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023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docx

葵涌二小办学水平评估自评自诊报告定稿

善教乐学尚德感恩

全力打造现代化规范化的示范学校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第二小学

第一部分学校概况

一、基本情况

葵涌街道第二小学,创办于1943年,原名葵涌小学。

2003年9月迁址之前不足400学生,校舍破旧,是深圳市最为薄弱的学校。

现学校占地面积2.32万平方米,有25个教学班,学生1177人。

从学校搬迁新址至今,我们在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3年9月—2008年8月)内,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三年三级跳”,于2005年12月高标准地通过省一级学校的评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设想。

在此基础上,我校于2008年9月开始实施学校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确立了“善教乐学,尚德感恩”办学理念,提出了“以法立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计划到2013年,在我校迁址办学十周年时,跻身于深圳市对外窗口学校,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区域性示范学校。

二、总体评价

比照《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自定目标的达成度和校本发展措施的作用效果,开展自评自诊,总体评价如下:

我校秉承“善教乐学,尚德感恩”的办学理念,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四互”团队管理模式,获得了包括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示范基地、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两次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在内的120区级以上多项集体荣誉,师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所获各种荣誉达3670多人次。

学校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围绕高效课堂,突出“预--学--点--练--思”五步教学法,打造出“一课三上”多轮跟进教研模式,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处于区上游水平,数学学科更是名列前茅;在龙岗区今年教育教学业绩成果奖评比中,我校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中稳居第一。

学校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20多个课题项目的研究,其中六个为深圳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是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形成了以广东省优秀辅导员魏国勇老师为代表的“科研型”教师群体,专业水平获得了长足进步。

学校坚持“激励成长,做一个感恩的人”的德育工作理念,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倡导感恩文化,通过“星级”系列活动和小社团活动,开展了主题式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龙岗区唯一的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涌现了一大批以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温昕同学为代表的优秀学生。

学校由2003年的深圳市最薄弱的村小发展到如今的广东省一级学校,实现了优质、高效、跨越式的发展。

我校在“十一五”期间所获得的荣誉(部分)

级别

学校荣誉

国家级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示范基地

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课题实验学校

第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

省级

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实验学校

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

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

广东省巾帼文明岗

广东省优秀中队

广东省“十佳”队日活动

广东省小学生电脑英文作品比赛“最佳组织奖”

市级

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深圳市少先队红旗大队

深圳市优秀少先队大队

2004年市办学效益奖

2007年市办学效益奖

深圳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

深圳市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

深圳市书香校园

深圳市绿色学校

深圳市安全文明标兵小区

深圳第八届学生网络夏令营学校组织奖

深圳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小区)”称号

区级

龙岗区首届教育科研示范校

龙岗区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先进单位

龙岗区首届校本培训示范校

龙岗区课改先进学校

龙岗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龙岗区德育先进学校

龙岗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龙岗区优秀学科基地

龙岗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

龙岗区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学校

 

第二部分自诊过程综述

一、起始时间

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

二、参与对象与人数

学校全体教职工80人、社区代表25人和家长代表50人。

三、组织形式

深入班级,实地调研,通过开展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四、操作过程

1.学校建立校本自评自诊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办学目标和“善教乐学,尚德感恩”的办学理念,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自评领导小组”,以科组为单位成立“自评小组”,制定自评细则和自评计划。

2.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意见》,发放“学校发展问卷调查”。

3.结合学校实际,在办学理念“善教乐学,尚德感恩”的框架内,比照《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各自评小组对“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目标达成情况逐项自评,主动采集意见和建议,撰写自评报告,并报请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审议。

4.学校应用、研发诊断评价技术,开展SWOT分析【SWOT是一种分析技术方法,用来分析学校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SWOT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学校自评领导小组根据各自评小组的自评报告,经过公开、民主、科学决策,完成了“深圳市龙岗区葵涌街道第二小学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报职代会讨论通过。

五、自诊结果可信度说明

1.广泛的代表性

自评工作是学校内部管理的系统工程,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

本着“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自评原则,校长亲自抓,教职工全员参与。

领导小组都是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是自评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以科组为单位成立的“自评小组”保证了全体教师的参与,自评工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校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自评指导报告,使每位教师都知道自评工作的重要意义,了解自评工作的程序与要求。

