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797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28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docx

贵州休闲度假规划

 

贵州省休闲度假产业

发展规划

(中期评估稿)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2009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9

一、《黔论》9

二、旅游发展评述11

三、形势和要求12

(一)国家战略12

(二)旅游立黔14

(三)黔立旅游16

(四)需求驱动17

(五)竞争紧迫18

(六)旅游通途19

(七)富民兴黔19

(八)必要性和可行性20

第二章发展模式21

一、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21

二、发展思路23

(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3

(二)构建大旅游、大产业24

(三)立足全局,综合发展24

(四)以人为本,提高品质25

(五)低碳清洁,可持续发展25

(六)抓住机遇,适度超前25

(七)总体思路25

三、发展模式26

(一)低成本、全区域的国民度假省26

(二)立足外需拓展27

(三)山地度假示范28

(四)生活体验示范28

(五)突出增值服务29

(六)低碳清洁旅游度假29

四、发展目标30

五、形象表述31

(一)总体形象表述31

(二)避暑度假形象表述31

(三)养生度假形象表述31

(四)会议度假形象表述31

(五)运动度假形象表述31

(六)生活型度假形象表述31

第三章产业体系33

一、空间体系33

(一)旅游度假区33

(二)休闲城市、度假城市34

(三)主题小镇36

(四)旅游度假带36

二、产品体系36

(一)避暑型度假37

(二)生活型度假37

(三)养生型度假38

(四)运动型度假38

(五)会议型度假39

(六)复合型度假40

(七)自行车旅游省40

三、服务要素体系40

(一)定制化服务设施40

(二)集散服务体系46

(三)消费便利化体系51

(四)延伸服务体系52

第四章总体布局57

一、布局原则57

(一)轴、带结合57

(二)新、老结合57

(三)城、乡结合57

二、总体布局58

(一)主题功能片区58

(二)休闲度假城市60

(三)山水旅游度假带61

(四)高速公路旅游度假带62

(五)旅游度假区63

(六)主题小镇65

三、各市地州休闲度假发展思路65

(一)黔南州65

(二)黔东南州67

(三)铜仁地区71

(四)遵义市72

(五)毕节地区74

(六)安顺地区76

(七)六盘水77

(八)黔西南州77

(九)贵阳市78

第五章地市州发展要点80

第一节贵阳市休闲度假发展要点80

一、资源条件80

二、总体定位81

三、产品定位81

四、总体布局81

五、中央休闲区82

(一)总体布局82

(二)中央游憩区82

(三)商务休闲区84

(四)都市温泉度假区84

(五)南明河休闲游憩带85

(六)城市公园85

六、环城游憩带86

(一)区域范围86

(二)产品概述86

(三)产品建设86

七、花溪旅游度假片区87

(一)花溪镇度假基地87

(二)青岩古镇主题小镇87

八、清镇运动度假片区88

(一)清镇度假基地88

(二)红枫湖水上运动区88

(三)百花湖温泉休闲度假区89

八、息烽温泉度假片区89

九、开阳户外运动片区89

十、修文户外运动片区90

十一、乌当温泉休闲度假片区90

第二节遵义市休闲度假发展要点91

一、资源条件91

二、总体定位92

(一)已有的规划定位92

(二)发展定位优化92

三、总体布局93

四、凤冈—湄潭旅游度假区93

(一)规划范围94

(二)重点产品建设94

五、遵义休闲城市97

(一)重要街区优化97

(二)中央游憩区98

(三)商务会展城98

六、黔北乡村休闲区99

(一)乡村俱乐部99

(二)休闲农庄100

七、赤水河旅游度假带100

(一)赤水河自行车游览体系100

(二)赤水度假城市101

第三节黔东南州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02

一、资源条件102

二、总体定位102

