缘。

遂由乡保居士沈鹤全在井边加建石柱建立了一个方亭,从此成为井亭,供行人休息,渴饮,论谈。

“文革”中,所有经籍、匾碑、古迹均被毁灭。

一棣两厢房六庵堂,也由生产队借用。

直至1988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以及本乡旅港居士顾益生多次捐献巨资,使宝莲庵恢复三棣四厢房,且增建楼厢,成为高桥地区至今少有的宗刹佛地。

鹞子张家宅

益仲德

高南的老地名,与近邻高桥、高东、凌桥等乡镇相比,更具地方特色,也有更多传奇色彩。

最似天方夜谭的鹞子张家宅竟成了原高南乡政府的所在地。

事情还得从500多年前的明代说起。

据传,在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6),有一年秋天,南通一位张姓的农家青年,乘着秋高气爽的时节,高擎着一只用绢帛封制的硕大铁鹞,和同伴们在田野上竞放起来。

想不到人被鹞子尾巴缠住拖上半空,正当人们设法解救之时,突然一阵强劲的西北风把鹞线扯断,断了线的风筝带着人,顿时直上云宵,飞向波涛滚滚的长江上空,越过江阴、常熟、太仓等地,渐渐飘落到当时的嘉定县江东界浜以南、3里外的荒草地上。

大难不死的张青年,以为这是天意,要他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另找安身之地。

他就在此飘落地草地上,搭建起茅屋,定居下来,并且垦种田,尔后成家立业,繁衍子孙……

鹞子飞来落户的张姓青年,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作,开始日渐发达起来,他们沿着新开的河道,逐渐自西向东先后建造了四五幢五间堂、两厢房的四合院,房间左右都可贯通,前后可封闭。

院前是宽阔的刷布场,场前则是沿河的通衢大道。

后来在上海经营象牙店致富的张焕尧,又在一排排四合院后,北虬江前新筑了一座更宽大精致的家宅(解放后成为高南乡政府的所在地)。

这里已逐渐形成东西长200米,南北深约60米的农民住宅区,住户总数达100多户。

由于都是南通飞来的张氏青年后裔,这个宅村就叫张家宅。

知其来历的人则称它为鹞子张家宅。

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南通实业家张謇在编修族谱时,不忘祖上曾有一位随鹞子放飞的先祖,竟不遗余力的来江东寻找,最后派人专程到张家宅认祖归宗。

民国初期,张家宅的张焕尧、张如松以自家客堂开办了私立振新小学,设1—6年级,采取了复班式教学,学生最多时达80余名,在高南一带产生过较大影响。

解放后,这里成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3年,浦东新区成立不久,张家宅因高南乡工业区征地,这里的居民逐步开始动迁至高南新村和富特新村等新宅区。

至2006年,原先的鹞子张家宅,仅剩下一座正要拆迁的、也是原张焕尧老宅基础上翻造重建的原高南乡政府大楼。

东黄家码头与西黄家码头

益仲德

高桥老界浜(今高桥港)流经高南、高东、杨园三乡一镇。

西通黄浦东通海,是浦东北部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自元代高桥人张瑄开辟海上漕运以来,从事水上货运的船民世代相传,蔚然成风。

随着高桥镇的繁荣,自镇西胡家桥至黄浦江口,约3里长的界浜两岸,先后建起大小码头近10处。

其中最早成为客货两用码头的,是西黄家码头和东黄家码头。

清道光年间,高桥镇南人王茂茂和杨宏亭等沙船户,经常驾船从界浜口装载冰厂的冰块去上海,或出吴淞口下浙江,并从浙江载返黄鱼,有时也装运棉布、粮食去北方。

众船户就以王、杨为首,在老黄浦与界浜汇合处马家沟西面,共同修筑起船矶,每年农历冬至前返行停靠于此,直到翌年清明后再行出航。

从此船矶称为船埠头。

1862年太平军兵进浦东时,高桥曾有90多号沙船户连船跟人,参加了太平军,在激战中有很多人牺牲了,高桥沙船也就所剩无几。

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经黄连生等人倡议,集资将原船矶修建成航船码头,行驶风帆船,往返淞沪与高桥之间,运货搭客,从此更便倢了客货往来,遂被称作黄家码头。

第二年又有新高升小火轮船,以黄家码头为起点,开始试航于淞沪与上海之间。

1914年,高桥商贾孙尔枚设立同兴和轮船公司,置“同兴”“福兴”两轮于黄家码头往返高桥至上海。

当时,黄家码头是高桥至吴淞,高桥至上海的中转站,高桥的松饼、粮食、黄豆、棉花等农副产品,上海的洋布、洋油、洋火、洋钉等西洋杂货,以及江浙一带的土产、水产,均从这里由轮船集运中转浦东、浦南、吴淞、崇明各地,顾成为当时唯一鼎兴的客运兼货运港口。

由于航运发达,商旅云集,原有的黄家码头不敷应用,就在骊家沟(今胡家宅)东面另设埠,专供风帆船、木船应用。

因此船埠在东遂称东码头,后又称东黄家码头,原先的黄家码头则称作西黄家码头。

未经多久,由于港水淤浅,航道阴塞,另有海上闻人杜月笙任董事长的上海市轮渡公司,在界浜与黄浦江的入口处北面天灯口,建造新的轮船码头。

这使东、西黄家两码头寿终正寝,闲置而作废。

如今这里已成为碧波荡漾的高桥港景观河道,两岸也成为风景秀丽的绿化地带。

高东有条蔑竹街

益仲德

在清朝末年(1911年)上海南市小南门有条改筑的街路,定名蔑竹路,又称蔑竹街。

它以街面对称,产销各色各类竹器制品而名扬申城。

无独有偶,高东陈家墩村西部,也有一条门对门、户对户,产销各色各样竹器制品的蔑竹街。

它形成的历史,比小南门的蔑竹街要早将近200年。

那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世居在这里的张、黄、扬户都有一套编织竹器的手艺。

他们农忙务忙,农闲则做些家用竹器上街、串村兜售。

为了有个固定的联系销售处,三家就在居住的宅就以蔑竹街为名,该街以产销竹器著称,一代代相传下去,蔑竹街不仅誉满高桥,也名扬浦东、浦西。

民国时期,蔑竹街几经延伸扩展,占地有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860平方米,合计54户、194人。

编制竹器的工匠更是日益增多,几乎家家都有竹编艺人。

品种除了篮、筐、蒸笼、扁担、畚箕、团箕外,还有竹筛、竹篓、竹椅、竹榻、竹萝,以及帘子、竹笠、竹笆、竹箱、竹簖,等等。

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各物俱全。

凡是想得到的和能用竹蔑编制的,这里都能看到或者定做。

由于编织历史悠久,能工巧匠众多,制作的竹器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农用器具,都式样美观、质地坚固,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行家里手的好评。

世代相传的高东蔑竹街竹器,200多年来都是自产自销,各展所长。

并大多通过上镇下乡,穿街走村,进行推销或上门交易。

新中国成立后的1966年,有10余位竹匠首先组织起来,经川沙县手工业局批准,成立了陈家墩大队竹器生产组,除了为工农业生产编制竹器外,还和南市蔑竹街等专业商店挂钩,提供大批家用竹器。

直到1998年因外高桥保税区建设需要,蔑竹街随着陈家墩村全部动迁而撤。

原蔑竹街旧址现是耸立在杨高北路旁的外高桥保税区五号大门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