2.自评工作思路清晰

自评工作开始阶段,学校召开了动员大会,各自评小组对照《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容,填写“学校发展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和调查,进行评估,基于事实撰写自评报告。

3.自评过程细致扎实

在自评过程中,学校自评领导小组认真听取教师代表意见,坚持实事求是精神,工作部署细致、全面,恰当运用SWOT分析技术,使自评过程组织有序,扎实有效。

各小组认真总结、有效反思、分析清晰。

最终完善的切合实际的基于“学校发展问卷调查”构成了学校“学校办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的基础。

因此,此次自评过程系统、有序,动态、客观,自诊结果,真实、全面,自评结果可信度较高。

第三部分自诊情况

我们依据《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本校办学水平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诊、自评,对各项评估要素逐项比对,基于事实性证据,认真剖析学校发展的基础,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公正评价本阶段的工作发展。

一、领导与管理

(一)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

善教乐学,尚德感恩

我校学生以暂住生为主体(暂住户籍学生接近80%),学生个性和家庭教育水平差异大、教育层次多。

当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反映出我们德育工作的欠缺和不足。

同时,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效率不高,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奋斗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确立了“善教乐学,尚德感恩”的办学理念。

善教,指善于教书和善于育人。

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乐学,既指学生的乐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巨大的学习动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指全体教职员工的乐教、乐学。

善教是前提,是关键。

乐学是善教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境界。

办学理念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现代人才培养规律,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

理念包含了教育、教学两大块,也包括了教师、学生的发展要求和目标。

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教师要以德为宗,注重道德修养,要懂得感恩;学生要勤于实践,崇尚美德,学会感恩,乐学善学,不断追求,不断超越。

这一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是基于对我校现状的深刻体察,基于学生品德基础而进行,基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识,更是基于学校多年办学的实践经验。

在此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制日臻完善,社会效益趋于良好。

(二)构建了“四互”团队管理模式

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党支部政治领导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

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通过定期召开教代会,审议校长工作报告,讨论决定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代表职工管理学校事务。

温校长是深圳市督学、深圳市骨干教师、深圳市“十佳”师德标兵。

他年轻而充满朝气,开拓而充满锐气,实干而充满才气,是一位学术型、务实型的校长。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建立、完善了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四互”团队管理模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互相协作)。

(三)制度完善,管理民主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成了《葵涌第二小学管理制度汇编》,做到依法管理、依章管理。

《汇编》就是学校的“小立法”,每个教职工必须遵守,大家都有育人的职责,都有管理的任务,做到了人人都管理,事事有人管,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设立公开栏,实行校务公开。

凡是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均经过全体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

凡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及办事程序均予以公开,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案例1优绩优酬,科学分配岗位津贴

我校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代表会议高票通过了备受关注的《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和《班主任津贴分配方案》。

岗位津贴如何分配牵涉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利益。

我们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的基础上,多次修改完善,最后修订了结合学校实际的《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和《班主任津贴分配方案》。

由于方案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其中有9位教师的绩效工资比校长高,14位老师的绩效工资比两个副校长高),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赞成,表决时获高票通过。

两个《分配方案》公平、合理,科学分配,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岗位津贴的发放标准,将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以人为本,构建起和谐快乐的校园

对于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

多年来,我们“以师为本”,从教师成长需要出发,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以生为本”,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

这一长期的坚持,使我校成为师生能充分发挥潜能的地方,可以主动发展的地方,感受幸福快乐的地方,从而使师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校园成为快乐、和谐的乐园。

案例2人本和谐,师生共成长

近几年,随着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中心城区的部分学校想把我校的骨干教师挖走,但都被这些老师一一拒绝。

究其原因,就是学校的人本化管理和教师成长的环境氛围,激励了广大员工奋发向上,争先创优,让这些教师实现了其人生的自然价值。

我校五(4)班(爱心中队)有一位残疾人,只有一条腿。

她身残志坚,学习刻苦,成绩优秀。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同学们的激励、鼓舞作用相当强烈。