(一)已有规划定位102

(二)发展定位优化103

三、空间与产品103

四、三个旅游度假带103

(一)舞阳河旅游度假带104

(二)清水江旅游度假带104

(三)都柳江旅游度假带105

五、休闲度假城镇体系105

(一)凯里市106

(二)施秉县106

(三)镇远县106

(四)剑河县107

(五)雷山县107

(六)黎平—肇兴107

(七)从江县108

(八)榕江县108

六、四个聚集区108

(一)凯里—麻江都市休闲聚集区108

(二)雷山—丹寨生态度假聚集区111

(三)锦屏乡村度假聚集区112

(四)黎—从—榕风情度假聚集区114

第四节黔南州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17

一、资源条件117

二、总体定位117

(一)原有规划定位117

(二)总体定位优化118

三、空间布局118

(一)两城118

(二)四区119

四、片区重点119

(一)文化休闲城——都匀119

(二)生态度假城——荔波121

(三)南部生态度假区121

(四)北部乡村度假区123

第五节安顺市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25

一、资源条件125

二、总体定位126

三、总体布局126

(一)一心127

(二)一带127

(三)一区127

四、安顺休闲城市128

(一)总体概述128

(二)旅游集散地128

(三)区域一体化129

(四)休闲城市提升129

五、黄龙湖旅游度假区130

(一)总体概述130

(二)水上运动区131

(三)空中运动区131

(四)山地运动区131

(五)休闲养生区131

(六)商务会议区131

六、屯堡乡村度假区131

(一)总体概述132

(二)重点产品132

(三)度假要素133

第六节黔西南州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34

一、资源条件134

二、总体定位134

三、总体布局134

四、兴义休闲城市135

五、万峰湖旅游度假区135

(一)总体概述135

(二)水上运动区136

(三)山地运动区137

(四)滨湖商务度假区137

七、万峰林运动度假区137

(一)总体概述137

(二)山地运动区138

(三)乡村休闲区139

八、贞丰户外休闲运动区139

第七节六盘水市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40

一、资源条件140

二、总体定位140

三、总体布局141

四、度假养生城141

(一)总体概述141

(二)中央休闲区142

(三)度假社区构建142

(四)工业主题度假公园143

(五)热那温泉小镇144

(六)山地运动养生区145

(七)罗咪期避暑度假基地146

五、牂牁湖休闲运动区146

(一)总体概述146

(二)发展重点147

第八节铜仁地区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49

一、资源分析149

二、总体定位150

(一)已有规划定位150

(二)定位优化150

三、总体布局150

四、铜仁休闲城市151

(一)总体概述151

五、环梵净山山地度假区153

(一)总体方向153

(二)环梵公路运动圈153

(二)太平河户外运动区153

(三)岑芒山地度假区154

(四)德旺温泉度假区154

(五)印江禅修养生区154

(六)郎溪—合水旅游度假区154

(七)寨英古镇乡村度假区155

六、江口生态度假城市155

(一)总体方向155

(二)度假功能提升156

(三)度假功能拓展156

七、石阡温泉度假城市157

(一)总体方向157

(二)温泉产业聚集区158

(三)休闲古镇160

第九节毕节地区休闲度假发展要点161

一、资源分析161

二、总体定位162

三、总体布局162

四、毕节—大方休闲城市162

(一)区域范围162

(二)发展方向162

(三)发展重点163

五、威宁度假城市164

(一)区域范围164

(二)发展方向164

(三)发展重点164

六、乌江源旅游度假区166

(一)区域范围166

(二)发展方向166

(三)发展模式166

(四)发展重点166

七、阿西里希运动度假区168

(一)区域范围168

(二)发展方向169

(三)发展重点169

八、百里杜鹃旅游度假区170

(一)区域范围170

(二)发展方向170

(三)发展重点170

第六章市场开发174

