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385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九年级下册化学专题复习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专题复习

(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

01  专题概述

本部分知识关注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保存等。

呈现以下特点:

(1)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体现综合性;

(2)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3)取材于实际生活,体现应用性。

试题多数起点较低,因此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

主要有如下考点:

(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

(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4)铁的冶炼;(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6)金属资源的保护。

此部分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将会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新科技、社会热点等的密切联系。

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

主要考查的方面:

辨别一种材料是否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用途判断利用了合金的什么性质。

预计会以近年研发的新材料为背景命题,也可能将合金与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进行综合考查。

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该考点主要考查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质以及与这些物理性质相对应的用途。

常以生产生活实际、高科技为背景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进行考查。

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中一般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综合在一起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金属与金属材料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4.铁的冶炼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冶炼铁的设备、原理;工艺流程;铁矿石的选择;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仍以填空题为主,也有可能以选择题或实验题的形式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也可能以综合计算题的形式对高炉炼铁的原理进行考查。

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钢铁锈蚀的防护措施;金属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将用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铁、铜的锈蚀条件,或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防锈措施,或者将两者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6.金属资源的保护

该部分知识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一般与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护、空气的污染与防护、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

【例1】 兰州市中山桥南侧的“将军柱”(铸造材料主要是铁),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它与中山桥一起组成了“兰州铁桥”一景。

近日“将军柱”商标获得国家批准。

(1)“将军柱”表面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金属铁生锈是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方法或途径有很多,比如防止金属锈蚀及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都是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答案】 

(1)氧气、水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防止金属锈蚀(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

二、水和溶液

试题中涉及本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纯净水与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及防治;

(2)溶液:

溶液的概念及特征,乳化作用,溶液的组成,溶液中的热效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分辨及相互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上点、线、面的含义和应用,溶液的配制、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本部分知识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试题将通过给出信息、图表、模拟实验、一题多解等新颖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阅读和提炼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考题,在中考中有多种题型。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水和人类的关系,与水有关的环保知识,水的净化过程,以水为载体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贯穿其中,有关溶液的组成及相关概念的辨析,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实验题考查水的净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及稀释过程,特别是过滤操作技能;计算题通常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2】 (2017·菏泽)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溶液。

(2)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M”或“N”)。

【解析】 

(1)从图1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图2中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从图1中可以知道乙完全溶解,甲有剩余,说明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结合图2,20℃时,N的溶解度大于M,故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N。

【答案】 

(1)甲 

(2)在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N

【例3】 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解析】 CaO加入饱和Ca(OH)2溶液中,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Ca(OH)2不溶解(溶液已饱和),由于水减少,导致溶液中有Ca(OH)2析出,剩余溶液质量减小,但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B

三、酸、碱、盐

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题量在中考中占的比例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考点:

1.常见酸、碱、盐的特性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有以下方式:

(1)依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并结合溶液知识,考查久置的浓盐酸或浓硫酸溶质、溶剂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2)稀释浓硫酸;(3)氢氧化钠的变质;(4)依据常见溶液及颜色推断物质。

2.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等的关系

本部分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Cl-、SO、CO的检验方法等。

3.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本部分知识主要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要记住常见指示剂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及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即可解决。

4.中和反应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是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某些反应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以上知识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在做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时用到这些知识点。

酸、碱、盐的有关知识主要渗透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对所复习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横向(相似、相近的知识点)和纵向(前后章节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的比较与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记忆和整理,并进行一定量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例4】 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铜的活动性在氢的后面,所以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只有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分析各图象,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大,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变,A正确,由于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零,B不正确,C正确。

【答案】 Fe+2HCl===FeCl2+H2↑ AC

【例5】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

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

该废水溶液呈________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________;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_______。

【解析】 测得pH<7,溶液显酸性;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无SO;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A为AgCl,说明溶液中含有Cl-,该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该废水中一定含有FeCl3,加入NaOH溶液,OH-与Fe3+相遇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

【答案】 酸 Fe(OH)3 FeCl3

四、专题考点

1.铁的锈蚀与防护方法

(1)铁的锈蚀条件:

纯净的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是稳定的,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3)金属资源的保护。

①防止金属的锈蚀。

A.保持金属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B.

C.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不锈钢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乱采滥挖。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成为离子,不同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同。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根据金属在该顺序中的位置,可判断它的化学活动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根据金属的位置判断其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根据金属单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注意】

4.固体溶解度

(1)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在一定温度下(条件);②在100g溶剂里(标准);③达到饱和状态(状态);④以克为单位(单位)。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因: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②外因:

温度和压强。

固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不大。

5.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2)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3)比较同温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6.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一般规律

跟指示剂

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跟活泼金

属发生置

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

2HCl+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