为了照顾这位同学的学习生活,学校始终把该班课室安排在一楼,虽然给科任老师、同学造成一定的不便,但大家毫无怨言。

二、课程与教学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一)课程“五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树立科学的课程观,确立起新的知识观、学生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我校从2004年起建立起完整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体系,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特色鲜明,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国家课程“校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外,补充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我校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学校学生特点和优势,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在学校层面对国家课程“再加工”,转化为学校课程。

这样,我们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师生的积极互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建课程的过程。

我校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在传承已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既实现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充分彰显我校自身的课程实施特色,满足了全校学生的发展需求。

案例3品读国学经典,探索“主题学习”

在实践国家课程过程中,我校语文科组结合校情、学情、生情,进一步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探索“主题学习”路径,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学习内容。

我们自主开发的学校课程《国学经典》(教材涵盖整个小学阶段1-6年级,每个年级1册)整合了国家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选编了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名家名篇,传承国学,让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国学小讲堂”节目组来学校现场录制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唐诗》等节目,掀起了读书的高潮。

并开展“品读国学经典,争当四好少年”主题学习展示活动。

近两年,在广东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中,我校之所以能取得两个一等奖的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学校的课程改革战略----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

2.课程“生本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程“生本化”是把课程转化为学生需要课程,也就是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几年来,我校开设了数十项包括必修、选修在内的校本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保证了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使学生既能达到一般、共同的教育目标,又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生本化”过程中,我校正确处理好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知识目标、动作技能、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精神、生长为意志、陶冶为人格。

此外,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重点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案例4社团招聘会我秀我精彩

2010年3月,校园里人头孱动,气氛热烈,原来我校30多个红领巾小社团正在组织人才招聘呢!

本次人才招聘会是由该校少先队大队发起的。

大队部根据“红领巾小社团”提出的岗位要求和特点,制作成“招生简章”,以大幅海报的形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招聘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全体少先队员踊跃报名参加应聘。

此外,在一楼大厅设人才招聘专区,设立了自荐投票箱。

小记者社团、“小小爱迪生”科技社、“红舞鞋”舞蹈队、“羲之”书法社、快乐足球等独具特色的小社团纷纷向孩子们发出邀请,举行公开的招聘活动。

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为孩子做参谋,指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小社团。

招聘活动采用自荐、班主任推荐的方式,再由学校派出相关老师组成评委对报名者进行笔试和面试,严格把好招聘关。

孩子们对本次活动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他们跃跃欲试,早早地填写好了报名表。

下午4:

10,招聘时间到了,孩子们带上自己的个人简历和班主任介绍信,根据自己的兴趣,满怀着激动和忐忑的心情,选择一项或多项,有序地进行应聘。

一时间,各个社团的招聘点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

这场盛大而又有趣的“我能行”红领巾人才招聘会,展示了少先队员们的才华,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秀我精彩的舞台。

3.活动课程“社团化”,激发学生共同探究的精神。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了同一目的和目标而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

它是近几年学校中兴起的一种学生组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

我校于2006年开始探索社团建设,先后建立了小记者社团、“小小爱迪生”科技社等30多个独具特色的社团,逐步形成了“社团课程化、课程社团化”校本课程模式。

“社团课程化”,即把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设,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课程社团化”,即把平时开设的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把不宜在课堂上开设的校本课程在社团活动中实施,让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案例5小“爱迪”科技社团

下面是《南方都市报》采写的新闻稿件(2010年6月4日深圳读本A27):

小家伙大智慧课余玩嘢出绝活

南都讯记者周伟涵爸爸开车被前面的货车挡住视线误闯红灯,龙岗区葵涌第二小学三年级学生温昕因此加入学校“小爱迪”发明小组,几个月后,她设计的防挡红绿灯拿了个发明奖。

还别说,跟她一起搞小发明的10多个同学都不赖,5年拿了两项国家专利。

昨日下午,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进了这群小家伙的生活。

“小爱迪”小组指导教师麦老师说,这个团队都是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社团有四五十个人,都是小科学迷,头脑很有创意”。

“小爱迪”还被评为龙岗区优秀学生社团。

麦老师说,从2005年创办以来,“小爱迪”小组发明了20多个物件,其中有两个获得国家专利,“防挡红绿灯”“高效订书机”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均获金奖。