一、目标市场划分174

(一)同城化市场174

(二)同区域市场174

(三)中远距离交通干线连接市场174

(四)飞行度假市场174

(五)国际专项市场174

二、市场营销体系175

(一)“三地”营销模式175

(二)“1+3”营销系统176

(三)形象识别系统(TIS)176

三、客源地建设176

(一)客源地建设176

(二)客源地建设的重点城市177

(三)客源地建设模式177

(四)客源地建设手段178

第七章管理和保障181

一、管理体制181

(一)旅游度假区181

(二)休闲(度假)城市182

(三)旅游度假带182

(四)主题小镇182

(五)管理部门及职责182

(六)管理办法183

(七)规划管理183

二、政策体系183

(一)土地政策183

(二)投资政策185

(三)税收政策187

(四)人才政策187

(五)激励与奖励188

三、标准体系188

四、保障体系188

(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188

(二)旅游管理与协调189

(三)休闲度假管理机构建设189

(四)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189

(五)休闲市民管理190

(六)加强规划保障190

(七)质量保障190

(八)休闲度假数字化建设190

(九)人力资源保障191

(十)服务保障191

(十一)规划实施保障192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黔论》

黔论陈法(清)

黔处天末,重山复岭,鸟道羊肠,舟车不通,地狭民贫,无论仕宦者视为畏途,即生长于黔而仕宦于外者,习见中土之广大繁富,亦多不愿归乡里。

吾以为黔人有五病,而居黔有八便。

何谓五病?

曰陋、曰隘、曰暗,曰呆。

闻见不广,陋也;局量偏浅,隘也;任性使气,傲也;不通世务,暗也;不合适宜,呆也。

陋者宜文之,隘者益广之,傲者益抑之,暗者益通之,而为呆则宜宝之,不可易以巧滑也。

何谓八便?

鱼米贱价,一也;无大荒锓,二也;无祁寒盛暑,三也;风俗简朴,四也;举人一科拣选,五也;奇山水可供游观,六也;山多林木,养生丧死无憾,七也;山洞可以避秦,八也。

凡子弟就塾,先讲明小学,使朝夕习弟子之仪,则长而傲可化也;博之以经史,使之从明师益友讲习讨论,则陋可文也;浸灌之以儒先理学之书,使识义理之宏阔,集古名臣列传以开拓其心胸,则隘可广也;亲戚有仕宦于外者,使从之游于通都大邑,见大人先生,聆其议论,日阅邸报,与文世事,则暗可通也;若夫呆者,朴实而不知变诈,谨伤而不敢诡随,此黔人本色,天真之可保守而不失,以之任事,则实心可取,以之事上,则直道犹存。

由其生长溪山穷谷之中,无繁华靡丽之习以乱其性,故其原易足,无交游声之广以滑其智,故其介不移,去四病而呆不可胜用矣。

此黔人之宜守其所长而勉其所不足者也。

夫去四病而享八便,黔亦何负于人。

求去之去国者,古人之不得已,故礼曰;奈何去亲戚坟墓也?

若谓去京甚远,以滇例之,而心平又谓黔多苗民,易生反侧,不知苗人经大创之余,边隅绥靖。

况兵革之患,至古而然,即中土能独免呼。

今圣朝在御,德洋恩博,声教四讫,四海沐时,雍风动之,休万民,享太平有道之瑞,随处皆乐土,九州皆化国矣,又奚必远适异国,别父母之邦乎。

万一谋之不减,至进退维谷,或子孙习于华移之习不再传,而无以自立,终贻异日之悔,又何如安土重迁之为愈耶

陈法写作《黔论》,既有其社会原因,也有其家庭因素。

在当时,由于贵州地处西南边陲,开发较晚,经济文化发展赶不上中原各省,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是认为贵州是一个落后、野蛮、不看居住的地方。

就在政治、经济、文化极盛的唐代,仕大夫们也有这样的看法。

大文学家韩语还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出“子厚泣曰:

播州(进贵州遵义)非人所居”这样的话,唐宋以后,这种思想一直流传下来,致使一些没有到过贵州的外地宦者,和一些不甚了解贵州的黔籍仕宦们难以识其庐山真面目。

于是,“畏黔”(不愿到贵州做官)、“去黔”(在外地做官后不愿回归故里)的思想一度泛滥。

“地狭民贫”是《黔论》主要评论的焦点。

所谓“地狭”,既是指贵州面积较之中原诸省狭小,也是指贵州薄地的使用率不高即山地多、耕地少这一情况;所谓“民贫”,也含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黔人的物质生活不高,诸如“人无三分银”之类的陋见;另一则指黔人的文化素质不高。

《黔论》所论述的“贫”主要是针对后者。

陈法的入籍始祖,原籍繁华的江南扬州,自明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大军进征云南,平定普里,占籍平坝以来,世居贵州。

至陈法辈。

以历十四世近三百年的时间。

陈法生长黔地,自幼备受贵州山水哺育,从二十岁进士后,宦近四十次将其举荐,陈法始终不愿出山,宁愿回归故里现身教育,服务商梓。

此种行宜,足见其对贵州家乡的深厚感情。

可是,就在陈法主讲贵山书院不久,他的家庭也受到“去黔”思想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陈法的胞弟陈浩官湖南长宝道伊,侨居长沙,在白茅购置产业,不愿转蜀家乡贵州。

陈法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告假亲赴湖南探视,劝其安土重迁,没有得到陈浩同意,陈法回黔后,认真观察与分析了贵州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于乾隆十七年(1762年)七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洋溢乡土深情的《黔论》,客观地评价了贵州的风土民情,用以奉劝其弟,希望陈浩有所感悟。

作者通过对黔人素质的分析,首先指出陋、隘、傲、暗几种关于黔人主观意愿的东西,而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所致,它们可以通过认为的“文之”、“扩之”、“抑之”、“通之”的方式与方法而加以改变,惟独对“呆”。

它不但不是黔人弊病,而且应该把它看作黔人的一种最可宝贵的品质。

不可让它变成投机取巧、奸诈狡猾的习性。

真是十分独到的见解!

接着,作者指出:

居住黔地,可以享受到物价便宜,没有大的旱涝灾害,气候宜人,风俗简朴,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等八种便利,雄辩有力地驳斥了“地狭民贫”说,不难看出作者对贵州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况的熟悉与了解。

《黔论》中所隐含的一些思想,当今看来已有体现,比如居黔八便中的“奇山水可供游玩”和“山洞可以避秦”的观点,就颇有超前意识。

两百多年前,《黔论》就含有在贵州发展旅游事业的经济意识,利用碦斯特溶洞作为战备活动的军事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其中利用贵州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近来已成趋势;利用山洞作为战备基地,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011国防工业的南迁,已经称为现实,亦足证其价值所在。

《黔论》通过对黔地、黔人的客观评介与辩证分析,认为贵州情况有“病”有“便”;只要黔人守住自己之长,克服其不足,那么开发贵州,发展贵州,提高贵州人口素质,都是大有希望的。

二、旅游发展评述

旅游业界有这样一句话:

“九五看云南,十五看四川,十一五看贵州。

进入“十一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确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贵州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开发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贵州旅游业出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必然的,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

首先是独特的资源禀赋,二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工作力度,三是全社会发展旅游的强烈呼声,四是日益改善的交通基础条件。

简单概括就是“政策推动、精品带动、市场拉动、质量保证”。

贵州旅游业已经具备了提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以机场、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重点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进入快车道,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经过多年建设,贵州旅游业配套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景区景点的容量扩大,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全省旅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逐步增强,特别是一批新兴旅游业态将成为产业素质的助推器。

“十一五”后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突出重点,以建设优秀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努力推进产品的整体升级,提高三个比重,即高端游客占客源的比重、省外游客在黔花费的比重、乡村旅游和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实现两个目标:

旅游总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和贵州旅游总量在全国的排位稳步上升。

放在全国看,贵州旅游在“十一五”期间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乡村旅游,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遵循“先国际、后国内”的思路,形成了乡村旅游国际化的模式。

二是“四位一体”。

宣传推动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体育健身是旅游发展的新兴亮点。

构建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四位一体”旅游发展新格局,是加快贵州旅游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加快贵州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整合宣传、旅游、文化、体育资源,抓好旅游与宣传的结合、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旅游与体育的结合,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旅游精品,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共同开拓旅游市场,形成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积极主动推进大旅游发展格局。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向规模、质量、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方向转变,要素建设向更多地依靠科技和管理服务创新的方向转变,产品开发向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方向转变,发展格局向城乡和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发展战略向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向转变。