4.校本教材“特色化”,实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我校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一是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特色,研发了足球校本教材---“快乐足球”《水平》(共三册);二是结合学校的地域、社区特点,编印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学生低碳环保手册》和《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三是结合学校“国学教育”“感恩教育”活动,研发了《礼》《智》《仁》《义》《信》《孝》(共六册);四是对现行教材进行合理的增删补改,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

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案例6足球“七连冠”的辉煌

我校在新课程理念及“阳光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科研为突破口,借力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小学阶段女生对足球兴趣的培养研究》,开发了《水平》系列“足球”校本课程,足球课程的教学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足球校本课程研究之路,铸造了我校在龙岗区足球比赛中“七连冠”的辉煌,学校相继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传统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等。

5.校节活动“课程化”,使学生活动更加科学规范。

我们将每一次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课程管理,从活动前的策划、组织实施到活动后的反思总结,都有详实的方案。

我们把活动与课程整合起来实施,使得学生活动更具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如精心组织的学校的“五节”活动:

“沐浴书香”读书节、“金色童年”游戏节、“真情趣味”体育节、“七彩摇篮”艺术节、“奇思妙想”科技节等校园节日不仅是独具匠心的课程,而且是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快乐的节日。

案例7“奇思妙想源我心”活动

依托我校承担的深圳市“十一五”重点研究课题《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的研究》的理论支持,在每年的五月和十月份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展示了少年儿童学习创新和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一个个灵巧的小制作,一件件生动的小发明,展示着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

我校连续四届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金奖、银奖;在广东省首届小学生电脑英文作品比赛中,学校有3名学生再创佳绩,一举夺得5个省级奖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奇思妙想源我心”队日活动荣获省队日活动一等奖。

2010年,少先队活动课例《共创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为废旧电池安个家》获广东省一等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龙岗区科技先进单位”“龙岗区科技发明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今年,温昕同学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

课程“五化”,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拓展了学生知识领域,调整了知识结构,增进了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

(二)聚焦课堂,以生为本,寓教于乐

1.教学管理“四到位”。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评价与反馈。

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管理,包括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听课及课外活动,健全和完善的管理细则“四到位”(要求到位、检查到位、指导到位、考核到位)。

强化教学流程常规管理,做到“详备、严教、精批、细辅、慎评”。

2.五步教学法。

秉承“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抓教学常规,重课堂实效,突出“预、学、点、练、思”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围绕学生进行,把老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从追求教会学生转向追求学生会学。

3.“一课三上”教学模式。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的备课组都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强化“减负提质”的策略研究,把问题转化成研究的课题,以课例的形式,开展“备课——上课——评议——再备课——再上课……”多轮跟进式研究(“一课三上”)活动,打造出“一课三上”教研模式。

这一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4.课堂评价三个“转向”。

这几年,为落实学校“善教乐学”理念,我们从评价上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从课堂教学评价上实现了三个“转向”:

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

三个“转向”,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学环境更加和谐,而且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能力不断增强。

5.关注学困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策略。

教师善教,体现在“以学定教”上。

我们的老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发展。

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上实行差异性教学策略,畅通学生个性化学习渠道,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愉快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8自主探究,体验成功----深圳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09年6月10日,深圳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童海云老师、区科学教研员熊华老师与来自全市各校的老师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麦伟波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三年级科学课——《观察身体》。

教学中,麦老师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观察、分类、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同时,麦老师注重对孩子学习情感的关注,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合作、探究,让孩子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辨别,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

老师的善教、学生乐学高度统一,精彩的课例赢得了在座老师们的肯定和赞赏。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静态监控:

在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中,加大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完善单元抽查制度,使抽考成为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进行跟踪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改进措施。

每次考试都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交换年级的监考工作和组织流水线的试卷批改、试卷统分工作,并写出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动态监控:

教师校内互相听课,互相评价;举办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听课,听取对教师教的意见;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开放年级的家长参加,使之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谋划策等。

由于加强了教学管理,优化了课堂教学,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在外来民工子女近80%的状况下,无论在区专项素质抽测、六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区上游水平,特别是数学学科优势明显,受到区教研室和广大家长的充分肯定。

三、教师发展

教师素质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

我校通过实施“三工程四引领”,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超越”,为教研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感恩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得到更新,教育方式方法在尊重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提高了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感恩行善文化成为全体师生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