经过30年的发展,从产业形态上看,中国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企业。

例如:

以30多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代表的顶级吸引物;以黄山、九寨沟等为代表的精品景区;以成都、杭州、三亚、大连等为代表的城市型旅游目的地;以白金五星为代表的高端旅游饭店,以如家快捷和锦江之星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以长江游船为代表的内河观光游船;以首旅、华侨城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集团;以锦江、开元等为代表的专业酒店集团;以携程、艺龙等为代表的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以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为代表的旅游文娱项目。

总体上形成了能满足旅游者不同需求的产品、服务体系和以目的地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和贵州的关系是什么?

那么“十二五”、“十三五”的时候,看贵州看什么?

三、形势和要求

(一)国家战略

未来二十年是国家战略发展期。

这个战略发展期,中央称之为战略转型期、经济增长期、矛盾凸显期。

此外,也是一个文化复兴期。

首先,整个国家面临着战略转型。

这个转型主要是体制的转型,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等。

其次,未来二十年,要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未来二十年,很多矛盾将在发展中凸显。

按照很多专业机构的研究结果,人均GDP在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的时候,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主要是经济方面,体现为供需矛盾。

我们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三千美元了,供需矛盾已基本解决。

从三千美元到五千美元的时候,又是一个剧烈的变动期,主要是社会方面,体现为社会公平方面的矛盾。

这个时期就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很自然就需要有平衡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系列措施。

超过五千美元后,也存在剧烈变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乃至政治方面。

中国是个大国,区域发发展不均衡,不同阶段的各种矛盾,都会在未来二十年中显现。

在这个时期,旅游具备了新的特殊功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润滑剂,成为社会心理的调解器,成为压力舒缓的一种渠道。

未来20年,是中国的文化复兴期。

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

在新的转型期孕育了文化复兴。

旅游是文化的传播载体和沟通桥梁,文化的复兴为旅游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仍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

旅游面临新的历史性的选择——能够,也应该成为国家战略转型的一个新突破口。

从旅游发展的30年来看,每一次经济低谷基本上都是旅游上台阶的好时机,例如1989年之后,1998年之后。

另一方面,旅游成为历史转折一个新的突破口,也是产业自身发展的选择。

如果说原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自为、自发的过程,那么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看,这次旅游的选择应该成为一次自觉、主动、积极的选择,那就是旅游要争当国家历史转折时期的突破口。

旅游产业的战略性,源自于旅游需求或者消费的特点。

旅游消费的实质,是人的流动,人的交流。

这个流动和交流,带来消费的增加,空间的转换,包括城乡、城城、区域、海内外等等,由此带来资源、资本的重新配置,包括对投资、就业、文化等的重新配置。

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全球化,都是以人的交流为基础的。

旅游发展的核心,是促进人的流动,优化人的流动,便利人的流动,保障人的流动。

旅游产业的核心,是围绕人的流动,形成的促进、优化、便利和保障体系。

旅游服务及设施具有通用性,是非排他性的,只要是人的流动,都可以利用。

通过发展旅游业,更好地服务流动的人,让更多的人流动起来,具有战略性意义。

旅游消费的特征:

一是空间的转换性;二是链条的复合性;三是消费的持续性;四是人群的多样性;五是追求的多元性;六是生活的必须性。

旅游产业的特征:

一是资本的包容性;二是就业的大众性;三是要素的综合性;四是服务的文化性;五是设施的公共性;六是地域的广泛性。

2009年4月,温家宝总理考察海南,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的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和多层次消费,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强调“旅游业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

”温总理的指示,对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会议认为,旅游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功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我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但仍面临发展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必须加强统筹规划,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会议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综合判断,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对旅游业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会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将旅游业作为一个战略性、基础性的产业来发展。

(拼凑混乱)

(二)旅游立黔

200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立省”战略,其提出依据和意义有五:

一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顺应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

四是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是应对危机、实现“三保”的现实需要。

五是实施“旅游立省”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